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381009320238D/2018-18659 | [ 发文字号 ] | 江津府办发〔2017〕143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17-12-06 | [ 发布日期 ] | 2017-12-18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经2016年区政府第13次区长办公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6日
重庆市江津区“十三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16-2020)
第一章基本概况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期间我区将不断完善以交通、供水、排水、能源、信息、生态环卫、防灾减灾等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使江津区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节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范围:江津中心城区(几江半岛、滨江新城、德感街道办事处及德感工业园),支坪组团、珞璜组团和双福组团。
规划年限:2016年-2020年。
第二节规划内容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交通(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系统),供水、排水,能源(电力、燃气),信息,生态环卫(垃圾处理、公园绿地),防灾减灾(防洪排涝、消防、防震减灾、地灾防治、城市人防、避难场所)。
第三节规划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和“十三五”规划前期调研相关课题及相关专项规划。
第二章发展基础
随着几江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滨江大道支坪段、南北大道等重点工程建成投用,轨道交通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加快建设和轨道交通3号线延伸至至珞璜段加快推进,几江与双福、珞璜、支坪等地融城步伐加快,城区道路更加通畅,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能源、通讯、环保设施、给排水管网、城市绿地、城市管理数字化等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鼎山公园建成开放,篆山坪公园加快建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美丽滨江城市更加魅力彰显。
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现状
一、城市交通
1.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呈组团式路网格局,主要道路骨架网基本建成。
中心城区主要依托德感大道、西江大道、香江大道(高速公路先锋连接线)、鼎山隧道、江津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几江长江大桥等干道与渝泸高速、江綦高速等高速公路实现交通转换。其中:几江半岛主要依托滨江大道、江州大道、鼎山大道、武城大道、祥瑞大道、元帅大道、迎宾大道、体育路、文菁路等形成“七横九纵”主干路网格局。德感街道及工业园主要依托德感大道、东江路、德油路、兰溪路、平溪路等形成“三横三纵”的主干道体系。滨江新城主要依托南北大道、几江长江大桥、西江大道、团结大道、清栖路、浒溪路等形成“五横六纵”的主干道体系。
双福组团现有绕城高速、南北大道、九江大道、团结大道、福星大道等对外交通及珊瑚大道、福城大道、福城二路等主干道,路网系统较为完善。
珞璜组团位于重庆内环高速和绕城高速公路之间,是渝新欧新起点、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水公铁互联互通交通枢纽。珞璜组团主要依托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省道S106与周边地区联系。
支坪组团被重庆绕城高速公路东西贯通,并在东南侧设有互通口,结合省道S106和滨江大道,对外交通较为便捷,但镇区内部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市政道路骨架,路网结构不完善,现有道路等级较低。
2.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全区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城市的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几江半岛老城区和滨江路,以及人流相对集中的医院、银行、机关等公共场所停车位缺口大。
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由于江津区电动汽车发展总体较为缓慢,电动汽车数量有限,尚未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充换电站,大部分电动汽车均是使用电动汽车自备充电设备外接常规电源进行充电,目前只建设了公交车快充桩1个、私家车慢充桩20个。
二、供、排水
1.供水
中心城区的几江半岛由江津自来水公司鲤鱼石水厂供水,德感工业园和滨江新城由江津自来水公司鲤鱼石水厂过江管道和德感水厂供水。
双福组团由江津区自来水公司供水,建有4000立方米官山顶高位水池、5000立方米的园区黑林高位水池、1万立方米/日的滴水加压站,铺设管径600毫米输水管18余公里、管径100毫米以上的管网约80公里。
珞璜组团由珞璜水厂、拓博水务公司和华博水务公司联合供水,日供水能力分别为1万立方米、1.5万立方米、0.4万立方米。
支坪组团由锦橙公司飞腾水厂和圣源水厂分片供水,日供水能力分别为0.5万立方米和 0.1万立方米。
江津自来水公司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401.53公里,供水总量4400万立方米,虽然自来水用水普及率97%,但均存在供水规模不能满足用水量增长的需求。
2.排水
建成投入使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能力共计6.0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
中心城区现有3座污水处理厂,分别是几江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为3万立方米/日;德感二沱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为1万立方米/日;德感工业园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规模为0.5万立方米/日。
各组团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不能解决用水量增长的处理需求。其中:双福组团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珞璜组团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支坪组团污水处理厂规模为0.06万立方米/日。
表2-1城市污水处理
三、能源设施
1.电力
现有变电站能满足城市用电的增长需求,但缺乏输变电的电源调配。
中心城区现有110千伏平桥变电站、110千伏琅山变电站、110千伏西城变电站、110千伏德感变电站、110千伏兰家沱变电站以及110千伏双龙变电站共计6座进行供电。
双福组团现有500千伏圣泉变电站、220千伏双福变电站、110千伏高浒变电站、110千伏杉树变电站、110千伏槽坊变电站及110千伏龙煜专用变电站共计6座进行供电。
珞璜组团现有110千伏顺江变电站和220千伏长合变电站。
支坪组团仅有35千伏仁沱变电站,不能满足用电的增长需求。
2.燃气
生活能源主要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城市居民燃气气化率达97%以上,天然气气化率约74%。天然气为管道供气,居民液化石油气气化率约26%,液化石油气为瓶装供气。
中心城区燃气供应量能够满足其需求,其中:几江半岛天然气主要来自泸州-重庆长输管线(江津输气站)和江津自产天然气(和平集气站及由李市至江津输气干管);德感工业园主要由团结配气站、德感组团配气站和德感配气站三个片区供气;滨江新城天然气来源于重庆西彭天然气门站。
双福组团现有渝西配气站和金马天然气公司,燃气供应量能够满足其需求,其中:渝西配气站日供气能力为15万立方米,金马天然气公司日供气量为15万立方米。
珞璜组团现有顺江配气站,输气干管管径159毫米,燃气供应量能够满足其需求,加强各片区燃气管线建设。
支坪组团现有管网来自蜀南气矿仁沱净化厂,管道为管径90的聚乙烯管,设计压力为0.4兆帕,燃气供应量不能够满足其需求,另缺乏燃气调压设施。
表2-2城市居民燃气气化率
四、信息
江津城区现已基本建成程控交换、光缆数字、数据通信、无线市话、移动通信等覆盖城乡的通信网和宽带接入互联网,全区固定电话交换已实现程控化。
江津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也已取得显著进展,信息产业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在带动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改进政府服务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生态环卫
1.垃圾处理
规划区现有双宝生活垃圾处理场,总库容量为224万立方米,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300吨,目前已经填埋约140万立方米,江津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85%。
在收运系统方面,中心城区建成4个垃圾转运站,设计总规模为410吨/天;双福组团建成1个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80吨/天,珞璜组团建成2个垃圾转运站,设计总规模130吨/天,支坪组团建成1个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70吨/天。
2.公园绿地
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023公顷,绿化覆盖面积126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70.3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19.6%,绿地率为15.8%,人均公园绿地为6.21平方米,均小于市平均水平。
表2-3城市绿化面积表2-4绿化率
六、防灾减灾
1.防洪排涝
中心城区防洪排涝两线一点(两线:垂直于滨江路各交汇处区域、大河沟与长江交汇段;一点:几江中学点)下雨天易出现内涝,应解决城市积水内涝的相关问题,鼎山山脚缺少截洪沟,应推进排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大河沟和建工路段泄洪沟,组团局部下雨天易出现内涝,均应加快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2.城市消防
规划区现有4个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德感一级普通消防站、双福一级普通消防站和珞璜一级普通消防站),结合城市建成区发展需要滨江新城应加快消防站的建设工作。
现全区地上式市政消火栓约1400个,按《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 51080-2015)规定在城市道路上不超过120米设一个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不大于150米,消火栓的布设未达到要求,城区消火栓数量不足。
3.防震减灾
江津区处于六度抗震设防区,建筑按六度设防标准设防,建成区救援体系和疏散通道,不能迅速到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内规定的步行5至10分钟路程为疏散半径的避难场所的标准。
4.地灾防治
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为长江两岸和艾坪山、篆山坪等山地区域,应加强对艾坪山、篆山坪等山地和山上建设项目的规模强度控制,对各组团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降低诱发地灾危险的可能性。
5.城市人防
应根据《人防战术技术要求》规定和我区城市常住人口情况修建防空地下室。到目前,我区人防工程体量还未达到要求。
6.避难场所
已建成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各两处,分别为江津区体育场和江津中学,按《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增设应急避难指示标志,设置紧急疏散路线,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等,目前已通过验收。
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大多属于只设置周边道路指示标志,而内部标志和配套设施相对缺乏。
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二、几江半岛与各组团之间的道路衔接不紧密;
三、机动车自然增长与公共停车设施不足的矛盾突出,停车难的问题和占道停车矛盾日益突出,现有公交首末站和客运站不能满足需求;
四、充换电设施标准不统一、不完善,运维难度大;
五、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六、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七、系统防灾减灾能力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提升;
八、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意识不够。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层面看,“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全面展开,为我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重要机遇;从重庆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站在国内外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重庆把脉定向,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完善,为我区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困难和挑战。“十二五”期间,全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供给不足,“十三五”期间,我们既要弥补短板,又要保证“两前三区一高地”发展目标的基础设施平台搭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河流水体质量日益恶化,城市垃圾不断增加,环境问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旧城区人口密度过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紧张,受土地、水等资源的约束,建设资源有限。
第二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两个定位、一个总要求”,围绕“一轴两翼”的城市发展框架,以提升功能、改善民生及人居生态环境为目的,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发展环境为动力,在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有序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规划原则
一、规划引领,建设统筹
坚持规划先行,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统筹旧城旧城提升与新区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区域性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理并相对集中布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高配套建设水平。
二、适度超前,适应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建设适度超前,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适应未来几年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聚集和辐射作用,引导城市发展。
三、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调整和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科学优化布局,形成规模合理、等级有序、联系密切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
第四节发展目标
江津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以江津区“十三五”总体规划发展目标为依据,加快“融城、扩容、提质”步伐,高标准高品质建设以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几江半岛为南北向的城市发展轴,以拥有较好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珞璜、德感为东西两翼的“一轴两翼”城区同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内畅、外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基础设施体系的整体性、融合性、可持续性,为全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产业和人口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城市交通
1.城市道路
着力加强与周边区县的交通联系,建成四面山高速、合璧津高速、九龙坡至永川高速江津段等项目,建设江津至永川快速干道,前期研究江綦高速夏坝下道口连接210国道快速干道,畅通高速路口连接线。
推进对外快速道路建设,加快建设江津城区与重庆主城连接的交通干道,以构建骨架路、连接内外环、衔接射线高速为建设重点。建设完善“一轴两翼”城市路网,推进双福-几江片区融城快速通道、珞璜融城快速通道建设,强化几江半岛与各组团的交通联系。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完善干路总长约219公里,其中:快速路长49公里,主干路长76公里,次干路长94公里。
2.城市桥梁
建成新白沙沱长江大桥(位于渝黔铁路新线上),支坪花铺綦河大桥,支坪真武綦河大桥,建设小南海长江大桥,积极推进铜罐驿长江大桥、五举沱长江大桥、支坪长江大桥等前期工作。
3.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轨道交通延长线圣泉寺站至鼎山站段及轨道交通延长线珞璜站至鱼洞站段,启动轨道交通延长线鼎山站至珞璜站段,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十七号线和轨道交通七号线的规划建设。
4.公共交通设施
努力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生态、多元”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推进滨江新城公交首末站、双福公交首末站、双福和珞璜公交接驳首末站、支坪公交首末站、滨江新城和支坪两个一级客运站的建设。加快开通江津融城公交线路,加强工业园公交线路布局。
5.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加快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停车产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利用好资源和时差,错时停车,实现资源互补。建立停车诱导系统,在停车场管理中,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实现停车的自动管理,提高停车智能化水平,推进立体停车库建设,发展生态停车场。
6.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江津区正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主要通过城市公交、出租车、政府部门等使用电动汽车进行示范引导。
7.慢行系统
以步行方式为最主要的慢行交通方式,非机动车作为部分有条件地域的补充发展方式,完善行人过街设施,沿城市主次干路每隔250-300米设置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人流特别集中的商业区,应规划设置步行街区,为居民休闲、购物提供方便和安全,滨水区域、滨水公园区域应结合规划设置休闲步道,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条件。
二、供、排水
1.供水
至2020年,中心城区及各组团人均用水取300~450升/人.日,总供水需求最高日达44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普及率达98%,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2%以下,鼓励工业企业实施中水回用。
2.排水
中心城区及各组团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提高城市雨洪管理能力,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按就近分散排放原则,所有道路及地块雨水均就近排入附近自然河道或雨水主干沟、自然河道大部分沿原走向接入下游,局部地区结合地块整治和规划道路改线渠化,充分利用自然河流水系,雨水排入景观水体时采取措施防止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
坚持“集中收集、相对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循环利用”的原则处理污水,大力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完善城区二、三级管网雨污水分流整治功能,加快污水处理场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和能力,至202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三、能源
1.电力
依托重庆市大电网,以区域内电能为补充,形成以国家电网为主供电源,地方水电为补充和保护电源的供电模式,保证供电可靠性,至2020年,中心城区最大用电负荷为100万千瓦。
2.燃气
全力开拓“十三五”期间气源,满足我区对天然气的需求,保持天然气快速发展,开拓其它气源,积极争取CNG、LNG等气源,中心城区民用气普及率100%。
四、信息
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261个信号盲点进行基站建设,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做到4G网络全覆盖。加快建设“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平台支撑能力;推进城区WIFI网络建设,布局5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加快有限电视网数字化和双向改造,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打造宽带光网城市、高速无线城市。
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区、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慧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网格化管理为重点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打造“智慧江津”。
五、生态环卫
1.垃圾处理
实行废弃资源再生利用,努力推进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三化目标,至2020年,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2.公园绿地
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8.26平方米。
六、防灾减灾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要逐步建立完善城市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以城市安全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防洪排涝、消防、抗震、地灾防治、人防、避难场所等,至2020年,健全防灾体系,完善城市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城市安全。
第四章重点建设任务
“十三五”期间,以“十二五”建设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站在新的起点,深入分析江津发展基础和潜力,全面把握江津发展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科学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城市交通
一、城市道路
加强江津城区与重庆主城区间的通道规划与建设,通过各类客运枢纽和站场有机衔接,实现江津与重庆主城交通一体化。
构建直达内环的快速通道:一是优化成渝扩能通道双福段,增强双福至主城的快速通道功能,落实南北大道与绕城高速的衔接。二是推进建成快速路二纵线绕城至南北大道段,增强滨江新城至主城的快速通道功能。三是推进建成快速路一纵线至小塆立交和规划控制新增支坪长江大桥,增强几江半岛和支坪至主城的快速通道功能,优化调整绕城高速渝泸立交,实现渝泸高速-支坪长江大桥-快速路一纵线至内环的直达快速通道。四是优化快速路三联络线,增强珞璜至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功能。
同时,强化几江半岛和各组团间联系通道,完善“一轴两翼”的连接道路与内部路网建设,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完善城市主次干路、支路,畅通南北、连贯东西,形成“一轴两翼”一体化交通网络。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滨江新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该片区应依据专项规划,与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和新区建设同步进行,并对原有的存量资源逐步进行改造。
涉及建设的城市道路共99项,其中:双福组团23项、滨江新城33项、德感工业园20项、珞璜组团14项和支坪组团2项(详见下表)。
表4-1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所属 平台 | |
1 | 华岩隧道 西延线 | 起于华岩隧道西侧白彭路,止于绕城高速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收费站,双向6车道,含4座立交,共5.7公里。 | 2016-2017 | 260000 | 双福组团 | |
2 | 快速路一纵线 | 农马立交至白彭路段 | 起于农马立交,止于白彭路,双向8车道加两侧辅道,含4座立交,共11.2公里。 | 2016-2019 | 550000 | 双福组团 |
白彭路段至小湾立交段 | 起于白彭路,止于小湾立交,共11.3公里。 | 2016-2020 | -- | 双福组团 | ||
3 | 金曾路南延伸线组团大道至华岩隧道西延伸线 | 起点接双福新区组团大道(福星路),终点接华岩隧道西延伸线,双向6车道,含1座立交,共2.2公里。 | 2016-2018 | 64100 | 双福组团 | |
4 | 陶家隧道 | 起于五横线李家湾立交,向西经陶家隧道穿中梁山,止于绕城高速公路,双向8车道,隧道长4.2公里,含3座大型立交,共18.1公里。 | 2016-2020 | -- | 双福组团 | |
5 | 七纵线曾家至走马段 | 高新大道至双福大道,主线双向6车道,两侧各两车道辅道,含6座立交,1座隧道,共8.2公里。 | 2016-2020 | -- | 双福组团 | |
6 | 珊瑚大道 东延伸线 | 起于现状珊瑚大道,止于九龙坡区白彭路,双向6车道,含2座立交,共5.37公里。 | 2016-2020 | 107500 | 双福组团 | |
7 | 福城二路 跨线桥 | 总长273米,桥梁长度73米,路面长度200米,路幅宽度34米,其中行车道宽度24米,桥梁采用1跨13米简支空心板+2跨30米砼小箱梁结构。 | 2017年完成 | 1458 | 双福组团 | |
8 | 英利东侧道路 | 全长1051米,路幅宽度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道路等级次干道 | 2016年完成 | 2200 | 双福组团 | |
9 | 英利 西侧路 | 全长602米,路幅宽度32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道路等级次干道。 | 2016年完成 | 1300 | 双福组团 | |
10 | 江津区双福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缙云山支路、东方光大环道延伸段、交大支路、珊瑚大道延伸段、福城南干道、4S城片区1.2.3号路、九元路、团结大道延伸段、九龙路南段、来凤路、珊瑚大道附属工程、南北大道迎宾段、津福大道、津福大道延长段、享堂二期平场。 | 2017年完成 | 58000 | 双福组团 | |
11 | 九元路二期 | 全长902米,路幅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 | 2016年完成 | 2000 | 双福组团 | |
12 | 享堂北路 | 全长400米,路幅宽度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道路等级次干道。 | 2017年完成 | 600 | 双福组团 | |
13 | 享堂东路 | 全长400米,路幅宽度26米,其中行车道宽16米,道路等级次干道。 | 2017年完成 | 600 | 双福组团 | |
14 | 缙云山支路 一标段 | 长度658米,路幅宽度16米,其中行车道宽8米,道路等级次干道。 | 2016年完成 | 687 | 双福组团 | |
15 | 缙云山支路 二标段 | 北接珊瑚大道西延线,南至缙云山支路一标段,全长830米,路幅宽度16米。 | 2017年完成 | 1000 | 双福组团 | |
16 | 罗感路 | 起于双福新区罗家槽,止于感仙寺,全长3444.371米;路基宽5.5m,路面宽4.5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 2017年完成 | 800 | 双福组团 | |
17 | 九菜路 | 起于花房小学(K0+000),止于大门(K2+381.433),全长2381.433米;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 2017年完成 | 333 | 双福组团 | |
18 | 赛尹路 | 起于双福新区赛鼓山,止于尹家岚垭,全长1277.931米;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 2017年完成 | 156 | 双福组团 | |
19 | 小康支路 | 全长436米,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度12米。 | 2017年完成 | 350 | 双福组团 | |
20 | 巴福大道二期 | 全长440米,路幅宽36米,其中行车道宽24米,次干道。 | 2017年完成 | 330 | 双福组团 | |
21 | 福城东干道 | 南接枫林大道,北至福城二路,全长1.5公里,标准路幅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 | 2017年完成 | 3000 | 双福组团 | |
22 | 津福大道 一标段 | 北临嘉裕地产,西接嘉裕路,东接德意西路,全长约200米,标准路幅宽度36米,双向六车道。 | 2017年完成 | 600 | 双福组团 | |
23 | 珊瑚大道西段 | 全长1公里,红线宽度80米,标准路幅宽度49米,双向八车道。 | 2017年完成 | 4000 | 双福组团 | |
24 | 柏杨路 | 起于浒溪路,止于滨州路。全长约660米,双向两车道。占地约33亩。 | 2016-2020 | 3800 | 滨江新城 | |
25 | 德泽路 | 道路全长2246米,宽度24米。 | 2016-2020 | 5800 | 滨江新城 | |
26 | 滨雅路 | 道路全长977米,宽度24米。 | 2016-2020 | 4400 | 滨江新城 | |
27 | 东11号路 | 道路全长95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4300 | 滨江新城 | |
28 | 东13号路 | 道路全长81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5000 | 滨江新城 | |
29 | 东14号路 | 道路全长546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2500 | 滨江新城 | |
30 | 东15号路 | 道路全长397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1800 | 滨江新城 | |
31 | 东16号路 | 道路全长393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1800 | 滨江新城 | |
32 | 东17号路一期 | 道路全长470米,宽度32米。 | 2017-2020 | 3000 | 滨江新城 | |
33 | 东18号路 | 道路全长381米,宽度16米。 | 2017-2020 | 1200 | 滨江新城 | |
34 | 东19号路 | 道路全长539米,宽度16米。 | 2017-2020 | 1700 | 滨江新城 | |
35 | 西2号路 | 道路全长1130米,宽度36米。 | 2017-2020 | 7400 | 滨江新城 | |
36 | 西4号路 | 道路全长110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5000 | 滨江新城 | |
37 | 西5号路一期 | 道路全长60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3500 | 滨江新城 | |
38 | 西7号路二期 | 道路全长88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2600 | 滨江新城 | |
39 | 西7号路三期 | 道路全长340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10000 | 滨江新城 | |
40 | 西8号路 | 道路全长65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4000 | 滨江新城 | |
41 | 西12号路 | 道路全长44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2000 | 滨江新城 | |
42 | 西14号路 | 道路全长500米,宽度20米。 | 2017-2020 | 1950 | 滨江新城 | |
43 | 圣泉北路 | 道路全长1330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6000 | 滨江新城 | |
44 | 松林路 | 道路全长2110米,宽度36米。 | 2017-2020 | 23000 | 滨江新城 | |
45 | 团结东路 | 道路全长408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1800 | 滨江新城 | |
46 | 团结北路 | 道路全长2246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10000 | 滨江新城 | |
47 | 浒溪路北段 | 起于东12号路K0+684.225,止于东19号路。道路全长2240米,宽度36米。 | 2017-2020 | 14400 | 滨江新城 | |
48 | 德感滨江路一期 | 起于二沱客渡码头,止于德感防洪提南端重点。道路全长2245米,宽度24米。 | 2017-2020 | 10000 | 滨江新城 | |
49 | 双龙路 | 起于滨江新城核心区西区,止于中渡街接滨江路。道路全长1476米,宽24米。 | 2017-2020 | 8493 | 滨江新城 | |
50 | 春晖路二期 | 长约600米,宽32米。 | 2017-2020 | 3500 | 滨江新城 | |
51 | 燕子岩道路 | 长约1000米,宽36米。 | 2017-2020 | 82000 | 滨江新城 | |
52 | 燕子岩隧道 | 长约980米,宽36米。 | 2017-2020 | 22000 | 滨江新城 | |
53 | 荷花路二期 | 长约650米,宽24米。 | 2017-2020 | 4000 | 滨江新城 | |
54 | 长岭路 | 长约7900米,宽36米。 | 2017-2020 | 60000 | 滨江新城 | |
55 | 高家坪上山道路 | 长约1800米,宽14米。 | 2017-2020 | 5000 | 滨江新城 | |
56 | 滨江新城地下综合管廊 | 全场36.16公里,含通信、给水、污水、电力、燃气、预留管位等管线。 | 2017-2020 | 186000 | 滨江新城 | |
57 | 德油路中段改扩建工程 | 兰溪路立交至平溪路转盘段,全长约1.3公里,双向4车道。 | 2017年完成 | 3065 | 德感工业园 | |
58 | 三一路 | 艾港路至平溪路段,全长0.8公里,双向共4车道。 | 2016年完成 | 2000 | 德感工业园 | |
59 | 艾港路 | 德油路至三一路段,全长约0.8公里,双向共2车道。 | 2016年完成 | 1400 | 德感工业园 | |
60 | 缙云大道D段(东方红服务中心段) | 起于东方红桥头,止于东方红社区服务中心,全长约400米,双向4车道。配套建设临时过渡路段约500米,以及平溪河西岸截污干管。 | 2017年完成 | 2500 | 德感工业园 | |
61 | 缙云大道D段(东方红还建房路段) | 起于东方红社区服务中心,止于德临路,全长约1200米(含连接德临路交通节点工程,不含德临路高桥溪中桥),双向4车道。配套建设平溪河西岸截污干管。 | 2017年完成 | 4300 | 德感工业园 | |
62 | 德油路北段改扩建工程 | 德临路至园区大道转盘段,全长约1.7公里,双向4车道。 | 2017年完成 | 6000 | 德感工业园 | |
63 | 港城大道 | 起于津马路,止于兰溪路,全长约1.5公里,双向共4车道。 | 2016年完成 | 8000 | 德感工业园 | |
64 | 巴山片区路网工程二期 | 包括巴山路(北段、中段)、安坤路,双向共2车道,合计总长约1.0公里。 | 2017年完成 | 1500 | 德感工业园 | |
65 | 北部拓展区路网工程(一期) | 三五路延长段:起于3539项目北端,经三三北路接至临风路,全长约400米,双向两车道。三三北路:起于三五路,自西向东德福路,全长约400米。三三东路:起于3533项目,由西向东接入德福路,全长约200米。 | 2017年完成 | 2500 | 德感工业园 | |
66 | 潍港路 | 起于兰溪路,自南向北经怡德家园、亲禾城,止于潍柴职工医院北(老潍港路口),全长约1.2公里,双向2车道。 | 2016年完成 | 3500 | 德感工业园 | |
67 | 平溪路西延段 | 起于现状平溪路西段,自东向西延伸,跨桥后止于缙云大道,全长720米(含桥160米),双向共4车道。 | 2018年完成 | 7500 | 德感工业园 | |
68 | 兰溪路西延段 | 起于现状兰溪路,自东向西延伸,跨桥后止于缙云大道,全长720米(含桥160米),双向共4车道。 | 2018年完成 | 6500 | 德感工业园 | |
69 | 园区大道延伸段 | 园区大道纳川段延伸至缙云大道B段,双向4车道,全长约300米,含桥约120米。 | 2018年完成 | 3000 | 德感工业园 | |
70 | 德滨路 | 位于平溪河西岸,缙云大道以东,北侧与兰溪路延伸段相接,全长约1.5公里,双向2车道。 | 2018年完成 | 1500 | 德感工业园 | |
71 | 德临路改扩建工程(二期) | 起于高桥溪桥头,止于堰塘湾(滨江新城海螺立交),全长约2.0公里,双向4车道。二期工程长约1.4公里。 | 2018年完成 | 4500 | 德感工业园 | |
72 | 平溪河片区路网工程 | 缙云大道B段、C段及其他规划道路等总长约3.0公里的主骨架道路,根据平溪河片区详细规划分期分段实施。 | 2017-2019 | 10000 | 德感工业园 | |
73 | 镜湖路 | 起于园区大道(长风生活区),经镜湖小区止于德油路北段(金桥科创园),全长约1.0公里,双向两车道。 | 2017年完成 | 3500 | 德感工业园 | |
74 | 北部拓展区路网工程(二期) | 德福路:起于现德油路与德临路交叉口,由南向北止于津临路,全长约1800米,双向四车道。津临路:起于津马路,自东向西止于缙云山脚,全长约2000米。缙云大道E段:由南向北止于津临路,全长约1600米,双向四车道;临风路:起于德福路,自东向西经止于缙云山脚,全长约2000米。 | 2017-2019 | 16000 | 德感工业园 | |
75 | 物流园片区路网工程(一期) | 德油路(和爱段K0+000~K0+880段):全长约0.9公里,双向4车道;长江路(K3+820~K4+250段):德油路至长江四路,全长约0.43公里,双向4车道;长江四路(K0+8600~K2+100段),起于艾港路口,经中兴路、和港路接至长江路,全长1.4公里,双向共4车道;长江五路(K0+000~K0+690段,):起于艾港路,经中兴路接至和港路,全长0.7公里,双向共2车道;和港路(K0+000~K0+580段):起于德油路,接至长江四路止,全长0.6公里双向共2车道;中兴路(K0+000~K0+700段):起于德油路,接至长江四路止,全长0.7公里,双向共2车道。 | 2018年完成 | 10000 | 德感工业园 | |
76 | 物流园片区路网工程(二期) | 主要包括长江路(约2.4公里)、长江二路(约1.4公里)、长江三路(约1.3公里)、华电路(约1.0公里)、艾港路(约0.8公里)、中兴路(约0.6公里)、和港路(约0.4公里)等,合理里程约8.0公里。 | 2018年完成 | 17000 | 德感工业园 | |
77 | 中兴大桥连接道改造工程 | 改造段道路长520米,标准路幅宽44米。 | 2017年完成 | 625 | 珞璜组团 | |
78 | 园区大道南延段工程 | 道路长约1.3公里,标准路幅宽44米,双向6车道。 | 2017年完成 | 5625 | 珞璜组团 | |
79 | 珞璜工业园马垭路东段 | 道路长约1.3公里,标准路幅宽36米,双向6车道。 | 2017年完成 | 5000 | 珞璜组团 | |
80 | 珞璜工业园渝黔铁路珞璜南站换乘枢纽配套工程 | 站前广场站前广场总用地面积29727平方米,共包含站前大道、玉兰大道西延段、启北路西延段共3条道路,总长约2.93公里。 | 2017年完成 | 22500 | 珞璜组团 | |
81 | 珞璜东站配套市政道路 | 完成前期投配工作,力争动工。 | 2016-2020 | -- | 珞璜组团 | |
82 |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项目市政路网及监管体系工程 | 监管工艺及信息化系统工程、道路及管网工程、卡口、配套停车场、综合大楼、查验区、检疫处理区等。 | 2017年完成 | 50000 | 珞璜组团 | |
83 | 威马片区市政路网工程 | 道路长约4公里,标准路幅宽32米、24米、16米。 | 2016-2018 | 24000 | 珞璜组团 | |
84 | 绕城高速以南市政路网工程(一期) | 平场约2000亩,道路长约3公里,标准路幅宽32米、24米、16米。 | 2017-2018 | 21000 | 珞璜组团 | |
85 | 绕城高速以南市政路网工程(二期) | 平场约2000亩,道路长约2公里,标准路幅宽32米、24米、16米。 | 2018--2020 | 18000 | 珞璜组团 | |
86 | 珞璜工业园小岚垭铁路物流枢纽至马垭路连接线道路工程 | 马垭路西延段至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约1Km。跨柑子溪大桥一座及河道改渠约330米。 | 2017年完成 | 8125 | 珞璜组团 | |
87 | 黄石桥片区市政路网 | 平场约1100亩,道路长约5.5公里,标准路幅宽24米、16米。 | 2017-2020 | 21000 | 珞璜组团 | |
88 | 马宗片区市政路网 | 道路长约4.7公里,标准路幅宽24米、16米。 | 2017-2019 | 21070 | 珞璜组团 | |
89 | 江津区珞璜工业园基础设施工程 | 珞璜工业园云港大道未建段工程、珞璜工业园马南大道(马垭路-绕城高速段)道路工程、园内支线路网道路、管网、绿化、路灯等。 | 2017年完成 | 50000 | 珞璜组团 | |
90 | 四楞碑片区市政路网 | 道路长约5公里,标准路幅宽24米、16米。 | 2017-2020 | 15050 | 珞璜组团 | |
91 | 文冲街 | 长度829m,宽度26m,四车道。 | 2016-2020 | 60000 | 支坪组团 | |
石栀路 | 长度971m,宽度26m,四车道。 | |||||
堤罗路 | 长度1352m,宽度26m,四车道。 | |||||
花铺大道 | 长度1881m,全幅宽度36m,六车道。 | |||||
栀花大道 | 全幅宽度44m,六车道。 | |||||
92 | 支坪绕城高速下道口扩建 | 支坪收费站至G348平安路交叉口段由现状2车道扩建为4车道,拓宽段总长约100米,最大坡度2.8%。 | 2017年完成 | 3000 | 支坪组团 | |
93 | 路面更新升级 | 15万平方米“白改黑”道路;20万平方米更新道路升级。 | 2016-2020 | 12900 | -- | |
94 | 旧路改造 | 改造60万平方米车行道,改造15万平方米人行道。 | 2016-2020 | 45000 | -- | |
95 | 结构设施检测 | 对4座大桥每年检测一次;对4座立交桥和2座天桥三年检测一次;对2座隧道每年检测一次。 | 2016-2020 | 1500 | -- | |
96 | 德感后街道路 整治 | 维修改造破损道路7000平方米。 | 2017年完成 | 500 | -- | |
97 | 鼎山大道东延伸线工程 | 是鼎山大道与宝鼎路连接路段,长约550米,宽40米,双向六车道。 | 2017年完成 | -- | -- | |
98 | 南门路拓宽改造工程 | 拓宽南门路(大西门转盘至东门转盘),全长930米道路由原两车道变为四车道。 | 2017年完成 | -- | -- | |
99 | 东部新城断头路建设 | 长风路(琅山大道至文菁路段),全长0.13公里,幅宽26米,双向四车道;裕民路0.797公里,幅宽30米,双向四车道;江州大道(化肥厂段)0.13公里,幅宽15米;东关路0.596公里,幅宽26米,双向四车道;大同路0.26公里,幅宽26米,双向四车道。 | 2018年完成 | -- | 企业投资 | |
96 | 小计 | 2066117 | -- |
二、城市桥梁
建设小南海长江大桥,积极推进铜罐驿长江大桥、支坪长江大桥等前期工作,强化江津与主城交通一体化。其中,小南海长江大桥为规划预留的珞璜至大渡口跳蹬的长江大桥;铜罐驿长江大桥联系珞璜与铜罐驿,形成串联江津德感、九龙坡西彭及江津珞璜、巴南鱼洞的便捷通道;支坪长江大桥为规划预留的联系江津支坪至九龙坡西彭的跨江大桥,可进一步拉近江津支坪组团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
涉及建设的桥梁和立交共12座,其中:几江半岛2座、珞璜组团5座、支坪组团3座(详见下表)。
表4-2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几江长江大桥南桥头立交工程 | 几江长江大桥下道左侧部分建筑物、大同路两侧建筑物拆迁,东门节点立交桥建设。 | 2017-2018 | 55000 | 几江 |
2 | 塔坪路与江洲大道交叉路口立交桥 | 建设下穿道两条:从几江大桥下道的车流经塔坪路左转下穿进江洲大道;电力公司直行下穿进江洲大道。建设天桥一座:江洲大道左转至塔坪路天桥。 | 2017年完成 | 5000 | 几江 |
3 | 绕城高速珞璜西立交 | 设5条匝道,六进八出收费站。 | 2017年完成 | 24100 | 珞璜组团 |
4 | 中兴大桥 | 桥梁长98米,桥梁宽度采用33米,0.12公里。 | 2017年完成 | 3102 | 珞璜组团 |
5 | 珞璜工业园天水坪中桥 | 桥梁全长约70米,宽16米。 | 2017年完成 | 750 | 珞璜组团 |
6 | 支坪真武场 綦河大桥 | 桥梁及连接道。 | 2018年完成 | 4000 | 支坪组团 |
7 | 支坪花铺 綦河大桥 | 桥梁及连接道(连接珞璜A区-支坪滨江路)。 | 2018-2020 | 50000 | 支坪组团 |
8 | 小南海 长江大桥 | 桥梁及互通立交。 | 2016-2020 | 100000 | 珞璜组团 |
9 | 铜罐驿 长江大桥 | 桥梁及连接道。 | 2017-2020 | 80000 | 珞璜组团 |
10 | 支坪长江大桥 | 桥梁及互通立交。 | 2018-2020 | 100000 | 支坪组团 |
11 | 五举沱 长江大桥 | 桥梁及互通立交。 | 2016-2020 | 250000 | 几江 |
12 | 轨道交通圣泉寺站至鼎山站 | 新建1座轨道专用长江大桥、2座隧道、2座地上车站,以及高架区间工程。全长约4.63公里。 | 2017-2020 | 230000 | 几江 |
13 | 小计 | 845852 | -- |
“十三五”重要道路交通示意
三、城市轨道交通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重庆主城区形成交通“无缝衔接”,强化中心城区及各组团与重庆主城区之间的联系,实现“半小时主城”目标。
建成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轨道交通延长线圣泉寺站至鼎山站段及轨道交通延长线珞璜站至鱼洞站段,三条线路共计48.69公里,启动轨道交通延长线鼎山站至珞璜站段,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十七号线和轨道交通七号线的规划建设(详见下表)。
表4-3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1 | 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 | 起于轨道交通5号线大渡口区跳磴站,经九龙、双福工业园,止于江津滨江新城,全程约26.7公里(其中大渡口区4.4公里,九龙坡区6.5公里,江津区15.8公里,另双福境内设车辆段2002米)。共设6座车站(大渡口境内设建桥C区站,九龙坡境内设九龙园站,江津境内设双福东站、双岛湖站、滨江新城北站、圣泉寺站),平均站间距5.3公里。 | 2016-2019 | 652000 |
2 | 轨道交通延长线圣泉寺站-鱼洞 | 圣泉寺站至鼎山站段线路全长4.63公里,共设车站2座,平均站间距约2公里,设几江站(高架侧式站)和鼎山站(高架侧式站)。 珞璜站至鱼洞站线路全长17.36公里。共设车站5座(渔洞站、珞罐子溪站、玉观站、碑亭站、珞璜站),在罐子溪设车辆基地1座。 | 2017-2020 | 1009800 |
鼎山站至珞璜站线路全长19.91公里,共设车站4座(琅山站、高牙站、支坪站、支坪东站),在支坪预留车场一座。 | -- | -- | ||
3 | 轨道交通17号线 | 连接大学城、曾家、金凤、走马、双福。全程35.7公里,其中江津区8.35公里,设站5座。 | -- | -- |
4 | 规划控制轨道交通7号线 | 北碚-江津,全程70.7公里。经西彭至江津几江半岛。 | -- | -- |
“十三五”轨道交通建设示意图
四、公共交通设施
沿主要客流交通集散点布局地面公共交通线路,建设交通换乘枢纽,调整和优化公交线网,建立综合公交信息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改善居民出行结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涉及新建的客运站共2处,其中,滨江新城、支坪组团各1处;公交车首末站共5处,其中:双福组团2处、滨江新城和支坪组团、珞璜组团各1处(详见下表)。
表4-4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滨江新城汽车客运站 | 一级站 | 2017-2020 | 20000 | 客运枢纽建设 |
2 | 支坪汽车客运站 | 一级站 | 2017-2020 | 15000 | -- |
3 | 滨江新城、双福、支坪公交首末站 | 二级站 | 2017年完成 | 30000 | 公交站建设 |
4 | 双福公交接驳首末站 | -- | 2016年完成 | 1500 | -- |
5 | 珞璜公交接驳首末站 | -- | 2017-2020 | 1500 | -- |
6 | 小计 | 68000 | -- |
五、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立体停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造价低,运行经济等优点,可根据场地特点和需要灵活设置。
生态停车场是一种高绿化和高承载的停车场,生态草坪停车,既有利于解决停车问题也可以绿化城市,对城市美化有一定作用,城市规划可以考虑绿化带与停车结合,系统修建生态草坪停车场。
涉及新建的公共停车设施项目共5项,其中,几江半岛4项、滨江新城1项(详见下表)。
表4-5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停车设施 | 公共停车场泊位1548个(鼎山公园停车场230个,祥瑞大道停车楼638个,鲤鱼石立体停车库200个,鼎山大桥下停车场180个,四牌坊小学立体停车库200个)。 | 2016-2020 | 7000 | -- |
2 | 滨江新城社会停车场 | 占地15亩,建筑面积约8050平方米。 | 2016-2020 | 1500 | -- |
3 | 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 | 1.新区中心医院公共停车楼占地面积1037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5平方米,增设车位438个。 2.西江街地下公共停车场及广场建设,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8平方米,增设车位120个。 3.时代广场步行街综合整治项目(停车设施部分)。在时代广场地下空间修建一个固定停车设施,增加停车泊位260个;在周边道路区域通过技术改造,新增路内停车泊位93个;两项合计353个。 | 2017-2018 | 5700 | -- |
4 | 原文化馆公共停车场 | 占地面积2847平方米,建筑面积2208平方米,增设车位110个。 | 2017年完成 | 100 | |
5 | 几江大桥南桥头公共停车场 | 几江长江大桥南桥头公共停车场占地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增设车位200个。 | 2017年完成 | 300 | -- |
6 | 小计 | 14600 | -- |
六、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及运营网络建设投资的主要包括:充电设施、运营管理系统、配套电网建设等方面。
涉及新建项目共7项,主要包括配电投资、城际站、公交站、其他站、交流桩、直流桩、运营系统。
表4-6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金额(万元) | 合计 |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1 | 配电投资 | 3024 | 3186 | 3348 | 3798 | 4248 | 17604 |
2 | 城际站 | 704 | 352 | 352 | 352 | 352 | 2112 |
3 | 公交站 | 312 | 156 | 312 | 156 | -- | 936 |
4 | 其他站 | 1092 | 1092 | 936 | 936 | 936 | 4992 |
5 | 交流桩 | 483 | 639 | 498 | 588 | 792 | 3000 |
6 | 直流桩 | 685 | 913 | 1162 | 1403 | 1587 | 5750 |
7 | 运营系统 | 800 | -- | -- | -- | -- | 800 |
8 | 合计投资 | 7100 | 6338 | 6608 | 7233 | 7915 | 35194 |
七、慢行系统
结合江津区山地城市用地发展特征,优化人行过街设施布局,完善步行系统,建立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营造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环境,引导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结构的发展。
表4-7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过街设施 | 新建人行天桥10座、地道4座。 | 2016-2020 | 7500 | -- |
5 | 小计 | 7500 | -- |
第二节供、排水
一、供水
优化调整现有供水工程的服务功能,整合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质优、面广、量足、安全的城市供水体系,不断完善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覆盖率,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水压和供水安全可靠。
中心城区依托长江作为城市公共供水水源,但为了考虑城市用水安全和应急需要,同时适当考虑笋溪河作为后备应急水源点。中心城区地形起伏大,供水范围广,输配水管线长,需设加压泵站。
涉及建设的供水项目共19项,其中:德感工业园、滨江新城和几江半岛各3项,双福组团、支坪组团各4项,珞璜组团2项(详见下表)。
表4-8-1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和爱水厂 | 新建和爱水厂(分两期),规模19.6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40000 | 德感工业园 |
2 | 和爱加压站 | 新建和爱加压站,规模9.8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3000 | 德感工业园 |
3 | 高家坪加压站 | 新建高家坪加压站,规模3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1500 | 滨江新城 |
4 | 高石坎加压站 | 高石坎加压站从3万立方米/日扩建到5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600 | 滨江新城 |
5 | 仙池加压站 | 新建仙池加压站,规模3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1000 | 几江 |
6 | 仙池高位水池 | 新建仙池高位水池,容积2000立方米。 | 2016-2020 | 100 | 几江 |
7 | 滴水加压站 | 滴水加压站从1万立方米/日扩建到3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1000 | 双福组团 |
8 | 享堂总泵站及进出水管网 | 续建;设计容量1万吨/日,全长约1.2公里。 | 2016-2020 | 1341 | 双福组团 |
9 | 享堂南泵站及进出水管网 | 续建,设计容量5000吨/日,全长约3.6公里。 | 2016-2020 | 747 | 双福组团 |
10 | 支坪水厂 | 新建支坪水厂,规模9.8万立方米/日。 | 2017-2020 | 15000 | 支坪组团 |
11 | 支坪加压站 | 新建支坪加压站,规模6万立方米/日。 | 2017-2020 | 1500 | 支坪组团 |
12 | 顺江水厂 | 扩建顺江水厂,规模10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18000 | 珞璜组团 |
13 | 华能水厂 | 扩建华能水厂,规模4.5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13000 | 珞璜组团 |
14 | 小计 | 96788 | -- |
表4-8-2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建设项目 | 建设内容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
改造长度(公里) | 新建长度(公里) | ||||||||
2015 | 2016- 2020 | 合计 | 2015 | 2016- 2020 | 合计 | ||||
1 | 管径100~800毫米 | 3 | 20 | 23 | 4 | 16 | 20 | 3400 | 德感 工业园 |
2 | 管径100~1100毫米 | 4 | 20 | 24 | 7 | 53 | 60 | 3200 | 双福组团 |
3 | 管径100~1100毫米 | 7.5 | 25 | 32.5 | 16 | 135 | 151 | 4500 | 滨江新城 |
4 | 管径100~800毫米 | - | - | - | 20 | 20 | 40 | 3800 | 鲤鱼石水厂至支坪 |
5 | 管径500~800毫米 | - | - | - | - | 15.9 | 15.9 | 4500 | 支坪组团 |
6 | 管径100~200毫米聚乙烯塑料管道 | 2 | 3 | 5 | 2 | 4 | 6 | 110 | 几江 |
7 | 小计 | 16.5 | 68 | 84.5 | 49 | 243.9 | 292.9 | 19510 | -- |
二、排水
江津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充分考虑地形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排水系统,尽量自流排水,减少提升。
由于中心城区靠山面江,地形较复杂,应做好沿江的防涝及防洪工程,同时做好山脚截洪沟的建设,结合雨水管渠建设,在城市区内预留泄洪通道,保障城市安全。
涉及建设的排水设施项目共13项目,其中:滨江新城、支坪组图和珞璜组团各1项,德感工业园6项,双福组团3项,几江半岛2项(详见下表)。
表4-9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几江污水处理厂 | 日处理3万吨。 | 2016年完成 | 7000 | 扩建 |
2 | 几江污水厂新建污水管网 | 江洲大道污水C干管3公里;滨江东段内侧污水管二级管5公里。 | 2016-2020 | 3500 | 新建 |
3 | 滨江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 新建一期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管网一级干管4.7公里、二级干管10公里,占地约75亩。 | 2016-2020 | 22000 | 新建 |
4 | 德感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 | 占地面积约30亩,扩建处理规模5000吨/日,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管理用房。 | 2016年完成 | 2500 | 新建 |
5 | 德感工业园污水厂新建污水管网 | 14.9公里。 | 2017年完成 | 5500 | 新建 |
6 | 德感工业园平溪路雨水系统新建工程 | 由德油路-平溪路交叉路口,沿平溪路-平兰路至污水处理厂方向,新建约1.3公里排水泄洪干管。 | 2016年完成 | 1500 | 新建 |
7 | 德感工业园污水干管(平溪河东岸) | 东岸:沿河自德临路至峻坤标准厂房,分段兴建污水干管约1.5公里。 | 2017年完成 | 1500 | 新建 |
8 | 德感工业园污水干管(平溪河西岸) | 西岸:与缙云大道C、D同步兴建污水干管约2.3公里,其中沿缙云大道D段1.5公里先行建设,并设污水泵站跨溪接入东岸污水干管,与缙云大道D段同步建设。 | 2017年完成 | 2000 | 新建 |
9 | 江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 德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新增日处理3万吨污水,配套建设20公里污水主干渠。 | 2016-2020 | 83000 | 新增 |
双福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配套管网,新建或修复污水支管。 | 扩建 | ||||
10 | 双福双岛湖片区污水管网 | 全长约3公里污水管网,管径600-800毫米重力管。 | 2016-2020 | 400 | 新建 |
11 | 双福享堂片区污水管网 | 全长约2.3公里污水管网,管径600-800毫米重力管。 | 2016-2020 | 300 | 新建 |
12 | 支坪污水处理厂工程 | 一期日处理1万吨。 | 2017-2020 | 6000 | 新建 |
13 | 珞璜园区A区污水处理厂 | 日处理能力5000吨。 | 2017-2020 | 3000 | 新建 |
14 | 小计 | 138200 | -- |
第三节能源
一、电力
加强电源和输变电工程建设,扩建500千伏圣泉变电站,开展华能江津电厂前期工作,新建一批220千伏变电站和110千伏变电站。
涉及建设电力工程项目共9项,其中:德感工业园2项,双福组团3项,滨江新城、支坪组团和珞璜工业园各1项(详见下表)。
表4-10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220千伏杨林输变电工程 | 220千伏 | 2017年完成 | 15000 | 城市电网建设 |
2 | 110千伏杨林站输出工程 | 110千伏 | 2017年完成 | 600 | -- |
3 | 东方红服务区变电站 | 110千伏 | 2018-2020 | 7000 | -- |
4 | 享堂片区变电站 | 110千伏 | 2016-2020 | 7000 | -- |
5 | 恒大三期变电站 | 110千伏 | 2016-2018 | 7000 | -- |
6 | 高浒变电站 | 110千伏扩容 | 2016-2018 | 1500 | -- |
7 | 滨江新城高压线搬迁 | 110千伏、350千伏 | 2016-2020 | 3000 | -- |
8 | 110千伏支坪输变电工程 | 110千伏 | 2017年完成 | 6000 | -- |
9 | 珞璜马宗变电站 | 110千伏 | 2017年完成 | 7000 | |
10 | 小计 | 54100 | -- |
二、燃气
加快液化天然气(LN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LNG在客车、船舶中广泛应用。
涉及建设的燃气项目共10项,其中:德感工业园1项,滨江新城2项,支坪组团、珞璜组团各3项,其他1项(详见下表)
表4-11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 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江津区LNG车用、船用加注站(码头)及调峰站建设工程 | 规划在双福、德感、珞璜等地建设车用LNG加注站和调峰站,在珞璜、德感、建设船用LNG加注码头。 | 2016-2020 | 60000 | 城市燃气设施建设 |
2 | 德感园区兰家沱配气站 | 供气能力30万立方米/日,直径219×7无缝钢管约7000米,调压、计量等设施。 | 2016-2020 | 2700 | -- |
3 | 德感工业园区江电路、红蜻蜓路燃气管网 | 新建管径159燃气管线约2.4公里及相关配套设施。 | 2016-2017 | 160 | -- |
4 | 德感工业园区港城大道燃气管网 | 新建管径159燃气管线约1.6公里及相关配套设施。 | 2016-2017 | 170 | -- |
5 | 德感工业园区际华路燃气管网 | 新建D159燃气管线约2.6KM及相关配套设施。 | 2016-2017 | 260 | -- |
6 | 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工程 | 用地100亩,建设4台5万千瓦级燃气-蒸气联合循环机组,日供蒸气200吨,将供热、电力、制冷、卫生热水以及除湿等系统优化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的能源综合系统。 | 2016-2020 | 120000 | -- |
7 | 仁佗至珞璜工业园B区管线 | 管径219毫米,长度10公里,设计压力0.8兆帕。 | 2016-2020 | -- | 拟建 管线 |
8 | 滨江新城区域管线 | 管径200毫米,长度20公里;管径160毫米,长度10公里;管径110毫米长度,20公里。设计压力0.4兆帕。 | 2016-2020 | -- | -- |
9 | 珞璜工业园B区区域管线 | 管径250、200、160毫米,长度各20公里;管径110毫米,长度16公里,压力0.4兆帕;管径159毫米,长度10公里,设计压力1.6兆帕。 | 2016-2020 | -- | -- |
10 | 支坪片区区域管线 | 管径250、200、160毫米,长度各10公里;管径110毫米,长度20公里,设计压力0.4兆帕;管径159毫米,长度6公里,设计压力1.6兆帕。 | 2016-2020 | -- | -- |
11 | 支坪燃气门站 | 100万立方米/日。 | 2016-2020 | -- | 拟建 站场 |
12 | 支坪中压调压站 | 10万立方米/日,管网设计压力0.4兆帕。 | 2016-2020 | -- | -- |
13 | 滨江新城调压柜 | 2座。供气能力10万立方米/日,进口压力1.6兆帕。 | 2016-2020 | -- | -- |
14 | 珞璜工业园B区 调压柜 | 1座。供气能力24万立方米/日,进口压力1.6兆帕。 | 2016-2020 | -- | -- |
15 | 小计 | 183290 | -- |
第四节信息
加快建设“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平台支撑能力。推进城区WIFI网络建设,布局5G网络。加快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和双向改造,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打造宽带光网城市、高速无线城市。
江津总体建设框架主要围绕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组织机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资金与安全运维保障来开展建设,建设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基础、两大体系、一大平台、多项应用”。
“三个基础”是指城市基础网络设施、物联网设施和公共数据库;“两大体系”是指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智慧城市安全保障体系;“一大平台”是指江津公共信息平台;“多项应用”是结合《重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设置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各行业智慧应用体系。
涉及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共23项,其中:公共基础数据库、智慧市政各5项,城市公共信息及运营管理平台6项,地下管线综合管理4项,智慧交通3项(详见下表)。
表4-12-1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建设估算(万元) |
1 | 机房、硬件及网络环境建设 | 2017年完成 | 500 |
2 | 数据库建设与运行规范设计 | 2017年完成 | 100 |
3 | 数据分析与应用工具 | 2018年完成 | 100 |
4 | 数据库框架与核心信息库建设(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基础信息库;基础空间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库;建筑物数据库等)。 | 2018年完成 | 250 |
5 | 应用接入接口开发与改造 | 2018年完成 | 50 |
6 | 小计 | 1000 |
表4-12-2城市公共信息及运营管理平台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建设估算(万元) |
1 | 江津综合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 2016年完成 | 900 |
2 | 江津网格化可视化平台 | 2017年完成 | 700 |
3 | 江津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 2017年完成 | 500 |
4 | 江津运行态势监测平台 | 2018年完成 | 400 |
5 | 江津发展决策支持平台 | 2018年完成 | 300 |
6 | 江津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 2018年完成 | 500 |
7 | 小计 | 3300 |
表4-12-3地下管线综合管理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建设估算(万元) |
1 | 管线数据普查 | 2016年完成 | 1200 |
2 | 系统开发建设 | 2017年完成 | 1200 |
3 | 支撑软件建设 | 2018年完成 | 800 |
4 | 应用接入接口开发与改造 | 2018年完成 | 300 |
5 | 小计 | 3500 |
表4-12-4智慧交通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建设估算(万元) |
1 | 建设完成江津交通综合信息中心、江津综合枢纽管理系统、江津智能停车系统、江津智能港湾系统、江津智能公交系统、江津智能物流系统、江津出租车运营管理系统。 | 2016年完成 | 4000 |
2 | 江津交通管控中心、江津社会化服务系统、江津信息采集系统、江津信号控制系统、江津非现场执法系统、江津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江津视频监控系统、江津智能卡口系统。 | 2017年完成 | |
3 | 路口渠化、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标牌、行人过街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完善、慢行交通。 | 2019年完成 | |
4 | 小计 | 4000 |
表4-12-5智慧市政项目一览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建设估算(万元) |
1 | 平台开发建设 | 2016-2020 | 800 |
2 | 硬件基础设施 | 2016-2020 | 1000 |
3 | 服务体系建设 | 2016-2020 | 200 |
4 | 应用接入接口开发与改造 | 2016-2020 | 200 |
5 | 运维费用 | 2016-2020 | 200 |
6 | 小计 | 2400 |
第五节生态环卫
一、垃圾处理
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垃圾处理体系,避免不同环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加快垃圾处理场规划与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采用变废为宝的先进技术进行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涉及建设的垃圾处理项目共8项,其中:生活垃圾处理5项,水域清漂、污泥处理和工业固废处理各1项(详见下表)。
表4-13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江津长江水域清漂码头项目 | 日处理70吨 | 2017年完成 | 7800 | 垃圾处理设施 |
2 | 江津垃圾处理场循环经济园项目 | 在现江津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内新建生活垃圾分选系统5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系统200吨/日、填埋沼气回收系统3600立方米/日、城市污泥处理系统30吨/日。 | 2016-2020 | 9130 | -- |
3 | 滨江新城垃圾转运站 | 新建1个垃圾转运站,日处理200吨占地约12亩。 | 2016-2020 | 2210 | -- |
4 | 德感工业园垃圾转运站 | 按照专项规划的选址,结合园区整体开发进程和环境卫生需要,分别兴建日处理能力200立方米垃圾转运站2座,具体工作由市政部主办按专项工程组织实施。 | 2017年完成 | 300 | -- |
5 | 餐厨垃圾综合处置场 | 1座,15辆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和3000个专用收集桶。 | 2017年完成 | 9000 | -- |
6 | 江津区污泥处置中心 | 污泥处置中心日处理70吨。 | 2016-2020 | 13000 | -- |
7 | 江津区工业固废收集处理场 | 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日处理150吨。 | 2016-2020 | 3500 | -- |
8 | 重庆市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 | 占地面积约350亩,日处理垃圾4500吨,配套8公里的进厂道路(经绕高速支坪-珞璜间开口直达西湖镇百果园)。该厂投产后将处理主城区超过三分之一的生活垃圾及江津区全部生活垃圾,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64万吨,上网电量4.6亿度,二氧化碳减排8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 2017-2020 | 300000 | -- |
9 | 垃圾囱改造综合项目 | 9751个垃圾囱改造、购置运输车辆、垃圾桶等。 | 2017-2018 | -- | -- |
9 | 小计 | 344940 | -- |
二、公园绿地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人居环境,增加绿地总量,改善公共绿地布局,加大推进已规划绿地的建设力度,对绿地建设时序作出适度调整,配合城市规模扩展稳步有序推进规划的城市公园、广场、生态绿色廊道等绿地建设,使其分布科学,结构合理,确保公园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涉及建设的公园绿地项目共11项,其中:滨江新城7项,支坪组团、几江半岛、珞璜组团各1项(详见下表)。
表4-14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平方米)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圣泉广场 | 51202 | 2016年完成 | 7550 |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 |
2 | 圣泉公园二期 | 200010 | 2016-2017 | 12600 | -- |
3 | 中渡公园 | 228011 | 2017-2019 | 21600 | -- |
4 | 体育公园 | 95000 | 2017年完成 | 14000 | -- |
5 | 金融商务广场景观大道 | 60003 | 2018年完成 | 9300 | -- |
6 | 浒溪绿化工程 | 50000 | 2018年完成 | 3750 | -- |
7 | 浒溪公园 | 153341 | 2017-2018 | 16100 | -- |
8 | 徳感滨江路防洪堤工程景观绿化(二期) | 65772 | 2017年完成 | 2700 | -- |
9 | 支坪防洪堤绿化景观工程 | 360000 | 2017年完成 | 34242.7 | -- |
10 | 鼎山公园二期 | 330000 | 2016-2020 | 5000 | -- |
11 | 云篆山公园 | -- | 2017-2020 | -- | -- |
12 | 小计 | 126842.7 | -- |
第六节防灾减灾
一、防洪排涝
推进长江干流防洪护岸二期工程与德感段、綦河干流防洪护岸工程建设,推进长江珞璜段、滨江新城段防洪堤前期工作,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山洪沟治理、城镇防洪排涝整治等工程。
完成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普查,加快推进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和泵站等排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的问题,加快市政部门管理的城市内河(湖)流域、河道整治工程。
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暂涉及建设的防洪排涝项目共8项目,其中:几江半岛5项,滨江新城1项,双福组团2项(详见下表)。
表4-15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鼎山山脚分洪截流沟渠 | 新建3公里。 | 2016-2020 | 300 | 城市防涝设施建设 |
2 | 神仙口-武城路截流分洪管涵 | 新建400米,截流南安街奎星广场片区洪涝排水。 | 2016-2020 | 40 | -- |
3 | 城区泄洪沟渠改造 | 改造城区大河沟泄洪沟渠1500米,改造建工路段排洪沟200米。 | 2016-2020 | 170 | -- |
4 | 鲤鱼石路排洪管渠 | 改造城区鲤鱼石路排洪管渠400米。 | 2016-2020 | 40 | -- |
5 | 鼎山大道几江中学片区 | 防洪排涝管网改造,长1公里。 | 2017年完成 | 100 | 城市防洪工程 |
6 | 规划控制德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 | 堤线长2.99公里,起于二沱渡口止于中渡街大桥,堤型分别采用直斜复合式、全斜坡护岸式、自然岸坡式。 | 2016-2020 | 38396 | 城市防洪工程 |
7 | 大溪河综合治理(同福国际至水岸花都段) | 河道长约1公里,包含护坡、人行步道、河道挡墙及河底清淤等,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 | 2016-2020 | 500 | -- |
8 | 大溪河大岭湖支流(育才中学段) | 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河道防洪应急工程,整治后河段长为305米。 | 2016-2020 | 200 | -- |
小 计 | 39646 | -- |
二、城市消防
建立健全消防法规和严格的监督制度,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强消防队伍建设,配备先进的灭火、救火装备,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避灾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增强城市抗御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能力,逐步形成现代化消防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建设滨江新城消防站和规划新增支坪消防站。
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和消火栓的建设,消防管网的管径不低于100毫米,确保消防供水压力和水量,在城市道路上不超过120米应设一个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不大于150米,应设立消火栓建设、维护专项资金,应与城市建设、道路改造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充分利用长江、綦江河的自然水体,建设消防天然水源专用取水设施,合理设置沿江消防取水码头。
表4-16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建设年限 | 投资 (万元) | 备注 |
1 | 滨江新城特勤消防站 | 占地20.85亩,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 | 2017年完成 | 2865 | 城市消防设施建设 |
2 | 城市消防桩 | 50公里。 | 与城市道路同步实施 | 300 | -- |
3 | 小计 | 5300 | -- |
三、防震减灾
江津区位于抗震设防六度区,应逐步建立健全抗震防灾体系,提高江津区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完善地震应急通讯保障系统,建设地震应急信息平台系统。
在中心城区、各组团规划一批避震疏散场地,加强救援体系和疏散通道建设,确保市民迅速到达避难场所,以步行5至10分钟路程的疏散半径为宜,保障城市对外疏散道路畅通,加强城市桥梁检测及加固,对电力、供水、供气、交通等生命线系统,制定抗震防灾的对策和措施。防止和减轻地震次生灾害,严格建成区内新建建筑抗震审查,对已建建筑制定改造措施。
四、地灾防治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对严重威胁城镇、居民聚居区、交通干线、重大工程项目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工程治理,同时还要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与宣传培训工作。
五、城市人防
建立现代人民防空体系,提升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综合防护体系。人防工程建设以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为重点,随人口密度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根据地形、地质公共选择适当位置,建设一批人防工程。
六、避难场所
按照人均避震疏散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规划避震疏散场地,利用城区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空地等作为避震疏散场地,避难场所应建设必要的市政、治安和医疗救助等配套设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进行抗震救灾,将部分地下空间作为抗震救援物资储备场所。
“十三五”建设项目汇总表
“十三五”期间,我区建设交通、供水、排水、能源、信息、生态环卫、防灾减灾等城市基础设施,涉及项目总投资5619379.7万元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投资 (万元) | ||
1 | 城市交通 | 城市道路 | 涉及建设的城市道路共99项,其中:双福组团23项、滨江新城33项、德感工业园20项、珞璜组团14项和支坪组团2项。 | 2065617 | |
城市桥梁 | 涉及建设的桥梁和立交共12座,其中:几江半岛4座、珞璜组团5座、支坪组团3座。 | 845852 | |||
城市轨道 交通 | 建成轨道交通5号线跳磴至江津段、轨道交通延长线圣泉寺站至鼎山站段及轨道交通延长线珞璜站至鱼洞站段,三条线路共计48.69公里,启动轨道交通延长线鼎山站至珞璜站段,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十七号线和轨道交通七号线的规划建设。 | 1661800 | |||
公共交通 设施 | 涉及新建的客运站共2处,其中,滨江新城、支坪组团各1处;公交车首末站共5处,其中:双福组团2处、滨江新城和支坪组团、珞璜组团各1处。 | 68000 | |||
公共停车 设施 | 涉及新建的公共停车设施项目共5项,其中,几江半岛4项、滨江新城1项。 | 14600 | |||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 涉及新建项目共7项,主要包括配电投资、城际站、公交站、其他站、交流桩、直流桩、运营系统。 | 35194 | |||
慢行系统 | 新建人行天桥10座、地道4座。 | 7500 | |||
2 | 供排水 | 供水 | 涉及建设的供水项目共19项,其中:德感工业园、滨江新城和几江半岛各3项,双福组团、支坪组团各4项,珞璜组团2项。 | 116298 | |
排水 | 涉及建设的排水设施项目共13项目,其中:滨江新城、支坪组图和珞璜组团各1项,德感工业园6项,双福组团3项,几江半岛2项。 | 138200 | |||
3 | 能源 | 电力 | 涉及建设电力工程项目共9项,其中:德感工业园2项,双福组团3项,滨江新城、支坪组团和珞璜工业园各1项。 | 138200 | |
燃气 | 涉及建设的燃气项目共10项,其中:德感工业园1项,滨江新城2项,支坪组团、珞璜组团各3项,其他1项。 | 183290 | |||
4 | 信息 | 涉及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共23项,其中:公共基础数据库、智慧市政各5项,城市公共信息及运营管理平台6项,地下管线综合管理4项,智慧交通3项。 | 14200 | ||
5 | 生态环卫 | 垃圾处理 | 涉及建设的垃圾处理项目共8项,其中:生活垃圾处理5项,水域清漂、污泥处理和工业固废处理各1项。 | 344940 | |
公园绿地 | 涉及建设的公园绿地项目共11项,其中:滨江新城7项,支坪组团、几江半岛、珞璜组团各1项。 | 126842.7 | |||
6 | 防灾减灾 | 防洪排涝 | 暂涉及建设的防洪排涝项目共8项目,其中:几江半岛5项,滨江新城1项,双福组团2项。 | 39646 | |
城市消防 | 完成滨江新城特勤消防站建设,建设城市消防桩50公里,与城市道路同步实施建设。 | 5300 | |||
7 | 合计 | -- | 5805479.7 |
“十三五”重要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示意图
第五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督查
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实现部门联动协调有序,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充分听取各领域专家意见,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布局调整、优化等重大问题,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第二节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分工协作
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由区城乡建委统筹协调推进,区发展改革委、区经信委、区交委、区水务局、区市政园林局、江津消防支队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牵头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全力支持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简化行政审批,提升服务水平
江津区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协调全区各级各部门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工作重心下移,服务窗口前移,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简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
第四节加强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建设
区城乡建委牵头,协调各单位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建设计划,避免盲目和无序建设,各单位要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工作,落实项目前期经费,建立健全统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实现项目储备与年度建设计划制定有效对接。
第五节扩大民间投资,拓展筹资渠道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牵头,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大区级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支出占比,区级财政每年将城市建设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公用附加等作为城市维护费的固定来源,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