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28 15:50:00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对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年目标顺利完成。现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行政的主要抓手,多次在党委会、行政办公会上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有效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强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地见效。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落实人员专抓法治政府工作,综合执法办主任为负责人,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二)全面落实依法行政

1. 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我镇依法依规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管规则、运行流程、执行标准和公示程序;规范建设镇、村办事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使办事制度、服务方式、办公场地和设施标准化。

2. 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对我镇机关人员定期开展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严格执行法定程序,修订完善《油溪镇党委议事规则》和《油溪镇人民政府行政办公会议制度》;聘请了重庆渝津律师事务所何锡洪律师作为油溪镇政府法律顾问,并积极履职,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健全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3. 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度。一是做到政府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有效落实。二是规范性文件内容符合制定机关权限,不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不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责任,切实规范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4. 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合同签订、重大行政执法以及制度建设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我镇共聘用法律顾问1名,主要从事我镇的宏观决策、油溪镇职权范围内的法律事务问题供法律帮助、对镇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和受镇政府委托、协助聘方调解、裁决、代理职权范围内的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2021年审查政府合同4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30余次。

5. 推动公正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要求所有行政执法部门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基本信息、结果信息。进行事前公示、事中公示、事后公示。二是认真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归档保存。三是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了重大执法案件范围,审理程序、法制审核要求。四是积极推进首违不罚、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积极推行说服教育,在执法中普法,提高群众遵纪守法意识。

6. 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学法用法阵地广。在镇公路沿线、主干道、建立了宣传栏和法制宣传栏,按季度更新内容,在村图书室配备了法律图书70本以上,健全了借阅制度,方便村民学习。二是法制宣传队伍全。建立了普法宣传组,宣传组成员配备齐全,包括镇干部、司法所干部、学校校长、医院院长等,每个村培育了2户学法用法示范家庭,每个村培训了至少5名法律明白人,建立了一帮四对接帮扶学法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党委学法用法制度,将学法用法列入镇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内容,每季度组织学法1次,制定年度干部职工学法计划,年度普法计划。全镇干部职工普法宣传18场,发放普法历书200余册,聘用镇级法律顾问1名,组织相关站所开展法律宣传4场,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500余册,受教育群众5800多人,组织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教育918人次,参加公益劳动7场次,集中分析矫正人员情况9次,解答法律咨询88人次,2021年,我镇无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

7. 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我镇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重大群体性、突发性社会事件预警应急机制和行政调解工作机制。不断畅通化解矛盾渠道,健全多种方法化解矛盾的机制。我镇目前化解矛盾的渠道有司法、行政、信访等。开展镇领导班子成员大接访大下访活动154次,接访群众856人,处理上级转办信访件68件,已办结65件,正在办理3件。受理信访事项5183人次,网上办理信访事项共41件,现已办结40件。排查矛盾纠纷56次,排查出725件,调处成功714件,调处成功率99%。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宣传教育开展不平衡,普法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且由于居住分散,普法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部分边远村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封建意识、宗族意识较为突出,办事不依法依规,少数群众存在信访不信法心理。

(二)基层执法不及时不规范。由于镇街执法多为委托执法,相关部门往往一委了之,对部分棘手案件以委托为名,不愿接手,导致个别违法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实行条块结合,整合执法队伍实施综合执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断强化普法宣传,切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切实加强以《民法典》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完成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学时的基础上,确保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加强督促执法人员自学治宣传教育典型案例。

(此页无正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