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6-06 18:10:37 大 中 小
重庆市江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36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刘胜明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激励力度和配套措施的建议》(第36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措施
长期以来,我局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多措并举为辖区内高校毕业生提供实际有效的就业创业帮扶,促进其稳定就业,激发其创业热情。
(一)拓展见习岗位安置就业。一是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鼓励各机关事业单位成为见习基地,大力开发拓展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就业见习岗位。二是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可领取每月不低于2330元的基本生活费。三是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由政府有关部门或乡镇(街道)开发基层协助管理类、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对其进行托底安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就业能力。2024年,全区91家见习基地累计发布岗位1393个,吸纳273名高校毕业生见习。全年开发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59个,其中兜底安置高校毕业生 153个。
(二)创业帮扶加大支持力度。一是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低息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给予10—400万元不等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个人最长可贷9年,创办企业最长可贷6年,按市场报价利率LPR+50BP的50%给予贴息,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二是鼓励辖区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低成本创业工位,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本。三是组建了一支100人的创业导师队伍,为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匹配创业导师,提供从项目策划、市场调研到运营管理的全程指导。
(三)深化融合促进政校企协同。常态化开展高职院校进企业调研、人社局长、技能大师入校宣讲等活动;鼓励校企合作建立订单班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指导、创业指导、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深入挖掘江津保税区、双福、德感等四大工业园区企业岗位万个;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央企、国企等招聘计划;推动川渝地区就业协作,搭建就业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2024年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高校毕业生直播带岗、百日千万招聘、人社局长面对面、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活动99场,发布岗位6.2万个,6.5万余人参与线上线下求职,实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9119人。
(四)政策助力提升市场活力。鼓励各类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离校 2 年高校毕业生或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为企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支持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离校 2 年高校毕业生或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或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按规定为个人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灵活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为在校困难高校毕业生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落实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024年,共落实各项补贴4731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等困难群体6306人稳定就业。
(五)部门联动营造就业良好环境。团区委积极推进青年人才驿站建设,目前全区青年人才驿站4家,外地来津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通过“江津青年”微信公众号获得免费过渡性住宿。定期开展寒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大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为他们提供宽广的社会实践平台。区住房城乡建委正在推进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房源由收购主体统一收购后,可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青年公寓等用途,可供求职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暂时的低收入群体选择。
二、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您客观陈述现状,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问题,提出的四条建议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很有启发和帮助。我局将逐条予以认真分析和研判,并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采取更加有力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打造“津彩青春·智聘未来”青年就业工作品牌。通过开展精准需求征集、就业服务进校园、大学生进企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就业创业典型选树“六大专项行动”,发挥在津高校特别是江津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等载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二)通过“123”工作法,全力推进政校企合作。组织在津高校大学生到我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入企“一日训”。加强与高校学生就业部门对接,建成重点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库和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后续做好青年就业工作打牢基础。建立由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团区委、区总工会以及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在津高校组成的青年留渝来渝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来津留津推介会、职业指导和创业指导进校园、“津工精匠”事迹分享会等“三服务”进校园活动,引导在津大学生留津就业。
(三)优化招聘方式,提高供需匹配度。招聘方式从传统的“大锅饭”向符合目前市场要求的“小灶菜”转换。聚焦毕业季前后高校毕业生集中求职季,按照“行业企业需求集中发布”“专业求职人群集中组织”的思路组织相关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开展小而精的线上线下行业专场招聘会,促进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
此答复函已经钟明才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江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20日
(联系人:刘纯杰,联系电话:13609448600)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青年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 |
即来即办 |
江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2 |
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开展小而精的线上线下行业专场招聘会。
|
根据需求开展 |
江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3 |
开展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专项招聘会培训等就业服务进校园、大学生进企业等 |
根据需求开展 |
江津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