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1-21 15:15:59 大 中 小
今天上午,笔者从镇农业服务中心获悉:中山镇的农田“非粮化”问题整改工作,在任务量列全区第二的情况下,因为保质保量完成,得到区农委好评。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国家明确规定,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
为此,在9月下旬,江津区要求各镇街要彻底解决辖区内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经卫星测绘分析,中山镇需解决“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土地共386.02亩。其中的122.37亩,需通过“异地补化”的方式,在异地完成整改;其中的263.65亩,需在原址进行整改。相对而言,在原址进行整改,工作难度更大、工作要求更高。中山镇的原址整改任务面积,在全区各镇街中排在第二。
“镇、村和社班干部必须全力以赴。”9月25日,镇党委书记施昌林进行总体部署。并组织成立了工作专班;强调分类施策,要根据村情、社情和户情,灵活开展工作;提出以“每日督办”的方式,强化推进。当天下午,镇、村和社干部就出现在田间地头。
工作中,镇党委书记施昌林、镇长潘明祥先后10余次到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当面解决工作难题50余个;镇领导班子到联系村指导工作;驻镇驻村工作队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重点;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办公室放弃周末,连续无休……
11月9日,中山镇提前并高质量完成工作,得到区农委充分肯定。区农委认为,中山镇重视到位、推进迅速、工作得法、成效明显。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