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27 17:32:17 大 中 小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2024年中小学美育工作自评报告
一年来,江津区教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市教委决策部署,坚持“五育并举”,深入实施中小学美育浸润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重庆市中小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发〔2024〕12号)工作要求,对标重庆市中小学美育工作评估体系指标,现对我区中小学美育自查评估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江津区共有110所中小学开展美育评估,其中高完中学校11所、中职学校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初级中学16所、小学66所、特殊学校1所,全区在校中小学生近16万人,现有专职美育教师370人,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384间。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以美培元,做好统筹规划
一是抓好顶层谋划。印发《江津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江津区“红领巾艺术团分团”招募方案》《江津区中小学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根据《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4年全区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津教工委〔2024〕48号)要求,将美育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工作要点,全面推进学校美育教育。
二是明晰分工职责。由区教委总督学分管美育工作,区教委配备艺术专干1人,区教师进修学院配备专职音乐、美术教研员各1人。区教委做好美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区教师进修学院加强业务指导与实施,共同推进全区中小学美育工作。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区教委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区关工委、团区委等区级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利用好我区“五馆三中心”的职能优势,多形式、多途径推动我区美育工作开展。
(二)以美浸润学生,抓好三项建设
一是抓实课程育人“主阵地”。全区中小学开足、开齐音乐、美术等课程,将美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并结合江津地域特点和学校实情开发校本课程,做好国家教材的校本化、班本化教学。如四牌坊小学的合唱课程、李市小学的山歌课程、慈云小学的书法课程、江津八中的剪纸课程等。
二是抓好实践育人“主渠道”。区教委每年开展少年向上”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周和“慈云杯”书法大赛等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各学校通过学生艺术社团、兴趣小组、实践工作坊等方式开展美育活动;结合“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元旦节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三是抓牢特色品牌“主心骨”。区教委通过以点带面、集群化发展的方式,提升我区美育特色品牌建设,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打造艺术特色学校、学生社团、艺术实践工作坊等。在新一届市级特色学校评选中,我区2所学校获评重庆市艺术特色学校。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市级以上艺术类特色学校13所,涉及川剧、舞蹈、书法、版画、棋艺、合唱等多个项目。
(三)以美浸润教师,抓好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校内专职教师素养。区教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美育教师专业素养。2024年,全区开展美育教师教研活动16次;举办各类美育教师培训14次;54名音乐、美术、书法教师参加中小学课堂大练兵活动;44名教师参加区级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60余名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及观摩活动;举办全区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成果征集活动,共41所学校及个人获奖。
二是建设校外师资队伍。区教委搭建平台,助力各学校在区文联、区文化馆等部门的专业引领下,通过聘请区川剧协会、舞蹈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专业人才为辅导员或社团教师,利用延时课、社团活动等时机,开展舞蹈、合唱、器乐、川剧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提升校内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如四牌坊尚融小学、田家炳中学与区文化馆深入开展馆校合作,滨江四牌坊小学、麻柳小学等与区川剧协会联合打造戏曲节目,以上学校在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重庆市第八届中小学戏剧小梅花展演活动中均获一等奖。
(四)以美浸润学校,营造美育氛围
一是配齐美育设施。区教委积极推进学校美育功能室、艺术器材等配齐配全,全区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室、器材配备达标率为93.6%,各中小学建特色艺术活动功能室60余间。
二是强化宣传力度。区教委利用“江津教育”微信公众号,借助各级各类媒体对全区重大美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美育氛围。学校利用公众号等相关媒体进行各类美育赛事活动直播,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美育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部分学校对美育教育仅仅局限在音乐、美术等学科领域上,忽略了对艺术的欣赏和体验,对学生在器乐、戏曲、舞蹈以及传统艺术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
二是美育教师专业素养还需提升。部分教师对音乐、美术等学科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方式仍比较传统。
三是美育特色学校建设还需加强。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力度还需加强,目前我区市级艺术特色学校的数量和项目和主城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美育工作的辨识度不高。
(二)改进措施
1.丰富美育活动载体。一是区教委搭建更多展示平台,将艺术与科技、劳动、国防教育、阅读活动相结合,不断丰富艺术表演、艺术创作实践的形式。利用好重大节庆日,多途径开展各种主题艺术实践活动。二是以建设学生社团、艺术团、实践工作坊为抓手,利用好延时课,开展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美育活动。
2.提升美育教师素养。一是加强美育教师培训培养,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教研及观摩活动,不断提升美育教师专业素养。二是开展好美育教师的竞赛活动,通过教师基本功竞赛、学科优质课评比等方式,提高美育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抓好美育品牌建设。一是区教委搭建平台,指导学校挖掘美育工作亮点,形成品牌,打造具有江津辨识度的美育特色学校。二是区教委加大对市级和国家级特色学校的培育力度,加强对特色学校创建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打造具有更多辨识度的美育特色学校。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