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2-02-09 11:37:06

现就《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及起草过程

(一)出台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对重庆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十四五”规划编制程序的通知》(江津府办发〔2019107号)和区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津发改〔201948号)文件精神,区科技局组织编制了规划》。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区在科技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激发创新第一发展动力、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起草经过。区科技局于20208月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由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具体编制,于20214月完成规划文本初稿,202112月通过专家评审;20219月,《规划》经区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202112月,《规划》经十四届区委常委会第213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三个发展愿景、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版块,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保障等主要内容。

(一)发展愿景

1发展基础主要阐述了江津区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成就为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发展形势分析了全国、全市以及我区面临的各种机遇,指出了我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得出了“十四五”时期,江津区科技创新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判断。

3总体思路明确科技创新要为我区率先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和江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明确“十四五”科技创新要坚持的“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立足区情,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扩大开放,协同创新”四大基本原则。

4发展目标明确2025年,基本构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为主平台、联动珞璜片区和白沙工业园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承载区、高精尖制造业承接区,基本建成重庆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

1.全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一是加快实现“两中心两地”发展目标二是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三是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群,四是加快推进全域协同创新。本项任务立足全力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更好地带动江津全域科技创新。

2.加快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高质量供给。该部分主要就科技创新支撑江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分别围绕一产、二产、三产发展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3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区域创新活力本项任务引导现有传统企业转型发展,激活企业创新活力。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科技企业,按照“做大存量、挖掘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环境服务”,促进企业成长,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4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资源集聚。统筹布局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创新平台,形成梯次衔接互补、特色优势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一是通过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来加强科技研发平台的建设。二是通过积极培育和提升众创空间,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市区联动机制来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5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推动区内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从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等四方面,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6.聚焦重点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本项任务从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三个环节着手,通过转化实施更多的高科技成果,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7深度融入社会民生,促进科技应用示范。本项任务从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新型基础设施、安全科技应用、环境科技应用以及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等九个方面作出了规划部署。通过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为“智能江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8.推动创新开放合作,增强科技创新协同能力。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着力推动实施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对外科技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创新的格局。

9.全面推进创新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

10.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构建优良创新生态。本项任务从科技创新政策、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科学技术普及创新创业氛围五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对强化科技宏观统筹,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参与创新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保障措施部分

最后一章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对创新工作的领导,具体体现就是要加强区委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同时要建立市科技局与江津区政府会商机制,积极融入全市创新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创新驱动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对规划实施过程还要适时进行监测、评估,根据我区科技创新的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的最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专业名词解释

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

R&D经费支出:即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或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研发投入强度:分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指地区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指企业R&D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高新技术企业: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即扣除了资本和劳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政策原文: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津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