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 索引号 ] 11500381009320238D/2022-00193 [ 发文字号 ] 江津府办发〔2022〕158号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2-10-11 [ 发布日期 ] 2022-10-18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已经区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0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

2022—2025



20229

目 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1

一、规划背景 1

二、规划必要性 2

(一)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迫切需要 2

(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2

(三)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3

(四)是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需要 3

三、规划依据 4

第二章规划区基本概况 6

一、江津区自然资源概况 6

(一)区位条件 6

(二)气候条件 7

(三)地形地貌 7

(四)耕地与劳动力资源 7

(五)河流与水资源 8

二、江津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8

(一)综合经济实力强劲 8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力 9

三、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9

(一)江津枳壳产业发展历史 9

(二)江津枳壳产业生产现状 10

(三)江津枳壳产业加工现状 13

(四)江津枳壳产业销售现状 14

(五)江津枳壳产品质量现状 15

第三章枳壳产业发展与市场分析 18

一、枳壳产业发展历史与背景 18

(一)枳壳入药背景及历史变迁 18

国内枳壳主流产区及品种类别 19

二、我国枳壳产销分析 20

(一)国内枳壳产业总体生产现状分析 20

)国内中药材及枳壳产品需求分析 21

)国内枳壳产品总体销售现状分析 22

)国内各地枳壳产业发展态势 25

三、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前景 26

第四章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28

一、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8

(一)气候环境适生优势 28

(二)传统道地药材优势 28

(三)枳壳药效质量优势 28

(四)枳壳发展生态优势 29

(五)枳壳发展政策优势 29

(六)枳壳发展科技优势 30

二、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30

(一)枳壳生产规模较小 30

(二)枳壳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30

(三)枳壳产业链条不完善 31

(四)枳壳产业现代化程度低 31

(五)枳壳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32

(六)枳壳产业品牌营销弱 32

三、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32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机遇 32

(二)中医药产业政策机遇 33

(三)枳壳产业发展市场机遇 33

四、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挑战与风险分析 34

(一)全国枳壳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 34

(二)全国枳壳产业粗放式发展,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34

(三)全国枳壳品牌群雄聚起,品牌打造需要挖掘内涵 35

(四)国际经济不景气,枳壳国际贸易面临市场压力 35

五、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战略分析(SWOT分析) 35

第五章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 38

一、指导思想 38

二、发展方向与规划目标 38

(一)发展方向 38

(二)基本原则 39

(三)总体目标 40

(四)具体目标 40

三、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 41

(一)品种结构 41

(二)区域布局 41

四、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 42

第六章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43

一、枳壳资源保护与良繁体系建设 43

二、现代生产基地建设与改造 43

(一)老化果园改造 43

(二)新建标准化枳壳基地 44

(三)庭园式枳壳园建设 44

三、枳壳产业绿色生产体系建设 45

四、采后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建设 46

五、现代枳壳产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48

)加强专业化生产服务公司培育 48

)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49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和技术推广体系 49

六、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50

)建立江津枳壳生产技术规范 50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 50

)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攻关 50

)培育一批枳壳产业人才 50

七、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建设 51

)生产指导模块 51

)生产溯源模块 52

)江津枳壳产业数据可视化 52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53

一、总投资估算 53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54

三、资金筹措 55

四、效益分析 56

(一)经济效益 56

(二)社会效益 58

(三)生态效益 59

(四)效益评价结论 59

第八章环境影响分析与环保措施 60

一、环境影响 60

(一)枳壳园环境影响 60

(二)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环境影响 60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0

(一)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0

(二)枳壳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1

第九章保障措施 62

一、设立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62

二、深化改革,优化政策保障 62

三、多元筹资,强化资金保障 63

四、科技支撑,强化技术保障 63

五、品牌战略,强化市场保障 64

六、目标考核,提供动力保障 65

第十章附件 66


  1. 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一、规划背景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灿烂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药已被世界广泛认同和应用推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明确提出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道地药材源自特定产区、具有独特药效,需要在特定地域内生产,才能保证其优良的品质。枳壳和枳实为中药材的重要药材之一,二者来源相同,因采收期不同而分开入药。酸橙类枳实、枳壳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的资源最丰富,主要栽培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等省,道地产区经历从北(河南、陕西)向南(江西、四川、重庆、湖南)的迁移,基本形成了当前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浙江五大产区并存的格局。

江津区是川枳壳主要发祥地之一,清末民初,江津枳壳即成为全国大宗药材,还一度成为国际贸易产品。江津枳壳具有品质优、药效佳的特点,是“川枳壳”的典型代表。

在中国中医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在中药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新技术不断推广的机遇中,在枳壳产业面临劳动力短缺、集约化程度不高、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江津区枳壳产业如何持续提升产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道地药材的优势地位值得深入研究针对这些事关江津区枳壳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江津区委区政府未雨绸缪,委托西南大学编制《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期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系统思考为引领,以发挥道地优势为核心,以产业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收为重点,把脉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提出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提升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细化发展措施和重点建设内容,为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发展路线图。

二、规划必要性

(一)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中医药等健康服务业。2019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他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中医药具有“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又有重大疾病治疗的协同作用,更有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群众认知度高、需求量大。预计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对中药材的需求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加快发展道地药材,增加优质药材供给,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

(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发展道地药材是助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道地药材生产大多分布在贫困地区,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对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加快发展道地药材,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提升质量效益,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举措。

(三)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与世界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已传播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已被世界广泛认同和应用推广。道地药材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加快发展道地药材,有助于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搭建起与世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四)是贯彻落实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制定“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制定“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枳壳为江津区中药材主导品种、道地药材,制定枳壳产业发展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需要。

三、规划依据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3.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

  4.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213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6. 《中国药典》(2020年版)

  7.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8.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9. 《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

  10.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农发〔202111号)

  11. 《中药新药用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12.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13. 《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药监药注〔202027号)

  14. 《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15. 《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16.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012号)

  17.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

  18. 《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江津委发〔202020号)

  19. 《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津区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江津委办发〔201960号)

  20.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江津府发〔20221号)




  1. 规划区基本概况

一、江津区自然资源概况

(一)区位条件

江津区地处重庆西南,位于长江中上游,东经105°49′~106°38′、北纬28°28′~29°28′之间,是重庆西南向综合交通枢纽,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127公里(占全市1/5),重庆绕城高速、三环高速、渝泸高速、九龙坡-永川高速江津-习水高速、永川-江津高速(在建)、合川-璧山-江津高速(在建)、江泸北线(在建)交汇于此。成渝、渝黔、渝贵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在建)和渝昆高铁(在建)穿境而过,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已建成通车,珞璜港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场站建成投用,物流枢纽铁水联运工程入选市级示范。珞璜港至泸州和宜宾水上穿梭巴士、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成功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开行230列。江津是承接重庆主城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有200平方公里在重庆绕城高速以内,集聚了双福农贸城、和润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等一批市级专业市场。

(二)气候条件

江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数年均1207.9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为1034.7毫米,无极限低温和冻害。

(三)地形地貌

江津四面高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地质结构为“川东褶皱”和“川黔南北构造带”的过渡地带,构造形迹受其影响,轴线多扭曲呈“S”形。地势南高北低,长江横贯东西,并绕城而过,呈“几”形。

(四)耕地与劳动力资源

江津区幅员面积3218平方公里,东西最宽处80公里,南北最长处100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总人口150万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人员12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0%以上,中级职称210余人,高级职称12人,农村农民技术员5300余人。

全区土壤由9种母岩(新冲积、老冲积、夹关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须家河组、嘉陵江组)风化发育而成,共4个土类,8个亚类,25个土属,72个土种,110个变种。水稻土占34.7%,黄壤土占3.4%(不包括林地),冲积土占0.7%。土壤发育较浅,以中性和微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偏低,肥力多属中等。

(五)河流与水资源

江津区属长江水系上游干流区。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流2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有7条,即长江、临江河、璧南河、塘河、驴子溪、綦江河、笋溪河。地表径流深为471毫米,年均迳流量达15.03亿立方米。全区工程蓄水容量达1.13亿立方米,常年实蓄水0.88—1亿立方米。

二、江津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综合经济实力强劲

2021江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8亿元增长8.4%规上工业总产值1601.4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4亿元增长25.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1亿元增长3.1%存贷款余额达2165.5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7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740元,综合经济实力强劲。

今后五年,江津区将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大力推动“五地一城”建设(“五地”即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一城”即宜居城市),做到交通便捷通畅、产业局部领先、公共服务同水平发展,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力

江津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近年来,以发展富硒特色效益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调结构、拓功能、延链条,大力发展花椒、粮油、蔬菜、畜禽、水果、茶叶、水产、中药材等现代特色高效农业,2021年富硒农业产值突破100亿,江津花椒品牌价值达62.69亿元。石门镇李家村、吴滩镇现龙村入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三、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江津枳壳产业发展历史

据《江津县志·柑桔志》记载:“江津栽培酸橙(枳壳),始于明代,盛于清朝,以广兴场为最早”。据历史资料记载:僰溪(今綦江河)河畔,种枳数千,家以殷实。至清代,枳壳已由綦江河流域传至笋溪河的广大地区,使“沿河两岸,枳壳成林”。清末民初,江津枳壳即成为全国大宗药材,江津也成为枳壳大宗药材的原产地之一。

据《江津柑橘誌》记载:“綦江河自綦江县辖北渡至广兴、五福、贾嗣、西湖、青泊、真武、仁沱而至顺江,长达150华里;笋溪河从永丰场海螺滩经沱平摊、夹滩场、白漩子、皂角沱、僰溪、鲤鱼滩长达70余华里;高牙、支坪、崇兴、高歇、和平、马鬃、珞璜以上各地触目皆是,枳壳成林。枳壳,不能生吃,留树期短,当年头伏、三伏天摘下,切成两块,晒干或用火炕成青皮白口,用篾包装,即可出卖。”笋、綦两河因枳壳兴家者颇为不少。据当时统计,全县枳壳年收入白银七万两以上。

据民国25年(1936)《四川经济日报》载:“杜市、高歇以前盛产枳壳柑,后因价格低廉,当地人多将树砍伐栽培广柑矣。”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水运不通,枳壳价格再跌,砍树者日增。到1950年全县只收购枳壳、枳实6.5万千克。1952—1956年,江津枳壳,每年出口1万多千克。外贸部门为多创外汇,曾以300担外地枳壳换200担江津枳壳以供外贸出口。1969—1971年在广州交易会上,外商指名要江津枳壳,惜无货供应。

1980年后,枳壳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全县有枳壳15万株,其中结果8万株,产枳壳、枳实0.705万千克。1986年收购枳壳1.8万千克、枳实850千克。

(二)江津枳壳产业生产现状

1. 江津枳壳产业规模及布局江津枳壳主要分布在綦江河流域、笋溪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等区域15个镇(见表2-137个村(社区),现有面积13436亩,年产干枳壳1770吨。种植规模在1—100亩、100—500亩、500—1000亩、1000—2000亩、2000亩以上的镇分别有3个、3个、5个、1个和3个。15个枳壳种植镇中,面积超过1000亩的仅有4个,分别为广兴镇、夏坝镇、柏林镇和蔡家镇,合计面积为8222亩,占全区种植面积的61.19%2-5、图2-6)。在全区37个村(社区),种植规模在1—100亩、100—500亩、500—1000亩、1000—2000亩、2000—3000亩的分别有17个、11个、5个、3个和1个,其中:广兴镇沿河村、夏坝镇大坪村、蔡家镇石佛村和柏林镇复兴村4个村共种植6745亩,占总面积的50.20%

2-1江津枳壳各镇种植面积明细表

序号

镇名

面积(亩)




1

柏林镇

2322.0

2

广兴镇

2180.0

3

夏坝镇

2050.0

4

蔡家镇

1670.0

5

嘉平镇

950.0

6

西湖镇

918.0

7

白沙镇

763.0

8

贾嗣镇

703.0

9

永兴镇

650.0

10

杜市镇

400.0

11

石蟆镇

340.0

12

吴滩镇

270.0

13

支坪镇

100.0

14

中山镇

82.0

15

塘河镇

38.0

合 计

13436

2-5不同种植面积范围镇所占总种植面积百分比

2-6 江津区枳壳规模及布局现状图




2. 江津枳壳产业主要品种现状江津有江津枳壳(大叶枳壳)、暘岩枳壳、外地枳壳和大麦柑4个品种保存与栽植,其中,江津枳壳为江津主栽品种,主要分布于綦江河、笋溪河流域的广大丘陵地区。

  1. 江津枳壳产业经营主体现状。江津枳壳种植以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5.99%31.12%,其次是散户,占总面积的21.98%,家庭农场和大户较少,占总面积的6.77%4.14%(见表2-2)。

2-2 江津枳壳经营主体情况

序号

主体

数量

面积(亩)

占总面积比例(%






1

散户

-

2954

21.98

2

大户

8

556

4.14

3

家庭农场

8

909

6.77

4

专业合作社

16

4835

35.99

5

农业企业

17

4182

31.12

合计

49

13436

100

(三)江津枳壳产业加工现状

江津枳壳加工主要是烘烤、晒干等初加工,全区从事枳壳加工的单位有8家,其中公司3家,合作社5家,且规模都较小,小的为40,最大的也仅有500,全区枳壳加工厂房总计2520,加工设备均为烘干机,最低的只能加工10吨,最多的可以加工500吨,全区年加工鲜枳壳能力1317吨。(见表2-3)。





2-3 江津枳壳加工生产线情况

加工主体

加工生产线(条)

加工生产线设备

加工生产厂房面积(

年加工鲜枳壳数量(t






山珠农业公司

0

500

500

硒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

烘干机

300

200

思栗嘴中药村种植公司

1

烘干机

40

10

全石会农业合作社

0

300

100

檬子林合作社

1

烘干机

200

50

柏林合作社

4

烘干机

400

72

广沿果蔬合作社

1

烘干机

560

300

夏坝镇大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1

烘干机

220

85

合计

9


2520

1317

(四)江津枳壳产业销售现状

据统计,从事江津枳壳销售的收购商共有27家,其中私人收购有16家,药厂收购8家,公司收购3家。27家收购商中,进行批发销售的有20家、零售7家。进行干枳壳销售的有11家、鲜枳壳销售的有15家、鲜枳壳和干枳壳销售的1家(2-4)。

2-4 江津枳壳收购商和销售情况

收购商名称

销售方式

枳壳销售类别

主要销往地点





私人商贩

批发

干枳壳

成都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批发

干枳壳

江西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成都、安徽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成都药材市场

私人商贩

零售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零售

鲜枳壳

重庆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四川成都

私人商贩

零售

均有

不固定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零售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批发

干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批发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零售

鲜枳壳

江津区

私人商贩

批发

干枳壳

重庆

安徽省某药厂

零售

干积壳

安徽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

批发

干枳壳

江津区

成都倍特药厂

批发

干枳壳

成都双流区

四川海思科制药厂

批发

干枳壳

成都温江区

成都康弘药厂

批发

干枳壳

成都金牛区

成都某药厂

批发

鲜枳壳

成都

四川利民中药饮片药厂

批发

干枳壳

成都大邑

四川蜀耕农业公司

批发

鲜枳壳

四川邻水

烨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零售

鲜枳壳

江津区

成都饮片药厂

批发

鲜枳壳

成都

青襄药业有限公司

批发

干枳壳

重庆、合川

2016—2021年,江津枳壳干品产地价格在13—48/kg之间(见表2-5)。

2-5 重庆市江津区产地枳壳历史价格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6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017

32

32

32

37

42

45

48

43

37

33

32

32

2018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2019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17

17

2020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15

14

14

13

2021

13

-

-

-

-

-

-

-

-

-

-

-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枳壳产地价格。

(五)江津枳壳产品质量现状

根据华润三九药业对重庆江津、江西樟树、湖南沅江的枳壳产品检测发现:三个产地的枳壳样品二氧化硫和禁用农药残留都合格,但在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测指标成分方面(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江西样品不合格率高于其他两个产地,主要为柚皮苷含量不达标;湖南沅江样品柚皮苷含量较高,重庆江津样品新橙皮苷含量较高(见表2-62-7)。江西樟树枳壳中柠檬烯含量最高,重庆江津、湖南沅江枳壳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较高,因此,华润三九药业将重庆江津、湖南沅江的枳壳作为采购首选。

2-6 枳壳样品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检测结果

批号

产地

柚皮苷(%

新橙皮苷(%





20201124001

重庆江津

5.93

5.87

20201124002

重庆江津

2.57

3.18

20201124003

重庆江津

4.98

6.07

20201124004

江西樟树

3.41

3.67

20201124005

江西樟树

3.72

3.33

20201124006

江西樟树

5.25

3.42

20201124007

湖南沅江

8.66

4.49

20201124008

湖南沅江

6.35

4.10

药典标准

4.0%

3.0%

2-7 枳壳样品33种禁用农残和二氧化硫检测结果

批号

产地

33种农残

二氧化硫(≤150mg/kg





20201124001

重庆江津

未检出

11mg/kg

20201124002

重庆江津

未检出

16mg/kg

20201124003

重庆江津

未检出

6mg/kg

20201124004

江西樟树

未检出

17mg/kg

20201124005

江西樟树

未检出

13mg/kg

20201124006

江西樟树

未检出

16mg/kg

20201124007

湖南沅江

未检出

12mg/kg

20201124008

湖南沅江

未检出

15mg/kg

2019年,区农业农村委在全区各枳壳基地采集了60个样品进行了药用成分检测分析,江津枳壳柚皮苷含量在5%以上,其中最大值达到8.83%(采于夏坝镇大坪村),同一样品的新橙皮苷含量为8.29%;江津枳壳新橙皮苷含量在3.75%以上,其中最大值达到10.47%(采于柏林镇复兴村),同一样品的柚皮苷含量为6.87%。江津枳壳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值(柚皮苷含量≥4%,新橙皮苷含量≥3%)。含量较高的样品主要采集于广兴镇沿河村、夏坝镇大坪村、柏林镇复兴村、蔡家镇石佛村、杜市镇梅湾村等区域。江津枳壳的效成分含量较高,尤其是新橙皮苷具有明显优势。



















  1. 枳壳产业发展与市场分析

一、枳壳产业发展历史与背景

(一)枳壳入药背景及历史变迁

1. 枳壳枳实入药定位作为传统的、常用的理气中药枳壳、枳实,以枳实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枳壳之名始见于唐·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广泛应用于食积停滞、胸腹胀痛、泻痢后重和胃下垂等症。枳壳与枳实源于同一植物,基源植物从枳属枸橘变迁为芸香科酸橙。六朝时期开始区分枳实和枳壳,去瓤为唐以后枳壳加工主要做法,从宋代开始认识枳壳枳实功用区分,明清时期明确枳壳功用,枳壳临床初始应用丰富,后逐渐形成其为理气药的认识。

2. 枳壳枳实分布历史演变枳壳(枳实)的药用历史变迁复杂,道地产区经历从北(河南、陕西)向南(江西、四川、重庆、湖南)的迁移。在历代流传至今的本草古籍对枳壳(枳实)的道地产区进行了相关描述,其中唐宋时期以陕西河南一带为主要产地,商州(即商洛市商州区)被认为道地产区。《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对历代有关医药等方面资料汇集及总结,可作为同时期枳壳“道地性”的辅助参考。该书记载唐宋时期商州枳壳作为进贡药材品种,由此可见商州枳壳的“道地性”被官方认可。但在历史上,“江南地区同江右者良”,江右即为江西。《药性切用》正式提出“江枳壳”。清代开始,江西成为大宗产区,产量丰富,药材品质逐渐获得认可,发展为江西道地药材。民国时期除“江枳壳”外,还逐步形成“川枳壳”。经考证,明朝时期江西枳壳(酸橙)经引种到四川綦江栽培并成功。但清末年间,江西产区因患水灾导致产量剧减,“川枳壳”成为主流。《药物出产辨》,“枳壳,产四川为最,江西次之,福州又次之。”由上述事实材料可总结得出,枳壳在1700多年的药用历史发展中主要的迁移过程:最早为北方陕西、河南地区,逐渐向四川地区、江西地区浙江地区等地扩散总体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如图3-1所示

国内枳壳主流产区及品种类别

长期以来酸橙及其栽培变种一直作为我国中药材枳壳枳实基源植物之一,其中朱栾、黄皮酸橙、代代酸橙、或甜橙均为酸橙栽培变种。产自江西的“江枳壳”、四川与重庆的“川枳壳”和湖南的“湘枳壳”为当前我国枳壳(枳实)主流品种,规模和产量较大,为大宗的道地药材,除此之外,还有衢枳壳、绿衣枳壳、香圆枳壳、甜橙枳壳、蟹橙枳壳等(见表3-1)。

3-1 全国枳壳(枳实)类药材原植物主要产地分布表

学名

药材名

产 地




酸橙

川枳壳、川枳实

重庆江津、綦江,四川巴中、泸州

臭橙

江枳壳、枳实

江西清江、新干

香橙

江枳壳、枳实

江西清江、新干

黄皮酸橙

黄皮枳壳

浙江黄岩

枳橙

湘枳壳、湘枳实

湖南沅江、怀化

朱栾

朱栾枳壳

浙江兰溪

代代花

苏枳壳

江苏苏州,浙江杭州、金华

香圆

香圆枳壳

陕西安康、汉中

蟹橙

蟹橙枳壳

湖北宜昌

宜昌橙

宜昌橙枳壳

湖北宜昌

红河橙

红河枳壳

云南红河、玉溪

枸桔

建枳壳(绿衣枳壳、绿衣枳实)

福建闽侯、闽清

甜橙

甜橙枳壳(橙实)

重庆江津、贵州贵阳

柚枳壳

湖北宜昌、江西清江

胡柚

衢枳壳

浙江衢州

二、我国枳壳产销分析

(一)国内枳壳产业总体生产现状分析

综合媒体报道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国以酸橙为主的枳壳基源植物种植面积约61万亩,以胡柚、香圆等为枳壳基源植物种植面积约13万亩(见表3-2),处于盛产期的成年园面积约15万亩,平均亩产约500千克鲜果,用于炮制枳壳(枳实)的酸橙鲜果年产量约7.5万吨。浙江胡柚面积12万亩,除用于鲜果外,生产枳壳(枳实)约3000吨。

2020年,华润三九药业统计显示:“湘枳壳”“江枳壳”“川枳壳”三大枳壳产区的产量占全国枳壳(枳实)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湖南地区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

3-2 2021年全国枳壳主产区生产及规模分布表

省(直辖市)

主产区

面积/万亩

基源植物

商品






湖南

沅江、安仁、祁东、汉寿等

30

酸橙

湘枳壳

江西

樟树、新干、南城等

25

酸橙

江枳壳

四川

巴中、泸州、广安、南充、内江等

4

酸橙

川枳壳

重庆

江津、云阳、潼南、铜梁、大足、渝北等

2

酸橙

川枳壳

浙江

衢州市常山、浙江淳安等

12

胡柚

衢枳壳

其他

福建长汀、福建闽侯、陕西等

1

枳、香圆等


)国内中药材及枳壳产品需求分析

由于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中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口增长、老龄化、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药材国内外需求将会大幅增长,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未来一个时期,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枳壳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已有1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四十种大宗药材之一,现有的中成药中含枳壳成分的有195种。部分枳壳(枳实)出口用于提取相关药用功能成分,以及利用成熟的酸橙果实提取香精油和榨取果汁。

据药材行业信息显示:现我国中医药领域和对外出口枳壳(枳实)成品的年需求量超过20000吨,其中,重庆中药企业年需求量超过2000吨。仅从需求数据分析,枳壳生产量与市场需求基本饱和;但从需求品质分析,由于现有的枳壳中存在药效不达标的杂枳壳,市场对优质枳壳(枳实)产品需求量还有缺口。

)国内枳壳产品总体销售现状分析

国内枳壳(枳实)入药加工总量基本稳定,市场销售价格与当年产量、存货量有很大关系,也受药材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与加工意愿影响,再加上枳壳(枳实)的市场定价权基本上都掌握在药企手中,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近年来,药材收购商和加工企业对枳壳(枳实)有效成分含量和枳实大小提出了要求,有达标统货、前期货中期货后期货等细分方式,不同规格的货品价格有着明显差距(见表3-3)。

3-3 2017年至今枳壳主要产地(市场)收购价格

时间

产区(市场)

价格(元/kg

规格





2022-01-14

江西樟树

2627

达标

2022-01-13

浙江柯城

2326

统货

2022-01-10

四川武胜

2425

统货

2021-12-23

湖南资阳

2526

统货

2021-12-08

浙江柯城

2326

统货

2021-11-26

湖南沅江

24/27

统货/达含量

2021-08-09

四川内江

26

开包检查货价

2021-07-30

湖北秭归

9

统货

2021-07-22

江西袁州

31

统货

2021-07-30

湖南沅江

30

统货

2021-07-05

湖南资阳

2526

统货

2021-05-10

江西信丰

1516

统货

2021-05-26

湖南沅江

18/13.5

合格/统货

2021-04-23

湖南沅江

18/2022

合格/饮片

2021-03-26

湖南资阳

16/1213

达标/统货

2021-03-23

湖南汉寿

12.5/14.5

统货/达标

2020-12-02

湖南沅江

1112/16

统货/达标

2020-09-08

江西宜春

1415

统货

2020-08-31

浙江衢州

9/7

中期货/后期货(统货)

2020-08-13

湖南沅江

1313.5

统货

2020-07-30

江西信丰

1415

统货

2020-07-27

湖南资阳

14/18

统货/饮片

2020-07-15

重庆大足

1516/1617

晒货/炕货

2020-07-10

湖南麻阳

1416

统货

2020-07-10

湖南沅江

1315

统货

2020-06-23

湖南资阳

16.5

统货

2020-05-29

湖南沅江

1314

统货

2020-05-28

重庆江津

16

统货

2020-04-15

浙江柯城

14.5/16.5/1.8

中期货/早期货/枳壳皮

2020-03-20

湖南沅江

19

统货

2019-11-26

重庆万州

17

统货

2019-09-10

陕西城固

1011

统货

2019-07-29

重庆江津

18

统货

2019-05-09

湖南资阳

16

统货

2019-02-27

江西丰城

15

统货

2019-01-28

陕西城固

10.511

统货

2018-11-07

湖南邵东

2122/1213

达标货/一般统货

2018-10-19

浙江柯城

1213.5/3/23

统货/枳壳皮/枳实统货

2018-09-19

湖南邵东

1920

统货

2018-09-10

陕西西乡

1112

统货

2018-09-05

江西新干

18

统货

2018-08-13

四川通江

14.5

统货

2018-07-31

湖南邵东

20

统货

2018-07-24

湖南邵东

24

前期统货

2018-05-08

江苏张家港

3031

前期统货

2017-11-21

四川宜宾

28

对半开货

2017-11-17

江西樟树

3638

达标货

2017-11-01

江西湖口

39

统货

2017-10-20

浙江衢州

24.5

统片

2017-10-16

重庆江津

32

统货

2017-10-10

陕西城固

25

统货

2017-10-11

江西樟树

3840/3536

达标前期货/统货

2017-09-29

重庆江津

3335

统货

2017-09-12

湖南沅江

3334

前期货

2017-08-24

重庆万州

3233

统货

2017-07-28

重庆江津

48

统货

2017-08-07

浙江衢州

22

统货

2017-07-28

湖南沅江

35

前期货

2017-07-27

重庆奉节

4142

统货

2017-07-21

江西樟树

3840

统货

2017-06-26

湖南耒阳

3538

统货

2017-05-25

湖南沅江

35

统货

2017-05-10

湖南沅江

37

统货

2017-03-15

湖南沅江

36.5

前期小暑货

注:根据中药材天地网相关信息整理;规格达标指柚皮苷与新橙皮苷含量达到《中国药典》相关限量要求。

2017年至20221从中药材天地网反馈枳壳(枳实)主产地销售信息表明,枳壳(枳实)销售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 不同产地价格差距明显。枳壳价格以重庆产较高,四川、湖南与江西略低;枳实价格则以江西、湖南产较高,重庆、四川产价格略低。

2. 不同基源植物的枳壳、枳实价格差距大。酸橙枳壳(枳实)高于胡柚枳壳(枳实),胡柚枳壳(枳实)又高于其他芸香科植物幼果制成的枳壳(枳实)。

3. 价格波动幅度大2017年以来,各产地枳壳(枳实)价格均有所下降;2018年产新季枳壳(枳实)价格不及2017年产新季的一半,且一直维持到2021产新季2021—2022年枳壳(枳实)价格虽有回升,但仍未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

4. 枳实价格远高于枳壳价格。各地反馈的信息表明,枳实收购价基本上是枳壳收购价格的2倍左右。

5. 不同规格之间的货品价格差异大。枳壳大都以统货形式收购,选货与统货收购价有一定差距;枳实大都分规格收购,不同规格收购价差距十分明显。

6. 坐等客商上门收购现象普遍。生产者大都以鲜果出售,价格低,加工增值效益外流;即使简单初加工(切片晒干、烘干)后,也多是坐等客户上门收购,市场定价权掌握在收购商手中,销售被动。

)国内各地枳壳产业发展态势

从各地反馈的信息分析,当前我国枳壳(枳实)产业发展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 老果园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现有的老枳壳(枳实)园,大多是农户在房前屋后、田坎坡地零星种植,管理粗放,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不稳定。

2. 新建园标准化程度提高。近年新发展的枳壳(枳实)园,大多是业主投资建设,良种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高。品种都是选择当地酸橙及其变种的优良单株(系),适应性强,药效成分含量高。

3. 发展速度稳中趋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近几年全国各地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还是后起的“衢枳壳”,在扶持政策的刺激下,社会资本纷纷投入枳壳生产,规模不断增加,新建园面积远远超过老果园面积。随着近年来市场枳壳销售价格的回落,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的出台,各地枳壳发展又有了放缓的趋势。

4. 药材加工企业开始介入生产环节。为提高加工原料的质量,保证中药饮片的药效,面对市售枳壳(枳实)基源植物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药企开始广泛与产区对接,直接向生产者采购枳壳(枳实)原料或在产区建立自有枳壳原料基地。

5. 初加工技术落后,原料质量差异大。目前各地枳壳(枳实)初加工主要是通过晾晒、烘烤制成干品,加工手段落后,药用成分损失大。初加工对原料把关不严,幼果采收标准不一,成品质量差异性大;利用其他芸香科植物幼果加工后冒充枳壳(枳实)的现象突出,低劣产品较多。

三、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前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快发展中医药等健康服务业,可有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201910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他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津枳壳的药效成分指标优于国内很多产区,尤其是新橙皮苷较其他产区枳壳具有明显优势。江津枳壳质量优、药效佳得到了药材收购商和华润三九等药企的认可,能有效弥补市场对优质枳壳的需求。

据调查,2021年,我区盛产枳壳果园平均亩产750千克,鲜果统货收购价4/千克,亩总收入3000元,扣除每亩投入成本958元,每亩纯收入2042元,略低于同年盛产期花椒园每亩纯收入(2500元左右),在江津也属于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

综合分析得出江津枳壳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可进行适度规模发展。理由有三:一是江津枳壳质量优、药效佳,能弥补市场对优质枳壳需求缺口,能占领优质枳壳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二是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用于药材外,还会不断推出枳壳深加工产品,如枳壳饮料、枳壳糖等,国内国际市场对枳壳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大;三是种植枳壳经济效益较好,且种植管理要求较粗放,能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和有效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1. 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气候环境适生优势

枳壳喜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在年平均温度16℃以上的地方生长良好。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以中性沙壤土最宜。江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1207.9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为1034.7毫米,无极限低温和冻害,绝大部分丘陵地为紫色土和油沙土自然条件适宜枳壳生长。

(二)传统道地药材优势

有史记载,清末民初,江津枳壳成林,远销海外,被商家、医家誉为“江津枳壳”。据调查,区内广兴镇夏坝镇至今还保留有数百株树龄50年以上的枳壳树,其中几十株树龄已达100年以上。20198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以江津为主产区的“川枳壳”“川枳实”道地药材团体标准正式发布。202010月,区农业农村委成功注册“江津枳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枳壳药效质量优势

江津枳壳药用成分含量较高。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江津枳壳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较高,是“川枳壳”的典型代表。2015811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显示:江津区广兴镇沿河村产出枳壳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分别达到7.9%5.6%,比中国药典规定标准柚皮苷含量≥4.0%新橙皮苷含量3.0%均高出近1倍。2019年,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对江津区的60个枳壳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江津枳壳各样品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尤其是新橙皮苷较其他产区枳壳具有明显优势。江津枳壳柚皮苷平均含量为6.04%,新橙皮苷平均含量为5.54%

(四)枳壳发展生态优势

枳壳树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四季常绿,树龄可达50年以上,并可持续投产30—40年;在河流两岸种植,既能作为水土保持和绿化树种,美化修复生态环境保护河流水质,又可开发绿色、生态、健康养生的旅游观光项目,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五)枳壳发展政策优势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2020年,《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制定“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2019年,《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江津区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重点打造道地药材枳壳。2020年,《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制定“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品种和规模。从国家到市和区,都给予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加快发展枳壳道地药材带动农民增收,是全区通过产业带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政策优势明显。

(六)枳壳发展科技优势

近年来,江津先后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共建了重庆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及大健康产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富硒产业教授工作站,为枳壳产业种植、加工、新产品研发等提供了科研平台。201912月,重庆中药研究院在广兴镇沿河村建立了“重庆市枳壳产业发展创新中心”“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研究试验基地”。2022年,江津区聘请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所长陈大霞为江津区中药材(枳壳)首席专家,助推枳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一)枳壳生产规模较小

江津作为川枳壳道地产区之一,在清末民初曾辉煌一时,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现在全区种植面积下降到13436亩,且多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枳壳百年古树也仅在广兴、夏坝等镇还尚存几十株。中药材虽然是江津区“1324”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中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但发展资金投入有限,目前产业规模仍较小,仅占全国面积的3%虽为道地药材,但在规模无法满足大型中药企业采购需求。

(二)枳壳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目前,枳壳产业发展主要是利用园地、低效林地和老果园改造,或者发展庭院种植,在农村居民房前屋后栽植能用于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枳壳基地的土地较少。

(三)枳壳产业链条不完善

主要有枳壳产业链存在科技薄弱、融资难、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失衡、产业链短等问题。科技薄弱体现在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缺乏知识型专业人才指导,高科技科研成果难以推广。融资难体现在枳壳产业处于低收入状态,交易量小,风险大,收成不确定,使得农民融资风险较大,提供贷款的投资者少,银行也无与其配套的银行金融产品。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失衡体现在龙头企业数量、规模和实力与枳壳产业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枳壳产业链最底端的农户由于经营分散、规模小、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很低,与买方市场结构和信息不对称,导致龙头企业掌握着实际定价权;龙头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压价行为,导致农户利益受损;农户未获得公平利益,会出现主动违约等行为,导致龙头企业的原材料来源失去稳定的保障。枳壳产业链短体现在全区枳壳产业发展以种植为主,在良种选育、精深加工等方面处于空白,初加工领域一直相对滞后。

(四)枳壳产业现代化程度低

枳壳生产加工技术落后,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生产管理环节,仅在建园改土时使用机械化,在耕作、除草、施肥等环节仍以人工为主,现代化程度低。在加工环节,种植大户和散户以手工切片、露天晒干为主,受天气影响较大,枳壳品质不稳定。此外,由于区内缺乏中药饮片加工、药用成分提取等精深加工企业,部分枳壳种植经营主体以鲜销方式销售,产业附加值不高。

(五)枳壳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当前仅有少数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形成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大部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利益未得到根本性保障。同时,枳壳产业没有相关行业组织,各经营主体尚未形成合力开拓市场。

(六)枳壳产业品牌营销弱

江津枳壳虽然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优于其他产区,但是品牌打造和品牌营销远未跟上,产品宣传不足,“江津枳壳”在2020年才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宣传效果尚未体现,品牌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江津悠久的枳壳文化,以及质量优、药效佳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宣传,导致江津枳壳在市场上未体现出应有的道地优势,造成产品认可度不够,性价比不匹配。

三、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一)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机遇

发展道地药材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助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一方面,道地药材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另一方面,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既具有“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又有重大疾病治疗的协同作用和疾病康复的核心作用,群众认知度高、需求量大。加快发展道地药材,既有利于助力农民增收,又可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

(二)中医药产业政策机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很高,取得的效果显著。中医药的优势不仅于在预防和调理一些慢性病,在急性病、危重症上面都有很好的疗效和优势。国家层面对中医药发展非常重视,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支持和规范性政策文件见图4-1。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针对中药材种植流通、加工使用、创新生产、道地药材保护等方面给予了法律保障;201812月,《农业农村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提出,将枳壳作为西南道地药材产区的主要品种之一。

(三)枳壳产业发展市场机遇

江津枳壳历史悠久,是全市道地药材“渝十味”主导品种之一。綦河流域小气候独特,是全国闻名的枳壳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江津枳壳的柚皮苷、新橙皮苷含量比国家药用标准均高,是华润三九药业采购首选。

据调查,重庆市中药企业对枳壳年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其中太极集团年用量在500吨以上,南川区中药科技园区入驻的中药饮片企业年用量在500吨以上,其他药材公司及中医院年用量在500吨左右。这些本地市场需求对江津枳壳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2020年,因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形中对中医药消费进行了推广和宣传,当年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这也中药材枳壳的良好市场机遇。

四、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挑战与风险分析

(一)全国枳壳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

在国际市场中,我国传统中医药占有的份额不足5%。在国内市场上,相对于四川、湖南等枳壳产区,江津枳壳虽然在药用成分含量上有优势,但在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加之江津区枳壳现有规模不大,以初加工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因而江津区枳壳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二)全国枳壳产业粗放式发展,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受前几年高价影响,全国枳壳种植面积增加较快,新发展的枳壳陆续投产,使产地和市场待售货源都较为充足。尽管社会对药材的需求量呈增长趋势,枳壳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但枳壳的收购价格走势仍不稳定。据统计,2016—2018年,江津区范围内枳壳收购价格呈现逐年下跌趋势,2016年收购价36—40/千克2018年最低收购价仅10/千克;而人工、物化投入等成本逐年上升,为枳壳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挑战。此外,用甜橙等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生产的杂枳壳(枳实),因其产区广、产量大、报价低,对枳壳正品市场冲击非常明显,极易造成价格波动。

(三)全国枳壳品牌群雄聚起,品牌打造需要挖掘内涵

品牌是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品牌农产品。商品产量最大的枳壳基原植物均系酸橙及其栽培变种,但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历经历史积淀,均形成了地方特色品牌。如酸橙主产四川盆地,习称“川枳壳”;黄皮酸橙主产洞庭湖平原,习称“湘枳壳”;臭橙主产鄱阳湖平原一带,习称“江枳壳”;常山胡柚主产金衢盆地,习称“衢枳壳”等。

(四)国际经济不景气,枳壳国际贸易面临市场压力

国际枳壳进口国的“绿色壁垒”也让我国枳壳的国际贸易面临市场压力,如加拿大、俄罗斯、欧盟等枳壳进口国家和地区采取一些贸易技术限制措施,提高对我国枳壳进口的要求,对我国枳壳出口带来了一定影响。此外,国际局势动荡,经济复苏放缓,国外消费量下降,国外枳壳购买力的下降,也给我国枳壳出口渠道带来一定的挑战。

五、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战略分析(SWOT分析)

4-1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SWOT战略分析表


  1. 气候环境适生优势

  2. 传统道地药材优势

  3. 枳壳药效质量优势

  4. 枳壳发展生态优势

  5. 枳壳发展政策优势

  6. 枳壳发展科技优势

  1. 全国枳壳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加剧

  2. 全国枳壳产业粗放式发展,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3. 全国枳壳品牌群雄聚起,品牌打造需要挖掘内涵

  4. 国际经济不景气,枳壳国际贸易面临市场压力

  1. 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机遇

  2. 中医药产业政策机遇

  3. 枳壳产业发展市场机遇

威胁(Threat

  1. 枳壳生产规模较小

  2. 枳壳生产集约化程度低

  3. 枳壳产业链条不完善

  4. 枳壳产业现代化程度低

  5. 枳壳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6. 枳壳产业品牌营销弱

劣势(Weakness

优势(Strength

机会(Opportunity







4-2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SWOT战略分析矩阵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机会(Opportunity)

挑战(Threat)

优势(Strengths

SO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ST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

提升内涵,诚信经营,产品创新,保障质量

品牌营销,夯实基础,弘扬文化,强化服务

劣势(Weakness)

WO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

WT战略克服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坚持特色,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技术引领

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强化管理

短期计划

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规范管理

人才培养,强化服务,完善设施,品牌营销;

提高枳壳产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商品化、药品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

提高生产者素质、产业效益以及产业竞争力。

总体战略措施

以“高、精、尖”战略定位,带动整个枳壳产业的质量提升、风险防控和效益提升;

从发展理念、科学技术、新型农民、物质装备、经营手段和产业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提升;

用现代发展理念来激发枳壳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枳壳产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来助推枳壳产业,用现代物质条件来装备枳壳产业,用现代经营手段来增值枳壳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来发展枳壳产业。

  1. 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枳壳现代化、产业化。本规划主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如下:一是着眼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立足江津枳壳产业效益提升;二是着眼高值化技术全面应用,立足高新技术赋能枳壳基地发展;三是着眼枳壳全产业链节本增效,立足种植基地改造升级;四是着眼江津枳壳全产区协同推进,立足核心基地示范引领;五是着眼枳壳产品产业双安全,立足绿色轻简生产;着眼品牌建设和营销增效,立足产销环节的质量控制;七是着眼建设现代化枳壳产业体系,立足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机制。

二、发展方向与规划目标

(一)发展方向

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以发展质量优、药效佳的道地药材为核心,以中医药与现代农业融合为重点,以提升道地药材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道地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创新服务机制,推行规范引领、基地建设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融合促动,建设一批生产管理规范、道地特色鲜明的江津枳壳生产基地。引进培育创新力强、规模大、关联枳壳的中药企业,做响“江津枳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提升枳壳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最终形成“政府引导、科技支撑、适度规模、品质上乘、链条延伸、体系健全、标准统一、品牌营销、价格稳定、枳农增收”的江津枳壳产业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道地特性、保护开发。发挥江津枳壳种植气候环境和品种优势,加强枳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构建枳壳品种保护、良种扩繁、生产基地建设体系,多种模式发展壮大重点区域生产基地,保障道地药材有序开发、永续利用。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加强与市内外的科研院校和知名中医药企业合作,运用传统生态种植、绿色防控、中药材炮制等技术,促进江津枳壳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加工技术与产品形态创新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枳壳产业聚集并不断优化配置。加强“江津枳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创响品质高、口碑好、影响大的枳壳道地药材品牌。

——坚持龙头引领、融合发展。强化枳壳种植、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示范引领,建立企业和农户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发展枳壳精深加工、中医药休闲康养和文旅观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总体目标

2025年,全区枳壳种植总面积达到53436亩。基本建成江津枳壳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构建完善的江津枳壳道地药材生产和流通体系,全面加强江津枳壳道地药材质量管理,把“江津枳壳”打造成质量优、药效佳、口碑好、影响大的道地药材品牌。

(四)具体目标

2022—2025年,在塘河、中山、支坪、吴滩、石蟆、杜市、永兴、贾嗣、白沙、西湖、嘉平、蔡家、夏坝、广兴、柏林等15个镇新发展标准化枳壳基地15000亩、庭园化枳壳基地25000亩。分年度发展计划为:2022年新发展6000亩,2023年新发展10000亩,2024年新发展12000亩,2025年新发展12000亩。

2022—2025年,在支坪、吴滩、永兴、贾嗣、白沙、西湖、嘉平、蔡家、夏坝、广兴、柏林等12个镇通过高接换种、完善设施等方式改造老化果园发展枳壳7000亩。

建设枳壳种质资源保护圃(或品种评价圃、科普园)2个。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15个,加强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包装、贮藏等设施建设,配套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规范化加工。引进培育创新力强、规模大的关联枳壳的中药企业1—2个,重点开展枳壳产地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1个技术培训中心,培育一支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枳壳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一套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枳壳质量追溯体系。

三、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

(一)品种结构

以“江津枳壳”为主推品种,适当拓展枳壳品种类别。保护利用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组织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推进“江津枳壳”品种提纯复壮,加快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优良新品种。

(二)区域布局

按照“两河一江”进行规划布局(即以綦河沿线为核心区,以笋溪河沿线为重点区,以长江沿线为拓展区)。主产镇布局方面,以广兴、夏坝为中心,建设包括广兴、夏坝、西湖、杜市、贾嗣、支坪等镇为核心发展区,笋溪河沿线以蔡家、柏林、嘉平、中山、永兴等镇为重点发展区,长江沿线以白沙、吴滩、石蟆、塘河等镇为拓展区域,构建层次分明的江津枳壳产业区域布局。详细布局见附图3,区域发展年度计划如下(见表5-1)。

5-1 江津区道地枳壳产业基地规划布局

区域

镇名

现有面积

2022新增

2023新增

2024新增

2025新增

合计(亩)

核心区

广兴镇

2180

500

1100

1100

1200

6080

夏坝镇

2050

500

1100

1100

1200

5950

杜市镇

400

500

700

700

600

2900

西湖镇

918

500

1000

800

700

3918

贾嗣镇

703

500

1000

1000

1200

4403

支坪镇

100

300

300

700

700

2100

重点区

蔡家镇

1670

500

1000

800

700

4670

柏林镇

2322

400

1000

800

800

5322

嘉平镇

950

500

1000

800

700

3950

中山镇

82

300

300

700

700

2082

永兴镇

650

300

300

700

700

2650

拓展区

塘河镇

38

300

300

700

700

2038

吴滩镇

270

300

300

700

700

2270

石蟆镇

340

300

300

700

700

2340

白沙镇

763

300

300

700

700

2763


合计

13436

6000

10000

12000

12000

53436

四、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

强化标准化枳壳基地建设,采取“标准化发展一批、改造发展一批、大户发展一批、农户种植一批”的发展策略。以枳壳、红橘、柠檬等老果园基地改造为突破口,以新建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基础,再辅之以庭园枳壳园为星火拓展园的“老—新—星”发展模式,并从发展理念、科学技术、新型农民、物质装备、经营手段和产业体系等方面探索和提升江津区枳壳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技术模式上,推广种养循环发展、“粮油—药材”间作等技术,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在组织模式上,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户规范化生产管理。一是以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引领带动为主,单个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30亩以上,主要进行高标准现代生产基地建设或改造,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展机械化建园和社会化服务,比例约40%;二是以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发展庭园枳壳园,面积一般在30亩以下,利用农户的闲散地、边角地和房前屋后等进行零星种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其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比例约60%




  1. 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一、枳壳资源保护与良繁体系建设

保护利用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组织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开展枳壳新品种选育,推进江津枳壳品种溯源和品种提纯复壮,选育2—3个江津区域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道地枳壳优良新品种。加快建设标准化的枳壳道地药材良繁体系,提高江津枳壳道地药材供种供苗能力。在广兴和夏坝镇选址建设2个江津枳壳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圃(或品种评价圃或科普园),面积各100亩左右,推进品种提纯复壮、品种评价和科普观光。利用江津区是首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柑橘)基地的优势,在现有的柑橘良繁基地中开辟枳壳良繁业务板块,构建一套江津枳壳良种繁育体系,提高江津枳壳道地药材供种供苗能力。

二、现代生产基地建设与改造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加快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对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化果园改造

2022—2025年,对支坪、吴滩、永兴、贾嗣、白沙、西湖、嘉平、蔡家、夏坝、广兴、柏林等12个镇的枳壳老果园改造或者利用红橘、柚子等高接换种枳壳,每年完成1700余亩的提升改造,四年共计7000亩(见表6-1)。通过涉农项目和财政资金支持高接换种、品种提纯复壮、道路系统、排管系统、机械化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设立专项支持研制出全区重点枳壳基地精准施肥处方图,指导精准高效管理。

(二)新建标准化枳壳基地

在全区15个枳壳主产镇新建标准化枳壳基地。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年均集温、年日照时数、空气湿度和最低温等气象指标及土壤等条件适宜的区域,按照标准化要求改土建园,建成后要求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作业区规划合理,现代机械能进入,定植管理标准化。2022—2025年,全区共计发展标准化枳壳基地15000亩,规模约占新发展基地面积的38%(见表6-1)。

(三)庭园式枳壳园建设

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利用闲散地、边角地和房前屋后空地等进行零星种植,单个果园面积控制在30亩以下,建园标准与标准化基地相同,仅是经营模式与标准化基地有区别,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其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5年,全区共计发展庭园式枳壳基地25000亩,规模约占新发展基地面积的62%(见表6-1)。

6-1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布局规划表

序号

镇名

现有

面积

规划累计面积(亩)

新增面积(亩)

老果园改造(亩)

新建标准化基地(亩)

家庭农场等庭园基地(亩)









1

塘河镇

38

2038

2000

0

500

1500

2

中山镇

82

2082

2000

0

1000

1000

3

支坪镇

100

2100

2000

100

500

1500

4

吴滩镇

270

2270

2000

100

500

1500

5

石蟆镇

340

2340

2000

0

1000

1000

6

杜市镇

400

2900

2500

300

1500

1000

7

永兴镇

650

2650

2000

200

500

1500

8

贾嗣镇

703

4403

3700

500

1500

2200

9

白沙镇

763

2763

2000

500

1000

1000

10

西湖镇

918

3918

3000

500

1000

2000

11

嘉平镇

950

3950

3000

500

1000

2000

12

蔡家镇

1670

4670

3000

500

1000

2000

13

夏坝镇

2050

5950

3900

1700

1500

2400

14

广兴镇

2180

6080

3900

1800

1500

2400

15

柏林镇

2322

5322

3000

300

1000

2000

合计

13436

53436

40000

7000

15000

25000

三、枳壳产业绿色生产体系建设

江津属于重庆柑桔非疫区的核心区,没有黄龙病、溃疡病等检疫性病虫害,在绿色生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利用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通过科学修剪、除草清园、平衡施肥等农艺措施,改善生长环境,增强枳壳树势,提升抗病虫害能力。此外,通过枳壳园下养鸡养鸭,利用鸡鸭捕食天牛成虫、大实蝇幼虫,降低害虫发生数量减少和危害程度。通过基于土壤和叶片的营养诊断技术,优化集成标准化建园、精准配方施肥和高效施肥技术,建立丘陵山地枳壳便捷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减少化肥使用量。大力推广生草栽培模式,在枳壳果园行间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定期刈割,并用割下的茎秆覆盖树盘,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基地小气候。

四、采后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建设

加强现代化枳壳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加强采收、净选、切制、干燥、分级、包装、贮藏等设施建设,配套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连续化、规范化加工。2022—2025年,在塘河、中山、支坪、吴滩、石蟆、杜市、永兴、贾嗣、白沙、西湖、嘉平、蔡家、夏坝、广兴、柏林等15个镇,建设15个产能匹配产量的产地初加工基地;分散或者集中加工的产地初加工设施均应当达到生产质量控制的要求,不影响中药材质量。

在继承与研究道地药材江津枳壳的传统加工技艺基础上,制定江津枳壳道地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建设清洁、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药材加工基地,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提高药材质量。重点推广应用节能干燥(热风—真空干燥组合技术、热风—微波干燥等干燥技术)、低温冷冻干燥、无硫处理、气调贮藏等新技术,加强综合利用,减少药效损失,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根据中医药学者研究,优选的枳壳趁鲜切制工艺为鲜枳壳横向对半切,晾晒 3 天,再切薄片、晒干,所得趁鲜切制饮片与传统饮片在胃肠动力学药效指标上作用强度相当。因此,规划产地加工厂在产地可直接将枳壳鲜果趁鲜切制成饮片,并制定相应的趁鲜切制饮片初加工技术规范。

建设枳壳药材干品贮藏库5座。根据枳壳产业发展规模以及药材加工量,选择在广兴、夏坝、杜市、西湖、贾嗣等镇建设。建设用于贮藏的枳壳中药材仓库均应当符合贮藏条件要求,不会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或者污染。根据需要建设控温、避光、通风、防潮和防虫、鼠禽畜等设施。

引进培育创新力强、规模大的关联枳壳的中药企业1—2个,重点开展枳壳产地深加工,开发枳壳相关的中药饮片、复方中药、中药功能性食品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药材生产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药材及饮片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等进行资源化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收益。

发展江津区枳壳中药材电子商务,并利用大数据加强枳壳中药材生产与市场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

实施枳壳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枳壳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大力培育“江津枳壳”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运营模式,积极打造道地药材品牌;鼓励枳壳营销或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塑造企业品牌核心价值,创响江津区品质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企业品牌。

五、现代枳壳产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所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与农业相关的经济、社会组织为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供各种服务所构成的组织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栽培技术服务体系、病虫害绿色防控服务体系,农业智能信息网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业质量标准服务体系、农民农业知识技能教育服务体系、产销服务体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克服单个家庭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科学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世界农业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高效率、高档次、商品化大农业的发展。

)加强专业化生产服务公司培育

加强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主体建设。加强枳壳无病毒种苗繁育主体培育和建设,加强从事植保、水肥管理和修剪等耕种方面的服务主体建设,加强采收和收货等环节建设。构建严谨的产前农业社会化服务链条,在服务内容上实施种苗、农药、化肥集中采购,避免分散式采购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统一的供应服务。

提升农业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纵向延伸,更好地满足不同农业社会化需求主体的需求。特别是要加强仓储、销售、烘干、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要改变小农户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广泛地宣传,让小农户认识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意义,打通农业社会化服务纵向延伸渠道,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不断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并将农业保险服务、农业气象服务和农业金融服务业纳入其中,实现农业领域全覆盖。

)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积极开展农机合同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跨区作业,推动农机跨区作业领域由机械化建园向机械喷药、施肥、采果等环节拓展。探索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注重推广应用智能农机装备和智能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作业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和技术推广体系

引导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枳壳道地药材生产、加工与销售,支持开展强强联合、共建共享。加强道地药材技术推广体系,构建道地药材生产服务网络,加强道地药材生产标准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枳壳规范生产、健康发展。

六、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利用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及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富硒产业教授工作站、“重庆市枳壳产业发展创新中心”“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研究试验基地”和江津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枳壳)首席专家试验站等科技平台,与区内外科研单位协同创新,构建江津区枳壳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建立江津枳壳生产技术规范

编制江津枳壳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涵盖种植管理、生产加工、质量评定等。通过规范化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向生态化种植、清洁化加工方向发展,确保枳壳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与市内中药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良种繁育、新品种选育、枳壳产品开发及质量检测等科技平台。

)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攻关

以解决产业问题和市场开拓为导向,在培育道地枳壳新品种、提高枳实产量、平衡枳实和枳壳产量、提高和保证枳壳(枳实)药效、开发新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科研问题方面设置专门的科研项目进行协同攻关,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提高江津区枳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一批枳壳产业人才

通过培育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和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经营灵活的枳壳生产经营队伍。

七、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建设

建设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枳壳中药材原料溯源体系,推动落实枳壳生产全过程技术规范和“准入+抽检+评价+奖惩+退出”的“江津枳壳”品牌管理机制,倒逼种植户、经销商和初加工经营主体把好品质关,形成道地药材长效运行机制。

6-1 监管云平台核心运管业务逻辑

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的主要业务模块规划如下:

)生产指导模块

该模块主要用于发布和维护江津枳壳中药材从种植到初加工的全套技术规范、各生产管护环节培训短视频、年度生产工作计划等资料,并实现重要事项、突发事件的分类短信群发,让每个平台用户都可以随时学、随地学,及时规避和处置风险。

)生产溯源模块

该模块用于实现:种植户填报、维护主体信息、基地信息、生产管护和采收、销售记录;经销商填报和维护主体信息、采购和销售记录;监管部门管理进入平台的生产、经销、药厂,为各生产经营主体、基地甚至优质枳壳单株配发二维码,以及开展抽检、复查和评价等活动;初加工企业和药厂开展原料评价和对接本企业溯源系统。通过模块运行,促进种植户、经销商和药厂重品质、守商誉。

)江津枳壳产业数据可视化

该模块用于地图化展示全区所有合法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布,轮播图展现所有优秀生产经营户主体的信息,全景图展现优质生产加工基地的720实景,以及用各类图表直观表达种植规模、目标市场、农资供应、库存、售价等等产业数据,用卡片呈现最新生产管护提示、风险预警等,通过权限管理,实现江津枳壳产业两张图,即:生产监管一张图、品牌打造一张图。



  1.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总投资估算

2025年,新建枳壳资源保护与良繁体系1套,包括建立江津枳壳资源保护圃2个,每个面积约100亩;建立1套江津枳壳良繁体系;新建枳壳道地药材生产基地40000亩,改造老化果园7000亩;建设枳壳产业绿色生产体系;建设枳壳采后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其中建设枳壳枳实鲜品周转库及初加工厂15个,枳壳药材干品贮藏库5座,枳壳药材加工车间2座,打造江津枳壳品牌等);建设江津区枳壳产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建设现代枳壳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道地枳壳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1个。

本规划投资估算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规划区基地、工厂、贮藏库建设等实际投资费用制定,依据相关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购置、设施设备安装、工程建设其他费、科技和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基本预备费等单价进行估算,规划建设总投资3.78亿元,具体分项见表7-1


7-1 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建设项目

规 模

单位

单价(/个、亩、座

总投资

(万元)

1

枳壳资源保护圃

200

1

200

2

枳壳良繁体系建设

50

1

50

3

老化果园改造

7000

0.2

1400

4

标准化枳壳基地

15000

0.8

12000

5

庭园式枳壳园

25000

0.4

10000

6

枳壳产业绿色生产体系

53436

0.1

5343.6

7

枳壳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





7.1

枳壳(枳实)初加工厂

15

120

1800

7.2

枳壳药材干品贮藏库

5

80

400

7.3

枳壳深加工厂

2

2000

4000

7.4

市场营销网点

20

50

1000

7.5

江津枳壳”品牌宣传打造

1

200

200

8

枳壳产业技术培训中心

1

120

120

9

枳壳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主体

10

50

500

10

枳壳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1

600

600

11

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

1

210

210

合  计

37823.6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根据战略规划的路径和阶段目标,以2022—2025年为项目建设周期,各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见表7-2


7-2 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度表

序号

建设项目

2022

2023

2024

2025

1

枳壳资源保护圃





2

枳壳良繁育体系建设





3

老化果园改造





4

标准化枳壳基地





5

庭园式枳壳园





6

枳壳产业绿色生产体系





7

枳壳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





7.1

枳壳(枳实)初加工厂





7.2

枳壳药材干品贮藏库





7.3

枳壳深加工厂





7.4

市场营销网点





7.5

江津枳壳”品牌宣传打造





8

枳壳产业技术培训中心







9

枳壳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主体





10

枳壳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11

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





三、资金筹措

实施本规划所需的资金,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即各级政府投资、业主与农户(包括合作经济组织)自筹。政府投资起两大作用,一是引导枳壳产业进一步扩大优势;二是对枳壳产业支撑和服务体系的公益性部分予以补贴。补贴比例的大小,取决于项目公益性的强弱。其余建设资金由业主与农户(包括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多种渠道自筹。

根据上述原则,本规划的总投资3.78亿元中,国家或地方政府资金投资1.25亿元,占比33.06%;农户或业主投资2.53亿元,占比66.94%。资金筹措方案见表7-3


7-3 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表

序号

建设项目

总投资(万元)

政府投资(万元)

或业主投资(万元)

1

枳壳资源保护圃

200

200


2

枳壳良繁育体系建设

50

50


3

老化果园改造

1400

560

840

4

标准化枳壳基地

12000

3600

8400

5

庭园式枳壳园

10000

3000

7000

6

枳壳绿色生产体系

5343.6

1603.08

3740.52

7

枳壳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




7.1

枳壳(枳实)初加工厂

1800

540

1260

7.2

枳壳药材干品贮藏库

400

120

280

7.3

枳壳深加工厂

4000

1200

2800

7.4

市场营销网点

1000

300

700

7.5

江津枳壳”品牌宣传打造

200

200


8

枳壳产业技术培训中心

120

120


9

枳壳社会化服务体系示范主体

500

200

300

10

枳壳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600

600


11

江津枳壳生产溯源政府监管云平台

210

210


合计

37823.6

12503.08

25320.52

资金筹措占比

100%

33.06%

66.94%

四、效益分析

通过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道地药材产业体系,提升优质枳壳道地药材生产经营能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一)经济效益

枳壳资源保护圃、枳壳产业绿色植保生产体系、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信息化产业服务平台等建设内容属于基础性、公益性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不作经济效益评价。其它几项有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但其投资的性质或主体等有较大区别,分别予以简单的经济效益分析。

1. 枳壳无病毒良繁育基地。枳壳苗木繁育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出圃容器育苗50万株,容器苗按10/株估算,达产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可年新增产值500万元。

2. 标准化枳壳基地。2025年,新增40000亩枳壳生产基地部分进入投产期和盛产期,按平均亩产1000公斤合格果率估算,年产优质和合格枳壳或枳实约3万吨。全项目周期到2029年,53436亩枳壳道地药材基地全部进入盛产期,平均亩产按照1/亩计算,年产枳壳4万吨、枳实1.4万吨。根据近几年的市场价格和行情预测,枳壳鲜果按6/公斤计算,枳实按10/公斤计算,全区枳壳生产基地达产年的总产值可达3.8亿元以上。

3. 枳壳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2029年,按照规划内容全部进入达产年,每年可处理枳壳(枳实)4万吨以上,每吨鲜果经过加工、贮藏、新产品研发和营销等增值4000元,可新增年产值1.6亿元以上。估算每年可征收增值税约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等税收约500万元,合计税收约2500万元。

4. 总体经济效益分析。综合以上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经济效益分析,规划达产年整个产业链的年产值可达5.45亿元,年税收约2500万元。可以确认本规划的枳壳道地药材产业总体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即使考虑基本属于基础性、公益性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其投资相较社会总体的经济效益也是可接受的。因此,本规划项目实施后的总体经济效益良好,可体现出政府引导投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良好发展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枳壳资源保护圃和枳壳良繁育基地,为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种苗。枳壳产业绿色生产体系、信息化产业服务平台等的建设是全区枳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枳壳产地加工物流营销体系的建设,可拉长枳壳产业链条,延长枳壳(枳实)供应期,有利于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技术培训与推广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全区枳壳产业技术推广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本规划项目的实施,还可以带动枳实枳壳果实采收、运输、加工、包装、贮藏、物流、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本规划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江津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为农民和转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和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规划的执行,可提升枳壳道地药材品种选育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优质道地药材供给能力,实现全区枳壳中药材生产区域合理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发展,夯实中医药发展基础。在文化上,通过基地建设,促进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合,传承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全区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三)生态效益

枳壳是多年生常绿木本经济作物,能够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强项目区水土保持能力;通过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能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可更好促进规划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四)效益评价结论

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本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较好,文化价值较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1. 环境影响分析与环保措施

一、环境影响

本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涉及到枳壳园基地建设、管理、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各环节,对环境影响包括枳壳园基地环境影响和产品加工处理环境影响。

(一)枳壳园环境影响

本项目枳壳园多建在坡地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

1. 在改土建园时,由于挖穴、开沟等对土壤的扰动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在定植后一段时间,由于覆盖度低,也会增加水土流失量。但随着树龄的增长,覆盖度增大,土壤耕作与扰动减少,对防止水土流失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2. 枳壳园必要的施肥、喷施农药,有造成一定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二)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环境影响

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主要产生能源消耗大、废水、以及一些包装废弃物和烂果。如果不处理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废弃物和烂果腐烂污染空气的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一)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针对多年生枳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控制对策:

1. 在枳壳苗木定植时,采用沿横坡等高挖沟改土,增施农家肥、分层覆土等措施,减轻水土流失。

2. 在定植至成林前的时期内,间作套种豆科作物或绿肥,以及采用秸秆覆盖等措施,增加土壤的覆盖度,提高降雨入渗,降低水分蒸发;在建园时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降低水土流失,做好新开发山地上部的水源涵养林和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及径流污染。

3. 枳壳园投产封林后,采取科学的水肥和病虫管理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如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各种农业面源污染。

通过以上生产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减少20%—50%的化料用量和农药用量。同时,由于枳壳树冠较大,根系发达,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可减少泥沙流失60%以上。

(二)枳壳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三废”排放标准,进行污染控制,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配套建设相应的环保设施。

1. 废水处理。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来源为枳壳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厂区生活用水和清洗用水。该部分水排放量不大,经过滤、生化处理以及分离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 能源使用。在干燥处理过程中尽量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促进碳排放减少。

3. 废弃物和烂果处理。包装废弃物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烂果因量少可就地深埋。

  1. 保障措施

一、设立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在已成立的“江津区富硒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江津区花椒、枳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组织协调工作(组长为区长唐大军,副组长:秦敏、杨永芳、罗明兰、廖义伟、徐高、许荣生等,成员为区发展改革委、区政务服务发展中心、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卫生健康委、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林业局、区供销合作社、白沙工业园发展中心、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心、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津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农村委,具体负责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督导工作。承担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重点任务的有关镇成立相应机构,由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相关单位具体负责枳壳产业发展工作,把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纳入农业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整体战略进行安排部署,及时研究解决枳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深化改革,优化政策保障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培育壮大新型枳壳道地药材经营主体,完善经营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基地”“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在严格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的基础上,枳壳产业发展规划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考虑枳壳产业发展需要,统筹枳壳产业基地、加工营销、中医药健康服务等用地供给,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调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枳壳产业集约化程度,保障农产品加工营销用地需求。建立产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探索将枳壳道地药材纳入地方农业政策性保险支持范围,开展枳壳道地药材生产保险试点,提高枳壳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三、多元筹资,强化资金保障

坚持政策引导、农民主体、业主主营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发展改革、农业、林业、国土、水利、乡村振兴、中医药等部门的涉农、涉中医药、涉大健康项目资金,建立江津枳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保障道地药材枳壳产业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同时,区枳壳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涉农、涉中医药、涉大健康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发挥更大作用。建立并积极发挥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协会平台,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枳壳道地药材生产,打造优势枳壳道地药材产业集群。建立多元化、开发性投融资机制,破解基地建设与运营的融资瓶颈。通过投资控股、参股、担保、贷款贴息等形式,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到江津枳壳道地药材产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筹资的格局。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开辟城市资本下乡的多种渠道,提升枳壳产业融资能力。

四、科技支撑,强化技术保障

进一步加强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加强与太极集团、华润三九药业、重庆市中医药公司等中医药企业开展市场合作,通过地所、地校、地企联合建立江津枳壳道地药材产业专家工作站或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大院、教学实验基地等多种平台,研发推广应用最新的枳壳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深加工产品和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成立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中药材、食品加工、品牌市场、机械工程等方面专家,为全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和重大关键技术提供决策咨询,开展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全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技术队伍力量,在重点镇和重点企业培养一批专职技术员,建立完善的区、镇、村(企)三级技术服务推广体系。

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组装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枳壳生产经营技术模式,示范带动全区范围推广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枳壳道地药材科技水平。

五、品牌战略,强化市场保障

以“江津枳壳”为江津枳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建设,将江津区打造为“质量优、药效佳”著称的枳壳道地药材基地。设立专项宣传经费,树立长远品牌经营与宣传理念,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品牌宣传,提高“江津枳壳”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积极发展现代营销业,拓展销售渠道。主动深入枳壳入药企业开展产品推介活动,积极参加中药材博览会、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不断拓展市场和扩大影响力。与中医药企业联合建立江津枳壳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形成产业联合体,提高“江津枳壳”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六、目标考核,提供动力保障

将江津区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区级相关部门和枳壳主产镇,作为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工作督查,对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重点镇,给予政策倾斜;对工作落实不力,发展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通报,形成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江津枳壳道地药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十章 附件



附图1 2022—2025年江津区各枳壳主产基地发展规模计划







附图2 2022—2025年江津区各枳壳主产镇生产基地建设计划


附图3 江津区各枳壳主产镇枳壳产业规划布局图





附图4江津区各枳壳主产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




附图5 江津区枳壳(枳实)产品及枳壳生产基地


部门解读:

《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媒体视角:

《江津区枳壳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正式发布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