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3 11:23:53 大 中 小
临近中午,先锋镇大塆村村民吴元成忙完农活回到家,拧开水龙头洗了把脸,开始准备午饭。“水量足、水质好,用起来放心。”谈起如今的用水变化,吴元成脸上洋溢着笑容,而这样的便捷,曾是大塆村村民盼了许久的生活。
此前,大塆村因距先锋镇11公里、平均海拔高出镇区200余米,地理位置偏远且地形复杂,用水难题长期困扰着全村1300余户3000多村民。大家过去仅靠自家机井取水,水量时多时少、水质难以保证,遇上连续晴天水量就明显减少,村民用水总要小心翼翼。“2024年因连日高温干旱,部分村民无水可饮成了大问题,只有等着镇村安排专人送水。”村民程必高回忆道。用水难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制约着农业生产,全村近2000亩水稻、6000余亩花椒等农作物长期“靠天吃饭”,一遇干旱便减产严重。
转机发生在2024年1月。为保障大塆村群众用水安全、构建全镇农村饮水一体化、打通供水堵点,先锋镇联合村两委开展实地调研、梳理需求清单,积极向上对接,成功争取到1500余万元专项资金,大塆农村饮水、灌溉工程同年顺利开工。“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也要让村民喝上放心水、让庄稼用上稳定水。”先锋镇水利工作者的话,道出了攻坚的决心。这项工程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方面是饮水提升,铺设总长110余公里的饮水管网,完善全镇饮水管网体系,将先锋镇村镇供水工程的优质自来水直送村民家中;另一方面是灌溉保障,新建20余公里灌溉管网,整治10余口山坪塘,覆盖大塆村、金紫村等主要种植区域,织就“饮水+灌溉”双保障网。
可项目推进之路并不平坦。200余米的海拔落差,要求灌溉钢管从山底逆势铺设,多数路段需在坡度近60度的陡峭山坡开挖管沟,大型机械难以进场,仅管沟开挖就耗费了平地施工近两倍的工时;同时,管线途经10余个村民小组,涉及2000余户农户,群众需求各异,协调难度极大。为破解这些困境,先锋镇成立工程专班,派专人督导工程建设,构建起“政府督导+施工推进+村社协调+全民监督”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员借助工作群实时掌握工程情况,累计组织20余场院坝会、协调会,解决施工堵点难点,明确土地补偿方案等群众关切问题;还邀请村民担任质量监督员,让大家全程参与工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过硬、推进顺利。
截至目前,大塆农村饮水、灌溉工程已克服海拔落差大、高温施工、协调强度大等难题,90%的饮水管网铺设完成,大塆村通水率达90%;灌溉管网完成85%,6口山坪塘整治完毕,扩容近6万立方米。“我们村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农业生产用水也不再愁了,‘靠天吃水’已经成为历史了!”吴元成站在自家新装的水龙头前,看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连声感叹:“真好,真方便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项目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项目如期竣工交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完工后,镇里还将指导村里建立管网长效管护机制,“我们会一直聚焦民生领域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