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人民政府>部门信息

贾嗣镇:用好农业发展“三计” 稳步推动粮食增产增收

发布日期:2022-04-29 15:52:18

除草、松土、施肥……在贾嗣镇玉皇村,村民们正忙着玉米种植,为今年稳产增收做准备。

“目前正处于农忙季节,是保障‘粮袋子’的关键时期”。贾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镇情,该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盘活利用、农技服务推广这“三计”来稳住农业基本盘。

“撂荒地”变“致富地”

4月26日,在龙山村,农技人员正在种粮大户邹景良地里查看玉米的长势。今年,邹景良在龙山村整治流转了110余亩撂荒地,用于青饲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他介绍,按照每年两季玉米算,亩均产值预计能达到2000元,亩均投入1000元左右,110余亩预计增收10万元。

据了解,受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贾嗣镇各村不同程度存在耕地撂荒情况。为了解决耕地撂荒这块“心头病”,贾嗣镇正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本地种粮主体、加强惠农政策宣传等方式,全力推进撂荒地的盘活利用。今年来,已盘活撂荒地300余亩。

“巴掌田”变“连片地”

在玉皇村,村民梁万全正开着三轮车,将肥料运送到田坎上。“以前我们种水稻全靠人工,我和妻子都有病,种起来很费力。现在不仅运送物资方便了,插秧和收割都很快。”2020年,玉皇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7000余亩,梁万全的2亩多地也经过了改造。他介绍,改造后的土地非常适合机械化耕种,不仅节省劳动力,各方面成本都大大降低,水稻亩均增产100斤、增收200元左右。

据悉,贾嗣镇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碎片化地块占比高,巴掌田随处可见。近年来,贾嗣镇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过去零碎的“巴掌田”变成了沟渠相通、土地连片的示范田。今年,该镇计划在已建成13100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再新建10400亩,为稳定粮食生产做好基础设施保障,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打下坚实基础。

“庄稼人”变“田秀才”

“玉米今年的长势好,接下来防虫很重要。”4月27日,在崇兴村王勇家玉米地头,农技人员和王勇就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的行距窝距、病虫草害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在实践中优化技术,进一步推广复合种植技术模式。

据悉,为了让最新农业技术直达农户田间地头,今年来,贾嗣镇农服中心组建了由7名农艺师组成的农技推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累计开展农技推广30余场次,引导有条件的种粮主体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栽种玉米大豆200余亩,切实提高农户的种粮知识和技能,引导农户科学种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