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江津区红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修订)》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5-10-22 16:26:50

为便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和理解工作方案内容,现就《江津区红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修订)》(以下简称《红薯规划(修订)》)作如下解读。

一、修订背景依据

为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重庆市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有关要求,需对《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津区《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江津区红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的通知》(江津府办发〔202423号)部分内容进行修订。

二、目标任务

《红薯规划(修订)》提出,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四大重点,建成集中连片、三产融合、优质高效、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大、示范带动力强的现代红薯产业集群。到2027年,打造富硒红薯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确保全区红薯种植总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其中富硒红薯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45%以上,培育2家以上龙头企业,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70%以上,申报绿色、有机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富硒认证10项以上,最终实现红薯产业年总产值突破10亿元。

三、适用范围

《红薯规划(修订)》适用区域为江津区全域,适用对象为江津区红薯产业主管部门、区镇村红薯产业技术推广从业人员、红薯经营主体、红薯种植农户等。

四、政策问答

(一)制定规划有何必要性?

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功效,“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作薯粮,使人长寿少疾”,是一种抗旱、耐贫瘠、增产潜力巨大的粮食作物,能在灾年、歉年作为重要的救灾粮食发挥特殊的战略意义。发展红薯产业,可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区农业产业结构,是全区乡村产业振兴查漏补缺的奇招、妙招、后招,更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

(二)红薯产业发展优劣势与机遇如何?

1:红薯有哪些利用价值?

1:一是红薯的营养及保健价值。红薯是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可鲜食或加工,能够提供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物质,在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促进代谢及排便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二是红薯的经济价值。红薯藤叶粗纤维含量高,是一种很好的家畜饲料来源;而块根除作主粮外,由于其淀粉含量丰富、提取工艺简单,也是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食品、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环保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2:我区发展红薯产业有哪些优势?

2:一是有悠久种植历史,自1765年试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种植历史。二是有种植习惯,全区适宜种植区域如今仍然保留着种植习惯。三是有较大规模,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等多项数据均位居全市前列。

3:我区红薯产业存在哪些劣势?

3:一是种植分散,未形成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二是品种混杂且逐渐退化。三是加工规模较小且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四是耕作管理散漫粗放,基本上处于广种薄收、不计效益的状态。五是品牌不响,产品附加值低。

4:我区红薯产业发展有哪些机遇?

4: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二是红薯在食用和精深加工方面潜力巨大,加之红薯产品的供给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平衡,红薯产业的发展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红薯产业规划重点涉及哪几方面建设任务?

答:重点开展五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建设红薯种质资源选育及良种繁育基地,建立辐射渝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红薯良繁体系。二是着力生产基地布局、设施设备升级、栽培技术创新,实现红薯生产五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优质化),构建优质高产的红薯生产体系。三是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为核心,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全面推进绿色高效加工体系建设。四是引导扶持红薯产业种植技术和生产服务主体,提供种植技术咨询、农资、劳务服务,搭建交易平台,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利用“红薯入渝第一站”“富硒名城”“长寿之乡”地域底蕴,丰富“江津富硒健康薯”区域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张力。

政策原文: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江津区红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7年)》(修订稿)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