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 索引号 ] 11500381009320238D/2025-00028 [ 发文字号 ] 江津府办发〔2025〕18号
[ 主题分类 ] 物流(邮政)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5-05-09 [ 发布日期 ] 2025-05-12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江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5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239号),加快推进我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健全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群众就业创业,更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升级需求。到2026年年底,要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培育2个示范镇街、3个农村电商寄递物流协同发展示范村,培育10个邮政快递企业进村示范网点,农村便民惠民寄递物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完善五大体系建设

(一)强化农村邮政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农村邮政网点建设,到2025年底,实现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在全区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全覆盖,全面提升农村邮政服务水平。按照“统筹协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保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网络共享,有效承接代收代办代缴等农村各类公共服务,实现“一点多能”,提升邮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邮政网络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支撑作用,整合末端投递资源,满足群众基本寄递需求。(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区财政局、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充分利用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商务、快递、供销、客货运站场等资源,共同建设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和配送网络,实现业务叠加、一点多能,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推进不同主体之间标准互认和服务互补,在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安全责任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探索相应的投资方式、服务规范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业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信息化服务能力。(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依托邮政行业广泛覆盖农村地区的网络体系,积极引导“邮快合作”,支持农村邮政快递发展与农村客运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交邮快合作”“商邮合作”“电邮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鼓励涉农产业与寄递物流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推动运输集约化、设备标准化和流程信息化。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鼓励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降低物流成本。允许农村客运车辆在试行线路运输邮件快件和货物。(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交通运输委牵头,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冷链寄递物流体系。综合运用邮政快递企业在德感建设的冷链快递项目,吸引“采购+冷链+加工+配送”的全产业链涉冷链运营的快递物流企业来津设立区域分拨中心。鼓励寄递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在农产品田头市场合作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助推生鲜农产品进城。支持寄递企业依托物流园区建设冷链仓储设施,购置合规冷藏运输车辆和载具,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鼓励使用冷链包装技术进行冷鲜产品城镇终端配送。2025年基本实现冷链寄递物流通达全区所有镇,农产品电商快递物流覆盖全部行政村。(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农业农村委、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发挥行业网络和市场优势,鼓励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发展农村电商。深入推进电子商务、邮政快递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依托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采取定向和定岗培养等方式,做好农村劳动者电子商务、邮政快递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讲座。(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教委、区商务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共建共享,健全“邮运通”寄递物流网络。推动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和客货邮融合发展迭代升级,优化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的运输组织模式。持续推进江津快递物流中心智能化、规范化、集成化建设,同时,推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品牌快递企业在我区建立辐射黔北、川东、渝西等地的二级分拨中心,推动我区城际间、同城内产品配送能力,加快提升我区商贸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加快“邮运通”寄递物流网络建设,推动客运站、货运站(物流园区)和镇级运输服务站等功能升级改造,与镇街寄递网点和村级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等有机对接融合,完善以区级邮件快件集散中心、镇街寄递网点和村级寄递物流末端网点(公共服务点)为节点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网络。支持有条件的镇、村布设智能快件(信包)箱,推进镇级邮政局(所)改造,加快农村邮路汽车化。到2025年底,分别在德感和双福建成规范化集中分拣中心2个,镇级寄递物流网点和村级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全覆盖,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结合实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快递企业自建或以邮快、交快、快快、快供等合作方式,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引导鼓励快递企业利用邮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挥邮政服务和供销网点在农村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到2025年底,因地制宜全面推广示范经验,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邮政快递企业参与村级寄递网点建设,按规定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农产品上行发展机制。立足江津区特色农产品发展需要,重点围绕粮油、花椒、柑橘、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农产品生产主体、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与寄递物流企业精准对接,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全区产地就近建设12家集仓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商中心,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采用原产地直配直发等方式,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发挥农村邮政快递网(站)点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镇级超十万件的特色农产品寄递示范项目。(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快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依托我区邮件快件处理场地、客运站、货运站、电商仓储场地、仓储物流设施等建设区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完善镇级邮政快递网点建设;整合在村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资源,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推进镇级邮政局(所)改造,加快农村邮路汽车化。鼓励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引导寄递企业为花椒、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区交通运输委、区财政局、区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持续深化寄递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农村快递市场监管,规范农村快递经营行为,依法查处未按规定备案、违反快递服务标准等违法行为,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寄递物流综合治理模式。(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江津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科技创新应用。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之间,以及电商、物流、平台企业等加强信息对接,推动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邮政快递与农村电商的上下游协同,设计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农村电商商品包装,减少在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推广邮件快件绿色包装。支持在职业院校开展无人机、无人车配送试点,推动寄递物流配送车辆新能源化。(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教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农村寄递物流安全监管。结合江津区平安建设工作,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对寄递网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寄递物流服务监管和运输安全管理。落实属地监管责任,镇街、村居、网格切实参与邮政寄递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落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信息抄告制度,督促企业依法经营。落实交通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支持邮政快递业安全监管工作。(区应急局、区公安局、区交通运输委、江津消防救援支队、区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江津区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鼓励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现有培训资源,加大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公益培训力度,培育本地电商快递致富带头人。开展邮政快递业技能人才评价,鼓励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参加快递员、快件处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用好职称评审破格政策“绿色通道”,着力壮大中高级工程师队伍。(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教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立足区内花椒、柑橘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销售、寄递、融资等综合服务,更好满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推动企业服务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品牌化、产业化水平。结合江津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点的主题邮局,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与寄递服务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牵头,协调推进江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区级有关部门要结合邮政快递业“邮运通”全市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完善细化配套措施,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把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责任部门要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落实好地方财政事权及支出责任。统筹运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等,支持农产品寄递物流网络、现代化冷链寄递设施以及村级电商配送站点等建设。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责任部门要围绕产业融合、服务创新、设施共享、绿色发展等方面,总结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重庆市江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

重庆市江津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时限

1

2026年年底,要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培育2个示范镇街(白沙镇、石蟆镇),3个农村电商寄递物流协同发展示范村(白沙镇宝珠村、白沙镇三口村、塘河镇硐寨村),10个邮政快递企业进村示范网点(白沙镇黑石山村、白沙镇宝珠村、白沙镇河口村、白沙镇三口村、珞璜镇真武村、塘河镇硐寨村、贾嗣镇玉皇村、西湖镇青泊村、西湖镇西泉村、先锋镇绣庄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农村便民惠民寄递物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

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合作社等

202612

2

积极推动农村邮政网点建设,实现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在全区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全覆盖,全面提升农村邮政服务水平。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

202512

3

支持有条件的镇、村布设智能快件(信包)箱,推进镇级邮政局(所)改造,加快农村邮路汽车化。分别在德感、双福建成规范化集中分拣中心2个,镇级寄递物流网点和村级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全覆盖,服务功能逐渐完善。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交通运输委

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合作社等

202512

4

引导鼓励快递企业利用邮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挥邮政服务和供销网点在农村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因地制宜全面推广示范经验,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交通运输委

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供销合作社等

202512月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5

升级改造江津快递物流服务中心、江津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集仓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商中心,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采用原产地直配直发等方式,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

区商务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

202512

6

发挥农村邮政快递网(站)点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镇级超十万件的特色农产品寄递示范项目,如先锋花椒制品、双福农贸城生鲜产品、德感火锅底料等。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合作社

区商务委

202512

7

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强农村快递市场监管,规范农村快递经营行为,依法查处未按规定备案、违反快递服务标准等违法行为,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寄递物流综合治理模式。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

江津区市场监管局

202512月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8

支持在职业院校开展无人机、无人车配送试点,推动寄递物流配送车辆新能源化。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经济信息委

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商务委等

202512月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9

结合江津区平安建设工作,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对寄递网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寄递物流服务监管和运输安全管理。

区公安局、区交通运输委、江津消防救援支队、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江津区市场监管局

区应急局

202512月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10

开展邮政快递业技能人才评价,鼓励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参加快递员、快件处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用好职称评审破格政策绿色通道,着力壮大中高级工程师队伍。

区人力社保局

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区教委

202512月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