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索引号 ] 11500381009320238D/2021-03138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发展目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06-01-10 [ 发布日期 ] 2020-12-10
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津市人民政府

20061

目 录

1

1发展机遇与挑战 2

1.1 十一五”发展的基础 2

1.2 十一五”发展的环境 5

2发展思路与目标 7

2.1 发展定位与思路 7

2.2 主要目标 8

3强化区域空间布局 10

3.1 区域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 10

3.2 区域用地功能及空间控制 12

3.3 三大经济区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13

4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15

4.1 加快大城市建设 16

4.2 完善城镇体系和功能 16

4.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7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8

5.1 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19

5.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20

5.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

5.4 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 21

5.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1

5.6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22

6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22

6.1 发展壮大支柱工业 23

6.2 扶持提升优势产业 23

6.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4

6.4 打造工业发展支撑平台 25

7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 26

7.1 发展壮大现代商贸流通业 26

7.2 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 26

7.3 优化发展房地产和金融、中介服务业 27

7.4 大力发展休闲保健业和社区服务业 28

8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28

8.1 整合打造旅游精品 29

8.2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29

8.3 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30

9构建基础设施体系 30

9.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1

9.2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32

9.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2

9.4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33

10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4

10.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4

10.2 集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 35

10.3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36

10.4 生态建设与保护 37

11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37

11.1 教育与人才培养系统建设 38

11.2 科技支撑系统建设 40

11.3 人口综合调控系统建设 41

11.4 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系统建设 41

11.5 卫生与健康保障系统建设 43

11.6 文化与文明诚信系统建设 44

11.7 公共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45

11.8 民主与法制保障系统建设 46

12深化改革开放 47

12.1 深化体制改革 47

12.2 扩大内外开放 49

江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 53


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121日江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序 言


十五”时期,江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江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两地一中心”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战略期。珍惜和把握历史机遇,从江津实际出发,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及政策取向,提出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空间布局和主要任务。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和国家规划体制改革精神,总体规划相应淡化了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重点强化政府履行公共职责、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和引导的领域,增强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引导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纲要》的规划期为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

本《纲要》经江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公布实施。

1章 发展机遇与挑战


1.1 “十一五”发展的基础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江津市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一路三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33.3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1.8%改革开放以来江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为10606元,比2000年增长近一倍。经济增长质量同步提高,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1亿元,年均增长22.6%,比经济增长速度快10.8个百分点2005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中,江津列西部百强县第六。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期末的27.8∶36.4∶35.8调整为2005年的22.2∶41.7∶36.1,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提高。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突出成效, 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比“九五”期末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力推进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九五”期末增长近5倍,新产品产值率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5年的40.4%。机械装备、电力、建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华能珞璜电厂、重庆潍柴发动机厂等迅速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先后成功引进法国拉法基、韩国SK、瑞士ABB等世界500强企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2.7%。商品流通、金融保险、交通邮电等传统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证券、房地产、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服务行业蓬勃兴起旅游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1-200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8亿元,年均增长16.9%。“十五”期间加快了交通通信、城乡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建设,相继改造完成8条主骨架公路和4条连镇公路,基本形成重庆市最大的区域性“一纵一横两循环”公路网络,实现“90分钟江津”,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江津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几江东段防洪堤、江津港改扩建、高速公路、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5%,“十五”年均增加3.3个百分点。城市总规修编顺利完成,东部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市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五年累计达286.0万平方米,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7.6平方公里,主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至25.7万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12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向深层次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逐渐完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税费改革、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等全面展开,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有效成果。外资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五年累计引进各类项目368个,利用市外资金40.25亿元,其中外资6031万美元,是“十五”计划的3倍。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782万美元,其中出口3638万美元,分别为 “十五”计划目标的159.4%145.5%。成建制向国外劳务输出开始起步,五年共向国外输出劳务613人。

科技事业和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大大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组织实施重庆市级以上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54项,推广实用技术80项。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党政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位居重庆市前列。教育、医疗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有力提升。现代立体传输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5.1%,实现了村村社社通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市。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基普实”任务顺利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推进,初升高比例达到 83%,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迅速扩大。文化、体育、卫生和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服务网络健全,“四大文化品牌”深入人心。疾病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医疗救护体系初步形成。人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基本小康。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439元、3629元,“十五”分别年均增长11.0%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94.1亿元,比2000年增长1.5。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五大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34.1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展开。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妥善安置三峡库区外迁移民6719人,内安移民294人。

1.2 “十一五”发展的环境

十一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市正处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发展过程中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将面临诸多的挑战与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既快又好地发展。

1.2.1 发展机遇

区域发展带来的机遇。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的新阶段,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继续实施,长江流域的合作发展,成渝城市群的迅速崛起,渝川黔滇之间的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将为江津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注入强劲的动力。

重庆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带来的机遇。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用5-10年的时间,通过建设用地、生产力布局、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把江津等6个区(市)逐步建成大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交通网络建设、主导产业培育、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为江津尽快建成大城市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区位优势提升的机遇。随着重庆外环高速公路、重庆泸州高速公路江津段的建成通车,重庆主城重大基础设施向外围组团延伸和西部新城建设的提速,将使江津有更多的机会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抢占先机,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高层次的交易平台和资本、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接受更多的带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江津带来了接受国际资本、利用先进技术的机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现行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将会有根本性转变。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为江津迎来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重庆主城“退二进三”产业转移的机遇。

旅游产业加快提升的机遇。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旅游消费不断升温。随着出境交通干道的畅通和渝川黔“金三角”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步伐加大,我市拥有独特旅游资源带来的发展潜力将显现,为江津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迎来良好的机遇。

1.2.2 挑战与制约

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支撑力不强,服务业提升缓慢;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教育、人才、科技、信息和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仍然存在。

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全市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各异,经济落差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落后,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创建和谐社会压力较大。

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环境容量压力加大。经济加快发展引发的矿产、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约束因素叠加交织;环境污染治理、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体制性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政府职能转变面临挑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难度进一步凸显,加上地方财政实力较弱,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和压力明显加大,各种矛盾和困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2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2.1 发展定位与思路

2.1.1 发展定位

江津总体发展定位为“两地一中心”,即:渝西走廊经济高地,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拱卫重庆主城、引领渝西、辐射川南黔北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2.1.2 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为抓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商贸物流和旅游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谐江津为重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为建成“两地一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1.3 发展原

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西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科学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和谐发展

坚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增长方式要由主要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双重驱动转变,逐步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大力培育具有增长潜力的战略性行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促进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到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动力。继续深化市场取向的各项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改革促发展。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切实重视区域全方位合作,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

坚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确保人人都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2.2 主要目标

2.2.1 “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是江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的关键阶段,“两地一中心”框架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保持渝西经济走廊前列水平,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差距不断缩小。

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2倍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

生活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0元,年均分别增长8.0%7.2%。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达到70%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社会进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就业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城镇化率达到5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初升高比例达90%。儿童四苗接种率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5/10万人以内。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健全和均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网络基本完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秩序显著改善。

生态优化。城市逐步实现生态化、园林化,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满足Ⅱ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全市森林覆盖率2010年达到40%,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更加紧密。进出口总额和利用市外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

2.2.2 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展望

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初步建成“两地一中心”。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和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科学教育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整体创新能力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生活富裕幸福。


3章 强化区域空间布局


3.1 区域空间布局及功能定位

我市幅员面积大,区域间自然差异明显,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各有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各异。因此,按照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空间均衡原则,对全市地域空间进行战略性的经济分区,明确分类指导的措施,建立互助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在各个地域空间的协调发展。

全市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实施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大城市、小城市、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点轴开发模式,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构筑绕城高速经济圈、中部特色经济带和南部生态经济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

3.1.1 绕城高速经济圈

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圈50公里辐射半径内、重庆外环高速路沿线区域,地处重庆大都市西南的城乡结合部和联结川南黔北地区的中继站,包括几江、德感、支坪、双福和珞璜5个镇街,区域面积487.8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5.2%;人口占全市26.6%,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50.5%

总体定位:江津构建渝西经济高地、融入重庆主城的核心区,重庆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次中心和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休闲旅游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

3.1.2 中部特色经济带

主要位于长江流域、綦河流域和笋河下游沿岸区域,东部紧靠渝黔高速路、210国道。该区域地处江津腹部地带,包括先锋、白沙、油溪、吴滩、石门、朱杨、石蟆、慈云、龙华、李市、杜市、夏坝、广兴、贾嗣、西湖15个镇,区域面积1653.3平方公里,占全市的51.4%;人口占全市57.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39.5%

总体定位:全市中小城镇连绵区,集约高效农业区和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工业发展和都市休闲旅游拓展区。

3.1.3 南部生态经济区

位于江津渝东公路南部沿线、笋河中上游沿岸区域,与贵州、四川接壤,包括蔡家、中山、柏林、嘉平、塘河、永兴6个镇和四面山管委会,区域面积1077.8平方公里,占全市的33.4%;人口占全市的16.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10%

总体定位:全市绿色生态屏障,特色生态农业区,渝川黔旅游金三角”的黄金旅游带。

3.2 区域用地功能及空间控制

绕城高速经济圈:主要是规划布局城市建设、工业用地和部分基本农田保护的区域。该区域内应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城镇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基本农田。该区域内的工业和城镇等建设用地,以主城区的城市组团为中心,工业园区为支撑,小城镇为依托,交通干线为纽带进行布局。该区域的耕地主要用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都市农业。

中部特色经济带:其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为河谷地、平坝和丘陵地区,该区域集中了全市60%以上的耕地,是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核心区域。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和确定城镇规模,引导建设农民新村和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相关行业规划相衔接进行布局。该区域的耕地主要用于发展优质粮油等特色农业。在该区域内,要有计划地进行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土改造;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山地中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丘陵中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园。

南部生态经济区:主要属于低中山地和北部的条状山地,是林地集中的区域。该区域土地主要供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林业生产及其服务设施使用;严禁各类建设占用天然森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该区域内重点对山地中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发展我市生态旅游提供用地保障。

3.3 三大经济区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绕城高速经济圈

发展目标:努力跟上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水平,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初步形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展重点:以重庆外环高速路和规划中的轻轨5号线为轴线,以几江、德感、支坪为中心,双福、珞璜为两翼,实施先导带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重庆市交通通信建设大提速的契机,统筹规划,加快出境通道、城区主干道、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市的交通通信枢纽。

加快德感、珞璜、双福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打造重庆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次中心、重庆主城南部能源基地、优质建材基地。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提升商贸流通、都市旅游和中高档住宅,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完善水陆交通网络,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物流基地。充分发挥山峦叠翠、濒临长江、山水交融的特色,营造充满活力、极富魅力的山水园林大城市。

——中部特色经济带

发展目标:2010年达到全国中部发展水平,力争2017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小城市、中心城镇为支撑的城镇连绵群基本形成,优质粮油、瘦肉型猪、花椒、柑橘、橄榄、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

发展重点:该区域以实施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主,以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建设为重点,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小城镇建设,以渝黔乡镇企业园和白沙现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配套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建设。加强以治理水土流失和綦河、笋河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白沙为中心,李市—白沙—石蟆为一线,依托渝泸高速和地处江津—合江—泸州—宜宾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依靠长江黄金水道和成渝铁路、毗邻永川和四川合江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支持白沙建设成为小城市,增强对江津中心城区功能的承接、传递能力和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白沙为中心的城镇连绵群,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利用临港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广兴(含杜市)—夏坝—贾嗣—西湖为一线,发挥紧靠渝黔高速路、210国道,邻近綦江、巴南的区位优势,发展花卉苗木、优质小水果、蚕桑、柑橘等高效农业和配套工业。以朱杨—石门—油溪—吴滩为一线,规划建设无公害蔬菜、优质晚熟柑桔和绿色花椒。

——南部生态经济区

发展目标:2010年力争达到渝西经济走廊发展水平;2020年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初步建成以该区域为重点的蜚声中外旅游胜地。

发展重点:实施赶超战略,形成全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以加快交通、水利、通信等建设为基础,改善发展条件。继续增加外向交通通道,提高与周边区市县连接公路的等级标准。该区域以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大圆洞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依托,以蔡家、柏林、永兴为支撑点,大力发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生态旅游和特色生态农业。充分发挥南部生态经济区草山草坡多,立体气候明显的优势,重点发展草食性牲畜、辣椒、笋竹、中药材、苎麻及以猕猴桃等为主的经果业,规划建设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牲畜基地。充分发挥“天然药库”的优势,建设以金银花为主的优质中药材基地。围绕草食牲畜基地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探索生态移民工作。


4章 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为载体,主动承接和传递重庆主城的集聚辐射,充分发挥经济支撑、产业配套、要素传递、物资集散等功能作用。加快城镇群发展,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率先融入重庆大都市区。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与环境。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新城市管理理念,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4.1 加快大城市建设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山水园林大城市为目标,强化与重庆主城,特别是重庆主城西部组团的协调发展关系,主动融入重庆主城寻找更多的发展支持,提高城市的区域地位,增强城市综合吸引力。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各功能片区的详细规划。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对城市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道路、重要节点及周边景观进行城市设计,合理布局。到“十一五”期末,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为沿江向东发展,用地结构形态为带状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一轴、四区、三核”的基本结构,即:长江作为城市的发展主轴和景观主轴,几江、德感、仙池和支坪四大片区,艾坪山公园、篆山坪公园及尖山公园三个城市绿核。加快实施城市建设“北延东进”战略,注重一江两岸、三大组团、四大片区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东部新城,高起点规划建设支坪片区和双福组团,完善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到2010年,市区人口达到35.5万人、城区建成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人口达到67.5万人、城区面积扩展到60平方公里。

4.2 完善城镇体系和功能

加快城镇群发展。坚持区域协调、中心聚集、点轴发展的原则,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心镇为骨干,一般镇为基础”的三级城镇体系格局,提高市域城镇发展水平。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以江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双福和珞璜、白沙、李市、油溪、石蟆、贾嗣、蔡家等重点镇为节点,长江和干线公路为轴线,构筑市域网络型城镇群。促进城镇群内各城镇之间的有机联系,完善城镇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提升城镇群的总体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培育城镇经济。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中心镇的规划建设要与引导工业企业集聚、市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强化繁荣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距中心镇较远的一般场镇,要强化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功能,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带动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旅游、边贸、文化等特定优势和潜力的场镇,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优势领域的竞争力。

4.3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遵循统筹协调、衔接配套的原则,系统规划城市交通通信、给排水、供电供气、环卫设施、消防和园林绿化等,减少盲目填挖和拆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大城市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城市交通。抓住重庆绕城高速路建设的契机,加快珞璜、双福与重庆主城及外围组团之间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规划建设粉房湾城市长江大桥,加强江津与重庆西部新城绵延带的交通联系。积极配合做好重庆城市轻轨五号线前期推进工作。加快建设江津主城内连接城市各片区的快速道路系统,推进中心城区快速环路及组团连接快速通道建设,推动城市中心和各次中心协调发展。强化公交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合理规划设置公交站点线路和停车场所。改造主城核心区主要街道人行道,在重要交通道口规划建设地下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

给排水工程。加快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供水状况。2010年,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供水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日。完善主城部分厂区和生活小区污水排放管网改造,完成双福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支坪、珞璜等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完善城区雨水排放管网建设,到2010市区雨水管渠的服务面积率达到80

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推进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建设,逐步实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扩建江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江津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站,进一步完善城区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规划布局。在市区重要交通道路进城处设置进城车辆冲洗站。

城市生态景观与绿地系统。结合江津自然环境特点,在长江两岸规划建设滨江绿化带,保护艾坪山、篆山坪及尖山三个城市背景山体天际轮廓景观,打造城市绿核,共同构成中心城区“一水、两带、三山”绿地系统的基本框架。规划建设一座城市公园,做好城区街道绿地系统规划建设,2010年,城市绿化率达到45%


5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5.1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按照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促进农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持发展绿色优质粮油、瘦肉型猪、绿色花椒、优质柑橘、无公害蔬菜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花卉苗木、金银花、笋竹等产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有重点地规划建设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加强原产地保护,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风险协调机制,形成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对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的培育与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组建龙头企业集团,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全市粮食常年产量保持在70万吨左右,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提供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责,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市场信息、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良种繁育、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农业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制定种植养殖农业标准技术规范,完善农产品强制检验检测制度,改造扩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快速检测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成果转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良种,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和“信息入户”工程、“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应用适合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改造和维护农村机电提灌设施,综合农机化水平提高到17%

5.2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带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资建设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农村“两基”欠账问题,建立消除中小学危房的长效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强化人畜共患疾病、小儿麻痹症等的防治工作,推动改水改厕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认真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确保村村通长期有效运行。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工作。2010年实现镇(街)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探索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治安和消防体系、农村法律援助体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5.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安全、户用沼气、农村电网、农田水利、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十一五”期间改造乡村公路178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油()化率达50%;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4万人,新建农村沼气池2.5万口;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新建和改建一批电力提灌设施,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加强农村村庄、民宅规划、建设和管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规划、土地等政策引导,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相对集中的农民新村,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5.4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

集中政府资源,保证市级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总额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积极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三农”信贷供给,为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坚持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农民在土地承包期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建立市级土地使用权流转信托中心,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加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鼓励农业经营企业向农户租赁、承包土地使用权。

5.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巩固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加强监管,严禁变相增加农民负担和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坚持“政府推动、部门配合、市场引导、农民受益”的原则和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立足我市实际,探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三位一体”的机制,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继续强化农民工转岗培训基地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务工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业能力,发展壮大劳务产业。“十一五”期间,每年有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次,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不断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5.6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继续重视移民后续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完成第四期移民安置工作。在南部山区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积极探索实施易地扶贫开发方式。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积极探索科教扶贫、智力扶贫和观念扶贫等新的扶贫方式,探索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模式,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财政扶贫投入,继续实施扶贫小额贷款。继续做好市级各部门对口联系特困村的扶贫工作,鼓励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广泛参与扶贫。


6章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壮大机械装备、新型建材、电力、食品、纺织、化工等六大产业,大力扶持一批主业突出、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形成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板块。鼓励发展与骨干企业核心产品配套的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水平与综合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8%

6.1 发展壮大支柱工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突出抓好以重庆齿轮、重庆潍柴和江津增压器厂等骨干企业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发展壮大,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扩张,推进技术改造,培植产业集群,实现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上新台阶,510年内培育成为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次中心。

电力工业。以华能珞璜电厂为骨干发展电力工业,建成重庆主城南部能源基地。提前做好接纳从主城退出的重庆电厂进入珞璜工业园区的用地规划。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农村小水电。

新型建材工业。以腾辉地维、四维瓷业、天助水泥等为骨干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改造传统工艺,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建材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以新型干法水泥、高档卫生陶瓷为主导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新型建材。“十一五”建成重庆主城区南部的建材基地。

6.2 扶持提升优势产业

食品行业。以传统食品产业和资源优势产业为基础,不断提高行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白酒、米花糖等知名产品,加速产品的上档升级,突出特色、品牌宣传。改造提升粮油、酿造调味品等行业,积极发展肉类、果蔬加工业。

纺织行业。依托3533厂等骨干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要以丝绸、印染布、地毯、和蜡染产品为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配合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优化存量资产,以存量带动增量,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壮大。

化工行业。积极发展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艺和装备,优化产品结构,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防止环境污染,注重节能降耗,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以三峡油漆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配套企业的引进,尽快形成产业集群,建成西南最大的涂料生产基地。

6.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充分利用研究开发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用好用活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优化创新环境支持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业。扶持骨干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扶持发展风力发电配套设备、重型柴油机、J系列增压器、高密度粉末冶金制品等高端产品。积极引进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力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装备制造、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提高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10年,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以上。加大产品质量体系认证的推广力度,引导和帮助企业取得产品的国际国内认证资格,鼓励支持企业创品牌、创名牌、创驰名商标

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加大工业“三废” 治理二次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到2010机械装备、建材、化工纺织等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6.4 打造工业发展支撑平台

按照“一区三园”的布局,以产业集群协作发展为出发点,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整体转移能力,重点引进与现有支柱产业关键环节配套的企业,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德感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印染、医药化工和食品加工业;双福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配件,发展轻工机械业;全力抓好重庆广东工业园入驻的服务工作,尽快形成规模。珞璜工业园重点发展绿色节能建材、新材料工业。各工业园区要按照各自的产业定位,抓紧完成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企业入驻后开工前做到“七通一平”,引导相应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形成能满足发展需求的通讯、信息、咨询、企划等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提高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健全工业园区管理制度,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招商引资服务平台。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市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产出强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0亿元以上。


7章 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


以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消除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制约,充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壮大和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优化发展房地产业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休闲保健业和居民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7.1 发展壮大现代商贸流通业

以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适应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按照主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三个层次打造中心商圈、二级商圈和三级商圈,逐步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聚集辐射能力较强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等新型流通业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商务商贸特色街区和提升江津城市形象的星级酒店,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业。在城郊结合部和交通道口的中心镇布局建设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依托区位条件和交通便利,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规划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和边贸市场。健全农村商业网络,鼓励优势流通企业用连锁经营方式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加快实施“双建工程”,全面实现消费品连锁店进村、农资网络进乡镇、农产品进市场、放心商品下乡和绿色食品进城。

7.2 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

在城郊结合部、主要交通枢纽和工业园区布局建设工业物流园、消费品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和农资物流园。以江津城区港务城为中心,完善铁路、港口、公路联运网络,在几江、德感、白沙、双福等物流集聚地规划布局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催生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扩大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入江津。大力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运作高效的电子商务网络及服务平台。到2010年,把江津建成重庆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7.3 优化发展房地产和金融、中介服务业

房地产业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市功能分区,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引导处理好经营性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规模的比例关系,合理布局楼宇、住宅群和公共设施。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管理和控制,提升商务楼宇规划建设档次,突出城市风貌和地域特色。以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改善质量和性能为核心,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在双福、支坪新城区适度增加中高档住宅开发打造生态宜居地产品牌吸引外部资金壮大房地产业,引导知名品牌的房地产商进入规划区,开发建设标志性建筑、工业物业、商贸设施和居住社区,做大房地产业体量,做靓品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努力推进房地产业市场化发展。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房地产交易市场、房地产中介组织和中介服务市场。

金融和中介服务业。引进更多金融、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来津设立分支公司,增强金融业服务地方发展功能。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就业和劳务中介以及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鼓励发展直接为“三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各类非营利性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继续推进各类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引导中介机构独立、依法、客观执业,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

7.4 大力发展休闲保健业和社区服务业

休闲保健业。要利用具有相对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的契机,做大做强美容、足浴等休闲保健业,引导其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规范化经营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扩大就业、活跃城市、丰富生活的作用。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创办服务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


8章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依托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兼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相统一,硬件打造与内涵发掘相协调,加快构建以四面山国家风景区为龙头的绿色旅游、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以中山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代表的古镇旅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打造主体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功能齐全、服务质量优良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0%以上。

8.1 整合打造旅游精品

围绕“一条主线、两个中心、三大片区、四大文化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突出绿色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红色遗踪等旅游主题整合打造旅游精品。加快走马—四面山绿色风景走廊建设,努力改善各景区景点基础条件。突出“千瀑千姿、赤壁丹峡、原始森林、先巴文化”的新四面山概念,重点打造四面山红石寨、望乡台、朝源观等核心旅游景点;加强规划指导,做好以中山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主的古镇保护开发;抓住机遇,改造提升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聂帅旧居等红色旅游景点和陈独秀故居;分类指导,有序开发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黑石山—滚子坪、骆来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引导津北、津西等近郊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逐步形成集农业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都市旅游,满足多元化旅游产品需求。加强对江津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挖掘文化资源内涵,努力提旅游文化品位。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打造滨江文化长廊,推出地方特色文化精品,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8.2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进一步加强与贵州赤水市、习水县,四川合江县的合作,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资源与信息共享等全方位的区域性协作,积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合作区,共同发展跨周边省市的旅游线路,形成产品互补、客源互流的多赢发展格局,发挥我市在跨区域合作中承东启西的主导作用。加快四面山至四川佛宝、四面山至贵州习水、塘河至四川合江南滩出境公路建设步伐,联袂打造旅游精品,共同打造渝川黔旅游“金三角”世界级旅游品牌。建成付家至綦江中峰高等级公路,打通渝南精品线。

8.3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改革和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旅游资源推向市场。继续加强与重庆新华书店集团的合作,吸引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全市的旅游开发,促进投资多元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以几江和四面山为重点的旅游服务接待基地。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重点推介神秘西部跨区域游、“三山一林”渝南精品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定期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四面山旅游节、四面山鸳鸯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推介会和旅游交易会。重视开发有江津旅游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全市旅游电子信息网。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把江津初步打造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9章 构建基础设施体系


十一五”时期,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 “突出重点、打破瓶颈、优化结构、完善配套、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内深外延、电力增源扩容、水利开源节流、信息化普及应用等工程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构筑较为完善的基础保障体系。

9.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渝川黔结合部区域性交通枢纽为目标,以大通道、主干道建设为重点,优化港口码头建设,利用好铁路线路资源,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衔接,构建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公路。继续增加外向通道,建设完成重庆外环高速江津段、重庆—泸州高速公路江津段及其出口连接路,促使江津主城及外围的双福、珞璜尽快进入重庆半小时主城通勤范围。积极配合推进重庆三环高速路建设。加快建设与重庆主城及周边区县(市)、四川、贵州的快速交通干道,形成江津与綦江、巴南、九龙坡、璧山、永川以及四川合江等周边地区交通小循环。加快市域内交通网络建设,扩大干线通道能力,逐步形成横贯东西、联通南北、通达周边的“四纵六横”主骨架公路网络。优化调整公路收费站点,合理规划布局公路客货场站,提高公路通行效率。“十一五”期间,新建二级以上公路200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73公里。

水运。积极配合国家做好长江上游水利规划调整,全力推进朱杨溪航电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实施长江干线、綦江河等航道整治工程,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加快江津港五举沱、滩盘作业区和蓝家沱、猫儿沱、贾坝沱码头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初步建成以“一中心三支撑”为骨架,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大中小结合的港口群。2010年,全市港口货运吞吐能力达到1200万吨,江津港成为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枢纽港区和贵州省货物水运通道的主要口岸。

9.2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加快电源建设,加强重要能源储备,建立以电力为重点、多种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

电力。加强骨干电网和输配电工程建设,新建双福、支坪、德感和江津4220KV变电站,升压德感和琅山35KV变电站为110KV变电站,新建8110KV变电站;架设110千伏线路41公里,35千伏线路64公里。基本完成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电网的供电质量、可靠性和保障能力。加快綦江河等流域梯级航电开发,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小水电。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

重要能源供应。积极协调市外煤炭资源,满足大中型工矿企业用煤需要。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主城区、场镇居民用气和商业用气普及率,推进汽车油改气,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费量。加强天然气输气管网和配气站建设,争取逐年提高天然气供气量指标,确保长期稳定供气。合理规划布局油库、加油站、加气站和液化气灌装站。

9.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到2010年,电话普及率超过5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以上。

完善基础传输网络。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和综合管理,形成以公用网为主干、与专用网互联互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优化基础传输网络结构和服务功能,继续完善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基础设施。加快电信业的发展,加强农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

打造公共信息平台。加快数字江津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建立江津公共信息网,整合信息资源,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农业信息、远程教育、妇幼卫生、人口计生、社会保障、空间地理、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联机查询的基础性、公益性信息资源库加快重点领域和特色网站建设,丰富电子信息内容,推进和拓展网上增值服务。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与宽带化,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积极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实施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工程,建设为全市各领域服务的电子商务枢纽。

9.4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建设全市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城镇生活水源地保护体系、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农村水电保障体系、基本农田灌溉保障体系、沿江(河)重要场镇防洪护岸体系、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水利信息化体系等水利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作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防洪排涝减灾。加快重要城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步伐,全面完成几江和德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的续建任务,启动支坪堤防建设工程,规划新建沿江小城镇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22处,基本建成沿江(河)重要城镇防洪护岸体系。主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中心镇达到20年一遇以上,力争达到防御中等干旱能力。加强城镇排涝泄洪沟渠建设。

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大中型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斑竹园水库;继续完成四面山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任务。完成重点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加强重点河流、水库的保护。改善城镇供水条件,提高城镇供水能力。“十一五”期间,城区供水保证率95%以上,乡镇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农村自来水受益村数达50%,农村居民饮用水达标率达到88%


10章 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变,促进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0.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技术标准,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开发建设,企业之间尽量实现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的共享,实现废物与副产物的相互利用,从而形成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生态网络,减少对外部资源的消耗。积极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研究实施再生、循环和综合利用的生产工艺。规划实施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项目,鼓励以废弃物为原料的生产,力争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秸秆养畜与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节肥、保肥技术,促进生物农药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推行农用地膜回收利用。

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强化城镇和村镇建设的节约用地理念。鼓励生产和使用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依法推进清洁生产。以推进企业环境成本制度化管理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为重点,在化工、建材等行业推行或强制推行清洁生产。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推广循环经济型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环境质量管理水平。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10.2 集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

按照“管理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用地数量和布局的综合平衡,实行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布局控制。引导城镇、工业园区、农民新村的集约型建设。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实现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的数量平衡,提高集约利用土地水平和土地生产能力。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和采矿权公开出让制度。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和单位产出强度指标。严格矿山企业准入制度,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土地开发整理10000公顷以上。

10.3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201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确保空气环境质量满足Ⅱ级标准,工业废气处理率95%,工业废水处理率99%,重点污染源的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率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加大对市境内建材、化工、食品、机械等废气排放重点污染源的烟尘及粉尘治理,继续对二氧化硫、烟尘、粉末、COD、氰化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印染、食品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治理。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大力推广生态示范园建设,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控制规模化畜禽渔养殖业的污染,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大沼气池推广建设的力度。

城镇环境保护。全面实施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规划,以改善城市和重点城镇的环境质量为重点,综合治理城区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交通污染。加大实施几江城区环境净化工程,加强建筑施工污染、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治理,全面治理城区内生产和生活燃煤污染,研究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促进计划,继续推进清洁能源工程,保护城市水源。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噪声污染。完善辐射防护、电磁辐射等方面的管理,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十一五”期间,几江城区环境噪声控制在60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控制在68分贝。完成殡仪馆迁建工程。采取先进适用工艺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垃圾处理场和垃圾收运站,严格污染物达标排放。

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綦江河、璧南河、临江河江津段、笋溪河、驴溪河、塘河等次级河流规划,加大水污染综合整治力度,有效保护水质。规划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江河清淤工程和库尾沿岸生态建设工程。2010年长江干流江津段总体达到Ⅱ类水质,笋河、塘河保持Ⅱ类水质,其他次级河流水质符合水域功能要求。

10.4 生态建设与保护

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珍稀动植物驯养繁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治理等七大工程。“十一五”期间,规划实施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67万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2万公顷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1万公顷,规划建设四面山植物园面积100公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面积20公顷,治理石漠化土地1333公顷。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


11章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发展体系,强化政府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加快发展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及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11.1 教育与人才培养系统建设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体制,大力实施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切实抓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教育,让城乡群众更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变人力资源大市为人才资源强市。“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或引进一所以上高等教育学院或职业教育学院。到2010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

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基础教育布局。江津城区要加快几江、德感片区现有中小学布局调整,城市新建城区按标准配建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以建设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农村幼儿园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薄弱学校改造2010年,全市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确保全市城乡中小学生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学生均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和多种形式的远程教育。发展学前教育,逐步实现托幼一体化。加强特殊教育,充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权利。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布局,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10,初升高比例达到90%加快优质高中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不断提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江津中学争取建设国家级示范高中,江津二中、聚奎中学争创重庆市示范高中。以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为重点,加快实施重点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重点培训基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中澳合作项目,壮大重庆工商学校和江南职业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实现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相当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重组,组建江津市职业教育中心,打造渝西南职教高地。支持和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多类型、专业化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探索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模式,使绝大多数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手段,完善多层次学习网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逐步建立由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对弱势人群予以必要资助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广大农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网络。在城市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参与率,促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强化人才资源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建成江津市人才市场,加快人才机制创新,落实人才政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合理流动、科学配置、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机制。到2010年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口比重提高到15%以上,人才总量基本能满足江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科技支撑系统建设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大投入力度,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引进急需的高新技术,突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研综合服务业,为实现江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2010年,全市科技研发经费(R&D)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7%以上。

科技创新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产学研活动的组织工作,把引进项目、技术与引进智力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投资组建科技园、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专业工程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引导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技术服务关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实行支持技术创新的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发展企业投资,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和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各类评估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加快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活跃技贸交易。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全面提高群众科学素养。加快科技馆、地震监测台和青少年科普中心建设。

11.3 人口综合调控系统建设

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强化性别平等,建立性别歧视的监督、惩罚机制,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在主城区规划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中心镇规划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室)。“十一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2‰

完善优生优育体系。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工程、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育龄群众享有优质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一五”期间,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市、镇两级计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完成社区和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

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在公共财政投入、项目安排和政策引导上统筹考虑城乡老龄事业的发展。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管等形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和社会服务网络。继续推进农村“五保家园”建设,加快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发展,在主城区和镇街所在地规划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中心

11.4 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系统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优化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由初步小康过渡到水平较高、比较宽裕的小康。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继续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探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努力扩大参保面,提高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加大筹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支付和营运机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村居干部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努力扩大就业。加大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机构,加强各种职业培训,建立与发达地区政府劳动部门间、政府与大型用工企业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打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渠道,维护非正规就业领域的劳动者权益,强化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在经济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按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激励机制,继续打破平均主义,积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推行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严格对社会垄断经营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有效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全力推进共同富裕。

弱势群体救助。高度重视对社会困难和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帮助,以完善灾害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三大救助系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村敬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等建设,改善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优抚工作。

11.5 卫生与健康保障系统建设

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市、镇(街)、村(社区)三级综合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与人民生活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医疗急救体系、卫生监督和社区服务体系五位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医药和食品市场监管,保障城乡居民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到2010年,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77岁,每千人口床位数达1.8,每千人口医生数达1.2人。

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成覆盖城乡、调控有力、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预测预报和监督执法网络,提高对重大传染病、突发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艾滋病、乙型肝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十一五”期末,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二十二以内。巩固计划免疫成果,加强冷链运转系统建设,儿童四苗接种率达95%。完善市镇村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服务能力,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国有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化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完成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和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方便居民就近就医。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到100%加强城市爱国卫生工作,提升全民卫生意识。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增加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完成全部镇街卫生院改扩建、急诊科室建设和所有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大力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广大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和农村卫生环境建设工作,提高农民卫生意识。

11.6 文化与文明诚信系统建设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诚信文明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文体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企事业单位依法营运、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抓好主城区体育场、“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图书馆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博物馆、游泳场、江津剧院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强城乡社区群众性健身场所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居民小区配套建设相应的中小型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设施。继续开展“滨江之夏”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文化娱乐业,让群众享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切实加强对中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塘河等3个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古镇和石门大佛、石蟆清源宫、江公享堂等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景点的保护开发,认真搞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抢救、传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建设文明诚信社会。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建设诚信江津,诚信政府。加快社会信用征集、管理和使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继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公民道德示范户创建活动,引导市民自觉摒弃旧观念、旧习俗,创造新生活,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

11.7 公共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统筹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公共安全预警系统和危机处理机制,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突发事件应急。做到危急管理常规化,形成和完善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众救护、危险物品处置、信息安全和恐怖事件等应急机制和预防体系,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公安、消防、急救等应急服务联动指挥系统,不断提升应急机制综合效能和安全保障能力。

公共安全监管。完善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监管,下大力气解决好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校园安全等。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全市生产生活资料卫生、安全集中检测制度。加强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治安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减灾防灾体系。建设一批重点减灾防灾工程,建立全市地质、气象、地震等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转输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地方减灾防灾体系和管理制度、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市民的减灾防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减灾工作运行机制。

11.8 民主与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推进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健全政务政绩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全面推进城镇社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十一五”期末,全部行政村建成集办公室、卫生、文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强化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12章 深化改革开放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和深化各领域的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12.1 深化体制改革

12.1.1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逐步过渡到集中办理、统一办理和归口办理。全面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加快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执行、监督和结果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树立新的政绩观,完善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新的政绩评价体系,努力建设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阳光政府”。积极稳妥推进镇街机构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

12.1.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基本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在税收、信贷、外资、投融资、科技创新、工商管理、土地批租和企业改制等方面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产业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规范进入除国家法律法规限制领域外的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为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创业提供公共服务。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担保体系,加快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激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实行引导中小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鼓励措施,维护中小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12.1.3继续强化财税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国库统一收付和镇财市管,加强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与监督。2010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争取达到12亿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和财政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与经营相分离的营运机制,规范国有资产营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和清理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依法治税。

12.1.4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扩大社会资本准入领域,盘活存量资产,开放公用设施领域。加强银政合作,促进银企发展,政府不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短平快”优质项目,把回报率高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探索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中引入BOTTOT等新型融资方式,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规划项目落实。继续加强项目策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滚动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打好“西部开发牌”、“三峡库区牌”和“移民牌”,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策划一批前期工作有深度的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和重庆市的支持,同时,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参与投资建设。

12.1.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明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的界限,努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管理方面各负其责、互相补充的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社会管理作用。支持工会完善职能,引导非政府组织发展,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管理作用。将各类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非营利性机构实现管办分开,建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12.2 扩大内外开放

12.2.1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观念,完善招商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抓住国内国际产业和资本大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日渐凸现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市外制造业转移,重点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项目,积极鼓励我市存量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抓住现代服务领域开放的机遇,引导外商向我市的商贸、房地产、物流、旅游、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投资。

12.2.2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实施品牌出口、贴牌出口、科技兴贸战略,扩大我市出口贸易。积极开拓出口新兴市场,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本地标准化农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12.2.3 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区域协作

加强区域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加强与国内外地区特别是港澳台地区、渝川黔滇的合作交流,依靠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合作与分工中争取积极主动地位,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抓住重庆市推进渝港“9+1”、渝澳“8+1”经贸合作项目、积极参与东盟“10+1”区域合作的契机,按产业政策导向和结构调整要求,精心选择项目,建立招商项目库,扩大我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政府策划组织到国外进行专题招商,通过贸易洽谈、对接回访等方式,吸引跨国公司带技术、带资金到工业园区创办实业。充分依托我市对外劳务合作的优势和潜力,扩大对外劳务工输出规模。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到市外或国外创办实业,带动主导产品出口,开拓海外市场,努力提高我市主导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本规划纲要是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对各专项规划发挥指导作用。要完善政府部门之间、部门与镇街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保障规划实施的行政合力。在总体规划颁布后,政府将认真抓好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建立完善本规划纲要与专项规划、行业规划之间的互动实施机制,制定相关的实施工作方案,层层分解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和动态调控,可视实施情况,适时对本纲要按法定程序进行补充、调整,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增强规划意识,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























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表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指标

性质

十五”

十一五”

2005


2010

 

年均±%

年均

±%

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

亿元

预期性

133.3

11.8

230

11.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预期性

10606

12.7

18000

11.0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

%

预期性

77.8


85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

预期性

63.1


70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预期性

33.1


38.0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

亿元

预期性

6.1

22.6

12 

15.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预期性

221.8

16.9

400

12.0

其中:引进市外资金

亿元


(40.25) 



15.0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万美元


(6031)



15.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43.3

12.0

74.5

11.5

进出口总值

万美元

预期性

4782


10000

15.0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

预期性

47


72.0


研究与开发支出(R&D)GDP比重

%

预期性

 


1.7


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

预期性

40.4


45.0


城镇化率

%

预期性

46.5


55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预期性



3) 


城镇登记失业率

%

预期性

3.16


<4


转移农村劳动力

万人

预期性



(10)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性

0.71


<2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约束性

10.44


10.29

 

森林覆盖率

%

预期性

34.6


4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降低

%

约束性




(-2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约束性

75


8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约束性




(–5)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约束性

50


8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约束性

60


90


人均受教育年限

预期性

 


9.0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预期性

74.27


74.77


儿童“四苗”接种率

%

约束性

93.5


95


孕产妇死亡率

1/10

预期性

 


<45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

万人

约束性

8.1


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约束性

51


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性

9439

11.0

13860

8.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预期性

3629

8.6

5150

7.2

注:表中括号内数据系五年累计。

江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


地区生产总值 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英文简称GDP。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GDP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   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入。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单位产出强度即每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招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渝府发〔20051号)规定:重庆市三大经济区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如下表:

重庆市引进生产性项目基本参数表

区域类别

投资强度

(亿元/KM2

产出强度

(亿元/KM2

容积率

近期

中期

近期

中期

北部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

30

40

60

80

1

都市发达经济圈其他区域

15

20

30

40

0.8

渝西经济走廊

10

15

20

30

0.6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5

8

10

16

0.5

注:本表中近期指20052006年,中期指20072010年。

产业集群指在特定的产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配套厂家、经销商、供应商,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如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产业协会等)共同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增加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就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目前,与产业链相关的还有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商品链等不同概念。与产业集群相比,产业链也强调产业之间的联系,但产业链主要侧重于产业间联系,产业链没有空间集聚的概念。都市农业 于20世纪上半叶,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提出来的。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也飞速发展,逐渐呈现城乡一体化的态势。一般认为,都市农业是靠近都市,以为都市人民提供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区域性农业。

生态农业 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的特点。

现代物流业 是指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对运输、仓储、装卸、分类、包装、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一体化经营,组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的新兴产业。

第三方物流 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由于完成物流活动和配送工作的企业既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故称“第三方物流”。

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则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物流、社区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新型社区 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一定程度的社会自治群体和社会服务性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实体。其基本构成要素有:人群、地域、组织机构、社区意识。其中,人群是社区的主体,地域是社区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是协调社区各种关系的调解器,社区意识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精神纽带。新型社区的建设有两大内涵:一是自治,即“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事务”;二是特色服务业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形式。

农村面源污染(或称农村非点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二是农业生产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禽畜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公共财政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公共财政利用税收以及必要的非税工具从社会成员手中集中特定数量的经济资源,形成财政收入;然后,再经过财政支出过程,以特定方式把这些财政资源具体转化为特定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直接和间接地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公共财政通过收支活动,反映了政府对社会利益的再分配。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指资金、劳务或其他资产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渝港“9+1”、渝澳“81”计划2003年底,中共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率团访问港澳,并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达成了渝港“9+1”、渝澳“8+1”合作共识。渝港“9+1”:即“9”是指贸易、金融、保险、中药、物流、交通设施、服务行业、旅游、文化投资的两地合作。“1”则是指2004年在渝举办的主题为“CEPA与西部大开发”的“香港·重庆周”。“CEPA是一个内地、香港互利双赢的平台。”透过这个平台,重庆的工业、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投资便利化方面都将率先受益。渝澳“81”计划:即“8”指以积极推进双方在商贸、旅游、会展、加工贸易、纺织业、专业服务、科教文卫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内容的前八条条款;“1”指会同澳门于20045月在重庆举办“重庆·澳门周”活动。

东盟10+1东盟10国是指: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新加坡、文莱、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7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东盟10国的总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3亿(1998年统计数字)。观察员国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盟10个对话伙伴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2001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授权经济部长和高官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它企业,代理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由政府选择有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政府投资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是一种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经营的方式,也是一种利用民营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债权与股权相结合的产权形式。具体做法是,由有关单位组成的股份形式的财团,对项目的设计、咨询、供货和施工实行总承包,项目竣工后,在特许权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经营,用收费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达到特许权期限后,将项目无偿交给政府。BOT有三个基本特征:(1)包括建设、拥有、经营和移交全过程,在国际上也称为BOOT。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对项目资产的所有权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2)政府特许经营。即项目公司必须经政府特别许可才拥有建设、经营资产的权利,政府与项目公司的关系由特许经营协议确定;(3)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一种无追索权或者只有有限追索权的融资贷款,其核心是归还贷款的资金来自于项目本身。BOT的这些特征使其不同于私有化。
  TOT 是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 是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投资方式,其含义是“移交―经营―移交”。政府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投资方进行运营;政府凭借所移交的基础设施项目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现金流量),一次性地从投资方融通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当经营期届满时,投资方再将项目移交回政府手中。这种融资方式与BOT融资方式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TOT融资方式运作过程省去了建设环节。项目的建设已由政府完成,仅通过项目经营权移交来完成一次融通。同BOT相比较,TOT方式结构简化、时间缩短、前期准备工作减少、费用节省等。

渝西经济走廊包括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荣昌县、璧山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12个区县(市),总面积占重庆市土地面积的22.8%总体定位是:重庆大都市区的卫星城镇密集区、新兴工业密集区、集约高效农业区。

都市发达经济圈 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9个行政区,总面积占重庆市土地面积的6.6%。总体定位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核心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示范区、城市··自然和谐的现代都市。

渝川黔旅游“金三角” 位于四川省东南、贵州西北、重庆西南三地的接壤处,总面积2690平方公里。“金三角”中在直径不超过80公里的范围内,有四川合江县佛宝国家森林公园、重庆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区、贵州赤水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桫椤自然保护区、国家竹海森林公园、国家生态保护试验区等6个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三省市合建旅游“金三角”的目标是,在2005年至2020年,通力打造“生态旅游航空母舰”,使之成为中国知名品牌和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

江津旅游开发总体思路:一条主线、二个中心、三大片区、四大文化古镇。一条主线。即“走马——几江——四面山”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打造“津马绿色生态园区——几江文化旅游区——四面山自然生态旅游区”。两个中心,即几江城区和四面山管理委员会。三大片区,即四面山、骆来山、中山古镇、清溪沟、笋河文化旅游区等津南旅游片区;黑石山——滚子坪、大圆洞、塘河、白沙古镇等津西旅游片区;石蟆古镇、清源宫、石门大佛、碑槽溶洞、油溪温泉、长冲度假村、临峰山森林公园等津北旅游片区。四大古镇,即加大对中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塘河、白沙、石蟆三大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力度。

一中心三支撑 是指江津的港口布局,即几江中心作业区及滩盘、朱杨、猫儿沱(珞璜)三个支撑作业区。

一水两带三山绿地系统 即长江两岸规划设置10-50米宽不等的滨江绿化带,保护几江的艾坪山、德感的篆山坪及支坪的尖山三个城市背景山体作为城市绿核,共同构成江津城区“一水、两带、三山”绿地系统的基本框架。

三山一林重庆十大旅游精品工程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綦江古剑山、南川金佛山、江津四面山、万盛石林。

科技入户工程200410月,农业部发出“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任务目标,即: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业“七大体系”建设、“优粮工程”实施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提供科技支撑与保障。意见》提出到2010年,力争实现培育科技示范户100万个,辐射带动农户2000万,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1万个。同时,使重点示范区内主要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0%上。

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国家科技部、人事部于2004年发出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4542)开展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是,通过鼓励、支持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到基层创新和创业,把先进、适用技术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有效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逐步形成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依托、以各类专家和其他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广大的乡土人才为基础的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有利于千千万万科技人员在基层创业的体制和机制,构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是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提出的一项跨世纪的农村电影事业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在21世纪初期,基本实现全国广大农村每一个村每一个月放映一场电影

两江四岸健身长廊”工程 是指从2004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在重庆长江、嘉陵江沿线各区县(市)的滨江大道及附近,分段建成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万人参与健身的体育健身场地,使之成为万里长江上游靓丽的全民健身带和人文景观长廊。此工程已被纳入国家全民健身十大景观工程总体规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