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www.jiangjin.gov.cn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江津> 区情概要
江津区情简介
发布日期: 2024-10-23 09:38:00

江津是大江要津、长寿之乡,是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自古是渝西川南水陆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全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辖5街25镇,常住人口135.4万。

江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江津。历史长,自公元221年始,已有1800多年置县史,1992年撤县设市,2006年撤市设区。名人多,江津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陈独秀先生晚年寓居地,培育过中科院原院长周光召、两弹元勋邓稼先、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等现代英杰。文化兴,孕育了名人文化、爱情文化、长寿文化、楹联文化、古镇文化、抗战文化等特色文化,是重庆首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武术之乡、楹联之乡、中华诗词城市,柑橘、花椒、花生、米花糖、江小白、硒玉等名特产声名远扬。

江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江津位于重庆西南,北靠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东邻巴南区、綦江区,有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在重庆二环以内,江北200平方公里三个街道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区距江北机场70公里;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是重庆辐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门户。江津拥有长江黄金水道127公里;江津区内形成高速公路环线,实现镇镇通高速,11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市郊铁路(轨道交通延长线)跳磴至江津段已开通运营,过江段已开工建设,渝贵铁路、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站段公交化改造项目(在建)、渝昆高铁(在建)等8条铁路穿境而过。

江津开放包容、产业兴盛。江津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有江津工业园区、江津综合保税区2个主要开发开放平台,5个国家级深水良港,其中重庆四大长江枢纽港珞璜港,具备年吞吐量2000万吨作业能力,通过铁路专用线与年到发货量2000万吨且具备自站编组和整列到发能力的小南垭铁路综合物流枢纽无缝接轨,已搭建起中欧、中老、中越、中缅、成渝等10条串联“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国内通道品牌,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通道网络,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2024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78.9亿元。

江津是农业大区。是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重庆唯一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特色产业基地,已形成以花椒产业为主,柑橘、甘薯产业为辅,蛋鸡、瘦身鱼、枳壳等产业为特色的“一主两辅多特”产业体系,农业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202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2亿元,富硒产业产值169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值285亿元、居全市第一,花椒全产业链产值55亿元。

江津是工业强区。有一区四组团的工业发展平台,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食品(粮油加工)、工业互联网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双福科技创新城、珞璜临港产业城、德感消费品产业城,“3+3+N”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材料和智能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江津是商贸旺区。自古是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有双福国际农贸城、攀宝钢材市场、和润国际汽摩城、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城等8大专业市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生活服务中心,双福国际农贸城是重庆市最大的“菜篮子”工程,蔬菜、水果、干副、冷链、粮油等农产品日均交易量达1.3万吨左右,分拨分销了全市63%的东盟进口水果。

江津依山傍水、宜居宜游。江津是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长江穿城过,江水几弯绕,“一江两岸、四十里滨江”风景如画,江津滨江路享有“万里长江第一路”的美誉,建成鼎山公园、篆山坪公园等10余个城市公园,获评中国人居范例奖,是一座美丽宜居城市。江津90.2%的土壤富硒,是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硒城,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138人。江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面山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望乡台瀑布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爱情天梯成为重庆新地标。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是100余部影视剧主要取景地,白沙、中山、塘河、吴滩、石蟆等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江小白·金色黄庄、鲁能·美丽乡村等农文旅综合体成为重庆近郊亲子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