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16 15:44:24 大 中 小
2024年,区公安局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区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昌勇同志带头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坚决将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到实处,自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新时代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认真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聚焦法治公安目标,不断提升全区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公安工作实践。一是加强集中学习研讨。2024年,区公安局党委召开5次集中学习研讨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性、人民性、系统性及实践性,推动全体党员民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并贯彻落实到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加强民警常态化学习。通过组织全体民警积极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为每名民警配发《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书籍,推动全警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习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做到“深学、笃信、践行”。三是加强执法实践指导。坚持运用“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的法治思想指导案件办理,让依法办案成为办案民警行动自觉。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组织参加“法治大讲堂”、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新版公安机关执法实施细则“送教上门”等活动,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民警严格依法办案能力,切实在实际工作中践行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强化机制建设,推动执法权力规范运行。一是建立警情“日清周结月通报”工作机制。定期对所有警情开展实质性全量巡查,从源头防范不如实立案现象发生,确保既完成数量,又保证质量。对其中行政(治安)类警情,在接警后3日内完成巡查。刑事类警情,未办理延长立案审查期限手续的,在接警后7日内完成巡查;已办理延长立案审查期限手续的刑事类警情,在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届满前5日完成巡查。同时对于非案件类警情,每日对前一日的所有非案件类警情进行全量巡查。并将不如实立案情形,通报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及具体经办民警,监督其立即整改。二是建立三色预警案件清理机制。对立案后超1个月、2个月、3个月未采取实质性措施的案件,分别实行蓝色、黄色、红色预警的方式,及时督促办案部门采取实质性侦查措施,法制部门加强对立案后的侦查工作开展情况、强制措施适用、案件材料录入等重点环节进行精准指导,强力推进立而不侦、久侦不结执法顽疾整治。2024年,共清理出库蓝色预警案件813件,黄色预警案件637件,暂无红色预警案件。三是建立日审核、月考评、季考核执法监督机制。对当日上报案件,即时开展案件实体与程序合法性审查,确保案件依法办理;每月适时抽检各单位办理的一定数量的刑事、行政案件,每季度开展一次实地巡检,将案件质量、办案区使用管理、讯(询)问同步录音录像、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涉案财物管理等纳入检查范围,确保执法监督活动不留死角。2024年,共开展月考评7次,季度考评4次,印发案件质量通报9期,印发“五个一律”和立案工作情况通报10期,通报案件1200件次。
三、强化基础建设,推动新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一是开展集约化建设,全链条做好服务保障。按照“7区+4功能”建设标准,分类设置各类用房。开通体检服务“一检通”,提供5项常规体检服务,降低执法风险。协调驻看守所医生前置中心,实现体检信息共享互认。二是实施合成化运行,全流程做好精细管理。开发智能监管系统,应用人像识别、人体结构定位、体态监测等智能手段,升级改造安防体系,实现对嫌疑人无人看管、非法脱离办案区等违规情形实时“声光电”报警。上线移动应用终端,实现入区预约、出区审批、信息浏览功能等掌上操作,助力办案流程向数字化、移动化转变。三是做强专业化队伍,全方位做好监督指导。设立办案实战培训室,以真实案件为教材,定期组织开展全局办案民警学习培训。联合区检察院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协同区法院建设中心刑事速裁法庭,“一站式”承担全链条刑事诉讼活动。
四、强化执法力度,保持严打违法犯罪高压态势。一是重拳严打突出犯罪。深入推进“安宁一号”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工作,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破刑事案件1476件,破案率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查处行政案件2714件;移送审查起诉1287人、行政处罚1754人,抓获在逃人员251人、同比上升80.5%;诈骗立案、损失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6.08%、23.38%,追赃挽损3620.96万元;传统侵财案件发案数下降57.86%、破案率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盗抢类案件追赃挽损率同比去年提升48个百分点。二是全力攻坚大案要案积案。破获陈某拐卖儿童案、制售伪劣食品添加剂案等大要案件,获公安部通报表扬;快破“6.7”双福金店被抢劫价值百万余元金饰、滨江茶坊王某被抢劫5万美元案等案件,悉数追回百万余元赃物获各方肯定;侦破2起强奸积案经验被专刊发布全市学习;办理某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推动资金分析由“电子数据”向“定案证据”突破并率先在全市形成判例落地,获得公安部专家组高度肯定,作为我区司法改革典型成果推广。三是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破获十类涉黑涉恶个案21起、移送审查起诉81人。开展涉黄赌毒问题专项治理,对13个黄赌问题高发乡镇开展挂牌整治,涉黄类、涉赌类警情同比下降11.9%、8.45%;破毒品案件109起、移送审查起诉155人,查获吸毒人员395人,区局获全市禁毒社会化工作典型经验示范品牌二等奖。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深入开展防范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莎姐守未”等专项行动,送教问题未成年人36人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3.89%、23.8%、32.1%。
五、彰显执法温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出台公安机关惠民强企“十项措施”,健全警企联系服务机制,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平安体检”、法治宣传和走访座谈。成功侦办“7.10”玖龙纸业专案,依法采取强制措施8人,依法查扣涉案资产1600余万元,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获得企业充分肯定并追加大额投资。二是创新服务提质增效。上线运行“易取保”平台,实现保证金缴纳退还全程网办。在白沙镇、珞璜镇分别设立出入境和移民事务服务站,全区公安窗口全面落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推行周末和节假日服务“不打烊”,全年累计受办出入境、户政、车驾管业务83万余件次,提供周末科目三驾考51场次、服务1万余人次。三是全力护航经济发展。组建专班参与恒大和类恒大项目资金追缴工作,促成“保交楼”项目回流资金1亿余元、保全资产2亿余元。主动跟进渝赤叙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落实民爆物品护送机制,及时完善配套交通设施。
六、强化改革创新,运用数字法治推动警务工作新发展。一是聚焦“专业”发力。立足警种主战、派出所主防,优化调整破案打击机制,将反诈中心实战纳入刑侦统筹,做实智侦中心,切实提升专业打击、系统作战能力;严格落实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推进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建设,派出所“一管三防”职责全面强化。二是聚焦“机制”发力。持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推动情指行平台对接融通区镇两级治理中心,逐步实现系统分流110接报非警务类警情,双福等试点街道非警务警情联动处置率达66.52%,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累计接待市内外各单位参观学习60余场次。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与四川泸州、贵州遵义签署“平安边界”建设协作协议,全面推动资源共享、风险共防、平安共建、服务共通。三是聚焦“大数据”发力。出台科技创新“十项措施”,深化资源共享应用,整合接入雪亮乡村、教委平台等视频监控18700路,累计达到35476路。深化无人机+警务实战应用,组建警用无人机专班并配置无人机17台、无人机应急指挥车1辆,广泛应用交通巡查、巡逻防控、案件侦破、重大活动安保等领域,成功救援遇险人员12人、协助抓捕嫌疑人11人。自主谋划“法治·电动二三轮车管理”一件事纳入数字重庆建设法治专题“一本账”,上架渝快政、渝快办和三级城运中心运行。研发打造“AI视觉算法赋能无人机警务实战”等项目在全国行业赛事中获奖。
七、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下步工作打算
回顾2024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推动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执法能力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下一步,区公安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结合执法实际,不断优化执法监督管理流程和加强执法疑难问题研究,持续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水平,以法治公安新成效助推现代化新江津建设。
(一)强化执法监督、培训工作,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不断完善考评内容。持续实施每月案件抽查、每季度实地考评机制,加大对在侦案件和派出所自裁案件的抽查比重。二是继续强化包片法制民警指导力度。将日常的执法监督职责落实到人,重大疑难复杂性案件,由包片法制民警提前介入指导取证,实时跟踪案件进展。三是强化执法培训。法制民警坚持每月分批次赴办案任务重、存在问题多的单位,针对执法实践中易错环节和执法难点,开展“滴灌式”“靶向式”执法培训,通过“面对面”“点对点”与办案民警交流,不断增强民警规范办案的理念。
(二)推进案管室建设,强化执法源头管控力度。为严格受立案、案件回访、三色预警、强制措施适用、信息化考核等监督工作,区局已建成珞璜所、东城所、双福所的案管室。下一步,按照公安部案管室建设标准要求,持续推动德感、圣泉、几江、南城、白沙等单位案管室建设,强化执法源头管控力度,切实压减执法不规范问题发生。
(三)加大执法难题研究,推动提升执法质效。紧紧围绕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找准实战单位在执法办案中的难点、堵点,做好法律研究,做实法治保障,加强与检、法机关沟通,精准打击违法犯罪,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