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 索引号 ] 11500381009320238D/2022-00017 [ 发文字号 ] 江津府发〔2022〕3号
[ 主题分类 ] 科技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2-01-30 [ 发布日期 ] 2022-02-09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十四届区委常委会第213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20221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221

一、基础现状与发展形势6

(一)基础现状6

(二)发展形势9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2

(三)发展目标 13

三、全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 15

(一)加快实现“两中心两地”发展目标 15

(二)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 16

(三)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群 17

(四)加快推进全域协同创新 17

四、加快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 18

(一)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8

(二)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2

(三)科技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6

五、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区域创新活力 27

(一)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级 27

(二)大力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29

六、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资源集聚 30

(一)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30

(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33

七、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35

(一)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36

(二)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36

(三)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 37

(四)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37

八、聚焦重点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8

(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8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39

(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39

九、深度融入社会民生,促进科技应用示范 40

(一)发展智慧交通,打造高效便利的出行和物流体系 40

(二)打造智慧社区,营造智能化高品质生活 41

(三)实施智慧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 41

(四)推进智慧政务,强化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41

(五)推动智慧医疗,促进全民健康 42

(六)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43

(七)创新安全科技应用,构建社会公共安全 43

(八)加大环境科技应用,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44

(九)推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提升防震减灾水平 44

十、推动创新开放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协同能力 46

(一)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科技创新合作 46

(二)切实加强国内重点区域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47

(三)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 48

(四)大力促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48

十一、全面推进创新改革,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48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48

(二)完善创新决策机制 49

(三)完善创新投入机制 49

(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49

(五)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50

十二、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构建优良创新生态 50

(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50

(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51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1

(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52

(五)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53

十三、强化规划保障措施,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53

(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53

(二)强化规划落地 54

(三)强化监测评价 54

名词解释55

十四五”时期是江津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江津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重庆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根据《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庆市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区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基础现状与发展形势

(一)基础现状

十三五”时期,江津区全面实施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进步,江津进入千亿强区行列,科技创新实力位列主城新区前列,为“十四五”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着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出台了《江津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方案(2015-2020年)》《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江津区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江津区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江津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10条激励政策》《江津区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举办“百问百答”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开展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等系列活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有利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加强科技财政资金激励扶持,累计兑现资金1.8亿元激励全区781家(次)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组建总规模2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首期到位资金2000万,累计支持380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48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江津区创新能力提升取得新成效,研发投入稳步提高,全社会R&D经费支出从2016年度14.98亿元预计增长到2020年度26.4亿元,增幅为76.2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2.4%,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由68家增至253家。已建成不同层次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63个,基本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建成了市级标准的科技创新中心,促成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浪尖工业设计研究院、多弧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科技创新中心营运,聚集创新要素的优势正在凸显,科技创新的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全面提档升级。

科技创新绩效逐步显现。“十三五”时期,创新主体不断增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成为江津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1125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1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7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4家、高成长性企业3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8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科技农业园区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市级创新平台163家,其中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4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0家、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市级众创空间9家。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有效发明专利达1492件,增长6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67件,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全市第四。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21.66亿元。建成数字化车间31个和智能工厂2个。

专栏1:“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

指标值

2020

指标值

1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

1.87

2.4

2

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

2667

6540

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86

1.8

4

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比例(%

17.54

50

5

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比例(%

17.29

30

6

科技型企业(个)

124

1125

7

高新技术企业(个)

63

211

8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项/万人)

——

10.67

注:【】为累计数。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江津区科技创新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内发展大势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我市必须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和理解科技创新重大使命和责任,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推动科技创新。

从我市发展需要看,党中央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明确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市带来了重大机遇。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量正在不断积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

从江津发展需要看,“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升期,是加快追赶超越、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布局,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给江津提供了重大的多重叠加机遇。区位条件明显改善,迈入创新赋能发展新阶段,双福、德感、圣泉街道全域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和重庆高新区建设范围,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管委会成立,团结湖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园和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推进建设,为我区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集聚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升级、培育现代服务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需求明显增强,有利于江津在新的起点上系统谋划创新的新路径,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

尽管“十三五”期间江津区科技创新有了较大发展,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和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相对较少,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相对缺乏,导致全区创新源头供给相对不足,对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不强,创新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偏低,特别是财政投入明显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二是创新效率不高难以支撑转型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科技应用示范力度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汽摩及零配件、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消费品工业等产业还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三是企业创新动力不强制约“双中高”发展。科技改革滞后,尚未真正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多数企业处于粗放型扩张阶段,技术创新动力不强,研发投资渠道、投融资要素聚集不够,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细化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和江津区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建设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作为主目标,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作为主平台,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为率先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江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四个面向”的重要要求,积极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子,引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立足区情,突出特色。立足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实际,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以及重大社会民生科技需求,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研发创新,推动全区科技创新特色化发展。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切实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高效聚集科技创新资源,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扩大开放,协同创新。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深化重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以“一带一路”为主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集成,切实增强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能力。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构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为主平台、并联动珞璜片区和白沙工业园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承载区、高精尖制造业承接区,基本建成重庆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投入明显提高。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2.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不低于70%,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0%

——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聚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科技型企业突破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以上,建成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220家以上。

——科技创新绩效明显提升。创新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构建起知识密集、多点支撑的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0%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厚植创新文化,创新政策措施,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构建一流的综合创新生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16%

专栏2:“十四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指标值

2025

目标值

指标

属性

1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

2.4

2.8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8

2

预期性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22

30

预期性

4

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比例不低于(%

50

70

预期性

5

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比例不低于(%

30

50

预期性

6

科技型企业(个)

1125

2000

预期性

7

高新技术企业(个)

211

400

预期性

8

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个)

163

220

预期性

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10

15

预期性

10

科技进步贡献率(%

65

预期性

11

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

10.8

16

预期性

注:【】为累计数。

2035年,全链条、全生态、全系统、全周期的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以上,创新生态明显改善,创新平台支撑有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建成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整体创新水平、创新实力跻身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前列,成为推动我市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三、全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

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坚持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加快“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推动园区成为江津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主战场,努力在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中作出新贡献。

(一)加快实现“两中心两地”发展目标

着力构建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为核心,以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为环带,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高端创新平台为支撑的“一核一圈多片多点”科技创新格局,初步形成双福片区为研发创新集聚区,德感片区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滨江新城片区为科技创新生活展示区和现代城市综合配套区的功能布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和汽摩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无人机及反无人机、桥隧在线监测、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玄武岩新材料等细分产业。加快建设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加快落地,加快聚集高端人才和科技企业,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积极打造南部商贸中心,建成一批多元融合的新型特色消费场景,基本建成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新兴的城市核心商圈、辐射渝西地区的商品贸易中心和重庆区域性消费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程度不断提升,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高精尖制造业承接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先进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以“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为主题的山水人文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城区。力争到2025年,努力把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建设成为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南部商贸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开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新局面,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生态城。

(二)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

争取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等战略科技力量落地,加速布局、培育和引进各类创新平台和研究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形成创新主体集群效应。大力引进一大批创新团队、领军人物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市级、国家级创新平台入驻科学城江津片区。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孵化载体5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250家、科技型企业1200家以上。

(三)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群

围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先进制造产业链创新链战略安全保障,加快构建核心产业集群,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成果加速转化,主动吸纳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到实体经济,承载科学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力争到2025年,装备制造产业、消费品工业、汽摩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分别达400亿元、400亿元、300亿元。

(四)加快推进全域协同创新

深入推进江津综保区保税研发设计、检测维修、智慧物流等贸易新业态集聚,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创新型园区,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科创小镇”,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核心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延伸,多点衔接、辐射传动的创新态势。用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牌子,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创新,推进智慧农业试验示范,打造特色种业基地,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园区。

专栏3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建设

超前部署重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建设现代化市政设施、智能化场景设施、科创楼宇、标准厂房和会展设施等,着力引进智能化、大数据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机构研发企业,培育大数据应用服务、数字内容产业和智能装备、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营造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场景、科创会展交往场所,努力打造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制造中心。2025年,力争建成投用占地5000亩的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集聚企业300家、研发机构30家、企业研发平台100个。

专栏4 环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

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建设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的总体要求,发挥重庆交通大学等在津高校的科创优势,构建科学基础设施、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等四位一体的创新链,打造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企业聚集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行区,初步形成以大交通为方向、大数据为引领、大智造为目标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创新生态圈。环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技服务四类创新主体,将形成“校地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

四、加快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

围绕江津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实施链长制,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引育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加大创新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选准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和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升级,建设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一)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消费品产业技术创新。以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依托江记酒庄、江津米花糖、鲁花食用油、益海嘉里、玖龙智能包装等龙头企业,重点围绕高品质清香型白酒、健康食用油、生态纸、特色调味品、富硒菜、富硒功能食品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富硒特色食品研发,加强食品营养成分提取、食品保鲜保质技术等食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设重庆西部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食品企业制定、实施和对标先进标准,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建设西部食谷公共检测中心。推动包装用纸、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新型纸产品研发生产。

2.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推动装备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和成套化方向发展,借助“国家绿色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势,依托重庆齿轮箱、潍柴发动机、赛迪重工、重庆ABB、润通科技等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高性能制造、智能工厂、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研发,集成和融合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技术,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及反无人机、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等高端装备产品。支持企业开发以清洁燃烧为核心的低排放高性能高、中速大功率柴油机和高性能通用汽油发动机,把江津区建设成为重要的内燃机新产品研发基地。推进节能变频电气装备、工业节能技术装备、环保治理装备等技术研发与产品制造。

3.汽摩产业技术创新。围绕升级打造“重庆市汽车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汽摩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发展,依托小康汽车、重汽(重庆)轻型汽车、铁马特种车、润通动力、万虎机电等龙头企业,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摩托车进行技术开发和科技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发动机可靠性、耐久性和效能提升、汽车摩托车排放降低、高性能覆盖件、关键零部件增材制造、动力电池技术、网联汽车与自动驾驶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动铝合金铸件、汽车摩托车轮毂、汽车内饰材料、汽车电子等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加强交通检测平台建设,推动西部汽车试验场提档升级。鼓励区内企业加入市摩托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发挥联盟在推进我区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4.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围绕建设重庆市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材料产业创新链条,依托海亮铜业、和邦集团、哈韦斯特、杜拉维特、伟星新材、三峡油漆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建材先进基础材料、玄武岩新材料、光伏光能材料、有色金属先进基础材料和新型非金属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支持功能与智能材料、电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及其他前沿材料技术研发应用。在建材先进基础材料方面,重点围绕高性能混凝土、高品质水泥、高性能外加剂、新型节能玻璃等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动装配式建材新材料、新构件的研发生产。在光伏光能材料方面,重点推动光伏封装材料、光伏组件、光能材料、节能材料原片等的研发生产。在有色金属先进基础材料方面,重点推动高档铜管、高强高导铜杆、铜管接件、铜导体新材料、铜加工设备等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在新型非金属材料方面,重点推动多功能型陶瓷砖、薄形陶瓷砖、节水型卫生陶瓷等新产品研发和应用示范。

5.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依托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引进智能产业领域龙头科技企业,大力实施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引进智能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智能产业企业,推进路晟人工智能芯片等智能产业项目实施,夯实江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在电力线缆方面,大力研发生产各种特种电缆、智能电缆和新型电缆配件。在蓄电池方面,加强高效纳米铅酸蓄电池、AGM蓄电池、EFB蓄电池等技术研究。在电机方面,加强变频电机节能、高速电机、车用空调直流无刷电机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6.其他产业前沿技术创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基于,加快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大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器械、生命健康、超导、卫星互联网、量子通讯等领域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示范。

专栏5 技术创新重点方向

装备“智造”领域。重点支持高性能制造、智能工厂、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研发,集成和融合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技术,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重点支持动力电池技术、网联汽车与自动驾驶等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快速消费品领域。支持产学研用结合,推动消费品工业领域急需的食品加工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富硒功能性食品、特色调味品开发等技术研发应用。

新材料领域。支持功能与智能材料、电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及其他前沿材料技术研发应用,大力推进玄武岩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引进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工业软件和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工程、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和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智能系统研发攻关等技术研发应用。推动系统集成芯片、神经网络芯片、生物芯片和微波射频芯片、专用微处理器、电子储存等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测试,电子核心部件、光电子产品等研发制造。

绿色循环低碳领域。支持先进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新型风光发电、非常规电能传输等技术研发;重点在装备节能、电气节能、高效洁净燃烧、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工业余热利用与集中供热、工业废水废气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项目。

其他领域。聚焦人工智能、6G通讯、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等,开展未来无线移动通信、分布式存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可视化、新一代认知神经网络模型等的研发,加速智能芯片及器件、新型存储、宽带通信卫星、量子通讯保密设备、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重大技术及产品应用。围绕航空航天等构建制造技术框架新体系。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碳控排等技术。推动中药材新药系列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江津中药知名品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一线用药需求,重点发展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化学创新药。

(二)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1324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富硒”特色,积极推动农业领域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培育现代农业创新人才,不断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

1.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研发。深度挖掘富硒资源,加强富硒产业技术创新,推进富硒功能性食品、富硒保健品研发生产。粮油方面,大力推广应用良种、机械化生产、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效灌溉等技术,积极发展优质稻、优质糯玉米、优质酿酒高粱、优质双低油菜等新品种;畜禽方面,大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标准化养殖、疾病防控、禽畜粪便处理等技术,重点强化生猪、肉兔、富硒肉山羊的高效繁育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蔬菜方面,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及绿色、环保、优质标准化综合集成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提升蔬菜品质;花椒方面,建立花椒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新技术研究为一体的花椒研发体系;柑橘方面,着力发展晚熟柑橘,持续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不断提质增效,推进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茶叶方面,大力发展名优良种,加快茶树品种改良,引进发展富硒有色茶品种;水产养殖方面,积极推广应用数字渔业技术、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底排污技术、鱼菜共生技术、瘦身鱼养殖技术、微孔增氧技术和智慧渔业等现代渔业技术;中药材方面,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生物科技研发平台,延伸中药材产业链;特色经果方面,培育和引进新品种,积极推广新技术,提升各类特色水果品质。农产品储藏和加工方面,加大农产品储藏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智慧农场和基地。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专栏6 智慧农业建设

围绕粮油、蔬菜、柑橘、花椒和茶叶,加快智能装备、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村5G等新型技术设施建设,推广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开展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养殖等示范试点。建设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强化对农田、气象、水利、作物生长、病虫害等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推进农田管理地理信息、土壤墒情气象监控、智能灌溉、测土配方施肥、作物长势监控、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等技术的应用。选择1-2个村建设智慧农业示范村,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并将其打造成为集科学研究、展览展示、科普宣传、观光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智慧农业体验园。

2.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重庆市江津区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特色种业、花椒、中药材和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以“蔬果+养殖”为配套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农产品商贸和物流体系,加强发展“互联网+农业”和“旅游+农业”,推动园区智慧农业建设,大力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级南方中药种植资源圃、花椒种植资源圃和柑橘品种园,将园区建设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强化园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科技转化和示范众创,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和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科技集成创新的平台,逐步实现园区的农业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创业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科普功能、生态功能。针对农业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布局一批战略定位高端、组织运行开放、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加强开展农业气候、农业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

专栏7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平台建设

1.花椒农技协。依托中国农技协会、市农科院、江津花椒协会建设花椒技术中心、江津气象农试站,主要从事花椒产业技术研发、推广、培训。

2.花椒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市农科院、市中药研究院、主要从事花椒深加工、种质资源收集,建成国家级花椒种质资源圃。

3.重庆市杂交柑橘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柑橘研究所、重庆市果研所和重庆市奔象果业公司建设重庆市杂交柑橘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柑橘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

4.长江上游珍稀和特种鱼类繁育中心。依托重庆市水产站、重庆市江洲鱼业公司建设长江上游珍稀和特种鱼类繁育中心,主要从事长江上游珍稀和特种鱼类繁育。

5.冬虫夏草人工养殖技术中心。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所、欣时达建设冬虫夏草人工养殖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冬虫夏草人工养殖技术的研发、应用。

6.黄庄粮油科技园区。依托重庆市农科院、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建设黄庄粮油科技园区,主要从事粮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山地成套农机技术集成。

7.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建设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江津分院,主要从事中药种质资源保护、筛选和康养产品开发和国家南方中药种植资源圃建设。

8.江津土壤检测中心。依托西南大学、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建设江津土壤检测中心,主要从事土壤污染、养分等的检验检测。

9.山地农机研发创新与示范中心。依托重庆农科院建设山地农机研发创新与示范中心,主要从事山地农机耕作。

10.江津温氏生猪一体化研发中心。依托温氏公司江津分公司,从事生猪种源、防控、饲料配方等研发。

11.气象试验站。依托市气象局,推进和完善气象试验站建设。联合市农科院共建“中国(重庆)花椒产业研发中心”,打造花椒科研试验基地,构建花椒产业全过程的气象与农业科研试验、产品开发、气候品质认证等体系,开展花椒“食用、药用、养生、生态旅游”四大价值研究开发和挖掘。

3.推进创新型乡镇建设。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试点乡镇和示范村聚集,打造1-2个集乡村旅游、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农业科技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科技元素浓厚的科技创新示范村。

(三)科技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数字经济场景运用,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试验示范,加快推动传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建设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等,重点引进科技研发、软件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服务产业,加强与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合作,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与成果转化服务业。积极培育设计咨询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工程设计咨询、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及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围绕江津优势制造业,培育打造综合性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工业设计中心,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业。加快信息技术与商业全面深入融合,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重点围绕智慧商圈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现代商务技术创新。推动现代金融科技应用示范,加快推进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技术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应用,提升金融数字化、自动化、自助化水平。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旅游营销、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体验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推动现代物流科技应用示范,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现代物流体系。

专栏8 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1.智慧商圈。优化“一轴两翼”商业布局规划,大力推进双福、滨江新城、几江半岛三大片区建设智慧商圈。推进商圈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主要消费场所光纤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打造商圈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商圈各类数据和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有效分析,强化政府和商家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了解和感知。推进商圈公共停车智能服务系统建设。支持商圈购物中心、商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优化消费场景,发展智慧零售、无人零售。支持商圈内企业利用网络、微信、移动手机等新平台渠道,发展网上体验、个人定制、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培育打造综合性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工业设计中心,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业。

2.智慧旅游。以旅游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和智慧统计四大智慧旅游体系,加强智慧景区建设,促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在重点景区的应用,推进实施“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展览”等。

3.智慧物流。完善江津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功能,积极推动重点物流园区智能化建设,打造智慧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无人机、物流配送机器人、电子标识、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物流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等先进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4.新能源动力电池检测认证。依托瑞士SGS集团联合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校成立储能技术研究院,形成新能源动力电池从检测、认证、梯次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

五、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区域创新活力

(一)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级

按照“做大存量、挖掘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环境服务”四措并举,引导现有传统企业转型发展为创新型企业,提高现有企业中创新型企业的占比和能级,改良企业群体的创新结构。激活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成长,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1.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规模,支持广兴、先锋、白沙等中小企业基地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品牌化众创孵化平台,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强化政策引导,科学合理配置资源,通过优化财政资金支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占比。支持科技型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用于购买研发服务,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到2025年,力争全区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制定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方案,实行精准扶持和定制化联系帮扶,在全区遴选出一批基础好、潜力大、条件优的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纳入培育库管理,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科技招商、后备培育、科技融资、科技奖励等多措并举,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平台,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宣传和培训,不断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的指导,提高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建立数字车间、智能化工厂、“上云上平台”、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

3.大力培育高成长科技企业。引导区域内高成长科技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市级研发创新平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承担参与市级、区级重点科技项目,支持发展一批前景好、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企业。支持在津国有企业、军工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发挥重齿集团、江增船舶、重庆水轮机厂等国有大型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催生一批高成长科技企业。加大对高成长科技企业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的政策性补贴,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市场拓展能力,成为创新型企业中的中坚力量。

(二)大力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1.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在津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建立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力量建设创新联合体,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提供产业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培育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高校参与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政产学研综合体。

2.打造高校创新力量。重点打造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学科人才,提升学科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契合度,引领学科知名度。鼓励区内高校积极对接国家、市级、区级相关科技计划,开展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促进涵盖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融通发展。深入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深度开展校区合作,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和重大社会公益需求,积极谋划产业类重大项目。

3.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发挥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的平台功能,用好江津区高校科技创新联盟,发挥联盟与地方、院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各大高校科技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高校与地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在津院校与川渝知名院校、地方部门、企业等的合作,利用川渝毗邻地区(江津区与泸州市)生态、气候、中药材资源等优势,鼓励支持两地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深化交流,融合发展。

六、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资源集聚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集成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资源的支持体系。通过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建设科技研发平台,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力争统筹布局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创新平台,形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相关科技创新基地为支撑的梯次衔接互补、特色优势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1.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和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两大主平台,支持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建设,推动在津高校与科学城内其他高校院所共同组建重庆实验室,并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校地双方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攻坚一批关键性产业技术研发孵化平台。鼓励企业以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为指引,开展自主创建或协同创建,吸引集聚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重要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积极争取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布局和各类科学装置建设,按照“预研探索一批、建设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支持培育和引进建设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引进跨国公司、国家500强企业在江津区设立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

2.加大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立足江津产业及优势,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大力培育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弥补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研发资源不足的短板。出台专项措施,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来江津区建设研发分支机构或迁入研发总部构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全面整合在津高校的优势科技资源,充分利用高新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智力资源,采取“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方式,推动科教融合创新,引进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一批科教融合平台和创新基础设施。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与成渝地区、乃至国内外创新资源之间对接,推动科研设施、创新平台等共建共享。到2025年,力争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0家。

3.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立足本地产业和技术需求,对接国家和市级科技创新规划,出台专项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优势产业领域的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整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创新资源,共同建设开放性创新平台,汇聚优秀人才与资源,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支持大型企业牵头组建行业研究院,开展共性技术、下一代战略性技术和产品研发。对企业自建的研发平台进行分类整合、提档升级,着力培育一批市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到2025年,建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比达50%以上,全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20个。

专栏9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1.建立重点实验室。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依托区内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汽摩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市级重点实验室,推荐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引进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建立重庆市、江津区联动发展机制,共同推进全市科研力量来江津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出台扶持政策,依托团结湖科技创新小镇,引进新型高端研发机构。

3.企业研发平台。支持企业采取自建、合建、并购、收购等形式,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组建企业研发平台,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实施重点攻关,取得技术突破,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工程。支持我区企业在外建立的研发机构回流,或在津建设研发分支机构。

4.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搭建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网络,建立技术互动创新、资源互补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

(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1.积极培育和提升众创空间。积极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重点支持汽摩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行业骨干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引导打造一批专业化品牌众创空间,积极探索以产业链服务为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合作与共享的发展新模式。引导区内众创空间按照拥有明确的创新创业方向、稳定的投资资本来源、完整的孵化服务链条、开放协同的创新服务机制、清晰的商业模式等标准打造升级,同时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宽投融资服务渠道,引导组织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路演、创业分享、投融资服务,与重庆市各类创新平台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创新要素流动。

2.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和生产空间,满足企业对发展空间、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力资源、技术合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推动具有高成长科技企业进入加速器更快成长,从而在一个体系内将各类资源和服务有效集成,形成适应科技企业发展的完整生态系统,完成企业到产业的培育。建设专业化品牌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有平台、有创投、有培训、有路演、有导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加入成渝地区双创示范基地联盟,着力引进消费品工业、大数据智能化等行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链式孵化机制,催生一批“双创”企业。

3.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市区联动机制。整合全区大型科研仪器、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专利、成果、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商品、科技政务数据等资源,通过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江津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专区”,面向全市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与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市、区两级科技资源数据共享共用,形成优势互补。用好我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政策,组织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积极申领市级科技创新券、参与大型科研仪器评价考核等工作,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逐步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覆盖全域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体系,为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专栏10 科技服务平台培育计划

1.科创服务中心。提质升级江津“科创服务中心”,按照“一中心多平台全覆盖”运行模式打造集科技管理、科技研发、技术孵化、技术市场、成果展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电子商务、科技培训、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科技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等为一体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2.众创空间。构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重点支持汽摩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行业性众创空间。

3.孵化器。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和生产空间,满足企业对发展空间、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力资源、技术合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求,促进高成长科技企业留在江津区;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实验室租赁、中试、加工、测试、标准和专利等硬件设施和支撑性服务,加速助推企业发展。建设科技孵化楼,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加速科技成果孵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4.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开展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认定等科技服务。建设科技成果数据库,深入发掘本地科技成果及科技需求信息。

5.科技中介。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工业设计、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质量。

6.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对接全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导航专利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江津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专区”,形成覆盖全域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体系,为全区企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7.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面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和食品工业等产业,充分发挥江津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在津高等院校等的吸附效应,积极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实现高端科技资源、创新成果与江津区经济科技发展深度对接。

七、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激发创新人才活力

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长效实施“津鹰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更加优质的人才发展平台,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既注重培养本土创新人才、又大力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推动区内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

(一)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坚持把引进“高精尖”人才作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引进和造就更多国际国内一流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后备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落实重庆英才计划,“津鹰计划”等各级各类人才计划,赴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引才工作,重点引进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急需骨干人才和团队。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工程、万名大学生留津创业计划、“双招双引”工程等,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有效引导人才和智力资源汇入江津。前移引才平台,依傍知名科技城、产业园区、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等人才富集地异地筑巢引凤,积极推动江津人才飞地建设。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体系,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

(二)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积极壮大我区科技人才队伍数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融入主城都市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打造中国西部(重庆)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紧迫任务,根据全区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的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落地落实《若干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等人才政策实施工作。一是积极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充实科技人才队伍。二是针对高层次人才,加大科技创新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的资金支持力度;尤其对重点领域内的人才+项目或项目+人才的双招双引,要及时采取一对一的特殊政策进行吸纳,优化人才结构。三是进一步增加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人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三)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

畅通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按照“一对一”标准为高层次人才配置服务专员,在住房条件、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服务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和积极性,服务好各类高层次人才在江津创新创业。鼓励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培育对接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江津综保区、工业园区等平台及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人才的吸附效应,积极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进一步发挥平台的育才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高层次人才服务,落实政府奖励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全力打造人才成长最优生态环境,助力构筑高层次人才集聚新高地。

(四)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用好用活重庆市人才优惠政策,逐步完善区级人才扶持与激励政策,积极探索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鼓励专利、发明、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薪酬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奖励制度。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定期开展人才认定和表彰,对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技术领军人才给予创新贡献奖励,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安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八、聚焦重点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化实施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并进一步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对于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建立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机制,推动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新材料、智能产业等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引进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造成为在重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支持区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平台面向全社会加大开放服务力度,支持策划布局科技成果交易一条街、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等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畅通技术突破、产品开发到市场应用、产业发展进程,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重点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德感片区和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为依托,搭建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发挥成果转化基地的平台作用,实现科技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吸引成渝地区科技成果在津落地,形成面向成渝双城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参与项目合作,促进科研人员兼职创新或在职创业,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支持采用作价入股、拍卖、协议转让等权益分配方式。推广“在研一批、开发一批、上市一批”新产品滚动开发模式,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支持政策,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链供应链无缝衔接。

(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建立科技成果专业化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构建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和产业发展微生态,开展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常态化发布市场需求清单和技术能力信息清单,开展产学研信息交流会,以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为纽带,以产业重大需求和场景应用为驱动,鼓励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新孵化、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经纪等各类服务。建设江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引进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保险机构及专业服务人才团队入驻。立足技术成果“摆渡人”、创新创业“孵化人”和科技创新“服务人”,设立技术经纪人培养和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开展技术交易增长行动,推动科技成果常态化对接、交易、转移、转化,支持企业主动吸纳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重大创新成果在江津区转移转化。到2025年,力争建成专业科技服务社区5万平米,引进科技服务机构20家、技术经理团队10个。

九、深度融入社会民生,促进科技应用示范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资源汇聚体系,推动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建设,为“智能江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展智慧交通,打造高效便利的出行和物流体系

建设智慧信息平台和交通大数据中心,加强客流、货流、交通流等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支持发展共享交通等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智慧交通执法系统,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建设道路运输安全应急先进感知监测系统,实现对道路车辆及运输企业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实施组织、调度和管理控制等指挥功能。建设面向车联网、无人驾驶、无人配送等测试基地,探索推动云轨、云巴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布局与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停车系统。

(二)打造智慧社区,营造智能化高品质生活

开展智慧安防技术应用示范,深化小区安防、公共设施设备管理、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家政服务等场景开发应用,助力维护良好社区秩序。推动建设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互助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社区服务平台,开展餐饮、娱乐、家政、物管等互联网应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网上社保、医保、招聘就业、政策宣传、学习教育等服务。

(三)实施智慧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

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网络安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完成全区学校班班通设备改造,实现全区学校无线覆盖和5G支持。大力建设智慧校园,推动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创建多维度校园智能感知系统和智能推送个性化教育。加快落实重庆市智慧教育五年行动方案,持续推动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开展网络学习普及活动,加强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开展智慧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培训。大力推进教育电子政务,优化智慧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服务流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

(四)推进智慧政务,强化城市综合治理能力

推进智能机关试点建设,加快电子政务专网整合,推进行政审批智能办理,进一步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审批事项,强化政府审批全流程智能运行和实时监督。加快区内政务平台与渝快办的对接,推动政务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和交互,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评估、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应用。畅通政府与公众交互渠道,推广邮寄办”“预约办,加快推进全程网办。深入推行云长制,推动数字江津云平台江津区数据资源中心等发挥更大作用,加大各部门数据采集上云工作,确保政务系统全部迁云上云。

(五)推动智慧医疗,促进全民健康

加强区内、外相关机构、部门资源互通、数据共享和系统链接,大力推进建设覆盖全区医疗信息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同步上传和居民健康信息的集中化管理。建立覆盖全民、具有一定健康保障能力的远程医疗技术支撑体系,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进智能门诊便民惠民服务,构建覆盖“区乡镇村”的三级医疗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体系。规范全民健康信息智能网络建设和管理,构建纵向上联重庆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下联各乡镇、乡村信息平台、延伸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统一全民健康信息智能网络体系。加快区医疗卫生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各卫生计生业务信息系统向智能网络迁移,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智能网络建设管理。基于重庆市卫生健康云和全民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智慧医疗服务体系、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标准化,建立跨机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加强信息便民应用,鼓励发展互联网医疗应用,推进预约诊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寻医难题。

(六)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展现母城作为,加快江津区5G、区块链、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江津区5G网络全覆盖,充分满足5G应用部署多样化的场景和需求。推进卫星互联网通信网络、IDC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能物联网终端部署,打造新型城域物联专网。以数据中心高水平建设为抓手,积极对接并加强与市级数据中心的数据合作,加强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CDN等能力建设,推动数据中心成为促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数据中枢和算力载体。加快部署协同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推广智能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生鲜冷链、智能充电桩、智能交通地图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将增值电信业务外资准入审批权下放给江津,推动在江津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

(七)创新安全科技应用,构建社会公共安全

以安全生产和防范自然灾害、提高安全应急科技保障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消防安全科技技术推广等。着力推动建立市场、企业、产学研机构、政府及部门相结合的安全应急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出一批涉及安全生产、防震减灾、应急救援的科研攻关课题、科技成果、先进适用技术和技术示范工程,切实提升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为城市公共安全和防灾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八)加大环境科技应用,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环境科技。积极发展智慧环保,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动态实时监测,形成更加先进的全区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增强科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能力。

(九)推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提升防震减灾水平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优化地震台网建设运维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国家、市级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津子项目台网建设,强化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建设,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责任分工体系,深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地震灾害预评估,摸清我区地震灾害风险底数,科学评估我区地震灾害风险水平,开展全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工作,摸清我区地震承灾体现状。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逐步提高全区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完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强化各级政府防震减灾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形成良好的防震减灾文化氛围。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基地等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示范工程的引导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高全区防震减灾综合防御能力。

专栏11 防灾减震现代化建设

1.国家、市级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津子项目。在全区现有台网站点的基础上新建设21个烈度速报与预警站点,包括2个基本站(行政中心、四面山),18个一般站(支坪、贾嗣、广兴、永兴、石门、吴滩、嘉平、李市、石蟆、中山、珞璜、白沙、朱杨、蔡家、柏林、塘河、杜市、油溪),1个示范点。

2.地震台站网络运行维护。按照地震台站标准化改造标准(专业设备防雷、防静电、保温、隔热、防潮、防火、防尘等)要求做好22个地震站点运维保障。

3.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动态更新和管理全区三网一员工作队伍,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满足地震现场工作需求,确保快速获取震害损失、灾情速报和灾害评估资料。

4.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形成江津区地震灾害风险数据库、相关地震灾害风险资料、图件,为有效减灾和开展地震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5.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形成江津区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报告,科学评估我区地震灾害风险水平。

6.江津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和动态更新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全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基础数据库,全面反映全区新建房屋设施防震安全现状。

7.建设工程防震安全执法检查。对全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进行检查,形成全区房屋设施防震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分领域、分行业督导实施加固、改造工作。

8.地震应急协同。推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强化地震应急业务支撑能力。协助完成江津区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配合推动好各级各部门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9.防震减灾文化建设。选择条件成熟的学校、科普场馆等单位建设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和示范基地,广泛开展防震减灾“六进”活动,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社会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十、推动创新开放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协同能力

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着力推动实施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对外科技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创新的格局。

(一)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科技创新合作

推动江津区与成渝经济圈城市科技创新合作,发挥江津科技创新优势,与周边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推动江津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联动发展,加快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加强江津与泸州、雅安、郫都、万州等地科技创新合作。联合泸州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打造“江津-泸州”科技合作示范区。加快推动江津和泸州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政策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基地建设、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活动共办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两地在装备制造、汽摩、酒类等领域加强技术合作,促进双方创新主体联合开展项目申报、技术攻关,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江津高校创新联盟扩展到泸州,与西南医科大学充分合作。围绕江津富硒农产品、合江荔枝、泸州桂圆等特色产业,推动与泸州共同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专栏12 江津-泸州”科技合作示范区建设

推动江津与泸州开展深层次的科技合作,打造“江津-泸州”科技合作示范区。重点在以下方面推进科技合作示范区建设:(1)推动双方在科技发展顶层设计方面互相合作。(2)推动双方在产业发展方面互相协调、合作,实现产业协调发展。(3)推动双方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加强合作,不定期组织开展两地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对接协商活动。(4)双方共同开展项目申报,共同实施科技项目,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5)推动双方科技人才交流,两地互派专家人才开展创新合作。(6)推动双方科技资源共享,尤其是加强科研仪器、检测资源、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方面的共享。(7)双方共同开展科技招商,联合引进科技型企业和科研平台。

(二)切实加强国内重点区域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扩大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市合作,重点围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科技人才等方面促进双方科技合作交流。推进江津与贵州遵义科技创新合作,提升两地科技创新交流互动水平。加快引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争取其来江津布局创新基地和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其在战略决策咨询、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及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江津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将江津打造成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三)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

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充分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优势,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快引进优质创新资源,推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借助智博会、进博会、西洽会等展会,加快引入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充分发挥江津综合保税区优势,推进江津综合保税区强化研发设计中心功能,促进与中欧、东盟地区在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合作。

(四)大力促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鼓励军工企业参与民用紧缺技术研发,支持地方企业承接军工先进技术研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军工企业、国防科研机构等共建军民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军民科技成果需求对接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成立重庆市军民协同创新联盟并落户江津,进一步发挥国防科技快速响应小组(重庆)作用,推动江津企业快速对接国防科技前沿科技创新需求。

十一、全面推进创新改革,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和科研攻关保障机制,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坚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监管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创新主体活力。

(二)完善创新决策机制

支持重点龙头企业、行业与政府开展协同创新,探索实施非常规评审和决策模式。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立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科技专家库,健全科技情报收集研究体系。探索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和政策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会商会审机制。

(三)完善创新投入机制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探索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整合各类资金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绩效。完善创新主体科技投入激励政策,实施分类分档奖补,落实制造业企业税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比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增加研究支出。探索科技创新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引进各类风投机构,推动更多科技资本、金融资本有效转化为现实产业资本。

(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分类防范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科技领域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优化科技项目调整、变更、终止机制。加强创新伦理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创新项目负面清单管理。构建科技创新领域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将部门、科技协会、行业协会等纳入风险防控工作体系。

(五)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研究科技创新领域容错纠错评价办法,对重大科研项目、重要转移转化项目开展专业化评估。研究建立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建立科研人员澄清保护制度,探索容错补偿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十二、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构建优良创新生态

(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文件精神,围绕支持全区创新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构建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管理体系。强化科技宏观统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形成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创新体系,为广大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建立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执行情况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改革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完善科研项目生成和分类实施机制,探索开展“揭榜挂帅”“博士直通车”等项目新型组织方式,围绕江津区主导产业实施一批主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完善创新投入政策,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十四五”期间区财政科技拨款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年均不低于1.5%。完善科技投入激励政策,对标上级主管部门政策,不断优化完善江津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等鼓励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以创新研发体系引进为核心的招商引资奖励或补贴政策,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增加研发投入,确保将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转化成为研究经费投入。

(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及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在知识产权抵押、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方面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资金投入方式,积极引进股权投资资金、创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创新性产业和初创型企业。进一步提高财政支持科技金融的力度,扩大政银合作产品风险资金池规模,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加强对处于上市准备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差异化指导,并按照政策文件对企业挂牌上市的不同阶段给与奖补。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优化、调整全区涉及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环节的财政资助项目,形成有利于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率运用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维权援助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基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部门协作,完善部门间联合查办和移交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执行案件移送有关制度,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调衔接。探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区域知识产权违法侵权行为。

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及个人主动申报专利,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落实重庆市相关知识产权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提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贯彻标准比例。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知识产权案例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

(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大力推进江津科技馆、四面山科学探险基地、欧尔农业科普基地等科普基地建设,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教育培训、科普资源开发共建共享、科技传播能力等科普基础服务能力。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主导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普基地,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旅游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专业科普场馆,推动辖区建设区域性科普网络,积极融入重庆市科普网络。丰富科普活动内容,实施科普进街道、进小区、进产业园区等行动计划,支持全区街道社区利用各类科技科普设施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等信息传播技术,积极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养成行动”,努力提高全区全民科学素质,积极争取创建重庆市科普示范区。

(五)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充分挖掘江津历史文化中的创新创造基因,弘扬开放包容、大胆求索、坚韧不拔、严谨求实、特色鲜明的江津创新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的社会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召开年度科技展览会,大力宣传江津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策划开展“创新企业”“创新达人”“创业大咖”年度评选表彰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创新人物和创业典型,塑造区域杰出创新人才,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圈”。

十三、强化规划保障措施,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区委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创新驱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重大任务、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科技政策,协调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等科技力量,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科技形势分析会,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全区科技创新工作。

(二)强化规划落地

充分发挥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作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统筹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建立市科技局与江津区政府会商机制,积极融入全市创新发展大局,争取更大发展机会。各部门要强化科技发展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抓好重点任务分解和落实。建立镇街、园区科技协同机制,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三)强化监测评价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阶段总结,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与通报,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强化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和重大创新项目的监督检查,提高规划实施效率,将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名词解释

1R&D经费支出: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或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2.地区GDP:即地区生产总值,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3.研发投入强度:分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指地区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指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4.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

5.科技活动周:是中国政府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根据国务院批复,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同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

6.高新技术企业: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

8.科技特派员: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着眼于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开展创新与实践,提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逐步形成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宝塔型”新型科技服务网络。2002年,科技部对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总结,并逐步在全国试点和推广。即立足市场需求和“三农”需要,按照一定程序选派,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9.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10.高新技术产品:指由国家或省(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家高新技术重点范围、技术领域和产品参考目录的全新型产品。由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叫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由省(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叫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

11.科技进步贡献率: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即扣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12.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西部槽谷,东衔中梁山、西揽缙云山、南接长江、北拥嘉陵江,规划区域范围1198平方公里,东西横跨515公里,南北纵贯80公里。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科学城核心区,面积31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7个镇。西部(重庆)科学城是“科学”与“城市”的融合体,是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城,是面向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生活的未来之城,是鼓励创新、开放包容、追逐梦想的梦想之城,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13.大科学装置: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

14.工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既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将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当前,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广泛拓展,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新模式,赋能、赋智、赋值作用不断显现,有力的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

15.商业模式创新:指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通俗地说,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7.先进制造业: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经济收益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

18.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19.科技创新劵:是由政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免费发放的权益凭证,主要用于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服务提供机构的资源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并可以抵押贷款。收取创新券的单位持创新券到指定单位兑换。

20.上云上平台:是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建立产业资源池,解决需求侧、供给侧的问题,同时培育技术、产品、模式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供应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简单来说,就是产业交流、发展的云端平台。

21.数字化车间:是基于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等硬件设施,以降本提质增效、快速响应市场为目的,在对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过程控制等环节优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对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资源与生产过程进行设计、管理、仿真、优化与可视化等工作,以信息数字化及数据流动为主要特征,对生产资源、生产设备、生产设施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精准、敏捷、高效地管理与控制。数字化车间是智能车间的第一步,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

22.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23.科技资源共享:是指将科技资源进行多向传递,即同一科技资源可以同时为众多的科技创新主体所接受与利用,而这种接受与利用并不影响科技资源的再传递和再利用,科技资源在共享的过程中完成增值过程。

24.“互联网+:“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25.“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6.智慧城市:是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27.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与推动作用。

28.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9.津鹰计划:为进一步吸引集聚急需紧缺人才来江津创新创业,江津区于2021年编制了“津鹰计划”紧缺人才引进的计划。

30.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政府为了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进一步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决定实施重庆英才计划,2019年特制定《重庆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31.双招双引: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一种对外招商引资的策略。

32.技术经纪人:指依法取得经纪执业证书,并在经纪组织中从事经纪活动的执业人员。

3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413日发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34.云长制:是围绕大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而提出的。“云”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上云”后需要进行有效管理。推行“云长制”,旨在进一步细化“管云、管数、管用”的工作任务。此举将有效打破“数据孤岛”,助力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政用、商用和民用价值。

35.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36.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37.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38.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运行时间比经东部地区出海节约10天左右。

39.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设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中国直辖市重庆作为项目运营中心,将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合作领域,确定项目名称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40.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41.揭榜挂帅: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一般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42.博士直通车:为大力实施重庆英才集聚工程,切实加强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印发《重庆市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共12条,自202171日起试行,包括制订依据和目的,项目类别、实施周期、资助强度和申报资格,项目组织实施流程和管理方式。

43.股权投资:是为参与或控制某一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投资购买其股权的行为。可以发生在公开的交易市场上,也可以发生在公司的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场合,还可以发生在股份的非公开转让场合。

44.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45.有效发明专利数:指调查单位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期末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部门解读:

​《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

媒体视角:

《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出炉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