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人民政府>部门信息

柏林镇复兴村地名百科词条

发布日期:2024-12-19 14:19:28

《地名百科》图文百科
地名:( 复兴村 )
( )省( 重庆 )市( 江津 )县/市/区( 柏林 )镇
概况综述 复兴村是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下辖的行政村,东与蔡家镇清溪沟村、西与四面山双凤村,南与柏林镇华盖村,北与蔡家镇龙穴村相接。全村幅员面积24.5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2561户7688人。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300米至1200米。交通较为便利,江习高速公路、G212国道、綦四公路、傅沙公路过境同行。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截止目前发展中药材枳壳约1300亩、建设生态鱼养殖基地8亩、瘦身鱼养殖池10个。
中文名 复兴村 电话区号 023
别名 付家 邮政编码 402214
行政区类别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 500116115203 人口数量 7688
所属地区 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 著名景点 普陀寺
面积 2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主要民族 方言 重庆方言

(一)地名故事 最初的“傅家”,当地人叫“傅家湾”。是因这里周围的傅姓人家多而得名。场上居住的人家都是草房,1936 年 8 月 13 日,一场火灾烧毁了场上所有房屋,导致当地人没场赶,人们要求重新修街建场。在选址问题上,老场人要求原地恢复,而老场外边的人姓梁、姓任、姓谭的居多,要求在现址修建。经过一争论后,最终选择了在现址修建。由善人涂先林捐地,开木帮生意的蒲相成出资,并动员 20 多户人家共同修建,由谭由海作提头人。房屋建成后在取地名时,老场人主张仍叫傅家,而外边的人认为场是重建的,应起名为“复兴”。
(二)发展历史 1949年前为十二都八甲地名,1951年改十二都八甲为复兴乡,1958年为复兴公社,1983年为傅家乡,1992年更名为傅家镇,2005年10月撤销傅家镇,分为两个行政村,即现在的复兴村、兴农村。
(三)民族文化 汉族文化。
(四)传统习俗
(五)姓氏宗族
(六)名人事迹
(七)轶事传说 解放初期,西南地区的征粮剿匪工作,是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支援部队粮食供给和西藏解放,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重大政治和军事行动。1950 年 5 月中旬,江津征粮剿匪工作中队奉命调到与贵州省交界的柏林区,队部驻在紫云乡。由刘成龙任征粮剿匪小分队长,率领军大学员和随校人员 13 人进驻离紫云乡 15华里的复兴场。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刘成龙因对匪情估计不足,就放松了警惕,导致同行的张班长受了伤,并损失了一支手枪,刘成龙也因此受了处分。
(八)风景名胜 普陀寺:梵音香火,净心明性,普陀寺位于柏林镇复兴场东面普陀山山腰,依山而建,因山得名,始建于清朝道光十三年(1836年),距今180余年,分雷主殿、玉皇殿、观音殿和川主殿四座大殿,高山秀丽,景胜桃源,有着浓重的佛教气韵。寺内塑有如来、弥勒佛、川主菩萨等像,藏众多佛经和一口重达1吨的幽冥大钟。寺外绿树成荫,茂林修竹,清静深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九)名产名物
(十)荣誉称号 柏林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图 片 素 材 本地相关特色图片5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