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2-12 11:22:29

    2024年,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年度任务。今年,我区被纳入2024年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测评样本区县,鼎山街道“三会”解“三事”经验做法将纳入白皮书向全国推介;区司法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化解土地流转纠纷 服务农民增收致富”作为重庆唯一案例入选司法部第一批“法律明白人”典型案例库并将向全国发布;《江津区多措并举抓深抓细网信普法》作为全国优秀普法案例获得中央网信办发文通报表扬;全市首个商会驻庭调解室“福商”调解室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中工作突出的商会调解组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围绕中心大局,切实服务保障江津建设。

1.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川渝政务服务一体化发展,实现40“川南渝西”四市四区拓展通办事项。加强川渝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发布《泸州、永川、江津、荣昌2023年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白皮书》《泸永江荣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服务和融入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执法司法一体化建设,承办首次泸永江三地政法系统案件交叉评查活动,组织召开推进泸永江跨区域社区矫正一体化建设协作交流会,成立泸永江三地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推进跨区域行政执法协同,开展多领域联合执法检查。泸永江劳动维权一体通办获评重庆市川渝人社合作2023年最佳实践案例。

2.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妥善审理金融借款、融资租赁等多发易发案件1320件。依法严厉打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法经营等损害企业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犯罪,挽回案涉企业经济损失680余万元。成立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法治法律一体化服务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12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860条次,办理公证266件、法律援助4件,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31件(其中涉外商事纠纷1件),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92件。

3依法保障“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印发《发挥监督职能助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具体措施》《重庆市江津区区属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实施方案》等文件,国企止损减亏完成率、政企分离改革完成率、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率均达100%。枢纽港集团、江鼎公司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

(二)聚焦公正便民,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1.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制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提升准入效能的意见》。定期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会审重大政策措施11件,抽查政策措施189件,修订(废止)政策措施58件。拓展“信易+行政审批”“信易+信用先锋”“信易+招标投标”“信易+旅游”等信用建设运用场景。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持续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2.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全区1488项事项、35个政务服务部门全面进驻,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门”579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办”,许可事项审批环节减少1104个,审批材料减少1484个,压减证明事项近300个,即办事项达到37%。推广运用“渝快办”服务功能,网上可办率达85.41%。在全市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领域全链条帮代办”,累计提供帮办代办297件次。常态化开展“局长(主任)服务日”暨“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套餐63个。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健全“好差评”工作机制。

3.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区113执法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全区公平竞争审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印发《重庆市江津区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定》,对四大工业园发展中心开展公平竞争审查评估,组织开展泸永江荣四地交叉评估。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抽查相融合,实现了18个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全覆盖。强化对涉企执法的社会监督,设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13个、选聘行政执法监督员20人。

4.不断优化法治法律服务环境。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实现监管“无事不扰”。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及十项措施,加大司法助企力度。探索构建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改革举措,年内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13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688余万元,调解涉企纠纷55件,审查行政合同92件,合同金额539.99亿元。持续巩固深化“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法治体检进企业”“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等活动。

(三)健全制度体系,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1.强化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依法制定2024年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目录并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作用的通知》,实现全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深化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重大决策特别是涉民生政策出台前进行充分论证和风险评估。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编制并公布2024年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立项计划,开展规范性文件管理专题培训。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制度和后评估制度,报送备案区政府规范性文件11件。开展涉收费、罚款、摊派文件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5次,决定废止区政府规范性文件27件、修改1件。

3“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7+1”综合执法队伍构建完成,执法队伍精简率45%。区级14个赋权部门执法人员下沉镇街,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开展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培训8次。编制形成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共计172项,并向社会公布。各行政执法单位认领行政执法事项9306项,七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初步认领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共计6201项,992项区级部门间执法事项划转到位。建立健全争议协调、执法协作、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实施“综合查一次”。“执法+监督”平台与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贯通,积极探索设置“中小幼校园安全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情况通报、过错追究、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等制度机制。实施泸永江联合执法监督,实行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监督联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自评案卷2354件,集中评查案卷235件。

(四)夯实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面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今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445件,较2023年同期增长137.97%,审结384件,结案率86.29%。制发复议意见书1份,直接纠错44件,纠错率11.45%。行政复议对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达89.84%。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2.迭代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推广应用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村居法务小程序等数字应用平台,成立江津区涉外法律服务团队,让群众享受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关爱特殊群体”系列活动建设,推动便民减证190余名受援人通过个人诚信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

3.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年通过321矛盾纠纷闭环管控”机制区大调解中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4件。切实推动“诉源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分流涉诉矛盾纠纷1966件,调解成功305件。“一站式”智慧调解室建设完成进入试用阶段。全区基层排查社会矛盾纠纷57431件,化解率99.9%

(五)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各项任务落实质效。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并召开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坚持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挂图在全区301个村(社区)张贴悬挂,实现全覆盖。

2.强化法治督察考核。针对市委依法治市办对我区实地督察口头反馈的4个个性问题,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进行梳理、复盘,督促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相关情况已书面报告督察组;采用书面+实地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镇街部门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的年度督察。将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法治建设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2023年度实现区管领导班子考核全覆盖。

3.推行基层法治观测点和法治观察员工作制度。设立法治观测点3个,选聘法治观察员7名,在全区各基层司法所设置法治意见收集箱30个,同时在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开通法治意见建议版块,通过“线上+线下”广泛收集法治意见建议。目前收到意见建议1条,已整改完成。

二、存在问题

2024年以来,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不系统不深入。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形式单一,政治理论学习未能入脑入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推动工作还有差距。二是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有待提升。个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程序意识不强,未严格按照法定步骤和程序履行职权。个别单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到位,少数镇街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度较缓。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个别单位服务企业群众过程中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不到位,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在涉企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个别执法部门及人员同当事人之间存在沟通不畅、解释不到位现象。四是矛盾纠纷化解还有短板。个别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主管部门和行专调委会边界不清、职责不明。人民调解员法律素养、调解技巧仍需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健全完善列席旁听制度。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法治工作队伍培训重点内容。丰富学习载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类普法阵地平台,全面系统宣传、阐释、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年度述法、专题述法机制,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督察作为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完善法治建设考核评价制度,用好考核“指挥棒”倒逼“关键少数”落实法治建设职责。

(三)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和改进各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巡查监督,加大违纪违规及投诉处理力度,营造风清气正、和谐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更加严格规范的执法环境。

(四)进一步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小问题、化解大麻烦。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原则,进一步整合平安、信访、法院、公安、司法等调解资源,夯实“四级”调解组织,完善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