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28 15:39:03 大 中 小
根据区依法治区办《关于做好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双福街道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深化学习培训。街道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党工委会上及时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及区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等重要内容纳入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7次,切实做到理论中心组学习必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落实法治责任。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通过召开党工委会、行政办公会20余次专题研究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基层治理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述法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范畴,将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列为2023年党工委中心工作,并将执法工作融合“141”基层治理体系中。三是提升法治意识。组织开展街道2023年度新担任干部和机关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合格率100%。街道主要负责人出庭行政应诉案件1件,出庭率100%。持续推动党内法规基层观测点试点,在街道6楼建设打造党内法规观察员阵地,开展党内法规网络专项答题持续1个月,报备党内规范性文件9件,报备合规率100%。
(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抓行政监督优化环境。明确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人员2名、聘请执法监督员5名开展执法监督工作,设立福城社区、司法所2个基层行政执法联系点和1个流动联系点,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案一卡”等制度,对辖区行政执法进行了有效监督,试点经验获区司法局认可。二是抓稳定维护社会秩序。 坚持每月平安建设专题会分析研判机制,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排查网络,通过“联席会议+部门协调+社区调解+小区调处”四级协调化解、“三会”解决“三事”、双福基层治理中心平台“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等方式,排查化解矛盾1500余件次,接访784件1158人次,310件信访按期办结率100%,妥善处置6.1内涝纠纷等多起重大矛盾纠纷,做好辖区重要时期和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邪教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群体整体稳定。三是抓要素保障经济发展。持续加强商贸企业和五大专业市场监管服务,有效保障双福九小、中天元等项目按规定时间节点进场施工。持续推进农贸城提档升级,组建“街道+农贸城”工作专班,建立政企网格沟通联系机制,累计新办理250余家个体工商户、90余家企业,农贸市场入库税收1423万元,税收较去年同比增长225%。制定兴茂北座住宿业“一户一策”整改方案。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行政执法重塑变革。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晰执法事项。制定《双福街道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按照“三高两易”原则,围绕99项赋权事项,梳理并认领执法事项59项(占总量的59.6%),执法网格由原单一执法转变为全能执法。二是构建职能体系,统筹执法力量。重构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设立5办、3中队,实现业务部门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集“综合指挥、事件处置、协商调解、便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指挥中心,街道执法人员全部下沉巡区服务工作点,实行执法前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制度机制。强化数智引领,推动“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将城市管理、城市执法纳入街道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运转事件;除法定事项和承接事项外,做好委托执法承接,构建“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的基层执法新格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促进大综合一体化队伍建设。
(四)持续创新优化,构建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一是创新基层治理。坚持“中心建设一体化、板块建设实质化、网格建设规范化、体系建设品牌化”的四化建设标准,成集“指挥、处置、调解、协商、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板块进入实质化运转,政警一体化联动快响处置事件场景融合被市公安局局长胡明朗高度认可,并在多家国家级媒体上宣传报道。二是加强人民调解。持续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管理指导各级各类调解组织15个、培训调解员5次、300余人次,实现“福商”调解室进驻双福国际农贸城调解站,法律援助咨询服务250件;调委会辖共调解矛盾纠纷1342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服务1500余人次。三是推进“八五”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围绕民法典、反诈、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数10万余份;推进6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复检,建设社区法律之家6个,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迎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3年,双福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执法区别于专业执法、联合执法,执法过程中难免涉及复杂、疑难事项、执法争议等问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需全面加强,推动执法水平由“专科”向“全科”转变。二是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辖区经济活跃、人流物流密集,信访量、诉讼量、接警量高位运行,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社区干部、网格力量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矛盾纠纷解决需求。三是营商环境优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辖区常住人口30万,户籍人口只有5万,五大专业市场,6所高校,6000余家在册企业,在有限的工作力量下开展城市管理、民生救助、矛盾纠纷调处、森林防火、安全监管、交通秩序、物业管理、创文创卫、征地拆迁等业务,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等方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疲于应付。
三、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2024年,街道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行政执法与“141”基层智治体系的适用度,着力解决执法监管难点、盲点,提升行政执法与数字集成应用的匹配度,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提升行政执法与城市管理的结合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二是强化普法宣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系列讲话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等作为学习宣传贯彻重点,积极推进八五普法,营造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聚焦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架构,以“141”治理智治体系建设抓手,做强基层治理主阵地,做细基础网格微治理,做大治理骨干主力军,做优为民服务大文章,做事赋能减负组合拳,做到惠民有感。
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办事处
2024年2月27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