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人民政府>部门信息

驻村更“助”村:塘河镇硐寨村驻村工作队用“数字足迹”丈量乡村振兴“实干之路”

发布日期:2025-11-20 14:50:54

冬日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几辆汽车已从硐寨村委会依次驶出,奔向塘河镇硐寨村的田间地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出行,而是一场针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特殊“期中体检”。2025年11月12日,塘河镇乡村振兴工作抽查小组正式启动本轮实地走访,旨在为即将到来的年度“大考”进行内部预演与精准把脉。
        与以往不同,本次抽查采取了一种高效而新颖的模式,由驻村工作队的袁英俊、刁胜伦、陈翔宇三名队员分别驾车带队,将21户抽查对象分为三组,同步深入双福社、大竹林社、五燕社、杜家嘴社、桂庄社等八个社,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覆盖最广范围,获取最真实的一手资料。“大竹林社、五燕社、杜家嘴社、桂庄社,咱们这几户涉及4个社,咱们从远的开始吧。”在路上充当司机的队员陈翔宇一边熟练地操控方向盘,一边清晰地规划出最优路线。
        “没想到你们才来了四个月,就已经这么熟悉了,不错。”同车的塘河镇党群办主任王忠利由衷地赞叹道。这句朴素的表扬背后,是驻村工作队这几个月付出的努力。
        时间回溯到四个月前,袁英俊、陈翔宇作为新轮换的成员初到硐寨村。面对陌生的环境、分散的农户以及亟待熟悉的村民情况,如何快速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我们刚来的时候,拿着花名册和地址,常常在弯弯绕绕的村道上迷路,效率很低。”驻村第一书记袁英俊回忆道。
困难催生创新,在一次走访归来后,袁英俊盯着手机上的导航软件,突然灵光一现:“为什么不能用现代科技来解决这个‘认路难、记人难’的问题呢?”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队友们的响应。他们决定,利用高德地图的拓展功能,为每一次走访留下独特的“数字足迹”。
        “数字地图”赋能,乡村振兴“一张图”
        说干就干,工作队开始了他们的“数字地图”绘制工程。每一次入户走访,他们不仅带着政策文件和慰问关怀,还多了一项“秘密武器”——手机里的高德地图。
        每到一户,他们便进行实时定位,并不仅仅标记一个地点那么简单。他们会在定位点上详细备注户主姓名、家庭人口、主要收入来源、是否存在具体困难、近期走访了解到的新情况等。同时,他们还为每一户拍摄现场照片,附在定位点上。这些照片,可能是农户的住房外观、养殖的家禽牲畜、新修的入户道路,也可能是与村民亲切交谈的瞬间。
        “这个方法一举多得。”队员刁胜伦一边向笔者展示手机里已初具规模的地图界面,一边解释道,“首先,它解决了我们‘找路难’的问题,下次再去,导航直达门口。其次,它成了一个动态的、可视化的电子档案。在走访间隙,我们可以随时打开地图复习,强化记忆。老乡家的房子什么样,种了什么新品种,孩子在哪上学,都一目了然。这比单纯看纸质材料印象深得多。”
截至目前,塘河镇硐寨村驻村工作队已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特困户等重点群体500余户的走访建档工作。一张覆盖全域、信息详实、图文并茂的“乡村振兴民情地图”正在硐寨村悄然成型。
        从“走访”到“走心”,科技背后的为民初心
        这张不断更新的“数字地图”,其意义远不止于导航和记录。它更是驻村工作队从“身入”到“心入”、            从“走访”到“走心”的桥梁。
        通过反复查看地图上的备注和照片,队员们对村民的情况了然于胸。再次上门时,他们能准确地说出“您家上次提到想扩大养鸡规模,现在进展如何?”或者“您孙子今年中考成绩不错吧?”这样贴心的话语,迅速拉近了与村民的心理距离,让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和深入。
        “这些小年轻,记性真好,来过一次就什么都记得了!”家住双福社的村民古和祥感慨道,“感觉他们不是来办公的,是来走亲戚的。”这种被记住、被重视的感觉,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对工作队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此外,这张地图也为工作队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哪几户存在相似的产业发展需求,哪个片区的基础设施需要优先改善,通过地图上的信息聚类分析,可以更科学地制定帮扶计划,分配资源,实现“滴灌式”精准帮扶。
        夯实基础,迎接“大考”
        本次大规模抽查,正是对这套“数字工作法”成效的一次集中检验。三个抽查小组分头行动,依据地图上标记的信息,不仅核实各项帮扶政策是否到位,更注重倾听村民们的新诉求、新期待。
        “袁书记他们经常来,我家的情况他们清楚得很。”脱贫户赵方明对抽查组表示,“在工作队帮助下卖了更多的羊,日子更有奔头了。”而在董家芳家,抽查组详细查看了住房安全和饮水保障情况,并记录下老人关于医疗报销的细微困惑,承诺尽快联系相关部门予以解答。
        带队抽查的镇领导表示:“驻村工作队利用数字化工具创新工作方法,不仅提升了自身工作效率,更实现了对村情民意的精准把握和动态管理。这种主动作为、精细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我们塘河镇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迎接上级评估考核做足了‘功课’。”
        车轮滚滚,丈量着硐寨村的每一寸土地;数字足迹,串联起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深情。从最初的“找路难”到如今的“活地图”,塘河镇硐寨村驻村工作队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它就蕴藏在这一次次用心的走访、一个个精准的定位、一条条详实的备注之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