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23 14:21:27 大 中 小
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江津区广兴镇人大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打造 “五小” 工作法,以 “做活治理、优化服务” 为目标,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落实全国人大 “代表发挥作用要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 的要求。
开办 “小讲堂”
广兴镇依托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阵地作用,开办人大代表 “小讲堂”。聚焦 “小而准”“专而精”,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
人大代表围绕讲好惠民政策,将上级政策用乡土语言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 “土话”,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截至目前已举办讲座 41 场,覆盖群众 2300 余人次,活动地点从联络站扩展到各乡校,涵盖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领域,如 “人大代表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产业政策” 专题讲座、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专题讲座等。
用好 “小黑板”
广兴镇建立 “群众说事、人大代表解题” 长效机制,在各村设置 “民意直通车” 小黑板。群众可留言列出诉求清单及联系电话,人大代表按照 “定时、定人、定责” 原则,细化任务、明确分工。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民意诉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要程度,标明负责代表和完成时限,未完成的注明进展情况,公开展示代表接待计划和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办理进度,方便群众监督。目前,通过 “小黑板” 收集社情民意 78 条,解决了新建农村入户道路等 6 件民生实事。
响彻 “小喇叭”
政策喇叭定时响。发挥 “人大代表 + 网格” 管理优势,人大代表通过广播平台每天两次播放政策、法律法规等信息,提升干群互动性。
应急喇叭及时响。在夏季防火防汛关键期,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与各村(社区)衔接,通过手持和流动应急喇叭宣传防火防汛知识,接到应急指示后第一时间宣传预警信息。本次防火防汛关键期,入户宣传 191 次。
民意喇叭随时响。人大代表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利用车载小喇叭精准传达民意事项处理进度等,引导居民主动参与 “小微权力” 清单管理和流程再造。
搭建 “小圆桌”
广兴镇搭建村社抒郁协商平台 “小圆桌” 驿站,由人大代表、退休干部和乡贤组成议事小组成员,配备法律顾问。按照 “提、议、解” 工作机制,在 “提” 上,实行议事代表包户制度,广泛收集群众意见难题;在 “议” 上,规定直接利益相关方为主要议事主体,每月至少谈议一次;在 “解” 上,人大代表现场分析交流,职能部门对应解答,解决群众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小圆桌” 搭建以来,接待议事群众 1000 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 80 余个,疏解矛盾纠纷 138 起。
打造 “小屏幕”
广兴镇人大围绕群众便捷化办事、高效性监督的需求,推进村社基层治理可视化、智能化建设。设置智能交互屏,创新打造 “广兴小院” APP,开设 “就业招工”“基层政务”“村社服务” 等专栏模块,村民可点击屏幕查找信息。群众可对未落实或落实质量不高的事项在 APP “实时监督” 板块发出网上督办单。
下一步,广兴镇人大将继续运用 “五小” 工作法,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在广兴大地开花结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