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 索引号 ] 11500381009320238D/2024-00009 [ 发文字号 ] 江津府发〔2023〕24号
[ 主题分类 ] 工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3-12-28 [ 发布日期 ] 2024-01-03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江津区贯彻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江津区贯彻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报区委第65次常委会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202312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津区贯彻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

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渝府〔202313号),在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先进制造业“主战场”作用,加快把江津建设成为我市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新的增长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补齐建强产业链条,深化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标识度、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把江津建设成为重庆市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顶梁柱”。

二、主要目标

通过五年左右奋斗,到2027年江津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至8%左右。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以上,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至50%70%

——发展质效显著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至90%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累计下降16%,江津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单位产出强度提高至85亿元/平方公里。

——产业协同更加紧密。初步建成重庆市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一批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与我市中心城区、成都市整零配套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产业方向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向,大力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面向重庆中心城区与成都市的整车、整机、整装积极发展整零配套。深度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构建江津区“3+3+X”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围绕“2435”产业梯度培育,打造一批在全市和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更好支撑服务市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重点打造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消费品。消费品产业在我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稳固。不断提升消费品市场产品种类、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顺应新消费趋势,加快培育宠物用品、适老用品、体育用品、户外休闲用品等新兴消费品。推动造纸与纸制品、竹制包装、日用塑料、日用玻璃、日用陶瓷等行业加快绿色化转型步伐。围绕各平台和载体特色,开展消费品工业五大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德感工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围绕白沙工业园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围绕临港产业城打造西南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和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将江津工业园区打造成为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各平台优势,推动各平台之间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到2027年,消费品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需求为牵引,加快东风小康、重汽、铁马专用车等整车企业布局新能源产线,实现产能优化重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积极发展旅居车、冷链物流车等改装车,错位发展下沉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延伸发展汽车后市场,抢占细分领域先发优势,构建与中心城区差异化发展格局。加快引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区布局,重点招引一批电驱、电转向、智能座舱等产业链主、链核、链源项目。推动耐世特、秦安铸造等现有燃油汽车配套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开发适用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车型的覆盖件、结构件、模具、轻量化材料等配套产品。规划到203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到2027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二)升级打造4个五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提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系列化、批量化设计制造能力,积极引育协作机器人、加工中心以及电子、冶金、轻工等领域专用制造设备,大力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传感器件、通信模组和控制系统在各类装备整机上广泛植入。优化提升小型通用汽油发电机组系列产品,加快发展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和成套透平机械,积极引育燃气轮机产品,到2027年,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深化工业与农业融合,推广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进花椒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美食工业化步伐,积极发展中央厨房业态。不断完善粮油、火锅食材及调味品、酒水、预制菜、休闲及富硒功能食品其他特色产业(果蔬茶、肉蛋奶、中药材)产业链条。积极引育特医食品等功能性食品,加强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等技术研发,抢占新型食物系统发展高地。加强风味保留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意设计,培育一批“小而美”的美食工业化新品类、新产品,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知名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品牌,围绕德感工业园做强国家新型工业化(食品·粮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围绕白沙工业园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把江津工业园区打造成为西南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到2027年,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

先进材料。面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车、整机、整装和城市建设需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铝材、特殊钢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铝及铝合金板锭品质,加快下游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用铝、汽车用铝、轨道车厢铝材、电池壳体、电池托盘和高品质铝箔等铝及铝合金材料。加快钛合金项目现有产能释放和后续产线建设,积极引进钛材料加工企业,延长钛合金产业链。加快镁合金推广应用,扩大生产规模化,积极发展大规格型材、宽幅板材和大型压铸件等合金产品。重点布局建好油溪新型建材中小企业集聚区,鼓励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向节能、环保、再利用方向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发展环境友好水性涂料、高固体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等新型涂料产品和电镀锌薄板、热镀锌薄板、镀铝锌钢板、高性能材料及玄武岩超细纤维材料、专用改性材料等复合材料产品,更好保障市域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原料供给。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环境友好水性涂料、高固体涂料、高性能防腐涂料等新型涂料产品。到2027年,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

新能源技术装备。以武骏、和友16GW光伏材料为基础和龙头,聚焦光伏材料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大力推进“光伏+”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光储充换“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屋顶分布式发电,大力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加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技术集成应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力推动电化学储能技术产品的发展与应用,积极争取在机械储能、储热(蓄冷)等技术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做大储能产业规模。加快风力发电机组、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柜等产品迭代,增强竞争优势。积极培育太阳能光伏、抽水蓄能水轮机、氢气制备与储运等技术产品,丰富产业体系。聚焦科技风口,探寻产业发展“新赛道”,密切关注钙钛矿、薄膜电池、石墨烯电池、氢能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业,密切寻找下一轮产业风口。到2027年,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三)创新打造3个三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农机装备。围绕丘陵山区作业场景,重点突破轻便高效动力技术、山地节力物运技术、小型履带多功能底盘的爬坡与稳定性技术。加快研发制造适合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农机装备,以及轻便化、小型化设施装备。推动农业机械与动力装备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化耕作、施肥、收割等农业机具,积极引育灵巧整机架构、通用数字底盘、一体化作业机具等新型农业机具和智能灌溉、智能虫害驱离和干扰等相关技术产品。到2027年,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

智能家居。打造珞璜智能家居产业园,依托敏华家具、恒弘家具等企业,引导传统家居行业智能化发展,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智能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教学家具、消费照明LED等智能家居产品。大力发展智能监控、家电远程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厨电、智能音箱、智能卫浴等智能家居产品。到2027年,智能家居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

数字经济。围绕我市中高端计算机、智能手机两大地标特色产品,提升配套服务能力,着力引育一批高端计算机、智能手机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强服务器、物联网设备、柔性面板、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培育,丰富电子终端品类。加快传感器、被动元器件等电子元器件发展,构建更为完整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加强工业软件、汽车软件、人工智能、重点行业应用权健等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推广应用。发挥我区产业门类众多、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推动数字赋能,围绕无人机、智慧农机、数字服务、行业应用软件等细分领域,借助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打造虚拟现实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向新制造经济转变、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推动我区数字化转型进程。到2027年,累计新增四上数字经济企业50家以上,加快建成300亿级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

(四)培育壮大5个百亿级“新星”产业集群。

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积极研发生产满足城市娱乐需求的大排量高档摩托车,投放大排量踏板车、赛车等中高档摩托车。稳妥有序推动摩托车向电动汽车转型升级,推动摩托车向大排量、休闲化升级。推动摩托车、三轮车企业加快新能源化产品研发步伐,构建摩托车、三轮车产业竞争优势。以摩托车和三轮车整车为牵引,推动现有零部件企业提升变速器、转向系统、盘式制动器等产品规格档次,积极发展钛合金、镁合金、碳纤维高端车架和压铸轮毂,引进培育电机、调速控制、力矩传感器、增压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到2027年,高端摩托车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

酒水饮料。加快酒水饮料升级步伐,联动四川、贵州毗邻地区提速中国白酒主产区建设,打造重庆酒城。将白沙建设成为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江津清香型白酒发源地和标准制定优势,以江小白为龙头,联动一、三产业,发展标准化本地高粱10万亩,提升白酒原料自给比例。推进科普研学、情景餐饮、文化展示等项目,带动酒水及周边文化产品销售,实现工农文旅产业的协调发展。发展果酒、米酒、配制酒、起泡酒、威士忌、饮料等,进一步丰富酒类、饮料等产品,逐步实现产品多元化,受众人群扩大化。依托并共享江小白在技术研发、品牌创意、包装生产、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项目入驻,形成重庆地区最大的酒类产业园。加快推动义利“北冰洋”江津生产基地建设投产,积极引育更多汽水饮料企业集聚,加快形成汽水饮料产品体系。到2027年,酒水饮料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

精密铜材。积极招引精密铜材上下游链条企业、引线框架、铝铜复合管等其他精密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增加上游原料供给,推动铜材料企业围绕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在发展精密铜管的同时重点发展超薄铜板带、环氧树脂覆铜板、陶瓷基覆铜板和铜基粉末材料。依托有色金属年会等专业平台,探索建立有色金属交割库,打造全市最大的铜加工产业集群。到2027年,精密铜材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以驼航重载无人机、自行者硅光芯片陀螺仪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全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载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工业无人机产业集群,借助驼航科技在重载无人机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江津良好的农业发展现状,优先发展农林作业植保无人机,加大与重庆农科院、西南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开发适合作业于花椒、粮油、茶叶等农作物的植保无人机,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扩大无人机在林业调查、采伐设计、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及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择机发展地图测绘、管线监测与维修、应急救援等其他领域无人机。瞄准低空经济新赛道,扩展打造无人机应用场景,充分利用珞璜枢纽港港口物流业优势,引育一批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打造低空物流先行先试区。

生命科学。特色发展以华建未来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产业。引进培育基于肿瘤、代谢、免疫抗体技术、蛋白质重组基因工程技术的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开展动物用疫苗产品研发。紧扣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一线用药需求,重点发展基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化学创新药,以及具备一定技术壁垒或通过专利挑战等方式抢先上市的高端仿制药。力争到2027年,初步建立我区生命科学产业基础,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围绕重庆市制造业“33618”现代产业集群体系,按照“聚焦关键、以点串链”的发展思路,梳理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细分领域,通过政策支撑和创新引领,着力培育已经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现代医药产业。突破固有产业限制,对新业态、新产业以兼容并蓄的心态主动吸纳承接相关产业,紧盯元宇宙、未来能源、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动力装备、纤维及复合材料、合成材料、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AI及机器人等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撑体系,为全区产业转型提供发展路径,为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做好支撑和补充。力争到2027年,初步建立我区制造业现代产业集群体系,“新星”产业集群形成一定规模。

四、空间布局

按照江津区“两主四特”产业定位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电驱、电转向、智能座舱等)、新能源技术装备产品两个主导产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山地农机、精密铜材、酒水饮料四个特色产业布局。江津工业园区每个组团确立不超过2个主导产业,区级统筹重点推进;确立若干特色产业,各组团联动协调,加快发展。鼓励园区、镇街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其他产业。

(一)江津工业园区。

1.双福工业园。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数字经济,特色发展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农机装备、现代医药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左右。

2.珞璜工业园。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材料,特色发展智能家居、农机装备、精密铜材、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左右。

3.德感工业园。优先发展消费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发展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酒水饮料、现代医药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左右。

4.白沙工业园。优先发展新能源技术装备产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特色发展酒水饮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左右。

5.先锋食品加工中小企业集聚区。围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调味品制造、休闲食品制造与农产品加工,打造食品交易、加工、冷链、物流、科研、人居、产业融合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特色中小企业集聚区。到2027年,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左右。

6.油溪新型建材中小企业集聚区。围绕新型建材产业,重点突出“新型”导向作用,以水泥基产品为基础,向建筑骨料、干粉砂浆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传统企业提档升级,向节能、环保、再利用方向拓展。到2027年,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左右。

(二)其他工业集聚点

结合各镇街资源特色,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引导中小企业集中集聚发展。广兴镇、夏坝镇、李市镇利用可利用地承接园区外溢企业,加快发展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中医药为主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珞璜镇、白沙镇、李市镇等,加快布局花椒及副产物加工、畜禽及蛋类加工、果蔬茶加工等项目。到2027年,其他工业集聚点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左右。

五、重点任务

(一)增强产业创研能力。结合全市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推动企业发起设立或参与建设相应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企业、高校、科技社团围绕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需求大力争取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在江津设立渝西地区性研发总部,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剥离研发部门组建法人化独立研发公司。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聚焦引领产业未来方向和补齐短板弱项,高水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工程化产品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孵化器、加速器建设,持续生成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加快引进能突破制造业关键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及团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增强高素质人才供给,着力打造全市制造业人才和科创新高地。到2027年,重点产业和主要细分领域实现市级创新平台100%覆盖。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教委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二)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分行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建立新产品储备一批、在研一批、上市一批滚动推进机制,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产品中植入渗透,加强专利申领,依托产品发展后端服务环节,优化拓展产品体系;推动企业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人才培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大力推动对标达标和标准制定(修订),实施质量技术攻关和群众性质量活动,落实缺陷产品召回等责任义务,优化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引育专业化品牌培育和运营服务机构,完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到2027年,新产品营业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至25%

(责任单位:江津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三)深入推进数智赋能。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建立技术改造逐户“扫街”服务推动工作机制,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等三方服务机构“展示窗”“资源池”,全面开展智能制造咨询诊断评估,引导企业针对性开展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智能制造单元占比,优化提升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推动企业发起或参与建设“行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和部署二级节点,构建“一链一网一平台+智能制造单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促进更多企业触网上云用数赋智。开展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贯通试点,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到2027年,累计新开展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新建2个以上创新示范工厂、8个以上智能工厂和70个以上数字化车间。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四)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专项行动,推动锅炉(窑炉)煤改电(气)、余热余压利用、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等节能改造,推广普及高效节能节水节材生产工艺装备和高效末端治理工艺技术装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物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水平。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和企业循环式生产,打造再生金属回收利用等“静脉经济”产业链条,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到2027年,累计新建30个绿色工厂。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商务委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五)培育优质市场主体。针对性帮扶现有龙头企业加快做强做大,对接好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和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战略部署,争取更多市外优质企业重大生产力布局。实施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行动,重点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等共性领域加快部署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大手牵小手”供需对接行动、开展“整机+零部件”一体化攻关、组建联合体承担科技与产业专项等方式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持续提升企业根植性。到2027年,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国资委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六、主要措施

(一)打造一流产业生态。发挥终端带动效应,深入推动补链强链,以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全价值链提升。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大力发展适配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特点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咨询决策、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定期发布创新应用场景和城市机会清单,加快新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步伐,孕育新产业、催生新业态,促进产业集群迭代升级。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江津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江津分行、区招商投资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设集约高效园区载体。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高工业用地指标在建设用地指标中的比重,优化完善江津工业园区各组团范围与边界,合理规划产业各环节空间布局。全面推进“亩均论英雄”和“标准地”改革,配套实施“五大倍增”行动。简化优质项目落地前置环节,加快盘活低效用地。推动园区建设光伏电站和分布式电网,实现多种能源互济,积极引入智慧能源、数字能源技术,强化园区能源保障能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方向,加快“七通一平”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标准厂房、废水集中处理、固废处置等相关设施建设,增强对产业的适配性。做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衔接,合理有序划分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增强对高端要素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江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进一步丰富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模式,积极承接成渝双核、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生产基地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确保每年均有50亿元及以上新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强化与垂直产业投资领域风投、创投、私募机构合作,以产业基金、项目基金为链接导入优质项目和企业。顺应产业特点,针对性打造应用场景,完善技术、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机制,持续壮大市场规模,增强对优质项目和企业的吸引力。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效应,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吸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瞄准国内外行业龙头开展全链条、全生态招商。加快打造特色园区、资金机构、专业团队和展示中心等支撑平台,促进初创型科技企业和成果转化项目集聚。加强招商统筹,引导新招引项目优先落户“对口”“首谈”组团。

(责任单位:区招商投资局牵头,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强化金融意识、善用资本手段,推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鼓励科创企业发行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科创票据、双创债务融资工具、双创金融债券和创新创业公司债。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加大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供给,积极争取天使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强化政府引导类基金对项目支持,完善政府在创新成果保险补偿、优质企业增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促进产融紧密衔接。

(责任单位: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中国人民银行江津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津监管分局等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五)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建设,加强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重点区域科创资源对接,加快构建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都市圈产业分工格局;加大与永川、璧山等区县的协同,开展相互配套和携手共建产业集群,扩大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深化与开州区产业协作,进一步拓展产业承载空间。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的统筹,研究制定重大政策、重大举措和重要工作安排,协调重大事项。各平台、有关镇街要加快细化举措,打表推进实施,力争早日见成效;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形成工作合力。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招商投资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平台、有关镇街参与)

(二)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市级投融资平台、政府引导类基金和产业、科创类财政专项资金对我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推动申报国家级资金(专项、试点示范),积极争取市级各部门在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指标上,加大对我区支持力度,形成国家和市、区各级政策叠加效应。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国资委等区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格工作考核。建立定期通报和调度机制,依托“赛马”机制,各平台、镇街要将本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推动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促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分平台、分年度制定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的工作目标,提高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发展成效方面的考核权重,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经济信息委)

部门解读:

江津区贯彻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 “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 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媒体视角:

江津区贯彻落实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 “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工作方案 政策解读新闻通稿

一图读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