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6-06 18:15:45 大 中 小
重庆市江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重庆市江津区政协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8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周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江津区教育人才工作的建议》(第187号)收悉。经与区教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区教委等单位始终坚持“教育优先、人才为要”原则,切实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在促进教育事业均衡优质、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履职尽责,持续助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引才力度,夯实人才基础
切实落实人力社保部门综合管理,教育、人力社保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招聘机制。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依据核定的编制、岗位数量和教育教学需要,提出教师招聘需求和岗位条件,并积极参与面试、考察等招聘过程。一是支持多渠道招聘优秀教师。支持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考核招聘优秀教师,或通过赴高校招聘、重庆国才大会考核招聘引进国家奖学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毕业等优秀毕业生。2024年共招聘教师3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7人。二是加大公费师范生签约引进力度。持续做好订单定向农村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签约培养工作。每年定期开展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专项招聘和订单定向师范生专项招聘。2024年引进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25人、订单定向公费师范生52人。三是鼓励遴选商调成熟教师。支持学校面向区外公开遴选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成熟教师。2024年从区外调入19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
二、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队伍活力
持续完善教师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抓手,切实从职级晋升、培养评价、福利保障等方面全面发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一是拓宽教师成长空间。落实优化教育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政策,中小学正高级岗位集中调控设置比例从现行的3‰提高到5‰,区教师进修学院可按现行比例最高设置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建立基层学校专业技术岗位“定向设置”制度,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学校按3%的比例增设定向副高级岗位。二是完善教师培养评价机制。实施“津师英才·强基铸魂”教师成长培养工程,形成具有江津辨识度的教师教育体系。2025年3月,新认定第七届骨干教师462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达380名)。教育系统累计入选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1人,津鹰计划高层次人才197人。三是加大薪酬待遇保障力度。采取备案制管理支持教育系统区内交流校长教师,落实“保岗”政策,促进优秀师资顺畅流动。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统筹协调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三、坚持守正创新,助力行稳致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化新时代教育人才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绵绵发力、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一是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优化师资配置。深入推进分级分类招聘,进一步科学谋划招聘场次、时间、岗位和方式,支持多个学校“打捆招聘”,加大招聘公告宣传力度和区情推介力度,切实提高招聘成功率。进一步支持学校通过公开遴选或商调方式引进部属师范大学生公费师范生,以及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二是优化体制机制,释放创新活力。持续深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事业干部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事业人员获得感,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区教委会同相关学校积极争取纳入下一批周转岗位试点,探索建立区级统筹的岗位“周转池”,对教育人才系统内交流无相应岗位空缺的,支持其使用周转岗位聘用,进一步促进教师校长在城乡、校际间有序流动,切实解决人才交流“后顾之忧”。三是加强人才服务保障,打造优质人才生态。不断丰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建设人才“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深化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听取意见建议,增强教师队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培养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此答复函已经钟明才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
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人力社保工作。
重庆市江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4月9日
(联系人:黄柏盛,联系电话:023-47522709)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持续加大优秀教师招聘力度,完善教师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为教育事业单位和教师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 |
2025年12月前 |
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 |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