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基层政务公开>旅游领域基层政务公开>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重庆市江津区A级旅游景区

发布日期:2024-07-10 10:06:15


【四面山景区】 四面山景区是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公园,四面山镇洪洞村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称号,四面村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四面山景区位于重庆西南部,江津南部,距离重庆市中心100千米,距江津城区60余千米,107省道、江习高速公路通过。景区面积213.37平方千米,海拔560~1709.4米。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系地质学上的倒置山。四面山地处渝川黔旅游“金三角”核心圈。西北邻四川合江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西南邻贵州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邻贵州习水国家森林公园。有三大水系、九大高山湖泊,80%的水域达到一级水质。夏季气温在22~25, 年平均气温约13.7

四面山景区集山、水、林、瀑、石于一身,融幽、险、雄、奇、秀为一体,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由八大景区128个景点构成。拥有“奇山”“异水”“红石”“厚文”四大景观资源,“原始森林”“千瀑千姿”“赤壁丹霞”“厚重人文”“浪漫爱情”特色明显。有华夏第一高瀑、中国最大的心形景观—望乡台瀑布,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爱情天梯等;有地质遗迹景点107个,拥有完整的“丹霞赤壁-瓮形围谷-高山瀑布”组合而成的罕见地质遗迹,以土地神岩为代表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9600万~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系夹关组地层中。

四面山景区面积2.53万公顷,其中原始森林3533公顷,原始次生林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5.8%。森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乔木为主。保护区核心区大窝铺原始森林,是地球北纬28°仅存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有动植物约2600种,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桫椤、中华双扇蕨、福建柏、楠木、秃杉、峨眉含笑、红豆杉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猕猴、中华大鲵等15种。森林中有八大高山湖泊、数十条溪流、上百挂瀑布镶嵌其间,使森林的生态圈更加丰富,物种更加多样。

四面山有“千瀑之乡”美誉,千瀑千姿。水域面积5平方千米,80%的水域达到一级水质。有飞龙河、茶坝河、临仙河三大水系;海拔800米以上的湖泊有9个,形成规模宏大的高山湖泊群;有以“华夏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为代表的高山瀑布群,其中垂直落差在100米以上的瀑布有3 挂,80米以上的瀑布有11挂,50米以上的瀑布有37挂。

江津区是硒元素富集区域,有“长寿之乡”美誉。四面山属高硒地区,水中富含硒元素,“双胞胎村”青堰村367户人家中有43对双胞胎,双胞胎出生率达到11%。

景区文化底蕴厚重,有距今5000多年的巴人文化遗迹—灰千岩摩崖壁画,有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的朝源观遗址和历史悠久的飞龙庙,有西南剿匪的最后战场—文家寨等。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城区,距重庆市中心城区43千米,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围合呈环抱之势,面水朝江。陈列馆由后山、主体建筑、广场、绿化园区、办公附属用房和纪念品商店5部分组成,占地约23公顷,其中景区规划面积6.61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馆名由江泽民亲笔题写。馆内展出文物、图片共3000余件(张),展览采用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和声光电技术,再现聂荣臻元帅的一生。馆内藏品含石质、木质、金属、纸质、皮革、纺织品等七大类,以纸类和纺织类文物为主。收藏有求学、立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弹一星”研制等主题的藏品超过1万件,珍藏照片2374张、文物378件、字画550幅以及聂荣臻生前藏书8000册和文献资料46本,其中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120件。

景区植被覆盖率高,栽种有松柏树、红枫叶、樱花树、铁树、黄葛树、香樟树等120个品种的树木。生态系统良好,有松鼠、野鸡、斑鸠等数十种野生动物。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是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陈独秀旧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鹤山坪石墙院,距离江津城区15千米,地处鹤山山脉中坪,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三面青山环抱。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属于名人旧居,抗战遗址,历史类、人文类纪念建筑。旧居原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特科贡士、江津人杨鲁丞的故居,俗称“杨家大院”,又因四周以条石圈彻成丈余高的石墙,也称之为“石墙院”。建筑为复四合院布局,共24间房屋,土木石结构,青瓦土墙,古朴庄重,极具川东民居特色。庭院墙外广场宽阔,道路通达;两侧翠竹葱郁,树木成荫;四周环绕着沃土良田。

陈独秀(1879—1942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到重庆江津,1939年应杨家后人邀请到石墙院帮助整理杨鲁丞遗著。之后,潜心著述语言学著作《小学识字教本》,并发表大量关于抗战和民主思想的文章及诗词。陈独秀晚年贫病交加,于1942年5月27日在石墙院的东厢房内辞世,享年63岁。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是陈独秀最后寓居地,也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陈独秀生前居住地,保存有陈独秀寓居时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数百件,其中珍贵文物42件,珍贵图片资料数百张。分7个部分陈列展出陈独秀一生的主要功绩和成就,用二分之一长的展线介绍陈独秀寓居江津鹤山坪石墙院时深居简出、清苦自持、潜心著述的生活境况,通过声光电、场景复原、幻影成像、电子翻书还原客观真实的陈独秀,对于研究陈独秀的晚年思想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鹤山坪植被丰富,阳光充足,气候独特,古朴清幽。距离陈独秀旧居陈列馆1千米处有上万亩的现代农业园,是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会议接待、婚纱摄影、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园,形成名人旧居、历史文化遗迹和乡村旅游相辅相成的综合旅游资源。

【会龙庄景区】 会龙庄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会龙庄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双凤场,景区有保存完好的多院落组合的合院式古建筑,在功用上集民居、宗祠、防御于一体,是清代川东地区典型的城堡式庄园建筑,享有“西南第一庄”和“深山中的紫禁城”的美誉。1990年被评为江津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授予重庆国学学会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基地,重庆国学书画院创作基地,人文底蕴深厚,旅游禀赋极高。

会龙庄历史悠久、传奇神秘、规模宏大、设计精湛、气势磅礴,极具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个牵连4位帝王将相的传奇故事、一段被县志刻意隐藏的神秘历史、一座完美传承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水和空间设计的经典名院。庄园坐西南朝东北,复式四合院布局,总占地面积2046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是由328根石柱擎起的石木结构建筑群,共16所院落、2座碉楼、18口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虽多而不乱,满园亭台楼阁曾经全是雕梁画柱、绘彩描金。建筑材料选择上遵循贴近自然、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工艺上对土、木、石三种材料的组合运用普遍,建筑结构为夯土墙、石柱、木屋架相结合,施工工艺达到极高的水平,历经百年依然保持稳定。主体构架用材多为当地楠木、香樟,屋面椽、檩和装饰构件多用柏木、杉木等材质轻、容易加工的木材。内院层层递进,门庭幽深,规模宏大,巍巍三重堂沿中轴线贯穿。主体建筑以悬山式屋顶为主,有戏楼、水亭等建筑。雕楼和水亭多采用歇山式屋顶,梁架为抬梁式构架;现存的石料雕刻构件,雕工非常精湛,内容丰富。

【石笋山景区】 石笋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江津区西南部朱杨镇板桥社区云坪居民小组,距江津城区30千米,景区峰顶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是悬崖峭壁,总面积约23.4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700米,森林覆盖率83%。

石笋山景区属云雾山脉,伫立观景台上可远眺对面的男女石笋山,亦可俯瞰山下碧蓝的孔雀湖。景区峰青岭翠,白云缭绕,雾霭袅袅,奇峰异石,鸟语花香。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出鳄鱼石、大圣石、乌龟石、老鹰岩等生动形象的石雕像。有孔雀台、孔雀湖、男女石笋山、大地之母、鹊桥相会、汇天桥、汇仙楼、云朋桥、霞友台、紫云台、云雾坪日出等景观。

石笋山景区以其雄奇险峻、俯瞰长江及地处江津、永川要道的优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的云雾坪筑有高大寨墙,以抵御匪患,寨内有街道、商铺、私塾、农户、良田等。传说汉伏波将军马援征讨武陵蛮曾在云雾坪驻兵,修筑简易工事;唐代,官府为抵御安禄山叛军,在云雾坪古寨旧址上筑城;南宋末年,为抵抗蒙古大军,云雾坪古寨重新修建。明末清初,张献忠血洗四川,留下张献忠折戟沉沙云 雾坪的故事。清代台湾知府黄开基曾在此就读。现古寨只留下城墙、部分寨门、古水井、屯兵遗迹、脚板坟、霸王坟、云峰寺等遗迹。

外寨为石笋山古寨,内寨是云雾坪山寨,面积2平方千米,由4千米寨墙和4个寨门围成第二道防线。四道寨门,东有人和门,又叫东升门;西有西武门,是古代屯兵、储藏兵器的地方;南有大寨门,是主要的进出通道;北有栏寨门,寨门一半在山上,一半悬在空中。内寨是囤积粮草、兵器及保护老弱妇孺的最重要的核心防御工事。古寨门是经过多次修葺方得以保存下来。大寨门上方,2.95米的长条石上刻有“大清嘉庆五年庚申建立”,在其复门上方刻有“大清咸丰三年癸丑季冬月下浣吉旦重修”字样。碑文上还刻有“邑、津”二字。为传承历史文脉,景区兴建有长4000米、高3.5米、宽3米的“云雾长城”, 站在长廊上可观对面的男女石笋山。

景区有133.33公顷有机生态红心猕猴桃(情人果)示范园区,2公顷花卉园(爱情花),另有蓝莓、杨梅、油桃、柚子等10个水果品种的四季果园,可供游客垂钓的鱼池10个。

【中山古镇旅游景区】 中山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笋溪河畔,原名三合场,古称龙洞场。处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的核心区域,距江津城区56千米,距重庆市中心96千米,南临四面山景区。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楹联之镇,。

中山古镇老街原长1586米,尚存1132米。整条老街沿笋溪河岸而建,呈龙形,共分8节, 由北往南依次为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和盐店头八段街道。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宽3~5米,建筑为穿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凉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晴不漏光、冬暖夏凉,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群。古镇的“禁卖发水米碑”“吴蜀均沾碑”“木帮公罚”等碑刻遗迹体现古镇“与人方便、诚信经营、利益均沾”的商德文化。古镇现存以木结构为主的店铺307间,均保持着古镇最初的古朴风格。保留有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并且大部分传统制作技艺得以继承和发扬。

古镇的码头文化、楹联文化、行帮文化和巴人文化历史久远。古镇居民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每逢农历节日,古镇都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传承至今的传统民俗有川剧座唱、婚俗表演、打道琴、赛龙舟、烧火龙、唱山歌、漂河灯、打铁水、爬杆杆、舞龙灯等,有“千米长宴”“七夕东方爱情节”“石板糍粑节”等活动,古镇也是一个爱情气息浓郁的地方,有闻名全国的“十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重庆新地标“爱情天梯”。

聂荣臻故里景区聂荣臻故里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聂荣臻故里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江津城区32千米,距重庆主城区68千米。1899年,聂荣臻元帅诞生在郎家村石院子,1919年,聂荣臻离开家乡赴法勤工俭学,这里完整保留了聂荣臻故居、冲口私塾、聂氏染房、插旗寺小学、吴滩古镇等聂荣臻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足迹。景区所在的郎家村是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以浅丘平坝为主,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已形成蔬菜、水果、花椒、蚕桑、水产、畜牧六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富硒田园。聂荣臻故里景区将红色资源和绿色蔬菜融合发展,正打造集红色教育、农耕文化、农业科普、亲子研学、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聂帅故里、绿色吴滩”红色美丽村庄。

【石门大佛景区】 石门大佛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白坪村东100米处,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坐北朝南,面临长江,背倚崖壁,东西各有一条石径从崖上到河边与寺院相通。大佛寺始建于宋代,由山门、围墙、左右厢房、正殿等组成,为七重檐山木结构建筑,是中国清代典型的高层建筑。寺内为三合院布局,左右为厢房,中间是正殿,十八罗汉分列正殿左右。正殿中间为观音造像,高13.5米,慈眉善目,脚踏莲花,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寺佛一体,整个造像倚崖而雕,属高浮雕近圆雕型石刻,刻工精湛,出色地勾勒出造像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造像与崖石浑然一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

【塘河古镇】 塘河古镇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塘河古镇位于江津区西南部塘河镇,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西南面与四川省合江县接壤。距江津城区65千米,重庆中心城区112千米。G93成渝环线高速、106省道、重庆三环高速穿境而过。

塘河古镇是第三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重庆市最具魅力小城镇、老重庆风貌影视拍摄基地,镇辖的石龙门村、硐寨村为中国传统村落、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绕场而过的塘河两岸翠竹葱茂,青山叠叠,绿水悠悠。塘河古镇保存有明清古建筑群近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为塘河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部分。塘河古街区占地2.8公顷,保存有明清以来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1.5万多平方米。文物古迹众多,有寺庙、碑刻、庄园、祠堂、会馆、寨门、栈道、古桥等。古镇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长600 米的主街连接着横街子、庙巷子两条小街,由三道寨门把持着。拾级而上,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栋,错落有致。

千百年来,塘河古镇形成独特而厚重的民俗民风。每逢佳节,有赶庙会、唱大戏、祭神灵等活动;古街区蓑衣斗笠店、街边刺绣房、手编竹席屋、铁匠铺和守旧的茶房酒馆比比皆是;川剧座唱、石刻技艺、结婚坐花轿、塘河放竹排、河上荡渔舟,生活悠闲。

【骆騋山景区】 骆騋山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骆騋山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由99座错落有致的山峰组成,最高处海拔1038米。骆騋山景区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山体突兀拔起近千米,在经过风霜侵蚀、削刮后,顶部形成一个方圆万亩,相对高差数十米的独特山峦群,山上怪石、山峰和洞穴林立,终年云雾缭绕,景色迷人,是集险、绝、幽、深、秀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在莽莽苍苍的骆来99峰上,花木扶苏、亭廊掩映、水质清纯,鸡公岭上观日出如登天界,攀感应峰体验探险之趣,抚寨门遐想古战场金戈铁马,听当地人讲“喊山”传奇,细品山中所产名茶,享尽山中逍遥之乐;磨子岩下浴瀑水如沐仙泉;猪嘴洞内曾是田纪云同志露宿之地;仙姑洞内香火缭绕,祈求太平盛世;听石老爹、石老妈窃窃私语;观老寨门遐想古战场金戈铁马,东保、西卫、南宁、北固四大寨门曾是明末刁化神屯兵之所;山有一奇石——“热石”,长1.3米,宽1米,冬天,整座山峰白雪皑皑,唯独此石终年不积雪,不积雪之谜至今不得其解。山上盛产名茶,其中“骆崃迎春”“骆崃云雾”等品牌享誉中外,被誉为茶中珍品。

骆騋山景区经过近几年的恢复重建,现是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采摘、垂钓等为一体的游客聚集地。


(区文化旅游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