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 索引号 ] 11500381009320238D/2022-00034 [ 发文字号 ] 江津府发〔2022〕6号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2-03-14 [ 发布日期 ] 2022-03-14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江津区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20223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津区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12月

目  录

第一篇  开启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6

第一章  总体要求................................................................... 6

第一节发展成就...................................................................... 6

第二节发展形势.................................................................... 11

第三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3

第四节发展目标.................................................................... 15

第二篇  建设全市重要的内陆开放前沿阵地................................. 17

第二章  强化开放通道能力建设................................................ 17

第一节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17

第二节加强口岸建设............................................................ 18

第三节加强多式联运............................................................ 18

第三章  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21

第一节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21

第二节推动园区平台提档升级........................................... 23

第三节推动平台协调发展................................................... 23

第四章  壮大开放型经济............................................................. 23

第一节培育市场主体............................................................ 23

第二节做强一般贸易............................................................ 25

第三节做大服务贸易............................................................ 25

第四节做优加工贸易............................................................ 26

第五节积极探索外贸新业态............................................... 26

第六节促进外商直接投资................................................... 27

第五章  优化涉外营商环境......................................................... 27

第一节优化涉外政务服务................................................... 27

第二节营造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 27

第三节提升涉外法治水平................................................... 28

第六章  强化国内国际开放合作................................................ 28

第一节深化国内重点区域合作........................................... 28

第二节推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 29

第三篇  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30

第七章  全面促进消费................................................................. 30

第一节优化消费空间布局................................................... 30

第二节加快特色消费聚集区建设....................................... 33

第三节创新发展消费新形态............................................... 37

第四节推动六大领域消费升级........................................... 40

第五节优化消费需求侧管理............................................... 42

第八章  提升商贸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 43

第一节推动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 43

第二节做好做特会展经济................................................... 45

第三节品质化发展住宿餐饮业........................................... 46

第四节提升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 47

第五节发挥商贸物流聚合效应........................................... 48

第六节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49

第七节建立健全应急保供体系........................................... 50

第九章  发挥电子商务提效赋能作用........................................ 52

第一节壮大消费电子商务产业........................................... 52

第二节大力发展产业电子商务........................................... 53

第三节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54

第四节提升农村电子商务................................................... 55

第四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56

第十章  健全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机制........................................ 56

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56

第二节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56

第三节全面激发人才活力................................................... 57

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57

第一篇  开启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区商务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跟战略大势、找准工作方位,在做大商贸服务业总量同时聚集内涵式发展,通过促开放、稳增长、调结构、扩消费、惠民生等系列举措,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229.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住宿餐饮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不足4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逾200亿元人民币,累计利用外资26亿美元。

开放通道不断扩展。珞璜物流园片区联合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片区成功申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江津区被市政府列入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开放通道优势更加明显。20181228日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20197月实现常态化运行,截至2020年底,江津班列已累计开行107列,共到发5360个标箱,外贸占比为20.56%,总重载率99.1%20209月“东南亚冷链海陆快线”广西防城港-重庆江津专列首发,截至2020年底,冷链快线累计开行12班,共到发162个冷链箱。年货运量2000万吨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建成投用,珞璜港已形成600万吨20万标箱年吞吐能力,绕城高速珞璜西互通建成投用,“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进一步凸显。

开放口岸功能不断优化。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加快推进建设,兰家沱港口进境粮食(大豆)转运码头建成投用,江津区外贸企业“单一窗口”地方版的注册率显著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达100%

开放平台发展提质增速。江津综保区申报获批并封关运行,正式启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农副产品分拨中心落户运营。“十三五”期间,江津综保区累计签约项目93个,协议投资额685亿元。累计引进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主体50余家,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24亿元,其中加工贸易38.6亿元、服务贸易8.8亿元,对全区外贸贡献率达50%以上。

开放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十三五”期间,外贸实绩企业达到146家,五年增长2倍多。外贸进出口总额规模跃居全市第4位,年均增长40%以上,外贸依存度由2015年的6.3%提高到18.2%。外贸业态四业并举,“十三五”期间,加工贸易增长346%,服务贸易增长82%,总部贸易达2.7亿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新增外资项目31个,合同外资超10亿美元。累计实现境外融资7.5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总额达83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9292万美元。

物流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江津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达28.8亿元,增长5.9%。全区现拥有重点物流企业159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形成了以深国际、丰树物流等为代表的大型仓储物流项目,以嘉川、川港物流为代表的专业汽车运输物流项目,以江顺集团为主的危化品、成品油的中转仓储及运输项目,以和润物流园、天扬钧达为代表的物流产业园。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7公里铁路港口专用线串联年设计运能2000万吨的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和珞璜港。冷链产业不断壮大,江津综保区冷链产业园启动建设,远郑温控产业园和德感西部食谷冷链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先锋花椒产业城10万吨冷链设施规划落地,凯扬农业2万吨高低温冻库建成投用。推进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建设,江津区东盟水果的销售量约占全市东盟进口水果总量的63%

商务主体培育有力有效。把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作为商贸发展最基础工作,持续用力,常抓不懈。“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了《江津区促进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限上商贸主体培育工作方案》和《江津区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试行)》等系列壮大主体激励政策。5年来全区共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82家,限上个体户500余家,新增有实绩的外贸企业81家,新增外资企业12家、对外投资企业4家。敏华、海亮、金田、肯德基、瑞幸咖啡、屈臣氏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江津。

市场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建成开市双福国际农贸城、和润国际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城等四大专业市场,年流通额突破700亿元,入驻市场主体达到6000余家,推动江津区销售额增速保持全市前列。双福国际农贸城承担全市“菜篮子”工程,年交易量达430.95万吨,圆满完成了白市驿和菜园坝水果客商入驻承接工作,水果交易额是2016年的20倍以上。“重庆跨境电子商务(汽摩)产业园”落户和润国际汽摩城。重庆-东盟商品(五金机电)出口集采中心、重庆-东盟水果海产直销中心先后在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城和双福国际农贸城启动。开通菜园坝、陈家坪-双福专业市场的定制班车。建设江津区智慧物流公共平台,引进零担、快运物流企业,实现全重庆覆盖,为专业市场提供统一物流服务,着力打造智慧物流园。五洲国际商贸城、西部水暖消防市场即将开业,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

电子商务提质增速。制定了《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见》,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江津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投用,20余家电子商务及直播企业入驻。建成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原产地电商平台,入驻企业近100家,实现年网络销售额5000万元。8000余平方米快递物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入驻7家快递物流企业,每天快递包裹可达5万余件。米优贝佳、淘喵喵等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势头强劲,年交易额分别超过10亿元、5亿元。举办了书记、区长直播带货活动,年电商直播销售额超过10亿元。建成农村电商站点326个,实现市级贫困村全覆盖;年培训电商人才1000人次以上,每年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500万余元。获评重庆市电子商务示范区。

商贸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出台《江津区助推重庆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引进并开工建设吾悦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万达广场、N37°烟雨之城等高端城市商业综合体,推动遗爱池商圈建设招商,祥瑞时尚天街、双福星街、港龙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正式开业。构建进口商品分销体系,推动德创承达等跨境电商企业打造悦洋里进口商品超市。国字号招牌“中国富硒美食之乡”落户江津,成功举办国家级美食盛会-全国美食地标城市品牌发展研讨会。积极培育发展“老字号”商号、商标、品牌及绿色饭店等,2020年底,全区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4家,“重庆老字号”企业10家,五叶级绿色饭店2家,四叶级绿色饭店2家。举办了家政、美容、餐饮等系列居民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培训,评选了江津十佳美食餐馆、十佳农家乐等餐饮美食奖项。成功举办6届富硒美食文化节,筹办了江津商品展示交易会、东盟特色商品展销会和跨区域合作“一会一节”“津彩五月”“约惠津秋”等重大促消费活动100余场次。

民生商贸扎实推进。牵头制定了《江津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先后改造和新建60余个标准化菜市场。江津区被纳入第二批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示范试点区县。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获商务部肯定,全国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现场考察点赞江津。获评重庆市农商互联示范区。菜市场、商场超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助力江津区成功创办国家级卫生城市。2016年、2017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被综合评定为优秀等次。制定了《全区商务领域内人员密集场所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强化了全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履行应急保供监管职能,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确保市场供应稳定。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加强对商场、市场、商圈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及时制定商贸企业《疫情防控指南》;疫情稳定后,全区成立商贸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制定江津区商贸流通企业开工复工办法、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等办法措施;累计检查市场2000余次、住宿餐饮经营单位5000余家,协调解决防疫物资、车辆通行证等问题800余次,确保商务领域没有发生一起疫情。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江津区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一系列老难题和新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开放和商贸发展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全市看,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城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能级还不够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从全区看,仍面临人流聚集不够,中高端消费外流较多,新旧动能转换有待提速,三次产业占比较低等问题。同时在开放平台、外资外贸外经等开放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津区开放和商贸发展面临一系列新发展机遇。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长期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各国机遇共享、风险共担、命运与共同利益交融更加紧密。从重庆市来看,重庆进入重大机遇汇集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新阶段,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高度重视重庆发展,给予有力指导和重大支持。党中央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为重庆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从江津区看,江津迈入同城化发展新阶段,市委市政府要求江津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区位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利于深度共享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竞争要素优势,分担和承接重庆中心城区功能,为提升江津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特别是商务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江津也迈入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江津综合保税区、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等开放引领效应加快释放,有利于释放内陆开放新优势,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此外,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都为江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江津区将在“十四五”期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开放商务发展格局。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开放和商贸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促进消费优化升级和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市重要的内陆开放前沿阵地,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开放和商贸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开放和商贸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江津商务事业迈上新台阶,确保开放及商贸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开放和商贸发展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区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着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动适应产业迭代升级,积极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向集群化、中高端、全链条、智能化迈进,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来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和居民消费升级,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在融入内外双循环中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水平,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为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一盘棋,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新要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好“十四五”规划,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按照“坚持同城化、融入中心区、联结渝川黔、打造新支点”的思路和方向,认真对照国家、重庆“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五年的阶段性发展任务同十五年的奋斗目标衔接起来。

江津区开放和商贸“十四五”发展目标为扎实推进好“一地一中心”建设。

“一地”即建设全市重要的内陆开放前沿阵地,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东南西北四通八达、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内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高,集聚国际资源要素能力大幅增强,2025年建设成为重庆内陆开放前沿阵地,助力江津区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

“一中心”即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快江津巴渝特色消费聚集区建设,构建“两主两辅”消费空间布局,全面促进消费,巩固升级传统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供给,做大城市消费流量,使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更加突出,2025年建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成为重庆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发展“巴渝新消费”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江津宜居城市建设。

专栏1  江津区“十四五”商务发展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2025

年均增长率(%)

指标

属性

国内贸易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24

521

10

预期性

2

批发业销售额

亿元

534

879

10.5

预期性

3

零售业销售额

亿元

196

322

10.5

预期性

4

住宿业营业额

亿元

2.97

4.8

10.2

预期性

5

餐饮业营业额

亿元

51.6

83.8

10.2

预期性

6

网络零售额

亿元

60

100

10.7

预期性

开放型

经济

1

进出口总额

亿元

216

400

13

预期性

2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3.8

25

/

预期性

3

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开行数

86

500

41.8

预期性

备注:带【】为2021年至2025年累计数

第二篇  建设全市重要的内陆开放前沿阵地

第二章  强化开放通道能力建设

第一节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以打造全市综合物流基地为依托,构建东南西北四通八达、内外联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重庆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要支撑。

深耕南向通道。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品牌效应和开行频次,畅通江津-广西-东盟铁海联运通道,谋划江津-云南-东盟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和跨境公路班车。到202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开行量达500列。

拓展东向通道。加强与果园港联动协同,开行江津到长江下游湖北、江苏等地干线航线,稳定开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水上穿梭巴士,加密“江津-上海”集装箱长航线班轮,谋划“渝甬、渝穗”江津班列,适时开行江津-上海沿江班列,对接东部沿海地区。

发展西向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相关区域合作,探索发展中欧班列国际中转集拼,推动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江津直发班列。

探索北向班列。加强与市级部门对接,强化与俄罗斯经贸往来,加大渝满俄国际铁路货源组织研究。

第二节  加强口岸建设

推动珞璜港区纳入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建设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推动玖龙港、珞璜港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珞璜港实现外贸作业功能。加快兰家沱码头进境粮食(大豆)中转码头基础建设,推动珞璜港等进境粮食中转码头备案申请,提高江津港区进境粮食中转、加工服务能力。升级完善江津电子口岸平台,加快通关作业装备自动化进程,推进查验管理系统智能化和现代化。加强与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地区对接协调,探索物流服务联动,有效提高通关和物流水平;提升通关服务水平,扩大口岸辐射范围,建设成为服务重庆、辐射川南黔北的内陆开放重要口岸。

第三节  加强多式联运

加强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建设。以珞璜综合物流枢纽为主要载体,配备现代化转运设施,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实现货物多式联运物流组织形式的无缝衔接。加强小南垭铁路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换装站设施,增强班列直达和集零成整的中转能力;加强珞璜综合物流枢纽、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商贸物流集散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增强货流集散的保障能力;完善珞璜港货运功能,优化堆场布局。

完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的集疏运体系。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实施港口集疏运体系工程,实现货物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一体化作业;推进枢纽融合,协调发展,按照珞璜综合物流枢纽、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商贸物流中心、德感综合服务物流节点、白沙工业和农产品物流节点、朱杨能源和危化品物流节点、先锋食品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有序推进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强与广西钦州、防城港、四川泸州等城市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集疏运通道能力。

加快发展各类多式联运。依托珞璜港、兰家沱港、玖龙港等港口群,发挥长江航运优势,整合利用沿江既有铁路资源,发展江海联运和铁海联运。依托渝昆、渝贵、成渝等铁路干线,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展铁海、公铁联运和国际铁路联运。依托连接云南、广西等边境口岸的高速公路干线网络,发展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公路运输和陆海联运。把珞璜综合物流枢纽“水公铁”多式联运项目打造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支持江津综保区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探索打造高铁货运物流基地和航空远程货站,形成航空和高铁货运的有效衔接,推动空铁联运和卡车航班发展,构建高效便捷的立体化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能力。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重庆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江津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完善智能卡口、视频监控等监管设施,科学规划多式联运仓储、装卸、拆拼等功能分区。实现通关通检设施、设备共建共享共用。依托多式联运标准体系,优化服务流程,降低多式联运成本,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专栏2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重点项目

依托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珞璜港开放口岸建设,完善枢纽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探索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江津直达班列,力争“十四五”末形成中欧班列(渝新欧)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高效联动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

依托珞璜铁路综合物流园项目,推动枢纽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形成集信息服务、城市配送、冷链物流、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式联运服务基地。

依托珞璜港作业区改扩建工程项目,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完善水水中转、铁水联运功能,力争“十四五”末形成长江上游重要的船舶运能和多式联运转换中心。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常态化开行提质增效,探索物流通道与开放经济融合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中线主枢纽和班列集结中心。

依托江津综保区冷链产业园、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陆海新通道冷链快线等项目建设,构建集国内外贸易、流通加工、温控仓储、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冷链服务体系,力争“十四五”末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西部国际冷链分拨运营中心。

积极打造智慧综保区: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大幅提高通关效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园区企业营商环境,以“智慧通关、智慧监管、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智能管理”为重点,打造江津综保区信息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国一流的贸易便利化智慧化综保区。企业报关成本将大幅下降,综保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多式联运得到更大发展空间,园区收益得到持续保障。

第三章  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第一节  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

依托江津综保区国家级开放平台的核心引领作用,围绕“枢纽+综保区+产业”的核心优势,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企业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打造“两区一中心”,即高端制造产业新集聚区、贸易新业态特色发展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

打造高端制造产业新集聚区。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围绕高端装备(智能设备)、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产业,做大做强落地企业,培育一批智能和高端消费精品;充分依托江津综保区功能,全力发展加工制造、保税研发等业务,面向欧美国家高技术和精密制造企业精准招商。网内网外协调联动发展,探索发展满足国内高品质生活需求、内外兼销的高端消费品加工制造业,引进“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

打造贸易新业态特色发展区。依托综保区功能平台,重点发展医疗器械保税研发、以面向欧盟、东盟为主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商,工程机械、进口汽车“保税+检测维修”等为代表的贸易新业态。发展跨境电商B2B出口。到“十四五”末,拥有服务贸易龙头企业1家,以跨境电商为主的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0亿元。

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依托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引进物流核心龙头企业及各类型现代供应链物流企业。发展以面向供应链中间产品为重点的国际中转集拼、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等业态的国际物流业、以农产品冷链、冷链冻品物流贸易及增值服务为代表的特色物流业、以服务贸易新业态为重点的跨境物流业。

积极探索政策落地试点。试点具备物权凭证性质的多式联运提单,强化与国际多式联运规则对接,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构建“水公铁海”国际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业务,适用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政策。推广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关政策,提升双向投资水平,把江津综保区建设成为对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的转口贸易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专栏3  “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重点项目

依托励津亚欧集拼项目,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及国内分拨业务。

依托长安民生西南分拨中心、中欧物流基地、中远海供应链基地、珞璜铁路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中欧班列(渝新欧)集结中心重要节点。

依托远郑温控产业园、德邦西南总部基地&冷链服务基地等项目,引进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性国际冷链物流运营中心,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业态,建设形成集存储、分拨、转运、低温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冷链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推动园区平台提档升级

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园区平台做强做大。引导四大工业园根据产业基础及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双福园区围绕科技创新城建设,重点依托润通等龙头企业打造通机产业出口集聚区,及以商贸产业为基础,打造东盟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德感园区依托建设消费品产业城,重点发挥兰家沱进境粮食中转码头作用及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重点打造进境粮食加工及中转集散地;珞璜片区立足通道、平台、枢纽优势,大力发展保税、临港、物流经济,重点瞄准适用于水运、铁路运输的大宗商品、消费品工业等加工生产性项目精准招商,发展建设“大进大出”的临港产业城;白沙园区建设工业新区,发挥“江小白”等品牌虹吸效应,重点打造酒水食品出口集聚区。

第三节  推动平台协调发展

逐步建立协同招商机制,组织平台间产业对接和联合招商活动,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展招商引资新途径,推动招商信息在平台间互通共享。充分发挥江津综保区国家级开放平台的集聚辐射功能,鼓励向其他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农业园区输出品牌、人才、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按照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市场导向、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各类开放平台良性互动发展。

第四章  壮大开放型经济

第一节  培育市场主体

“培优”外贸主体。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支持通机、农机、笔电三大出口支柱性产业发展,做到引进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引导企业做好品牌营销、品牌推广、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打造一批“江津造”出口品牌。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围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做好引进、培育、配套和服务工作,推动江津区外贸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移动;协助企业完成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AEO(经认证经营者)等国际认证,以高质量、高信用、低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

“丰富”外资主体。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区内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增强江津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江津制造”产品核心竞争力,带动江津区产业提档升级。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提升江津区服务业发展质量。抓住国家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领域、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契机,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金融、物流、大健康、现代商贸等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设立地区总部,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江津设立总部及分支机构。

“做强”外经主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鼓励本区企业利用海外优势资源通过在境外开办工厂、开拓海外市场、做优售后服务等形式加大对外投资。重点引导企业在越南、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法依规开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输送劳务等业务。通过政策扶持增强企业做大做强信心,力争对外经济合作实现新的跨越。

第二节  做强一般贸易

优化服务环境,做好外贸企业服务工作,继续支持通机、农机、笔电等支柱性产业出口。积极培育进口贸易主体,依托进口分销体系、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分拨中心、农副产品分拨中心,吸引一批东盟进口企业入驻,大力支持益海嘉里等有潜力的进口企业发展,平衡江津区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支持企业积极参加行业内国际知名展会平台,运用好新兴互联网技术,创新开展“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等,展现形象、促进洽谈、提升知名度;加强政策创新,联系国际形势和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国际市场开拓和出口信保政策,降低企业探索发展海外业务成本,提升“走出去”信心。“十四五”期间,力争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约160亿美元。

第三节  做大服务贸易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向高技术、新业态方向发展。抢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政策优势,以及江津区平台建设的载体功能,依托江津综保区和珞璜工业园做大以国际物流、进口汽车“保税+检测维修”为主的服务贸易;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探索发展研发设计和“大数据+”服务贸易;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中心,联合中建桥梁开展产学研合作,发展境外工程承包,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聚焦服务外包、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服务贸易品牌企业,力争到2025年底服务贸易主体达到35家以上,其中离岸服务外包主体增长到15家以上。“十四五”期间,累计实现服务贸易额10亿美元以上,其中离岸服务外包5亿美元以上。

第四节  做优加工贸易

继续发挥加工贸易示范区带动作用,稳定江津区以笔电为主的加工贸易产业,引导四大工业园内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推动企业由单纯的贴牌生产(OEM)向委托设计(ODM)和自有品牌(OBM)方式发展,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依托江津综保区围绕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产业方向迅速做大做强保税加工业务,努力成为重庆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大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到2025年底,全区加工贸易企业达到25户,加工贸易量累计达到约400亿元左右。

第五节  积极探索外贸新业态

大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和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不断探索丰富新兴外贸业态。抢抓“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加深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机遇,与以东盟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加强合作探索,以滨江新城中建桥梁公司为突破口,探索培育总部贸易;以口岸建设探索带动转口贸易;以双福园区专业市场为核心,探索发展采购贸易。

第六节  促进外商直接投资

营造招引外资浓厚氛围,形成外资招商合力。结合江津区产业优势,开展精准产业招商,聚焦重点国别和地区,举办境外招商推介会;做好外资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对内资项目不断挖掘外资资源,促进内资转外资,促进更多外商投资市场主体入驻江津。

扩大利用外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返程投资”。探索利用重庆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跨境投资政策,实现境内资金投资境外优质项目后的返程投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外商投诉中心作用,协调解决企业诉求,获得企业百分百认同,让更多外商投资企业近悦远来。力争“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25亿美元。

第五章  优化涉外营商环境

第一节  优化涉外政务服务

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行一站式审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照后减证”。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渝快办”“渝快政”运用及效能提升。升级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健全外商投资“行政服务管家”制度。提高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投资贸易环境

对标国际贸易规则,推行海关监管服务信息化,实施“四自一简”等便利化监管,推进“单一窗口”试点,创新跨境贸易智慧通关新模式,提升通关智慧化监管水平。推广“两步申报”通关作业模式,启动区港联动“一票多车”便捷进区管理试点。推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探索跨境电商进口零售+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监管便利化制度创新。深化开展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探索投资贸易便利化。

第三节  提升涉外法治水平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建立外商投诉工作机制,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积极组建涉外法律服务团队,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六章  强化国内国际开放合作

第一节  深化国内重点区域合作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渝两地开放及商贸领域协作。发挥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江津德感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和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泸州自贸区、江津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功能,共同融入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打造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一体化开放体系。依托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江津、泸州、自贡、内江、宜宾等区域现代服务业联动融合发展,突出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会展经济等领域合作,与永川、泸州合力共建成渝地区第三增长极。

积极融入建设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共建边贸小镇,推动商贸流通合作。加强与长江中下游协作,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与广西北部湾港等沿海沿边地区在通道建设、物流领域、产业协同、对外贸易、开放平台等方面合作。

第二节  推进互利共赢国际合作

深化“中新”合作。积极融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桥梁,推动与新加坡在消费品工业、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合作。探索与新加坡开展消费品工业领域合作,引导知名的冷链精深加工企业入驻。推进境外融资和中新金融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探索引进新加坡先进的国际资产管理经验。积极推进与新加坡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利用新加坡物流先进经验,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运营服务品质,实现跨境物流的“一站式”服务,不断提高通道运行效率和便利度。依托益海嘉里、丰树物流等新加坡企业,以商会友,以友促商。探索设立境外投资促进处或聘请投资促进代表,全方位开展境外招商,为江津引进更多优质企业。

深耕东盟。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广西钦州、防城港等边境友好城市合作,到东盟国家开展招商推介、商品展销等活动,促进江津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东盟国家的投资贸易往来。鼓励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鼓励汽摩、通机、农机等出口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提升“江津制造”在东盟的品牌影响力;支持龙头企业利用国际展会、跨境电商等途径,加大对东盟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用好“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农副产品分拨中心”金字招牌,利用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经济城市联盟”契机,积极拓展江津区专业市场的外贸功能,吸引东盟国家进口商进场交易。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东盟特色产品生产商、供应商等建立战略联盟,完善采购及营销网络。支持东盟国家龙头企业在江津区设立区域性总部和产品定制中心、采购结算中心、仓储物流中心、运营管理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拓展高端消费服务功能。

第三篇  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第七章  全面促进消费

第一节  优化消费空间布局

城乡区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空间载体,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通过优化消费空间布局进一步激发城乡区域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江津区“十四五”期间将引导打造“两主两辅多节点”的消费空间发展格局。

两主:即形成以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及德感片区构成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现代体验式消费中心以及几江半岛构成的文旅商业中心。滨江新城是江津城区的新中心,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复合化、运作模式市场化,发展商业商务、总部经济、夜间经济等服务功能。双福新区总体定位为西进桥头堡,同城一体化先行区,是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现代体验式消费中心的核心阵地。德感片区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现代体验式消费中心的特色城乡商贸连接带。几江文旅商业中心,是江津区休闲文旅中心,承担完善老城区中心服务职能,重点打造成为文化商业体验区。

两辅:即打造珞璜、白沙两个辅中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珞璜定位为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化新城,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枢纽,联动科学城的产业开放平台、先进制造业基地,高质量、高品质的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在消费领域重点以“智能家居产业园”为突破口,促进区域消费升级和引导消费回流。充分依托江津综保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贸服务集聚区,形成川渝南向开放桥头堡。白沙副中心是江津与川南、黔北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是江津建设同城化先行区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产业集聚发展片区。白沙打造文化重镇,重点挖掘抗战文化、影视文化、白酒文化、传统节庆活动等形成文旅融合消费新热点,力争成为区域扩大内需的新引擎。

多节点:包括支坪、油溪2个城市中心节点,以及石蟆、李市、蔡家、贾嗣、四屏5个片区商贸节点。商贸节点即结合产业、文化、生态等特色,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特色商贸聚集区。

专栏4  江津区“十四五”期间消费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江津区将引导打造“两主两辅多节点”的消费空间发展格局。

两主:以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及德感片区构成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现代体验式消费中心以及几江半岛构成的文旅商业中心。

两辅:珞璜、白沙两个辅中心。

多节点:支坪、油溪2个城市中心节点,以及石蟆、李市、蔡家、贾嗣、四屏5个片区商贸节点。

加强商业街区总体引导。加强商业街区业态引导,突出主题和功能特征,差异化、特色化布局业态结构;加强商业街区生态控制,形成环境友好、生态节能、景观宜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加强商业街区文态控制,保留历史街区的风韵和构架,有机传承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培育新的文化符号。强化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升,实施商业步行街景区化改造升级,提升商业总体形象。

加强商业综合体规划控制。对于已建成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积极支持其发展;对于在建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加强发展引导;对规划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科学论证;对已不能运营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引导其盘活转型提升。优化调整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使之与城市新区建设、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相适应,促进商业综合体空间分布与片区人口数量相匹配。调整商业综合体特别是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模式,优化业态结构;优化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环境特别是停车位的供给以及综合体与周边区域的慢行系统建设。

第二节  加快特色消费聚集区建设

打造品质化消费商圈。突出业态特色或主体商品服务特色,强化购物街区的错位发展,积极引入美食、娱乐、体验、文化等复合功能,拓展丰富购物街的业态内容。优化“两主两辅”商业布局规划,大力推进双福、滨江新城、几江半岛三大片区商圈建设,加快推进吾悦广场、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几江遗爱池商圈、N37°烟雨之城商业综合体建成投运。明晰商圈定位,形成错位发展新态势。双福商圈以吾悦广场和中央生态公园为核心,构建集品质购物、特色休闲、滨水游嬉、商务办公为一体的滨水生态休闲商圈。滨江新城商圈以万达广场为核心,结合中央商务区建设,打造集社交、美食、零售、文化、娱乐等业态于一体的沉浸式购物消费中心。几江半岛以遗爱池商圈、N37°烟雨之城为核心,在满足功能性购物需要同时,提升体验式购物业态比例,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美食、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商业中心。推动智慧商圈建设,以江津各大商圈为组织形式,以实体零售商场、商家为依托,整合商家、商品和服务资源,积极发展商品和服务全景展示、网订店取、智能配送、实时评价、AR实景购、VR全景馆、虚拟试衣间等新型商业模式,实现商圈线下实体商业与线上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提供网上购物与实体店体验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增强商圈消费吸引力。

专栏5  江津区“十四五”期间重点商业体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

建设地址

商业体

规模

建设内容及定位

建成投用

时间

万达广场

圣泉街道

130000

万达文旅商综合体总体量77.38万平方米,由万达广场购物中心、莲花石文化街区、西江月轻度假式洋房三大业态构成,将打造“都会人文旅游商业新地标”,其中,万达广场购物中心总体量约13万平方米,集社交、美食、零售、文化、娱乐等业态于一体,将为市民打造家庭一站式购物消费中心。

2022

金科美邻汇

圣泉街道

57000

江津金科美邻汇由金科集团打造,总体量约5.7万平方米,是含便利生活汇、时尚新天地、童梦聚乐汇、乐享美食汇四大主题的复合体验场景,集购物娱乐、休闲生活、文化艺术为一体,覆盖家庭中各年龄段成员的不同消费需求,打造江津“体验式家庭生活欢聚中心”

2021

港龙购

物中心

鼎山街道

50000

总商业体近5万平方米,由2万平方米的风情街、3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组成,已成为江津区以家庭消费为主,聚焦吃购娱乐的主要消费目的地。在“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品质化消费转型。

已建成投用

遗爱池商圈

鼎山街道

95000

商业综合体定位为江津城心时尚购物中心&江津文创体验场&特色商业集群,分为大餐饮集群:品牌咖啡、异国餐饮、时尚餐饮、川渝名菜、地道小吃、网红饮品汇聚一堂,拟引入多家首进江津的餐饮品牌。大休闲娱乐:巨幕影厅、星级KTV、一线健身会所、儿童游乐,全面满足老中青少全年龄层休闲需求。大零售卖场:精品超市、快时尚品牌、新零售、潮流单品、男女服饰鞋包、美妆集合等,拟引入多家首进江津品牌。大文化体验:江津剧场、新锐书店、江津文化历史及人文展示、特色文创表演及互动,打造江津城心最潮流的体验场。

2022-2023年

N37°烟雨之城

鼎山街道

65000

位于江津几江的N37°烟雨之城是江津首个超级生活中心,体量6.5万平方米,预计2021年开业。引进space酒吧、沃美影城、童年搭档等5大首店,2000平米空中竹海白色观江森林公园,千万级滨江水幕烟雨震撼景观,致力打造为城市级地标景观购物中心。

2021-2022年

3539文创园

几江街道

68000

由重庆际华园投资,对3539老厂区进行文创改造,结合川渝地方消费和市场特色,打造成体验式消费聚集地。本项目商业体包含运动品牌集合店、室内卡丁车、博物馆、文创手作工艺品、食唱演艺餐吧等丰富业态。

2022

米兰小镇

双福街道

25000

米兰小镇定位为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时尚餐饮为一体的意大利彩色风情小镇,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其景色主要以欧洲著名彩色风情小镇-意大利五渔村为蓝本,是将彩色风、海洋风、工业风结合的原创风情小镇,力争打造成为江津区的网红打卡地和重庆市的微度假胜地,是打造夜经济集聚区的核心区。

2021

吾悦广场

双福街道

180000

该项目位于双福新区中央商务区,涵盖约18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及商业街,以“体验式商业”为特色,汇聚了购物中心、环球餐饮、休闲娱乐、国际影城、儿童乐园、零售百货、大型商超七大主力业态,致力于打造成为重庆高新区双福板块业态最丰富、品牌最多、档次最高端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2022

爱琴海

购物公园

双福街道

60000

精心打造江津地区首个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的都市假日购物中心,借助爱琴海强大的战盟品牌库,将众多全国连锁品牌首次引进江津,同时积极引进爱琴海创新业态屋顶马术俱乐部、天空婚礼堂、安腾忠雄艺术馆、冰雪乐园、英超俱乐部、室内真冰场等独创业态,着力打造江津区场景式体验消费。

2022

推动步行街升级改造。加快推动老城区步行街改造提升,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一批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加快滨江商务区规划建设,促进双福、滨江新城、几江半岛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城市景观和夜景灯饰艺术效果,优化配套功能和商业业态,依托山水人文本地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建筑,“擦亮”沿江城市夜景,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打造外来消费目的地。吸引周边区县到江津消费,支撑存量集中式商业健康运营。整合双福、滨江新城区域内聚集的团结湖公园、大溪河滨河公园、浒溪公园、米兰小镇等多个特色休闲娱乐项目,主题上突出趣味性、互动性和科技性,结合丰富水系资源,打造主城近郊的滨水亲子乐园。

发展TOD商业模式。统筹交通和空间的一体化规划和开发,以轨道交通5号线交通节点为中心,通过高效的交通接驳、多元的业态组合及丰富的建筑空间,聚集消费人流,沿线商业体与交通人流有效链接,在留存本地消费同时,进一步增强各商圈对外辐射能级。

加强特色培育。推动品牌塑造,做精做优做响一批知名品牌,引领江津特色消费发展。打造“硒乡津味”江津区餐饮公用品牌。进一步打响老字号、“江小白”等“江津造”品牌集群式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消费体验。打造特色商业名街。充分发挥江津丰富人文与历史资源优势,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围绕业态、形态、文态和生态,精心做好商业街区规划,注重对江津文化的挖掘和应用,精心策划打造一批商旅文农融合发展、具有江津本土特色的全国知名特色商业街区。引导腾退、升级同质、落后的商业业态,积极培育休闲SPA、特色影院和秀场、精品民宿等新兴的商业业态。重点建设几江半岛滨江路、白沙东华街、珞璜智能家居产业园等特色商业街区。引导遗爱池、N37°烟雨之城、金科美邻街、万达莲花石坊等错位发展,形成高端特色街区。用好白沙古镇、中山古镇、石蟆镇、吴滩镇等全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商贸百强镇、边贸小镇资源,打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商业名镇。

专栏6  江津区特色消费发展重点

江津商贸品牌:打造“硒乡津味”江津区餐饮公用品牌;打响老字号品牌;发挥“江小白”等“江津造”品牌虹吸效应。

特色商业名街: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建设几江半岛滨江路、白沙东华街、珞璜智能家居产业园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N37°烟雨之城、金科美邻街、万达莲花石坊等高端特色街区。

商业名镇:以全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商贸百强镇、边贸小镇资源为依托打造。

第三节  创新发展消费新形态

积极拓展“体验经济”。迎合新时期消费趋势,引导商业综合体增强儿童主题、休闲、娱乐等业态比例,引进休闲农场、培训集合店、动漫空间、“剧本杀”等新兴的、创新的、体验式业态,增强消费者在商场的消费体验,延长购物时间,提升项目影响力。鼓励百货商店、存量社区商业向体验式主体零售转型。鼓励创新家居店发展,引导家居集合店融入咖啡厅、烘焙等业态,提供更加生动的购物感受。鼓励打造儿童职业体验馆等强体验亲子乐园,重视儿童消费,带动家庭消费,提升整体消费。通过强体验式业态组合迎合当代消费主力群体“网红打卡”“城市微度假”等消费习惯,从供给侧做好由产品向体验的转移,挖掘江津本地新的消费增长点。

培育壮大“平台经济”。鼓励电商平台企业与超市、便利店、社区商业中心、商务楼宇等合作,不断推动传统消费升级,提供集约化配送。积极发展商品交易电商平台,推出直播带货、“云购物”等更多智能化、品质化、绿色化产品;培育新增服务交易电商平台,加快推广生活服务一体化消费,形成电商促进消费升级的长效机制。引导商贸企业以数据为依托,精准匹配网络消费新需求,大力发展个性化订制、柔性化生产,推广定点收寄、定点投递、预约送餐等方式。增强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传统零售企业线上信息交互、在线交易、精准营销等功能,提升线下真实体验、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功能,发展体验式、定制化营销模式,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励大型实体零售企业利用品牌、采购分销和运营管理优势,与线上优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等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实体企业研发线上产品,拓展线上销售,采用“社区团购+集中配送”“中央厨房+线下配送”“无接触配送”“餐饮+零售”等新发展模式进行经营。

加快发展“首店经济”。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江津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连锁店。同时鼓励利用商业体等地标地域优势,打造江津本土品牌秀场,引导本地自主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认知度。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强夜间经济规划布局,建设多元化夜间消费场所。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和“近期出效果、中期出规模、远期出品质”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培育本地夜间经济集聚区。近期以发展基础较好的祥瑞时光道和港龙购物中心、米兰小镇等为载体,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消费环境等。中期依托万达广场、吾悦广场、N37°烟雨之城、遗爱池商圈等大型优质商业综合体,以城市夜景灯光和地标性建筑为特色,结合文化娱乐、餐饮休闲、观光表演和生活配套等,打造“夜江津”地标,形成受众广泛的综合型高端集聚区,营造舒适的消费和休闲氛围,积极打造“不夜江津”新名片。远期打造知名特色夜经济示范区,在全区形成集聚发展、示范带动、核心引领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充分整合发展资源,打造全国知名、辐射全市、具有显著江津特色的夜经济聚集区。

专栏7  江津区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重点

近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消费环境,提升祥瑞时光道和港龙购物中心、米兰小镇等。

中期:引导万达广场、吾悦广场、N37°烟雨之城、遗爱池商圈等大型优质商业综合体发展夜间经济功能,打造“夜江津”地标。

远期:打造全国知名、辐射全市、具有显著江津特色的夜经济聚集区。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构筑总部经济集聚新高地。充分发挥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江津展示和提升城市形象核心区等区位优势,以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现代体验式消费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契机,扩大产业链效应和人才汇聚效应,进一步构建绿色低碳、智慧人文以及产城融合的高品质办公环境和生活配套,进一步将“引力磁性”转化为江津区特有的“虹吸效应”。通过集聚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资源,培育功能性平台,不断完善配套,优化营商环境,构筑总部经济集聚新高地,吸引培育高能级总部机构,力争到“十四五”末总部企业达到25家。

第四节  推动六大领域消费升级

促进商品消费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品质,丰富消费品品类,推动扩大基本消费。引进中高端消费名品,引领时尚消费潮流,顺应年轻群体、中高收入群体时尚消费需求。推动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向绿色智能、时尚品质转变,适应方便快捷、舒适体验的生活需求。促进本地消费品品牌化、精品化发展,塑造江津消费品牌。畅通商品进口渠道,支持进口商品直销、保税展示交易、特许经营等模式,引导品牌商业企业增强全球优质产品采购能力,保障优质商品供应。

品质化发展特色服务消费。围绕四面山等旅游资源,突出古镇文化、楹联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等文化特色,建设市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特色文旅消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体育配套设施,积极培育极限运动、房车露营、电子竞技等时尚休闲体育项目,满足新时期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提升特色体育消费。加快建设康养基地,培育气候康养、森林康养等产业,满足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家政、养老、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支持生活服务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有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数字化消费,促进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新型信息消费终端普及,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云终端等新型信息消费产品销售,培育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新一代健康诊疗、体验分享等信息消费新热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拓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推广“云逛街”“云旅游”“云展览”等新模式。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提倡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引导绿色消费成为新时尚。支持市场、商场、超市等商业网点开设绿色消费品专柜、专区,鼓励创建绿色商场、绿色饭店,提供绿色消费空间。倡导商家和消费者使用简化包装、绿色包装,逐步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提高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激活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农村便利消费。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应用,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下乡进村入户。鼓励社会资本和品牌连锁机构新建或改建融合购物消费、旅游集散、居民服务等多元功能的综合消费微中心,提供生活必需品、日常缴费、初(末)端物流汇集(分送)等服务。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提升农村市场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汽车、家电、家具、建材等耐用消费品下乡。

加快发展细分消费领域。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提升细分消费领域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定制消费,鼓励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创意产业与居民消费融合。支持发展未来商店、概念商店等新业态,吸引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加大针对老年人、身心障碍人士等特殊消费者群体的产品供给,提供更多便利化服务。

第五节  优化消费需求侧管理

加强金融政策支持。依托江津综保区保税功能,探索扩大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种类,推动跨境电商体验店建设。规范发展消费金融,推进消费金融产业链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投入、创新金融产品,拓展移动支付使用范围,促进消费金融、金融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鼓励带薪休假、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扩大节假日消费。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进一步强化市场秩序监管,加强本地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商品和服务质量监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全面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第八章  提升商贸服务业对第三产业贡献

第一节  推动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国家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区县为契机,全力推进大市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先锋特色食品产业园、五洲国际商贸城和西部水暖消防市场建设,推动现有双福国际农贸城、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城、和润国际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等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补齐市场物流“链”。加快现有仓储设施转型升级,按就地或就近原则配套相应仓储设施,实现仓储与专业市场协同、融合发展。完善推广智慧物流平台,推动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联动。整合提升物流园,积极培育和发展物流企业,形成快运服务网络。

做强产业集群“链”。加快推动专业市场规范化经营,积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开展实质性市场经营行为。认真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做齐市场经营品类,补齐大品类、丰富小品类,实现一站式采购。做实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打造具有冷链仓储、分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的分拨分销中心。

延长市场运营“链”。通过市场方自建或引进第三方电商平台,推动专业市场由线下交易到线上和线下融合。大力发展“市场+平台+服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流通体系发展。引进网络直播产业,大力发展“直播+卖货”的模式。推动市场管理由传统单一向管理监督服务并重,完善专业市场内部管理服务生态圈,帮助企业从“走得稳”到“走得快”发展。

配齐市场环境“链”。加强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入驻商户子女上学、家人就医等问题。加强主要干道交通调度,优化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增设各专业市场道路指示牌。加快推进专业市场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商户交易数据、输入支付、物流等信息留存,加强市场经营数据统计、分析,及时做好统计监测。

推进资源循环型市场建设。全面提升和升级现有市场功能设施,打造规模化、规范化二手车交易市场。加快推进江津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建设,加强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管理。加快推进江津区再生资源(旧货)集散交易市场建设工作,促进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专栏8  江津区专业市场升级工作重点

完善市场物流:规划配套仓储设施,发展智慧物流,引进物流公司提供线下服务,打造全市专业市场物流配送枢纽。

做强产业集群: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开展实质性市场经营行为;推动产品品类完善和品牌引进,完善产业链条;建设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

强化市场运营:孵化电商企业,吸引电商供应链企业入驻,推动专业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专业市场电商产业园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对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打造。

优化市场环境:优化医院、学校、公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主要干道交通调度,优化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增设各专业市场道路指示牌;打造专业市场信息化结算系统,实现统一结算。

第二节  做好做特会展经济

加强展会平台建设。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加快会展业发展。依托珞璜恒大国际文化城会议中心项目,加大会展全产业链配套企业培育,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和场馆智能化建设,形成多点式联动的江津区会展产业集群。

打造知名区域展会品牌。借助各方渠道与产业多样性的发展优势,推进江津地区品牌展会项目的建设。引导和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西洽会、智博会、京交会等市内外大型会展活动,充分展示江津地域、文化、富硒特色。围绕富硒餐饮等领域,打造一批专业会展品牌。高水平办好富硒美食文化节等展会,通过品牌展会对外传播江津软实力,提升江津知名度。

发挥会展经济对城乡经济带动作用。推动会展经济与江津城市优势产业互动发展,促进江津会展业与优势产业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链。依托江津消费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围绕行业性集合品牌打造会展平台,为消费品工业生产商和采购商搭建平台,促进国内国际行业交流,提升消费品工业竞争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探索电竞产业与会展经济融合发展。大力支持和培育汽车消费展、装饰建材展等特色会展活动,拉动城乡消费。谋划现代服务业领域特色会展服务,促进带动酒店、餐饮、物流、广告等行业发展,拉长会展产业链条,实现会展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使江津会展业成为服务产业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三节  品质化发展住宿餐饮业

推进标准建设。从规范企业主体行为、从业人员行为、行业服务行为等环节入手,建立健全餐饮住宿服务标准体系和信用体系。加强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宣传贯彻,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指导、督促餐饮住宿从业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改造提升,完善经营管理,加快上档升级。鼓励餐饮企业开办“网上餐厅”,支持平台型企业联合线下餐饮门店拓展线上业务。

做好行业监督指导。积极举办行业培训会,通过培训提升餐饮从业人员素质,推进住宿餐饮服务的标准化、精细化、特色化、人性化建设,培养和选拔一批优质服务标兵,评选和推出一批服务名牌企业,力求形成促进住宿餐饮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的长效机制,有效提高住宿餐饮业整体水平。加大餐饮住宿企业、平台服务企业的安全、卫生和服务标准督导,为消费者提供安心安全的线上线下消费环境。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进连锁企业、知名酒店及管理公司,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富硒美食文化宣传推广,深入挖掘富硒菜品,持续举办富硒餐饮大赛及富硒美食文化节。在区内外打造“中国富硒美食之乡”品牌形象示范店,鼓励餐饮企业申报列入“中餐特色美食企业名录”,创建钻级酒家、绿色饭店、星级农家乐。进行餐饮住宿网点资源整合,引导支持中高端餐饮住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消费升级转型。

围绕文旅寻求联动。将餐饮住宿行业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进行餐饮住宿网点资源整合,在消费需求旺盛区域合理布局,沿旅游精品线路“点面结合”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住宿,深挖江津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消费需求,促进餐饮住宿服务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协同发展。

第四节  提升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居民服务业提质扩容。鼓励商业与物业、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等进社区,在安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采取“一点多用”、服务叠加等方式发展微利业态,保障生活必需。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鼓励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保健养生、新式书店、教育培训、休闲娱乐、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业态,促进商文旅融合,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支持盘活分散的社区空间资源。鼓励统一招租过剩底商,因地制宜配齐商业设施,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质量标准、环境卫生、服务品质。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箱式移动早餐售卖车、蔬菜直通车等便利设施进社区。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改造提升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各类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

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合理布局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构建便利、规范的社区及家政服务体系。激活社区商业,拓展精细化定制、“微生活”“云社区”等新服务模式,鼓励企业品牌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加强家政服务标准化和价格规范化。加快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第五节  发挥商贸物流聚合效应

依托打造全市综合物流基地,围绕“一枢纽、一中心、多节点”〔珞璜物流枢纽、科学城(南部)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以及德感、白沙、先锋、朱杨等多个物流节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利用良好的专业市场集群等产业基础、商贸物流基础和区域辐射能力,打造商贸物流集散区。

优化城乡配送网络,健全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点等三级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加快推动涉农服务机构、市场主体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依托电商服务点、连锁超市、快递网点、邮政营业场所、客货运站场、乡镇供销综合服务中心等,培育乡镇配送网络和村级公共服务点。鼓励探索开通“产地直供”“乡村振兴”等政策性、公益性农村配送线路。规划建设邮件快件集散中心,鼓励大型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企业共建快递物流公共配送中心和以快递实体门店、智能快件箱等为载体的城市末端公共取送点,推进现有城乡末端快递物流配送网点“多站(点)合一”。鼓励整合资源,发展共同配送。推动商贸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应用自动分拣、配送等先进设施设备。推广标准托盘循环共用。

重点围绕打造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完善冷链设施层级和网络布局,打造珞璜冷链物流主枢纽、双福冷链农副产品分销中心,结合德感、先锋、白沙等重点区域,结合冷链产业发展,建设城乡冷链运输中转、分拨、集散的核心枢纽。推进江津综保区冷链产业园、双福国际农贸城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远郑温控供应链冷链项目、西部食谷冷链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服务体系,建设全市重要的冷链集散分拨中心。

第六节  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培育城乡市场流通主体。培养高素质的城乡市场经济主体,借助于大型流通企业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农村流通主体,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购销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市场一级开发商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改变只“引厂进店”“销售铺位”“出租柜台”等传统经营模式,向“收租+经营”复合型发展。鼓励市场二级经营者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培育丰富线上消费,大力发展细分市场小众型、主题特色精致型、生活方式体验型、多元集合型的“新零售”业态与品牌。鼓励商业设施专业化运营和局部“触媒”式整合运营,形成示范效应,带动街区业态整体提升。鼓励各种“夫妻店”提升经营水平,通过连锁化、加盟化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运营。

合理规划农贸市场空间布局。以保障安全、便民利民、完善功能为目标,改善提升农贸市场网点,引导老城区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加快大型社区智慧微菜场布局,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消费服务;结合城市新区建设规划配建高品质农贸市场;推进农村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建设。

推进市场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现代化水平。积极引导各农产品批发市场沿着信息化、集约化等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鼓励各类电商、物流、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和运营,促进农产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四流”融合,实现农产品交易、仓储、配送的一体化和智能化。

第七节  建立健全应急保供体系

加快建设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物资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物资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提升物资储备效能,完善多元主体互为补充的储备制度,形成职责清晰、运行规范、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储备商品全程监管,保障储备商品质量安全。打造生活必需品保供网络体系,按照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要求,建立完善多级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坚持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并举,互为补充、协同发展。采取政府储备与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商业储备、城乡居民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开展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保持合理社会库存总量,防范安全风险。构建市场监测体系,完善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和保供信息监测系统,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掌握市场供求动态,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引导市民消费预期。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充分发挥专业、行业和属地监管作用,对各地方物资储备工作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增强应急保供能力,高标准建设应急队伍,优化生活物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反应效率和调度水平。

发挥好供给端应急保供作用。重点围绕食用油、纸制品、大米等基础性民生消费品供应企业,做好全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完善冷链运输及冷链仓储配套产业,利用好开放平台与专业市场等产业配套资源形成线上与线下、内贸与外贸融合的消费品工业大市场格局。通过消费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从供给端为应急状态下民生消费品的正常生产和市场供应形成强力支撑。

完善成品油零售体系。进一步完善与江津区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城乡广大消费者需求、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安全保障的成品油零售网络体系,促进城乡成品油零售网络协调发展。按照城区面积、公路和河道里程,以及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加油站点,“十四五”期间新增规划29座。

第九章  发挥电子商务提效赋能作用

第一节  壮大消费电子商务产业

加快电商网店阵地建设。进一步鼓励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借助天猫、亚马逊、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专营店。整合江津区在第三方平台上的中小卖家资源,形成集群优势,建立江津特色馆,帮助本地特色商贸企业打开外部市场,实现产品全网一体化营销,扩大销售渠道。

加大电商企业外引内培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镇街、园区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环境优化、人才引进、服务升级等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等高端项目,并引导向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专业楼宇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聚集。紧紧围绕江津区优质实体经济,建构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相适应的电商模式,进一步支持企业“触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并进,大力推动网络零售发展。打破传统模式,引进网络直播产业,大力发展“直播+卖货”的模式,帮助商户迅速推广品牌。进一步培育本地电商平台电商企业,鼓励支持“米优贝佳”“淘喵喵”等江津本地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做强做大。

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领域。鼓励企业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开展营销、客户服务等活动,拓展商品和服务销售渠道;鼓励再生资源回收、旧货流通、拍卖典当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鼓励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企业,基于个性化服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专栏9  江津区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重点

建设电商人才队伍:引导建设江津区电商商学院,培养孵化电商人才队伍,培育电商带头人。

推动电商产品优化:强化江津消费品工业个性化和柔性化生产及产销对接;打造特色农产品网货生产加工基地,实施电商化、品牌化改造;推动花椒等成熟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全产业链条化发展。

加快电商场景打造: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电商发展生态圈。在唯品会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江津馆”,持续推进江津消费品工业源产地平台建设,提升“江津造”产品知名度。利用展会流量打造线上展销平台。加快直播基地建设,通过抖音、快手、淘宝等发展直播带货。

第二节  大力发展产业电子商务

支持传统产业电商化。推动规模以上的品牌企业、传统百货、连锁企业等依托实体店,建立网络购物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协同。推动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应用电子商务进行转型升级,以江津各大专业市场为实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平台对接会、专业培训等手段,引导市场商户开展网上贸易。

建设专业电商产业园。壮大江津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阿里巴巴直播基地建设,鼓励传统产业利用好直播电商平台,打造本土网红品牌,打造网红爆款产品直播基地,创建重庆市电商示范园。打造消费品工业电商产业园,建设消费品工业线上线下展示交易中心,宣传推广江津消费品工业源产地平台。打造江津食品电商产业园,引进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建立江津网货云仓,发展智能化分拣中心和电商物流中心。打造专业市场电商产业园,合理引导双福农贸城生鲜配送产业发展,以建设专业电商产业园为依托,鼓励社区配送企业、智慧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入驻。

引入第三方仓储物流,鼓励发展云仓一件代发模式。鼓励仓储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为本地电商/工厂等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利用仓储一体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分拣打包传输系统、货品包装流水体系、物流运输体系、售前售后服务系统开展云仓一件代发模式。

着力打造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持本地具有产业优势的生产资料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开展大宗商品网上现货交易,推动建成以商品交易为核心、现代物流为支撑、金融及信息等配套服务为保障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电子商务平台。

第三节  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以中国(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产业带+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利用全市公共海外仓服务,支持生产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探索发展“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及“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出口跨境电商模式。鼓励江津综保区发展“保税自营+直采”“海外品牌直供+国内保税仓备货”等跨境电商模式,探索扩大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种类。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通过规范的“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店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围绕满足海外需求,引导江津区工业经济、富硒农业、现代商贸等优势产业企业开展定制化生产。依托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鼓励优质跨境电商平台打造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园及孵化基地,构建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第四节  提升农村电子商务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消费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改造,推动“三品一标”等农产品网上销售,加强农村快递统筹,实行快递企业配送站点设施共用等,探索农村物流协同配送机制。

培育农村电商服务业。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业发展,加强农产品网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线上网销农产品品类全覆盖、行政村农产品电商服务全覆盖。建立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产业园等服务机构,培育打造农村电商示范站点,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服务能力,完善网上、网下同步发展的农产品销售体系。

发挥农村电商带头人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带头人作用,以“头雁”效应带动江津区农村电商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全面提升。力争“十四五”期间组织开展普惠性农村电商培训5000人次以上。

创新农村电商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推进本区农产品网上产销对接、农资对接、农超对接等。支持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对接,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探索建立“线上电子商务+线下菜店配送”的新型服务模式。推动江津农产品电商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联动的农村电商生态圈、生态链体系,促进农村电商转型升级。

第四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第十章  健全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完善党领导商务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提高党组织对商务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干事创业、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会同区级部门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抓好经济有效管理,加强目标管理、运行管理、统计管理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协调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围绕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引导金融要素资源配置方向和结构。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加强招商引资政策协同,防止同质化竞争。完善促进投资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重庆市相关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依托“渝快办”等,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第三节  全面激发人才活力

实施3251”商贸物流人才工程,“对党忠诚、勇于创新、创新有为、清正廉洁”的国际化商贸物流人才队伍。培养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开放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技术人才、多层次跨领域的电商带头人、直播达人等人才;对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培训高级技能人才;推动校企合作,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提高“实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发挥商贸物流人才队伍优势、工作基础优势和党管人才体制优势,形成一支与全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商贸物流人才队伍,形成适应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新时期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

落实规划实施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目标责任,科学引导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商务发展任务。

加强规划衔接。加强本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各项指标任务的衔接,强化目标责任,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衔接,对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纳入年度工作,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逐年逐项落实目标任务。

完善实施机制。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结合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强化协同推进机制,推动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重点项目用地要素资源保障。

强化评估监督。加强各部门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及时公开规划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部门解读:

《江津区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媒体视角:

《江津区开放及商贸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正式发布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