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9 11:31:45 大 中 小
秋日清晨,重庆市江津区广兴镇广岳村西山片区,年过七旬的韩列强老人轻轻旋开崭新的天然气灶开关,“噗”一声,一簇湛蓝的火苗欢快地跳跃起来。
他笑着对前来回访的镇人大代表说:“这火,又旺又稳!再也不用烟熏火燎地劈柴,也不用惦记着罐子里的气还能用几天了。”
这缕跳动在西山片区364户、836名村民灶台上的蓝色火焰,不仅点燃了村民的新生活,更映照出广兴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的坚实足迹。
民声如镜:民生实事由民作主
广岳村,幅员9.6平方公里,1362户3041人散居于此。当2021年山下1至6组的村民率先用上清洁能源时,地处偏远、地势复杂的西山片区的364户836名村民,却仍因管网铺设难度大、成本高,被拦在了“幸福门外”。这“最后一公里”,成了横亘在群众心头最大的急难愁盼。

“我们小组会上,大家提得最多的就是天然气”“代表,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心里不踏实”……群众的呼声,就是人大代表行动的号角。镇人大将收集到的民意进行梳理、论证,形成专题议案,郑重提交到镇人民代表大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广兴镇人民代表大会上,经过代表们认真审议、庄严表决,“广岳村西山片区天然气工程”被正式确定为2025年度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专项财政资金同步保障。
这一刻,标志着民生实事的决定权,完成了从“政府定、群众看”到“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根本性转变。一位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感慨:“钱往哪里花,事由谁来定?现在,代表们手中的表决器,给出了最民主的答案。”
监督如尺:全程护航项目建设
项目确定只是起点,落地见效才是关键。广兴镇人大将监督“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确保民生工程真正建成“民心工程”——从指导村委会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到监督工程依法依规招标;从审议施工合同条款,确保权责明晰、农民工工资保障到位,到组织代表深入施工现场,查进度、看质量、问安全。

代表们的身影活跃在崎岖的施工沿线。“这段岩石层开挖,安全措施到位没有?”“临时用地补偿,都跟老乡谈妥了吗?”面对复杂地形,代表们现场“挑刺”,推动施工方优化方案,确保安全与进度并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镇人大对项目中创新的“按实计量”结算模式、低价风险担保金与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既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又防范了因低价中标可能带来的偷工减料风险。
这把刚柔并济的“监督之尺”,量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也量出了民生关怀的“人情味”。
福祉如泉: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如今,清洁、经济的天然气,正像一股甘泉,无声地浸润着西山片区的每个角落。
村民朱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用液化气,一个月一罐要一百多,现在用天然气,费用省了近一半!关键是省心,再也不会饭做到一半就‘断气’了。”他笑着说,家里已经计划着添置一台燃气热水器,“随时能洗个热水澡,这日子才叫好呢!”
这缕蓝色火焰,燃起的是远超于“方便”的价值。它打通了能源供应的“末梢神经”,为西山片区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它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村“烧柴做饭”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深刻变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可持续的强劲动能。
从群众期盼的“呼声”,到人代会上的“掌声”,再到灶台上跳动的“火声”,广岳村西山片区的天然气贯通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基础设施的延伸,更是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它清晰地证明:民主,不是在人民权利被唤醒后就被送入历史博物馆的收藏品,而是体现在解决群众一件件急难愁盼的具体实践中,深深印刻在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坚实足迹里。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