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广兴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广兴镇人民政府>部门信息

推动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75丨江津区广兴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文飞:坚守乡村教育 绽放特色之光

发布日期:2025-01-20 15:34:36

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教育,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江津区广兴学校以“象棋”为媒,着力打造德育品牌,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近日,“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度 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贯彻教育大会精神助推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公益访谈活动正式启动,重庆市江津区广兴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文飞做客演播厅,分享学校教育特色。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

文飞:广兴学校位于江津区广兴镇红新社区,扼守津东大门,毗邻綦江城区。学校坐落在巍巍太公山下,紧邻悠悠綦河水旁,山水环绕,灵鹤团聚,秀丽宜人。学校创建于1905年,前身“时化中学”由著名戏剧艺术家赵铭彝先生在家乡创办,已有120年办学历史,现由原广兴中、小学于2010年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主持人:广兴学校在文化传承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文飞:学校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在江津区教委领导下,积极探讨和规划学校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自2017年开始,我校着手探索中国象棋文化特色教育,聘请全国象棋高手、重庆“第一快棋王”王洪强担任学校象棋教练,大力推进“一校一品、幸福体育”建设,着力打造“广德兴仁,棋戏飞扬”德育品牌。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学校如何打造“广德兴仁,棋戏飞扬”德育品牌?

文飞:德乃育人之本,仁为立校之基。广兴学校打造“广德兴仁,棋戏飞扬”德育品牌,如璀璨之星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一是以象棋特色教育推动德育。明确育人理念,将棋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秉承“以棋育德、以棋益智、以棋怡情、以棋养性”的育人理念,通过象棋学习,让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前瞻意识、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走好、走稳、走实人生每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加入中国象棋礼仪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丰富课堂内容;创编象棋谣、象棋游戏等,带领学生边玩边学;定期开展闯关练习和实战对局,增添趣味性,吸引学生不断学习,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针对1至6年级的学生,中国象棋是校本课程,每周一节;针对7至9年级的学生,中国象棋是选修课程,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针对校队种子选手,中国象棋是必修课程,每周两节培优训练。

二是丰富课程与活动设置。学校每周开设象棋、乒乓球、篮球、乐器、书法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多种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如校园戏剧节、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汇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是注重文化氛围营造。从校门到走廊、从花园到围墙,校园内处处浸润着中国象棋文化。学校还积极弘扬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打造江津区戏曲文化特色校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家校合作。学校拥有3名象棋教师,并聘请1名重庆知名棋手担任专职教练,开展专业教学指导,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提供了专业的师资保障。同时,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主持人:学校为什么要选择象棋特色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是从哪方面考虑的呢?

文飞:我校地处偏远农村,资源有限,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让学校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的信念。我们深知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深信乡村孩子们同样拥有无限的潜力和梦想,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引导。

象棋作为一项古老而智慧的运动,具有很多优点。一方面,它可以让学生远离电子产品,启智、抗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耐心和毅力。另一方面,通过象棋特色教育,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此外,传承和弘扬象棋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选择了象棋特色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

主持人:广兴学校在开展象棋特色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优异的成绩?

文飞:我校积极参与江津区、重庆市以及国家级的象棋比赛,取得一些成绩:2018—2023年,连获四届江津区中小学生象棋大赛团体第一;2019—2021年,在市级象棋锦标赛获一个团体第三,4个团体第二,2个团体第一;2023年获全国象棋团体赛1个团体第二,2个团体第三;2023—2024年获两届重庆市青少年象棋大赛团体第一。此外,学校还获评“江津区象棋特色学校”“重庆市象棋特色学校”“全国象棋特色学校”。

主持人:通过介绍,我们了解了江津区广兴学校在乡村教育中的坚守与创新,以及在象棋特色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相信广兴学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