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381009320211M/2025-0000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江津区广兴镇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5-04-18 | [ 发布日期 ] | 2025-04-18 |
发布日期: 2025-04-18 10:45:32
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切实做好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江津区广兴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江津区广兴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6日
江津区广兴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庆市人民政府、江津区委、区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广兴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落实防灾责任。各村(社区)、镇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本辖区、本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各村(社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镇政府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按照本行业的职责分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综合指挥工作;镇平安法治办公室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监测及整治、工业企业及其周边地质灾害防治;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市政设施及周边地质安全隐患防治、公路及周边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开采等活动的地质灾害防治;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航道周边、水利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防治;镇党的建设办公室、民生服务办公室、广兴派出所、广兴镇卫生院等部门要做好相关保障和督促工作。
(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各村(社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建立村(社区)、组负责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包括机构、人员、制度、措施等)落实情况纳入村(社区)年度考核。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村(社区)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任职谈话的重要内容。镇党的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二、全面调查评价,夯实以排查调查和风险评估为主的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隐患排查和动态巡查。各村(社区)、镇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健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和长效机制,全力推进本辖区、本行业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严格执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查”制度,及时将排查结果、风险等级及防灾责任单位向上级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要加强对村镇建设、交通干线、水利工程、市政设施周边、矿山采空区、集镇以及人口密集区等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排查,对高陡坡等地质条件复杂的未知区域,以及集中居住10人以上的农村居民点进行全面排查。各村(社区)要及时将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村(社区)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对预案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群测群防人员发生变动的,要及时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并将变动情况及时报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
(二)开展全面调查和重点勘查。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要按年初安全检查计划对各地灾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巡查,镇驻村干部对各自负责的地灾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村(社区)为单元开展地质灾害全面调查评价工作,加快实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调(勘)查项目,对威胁集镇、学校、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域和重要设施的重大隐患点进行重点勘查。镇规划和自然资源所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负责组织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调(勘)查,各村(社区)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全面调查并制定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整治措施。
三、加强监测预警,完善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一)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以村(社区)为责任主体,健全镇、村(社区)、社(组)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村(社区)设立地质灾害隐患点负责人,由各村(社区)负责每个地灾点设立1名群测群防员,开展监测工作、发布预警信息、劝离受威胁住户临时撤离避险(详见附件)。完善群测群防的监测预警手段,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镇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和预警联动机制,实现设备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研和会商互通,增强监测和预警预报的实效性。
(二)落实监测预警措施。各村(社区)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要逐点落实警示牌、监测设施、监测人、监测记录、两卡(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威胁区划定、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场所等群测群防措施。对威胁集镇、乡村、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区的规模大、危害严重的隐患点,要加强巡查监控,在专家或专业队伍指导下采取群专结合方式落实监测预警措施,因地制宜地使用高音喇叭、鸣锣吹哨、手机短信、逐户通知等方式向受威胁群众发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三)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和各村(社区)要完善群测群防信息发布平台,普及群测群防监测手机手持终端系统,提升群测群防组织管理、数据分析、判断预警能力,探索适合广兴镇特点的监测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效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政策,镇规划和自然资源所等镇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各村(社区)要开展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培训,增强监测预警、识灾报灾、防灾避险、临灾处置等互救自救能力;加强以村社干部、党员、群测群防监测人员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建设,给予群测群防员工作及通讯等补贴。
四、开展综合防治,采取以治理和搬迁避让为主要手段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一)完善防治体系。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手段”的综合防治体系。要落实地质灾害高风险隐患点防治责任,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二)实施搬迁避让。各村(社区)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积极鼓励对危险性大、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实施搬迁避让。
(三)开展宣传培训。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纳入镇村(社)干部培训内容。要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灾、避险自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政策规定,定期组织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具体工作人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参加培训。
五、强化能力建设,统筹力量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一)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要督促、指导全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镇政府各部门、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按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事故调查组、现场抢救组、医疗救治组、交通管理组、通讯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后勤保障组、舆情控制组,有序开展突发地质灾害现场处置工作。
(二)组建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各村(社区)要按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结合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组建专门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力量。
六、加强监督管理,严密防范不当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
(一)严格执行制度。各村(社区)、镇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以及编制集镇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极易发区和直接威胁区域从事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活动;在已治理地质灾害范围内及周边进行工程建设必须事先进行安全论证。建设规划部门要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作为规划选址的依据;城市规划区和公路、水利、市政基础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要结合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综合治理;规范矿山开采活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督查监管。各村(社区)、镇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加大督查和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督查监管措施,严防不当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广兴规划和自然资源所、镇政府各部门、广兴派出所要按照“三定”职责,督促监管对象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尾矿库、垃圾处理场、施工弃土堆积场、工业废渣堆积场等安全隐患点排查、监测预警以及综合整治工作。
附件:广兴镇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一览
广兴镇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位置 |
片区负责人 |
村(社区)责任人 |
群测群防员 |
驻守地质队员 | ||||
姓名 |
电话 |
姓名 |
电话 |
姓名 |
电话 |
姓名 |
电话 | |||
1 |
彭桥三夹湾滑坡 |
彭桥村4组 |
李俊林 |
13983843322 |
陈元贵 |
13527546380 |
陈元贵 |
13527546380 |
万仁峰 |
18523985624 |
2 |
梓桑岗滑坡 |
红新社区2组 |
李俊林 |
13983843322 |
施玉凯 |
18996133953 |
王华长 |
13193146647 |
万仁峰 |
18523985624 |
3 |
杨家湾滑坡 |
沿河村2组 |
李俊林 |
13983843322 |
刘义 |
15002398679 |
刘雷 |
19112718907 |
万仁峰 |
18523985624 |
4 |
郑家湾滑坡 |
广岳村8组 |
李俊林 |
13983843322 |
周宗发 |
13883695775 |
张宗元 |
15923071728 |
万仁峰 |
18523985624 |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