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381009320385Y/2024-00005 | [ 发文字号 ] | 朱杨府发〔2024〕13号 |
[ 主题分类 ] | 行政事务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江津区朱杨镇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4-05-14 | [ 发布日期 ] | 2024-05-14 |
发布日期: 2024-05-14 16:00:03
各村(社区),镇机关各部门、镇属各单位: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参照《重庆市江津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请各村(社区)、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0日
朱杨镇202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快速高效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预防为主,科学救援。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统一领导,分工联动。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和“谁建设,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责,密切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切实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二、组织架构
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为朱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社区)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建本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丁江、镇长李华任组长,政法委员莫小兵、宣传统战委员刘士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党政办、财政办、民政办、应急办(平安建设办)、农服中心、规建管环办、派出所、规资所、卫生院、卫生健康办、民政办、经济发展办、水利服务中心、教管中心、信访办和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组织辖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制定实施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负责本地区应急救灾物资的储备和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组织地质灾害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负责本地区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先期紧急处置,及时组织实施人员紧急救助,疏散安置居民及外来人口,控制地质灾害次生、衍生灾害,开展社会动员等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本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朱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及主要职责:
(一)综合组
成员:由党政办牵头,应急办、规资所组成。
主要任务:负责传达指令,报告情况,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等工作;负责收集抢险救援情况,起草汇报材料等;负责会议组织、记录,制发工作文件、会议纪要。
(二)监测预警和防范治理组
成员:由规资所牵头,农服中心、水利中心、驻守地质队、学区办、各村(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人员组成。
主要任务:统筹做好汛期水文、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对接上级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安全防范防范措施,有序开展地质灾害治理。
(三)应急抢险组
成员:应急办、规资所牵头,武装部、派出所、相关村(社区)组成。
主要任务: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制定并组织实施排危除险和抢险救援方案,组织协调抢险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疏散撤离群众,搜救被困群众,落实应急处置和应急治理相关措施;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四)医疗卫生组
成员:镇卫健办牵头,镇卫生院组成。
主要任务: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重伤人员转运救治;开展受伤人员、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心理疏导;牵头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防范和控制传染病暴发。
(五)后勤保障组
成员:由应急办牵头,财政办、民政办、经济办、信访办、水利中心和相关村(社区)组成。
主要任务:负责协调提供抢险救援过程中应急电力、供水和通讯保障;负责地质灾害现场的交通运输保障,交通管制和道路交通疏导;做好应急拨款准备,调配、发放应急救济资金和物资;落实应急避难场所,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负责伤亡人员家属接待、抚恤和经济补偿等;做好饮用水、食品安全保障;为抢险救援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六)治安防范组
成员:派出所牵头。
主要任务:维护地质灾害现场警戒区治安,协助组织人员疏散撤离;防范和打击趁机盗窃、抢劫救灾物资和公私财产,传播谣言、制造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
(七)舆论引导组
成员:宣传办牵头。
主要任务:负责对接区级有关部门开展新闻发布及与新闻媒体的联络协调、舆情引导等工作。
二、落实责任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抓紧抓好,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自然资源牵头、地勘支撑、部门协作、基层组织、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共同防治责任机制。各驻村领导和驻村工作组要落实地灾防治的领导指导和检查督促责任,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要落实属地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和主管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明确防治责任主体,督促落实防治措施。
(一)健全监测网络
规资所要牵头夯实群专结合的“四重”网格(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区县技术管理员)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群测群防监测并逐步推进实施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业技术监测,落实“人防+技防”措施。
(二)隐患排查
建立各村(社区)地质灾害隐患全面动态排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巡查,特别要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重要交通干线、人群密集场所、江河库岸、旅游景区、农房周边等区域开展动态排查、不留盲区,形成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台账。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工作,科学划定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研判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后,将排查结果、危险等级及防灾责任单位向社会公示。
(三)重点巡查和综合防治
2024年,我镇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长江街库岸滑坡、利民中心小学门口塌陷、朱杨水厂泵站危岩、板桥石梯岩滑坡、岩底下滑坡、云坪养鹿场滑坡、柑子函湾滑坡、乌龟坝滑坡)。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认真落实汛期昼夜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加强应急值守和重点巡查。进入汛期后,至少每天巡查一次并做好巡查记录,上传到镇地灾防治工作微信群。针对8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一制定单点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要逐一明确综合防治方案并有序推进。
(四)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分级表
预警分级 |
风险描述 |
蓝色预警 |
地质灾害隐患点进入匀速变形阶段,有变形迹象,一年内发生崩塌、滑坡和塌岸的可能性不大。 |
黄色预警 |
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进入加速阶段初期,有明显的变形特征,在数月内或一年内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和塌岸的概率较大。 |
橙色预警 |
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进入加速阶段中后期,有一定的宏观前兆特征,在几天内或数周内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和塌岸的概率大。 |
红色预警 |
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进入加速阶段,各种短期临滑前兆特征显著,在数小时内或数天内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和塌岸的概率很大。 |
当收到上级相关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地质灾害临灾预报等信息后,规资所牵头,农服中心、水利中心配合,根据预警等级,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及时转发预警信息,加强会商研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
当出现大雨暴雨天气、水位猛涨等情况时,各村(社区)和地灾防治“四重”网格员应及时告知对象,提醒其防范注意;加强现场巡查频次,看隐患点变化情况;当发现临灾特征时,应立即向规资所报告,组织撤离转移受威胁群众,转移重要财产,做好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准备。规资所要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技术监测手段运用,时刻关注异常情况和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开展现场核实。
各村(社区)应随时掌握本辖区内各地灾隐患点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单点预警方案,要做到“三明确”:明确人员,落实责任;明确风险,科学防范;明确措施,有序应急。当出现灾害发生前兆,各点应按先前约定的预警信号(因地制宜采用声光报警器、鸣锣吹哨、喊话器、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向受威胁群众发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按各点确定的撤离方案和线路,按先老人、小孩、妇女,后青壮年的顺序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四、应急处置
(一)灾情报告
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后,各村(社区)和“四重”网格员应在30分钟内向镇政府值班室、规资所和镇有关负责人报告。灾情报告的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种类、规模、成灾原因、伤亡人数、损失情况、危害程度、发展趋势以及已采取的对策措施。报告灾情必须实事求是,不得漏报、瞒报、迟报、谎报、假报。
(二)响应分级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对应的将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急响应分为Ⅳ级小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Ⅲ级中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Ⅱ级大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Ⅰ级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四个应急响应等级。
(三)先期处置
接到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报告后,镇有关负责人、规资所、应急办、涉事村(社区)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了解受灾情况,开展先期处置,设置警戒区域、撤离并妥善安置危险区群众、根据情况开展现场搜救,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并由综合组经镇有关负责人审核后迅速上报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地指”),同时抄报区应急局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四)会商研判
地灾发生后,规资所、驻守地质队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和防范治理组配合区级相关部门,初步核实灾害形成条件、引发因素,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危险程度、激发条件等,并划定成灾范围和危险区域,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并在区地指的统一指挥指导下开展工作。
(五)撤离群众和维护秩序
在区地指的领导下,根据调查结果,如发生重大灾情或险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应急抢险组和涉事村(社区)必须立即通过上门动员、发出警报等多种方式,向危险区内所有群众发出临时撤离避险转移指令,确定安全转移路线,组织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必要时可征用物资、交通工具和有关设施,甚至采取强制撤离等措施。治安防范组要维护地质灾害现场警戒区治安,协助组织人员疏散撤离;拉好警戒线,防范人员进入和返回危险区域;防范和打击趁机盗窃、抢劫救灾物资和公私财产,传播谣言、制造恐慌等违法犯罪活动。
(六)持续监测和科学抢险
在区地指的领导下,监测预警和防范治理组落实专人对地质灾害险情进行24小时监测,作好监测记录,加强趋势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应急抢险组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指导下,组织人员科学开展抢险,避免加剧地质灾害和人员伤亡。
(七)应急结束
经上级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或衍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或已消除,由启动应急响应的机构终止应急响应。
(一)善后处置
后勤保障组和涉事村(社区)要做好灾民登记、了解其生产生活困难,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对地质灾害受灾人员给予救治、救济,做好灾民安抚、转移安置、灾后后续监测及必要的防范等善后工作。涉事村(社区)要牵头做好临时撤离避险转移的群众的安置工作,引导群众分散安置(投亲靠友、群众互助等)为主,集中安置(调剂公房、搭建临时帐篷或临时房屋)为辅。突发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急响应结束后,后勤保障组要迅速对地质灾害现场进行清理,排除障碍,恢复交通,保障城市功能,要通过生产自救、互助互济、临时救助等多种方式,统筹安排灾区的生产生活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灾后地质安全会商论证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结束后,对因灾险情临时撤离避险的,经上级相关部门和技术支撑单位论证确定地质结构安全和房屋安全后,临时撤离人员方可返回居住,坚决杜绝撤离人员擅自回流造成伤亡。
(三)灾后重建和避灾搬迁
对因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房屋结构破坏无法恢复,原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无法排除等情况的,应引导群众进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六、应急演练
由应急办、规资所牵头,镇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一次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实战演练;汛前组织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至少开展一次简易应急演练,做到全覆盖;应急办、规资所应按要求及时将评估报告报上级应急管理、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七、其它事项
本预案与各地灾点单点应急预案配合实施。
附件:1.朱杨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联系表
2.朱杨镇汛期各部门值班电话
附件1
朱杨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联系表
一、利民社区横梁组中心小学门口塌陷
责任人:邹开进电话:15025331763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曹辉文电话:15102340297
二、振兴社区中心街组长江街库岸滑坡
责任人:周孝永电话:18223217200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曹世荣电话:13883194345
三、振兴社区朱杨水厂泵站危岩滑坡
责任人:周孝永电话:18223217200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徐朝友电话:19112911102
四、板桥社区桐口组柑子凼滑坡
责任人:陈泽荣电话:13609413311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杨炯华电话:13896119778
五、板桥社区进宝组石梯岩滑坡
责任人:陈泽荣电话:13609413311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何朝江电话:13594131364
六、板桥社区云坪组岩底下滑坡
责任人:陈泽荣电话:13609413311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蒲伟电话:18926212464
七、板桥社区云坪组云坪养鹿场滑坡
责任人:陈泽荣电话:13609413311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蒲家树电话:13452400520
八、板桥社区苏院组乌龟坝滑坡
责任人:陈泽荣电话:13609413311
汛期昼夜值班人员:曹本忠电话:15178804686
另:镇政府汛期昼夜值班人员与机关值班人员一致,不再另行安排。(电话:47381010)
附件2
朱杨镇各部门汛期地质灾害值班电话
总值班电话:47381010
序号 |
部门名称 |
值班电话 | |
1 |
党政办 |
47381010 |
13627645168 |
2 |
朱杨规资所 |
47381139 |
18602303921 |
3 |
朱杨卫生院 |
47381095 |
13883379396 |
4 |
朱杨派出所 |
47381020 |
17830626331 |
5 |
平安应急办 |
47383120 |
13883929415 |
6 |
规建管环办 |
47381907 |
13983689667 |
7 |
农业服务中心 |
47382809 |
13996372327 |
8 |
水利服务中心 |
47381069 |
13983901272 |
9 |
卫生健康办 |
47382149 |
13594032068 |
10 |
民政和社会事务办 |
47381013 |
13752903791 |
11 |
经济发展办 |
47383151 |
18725917559 |
12 |
信访办 |
47382587 |
13896028029 |
13 |
学区办 |
47371017 |
13983298588 |
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党政办2024年4月10日印发
― 1 ―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