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慈云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慈云镇人民政府>部门信息

新华网专访李应兰: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

发布日期:2024-01-24 17:23:07

123日,市人大代表、区委书记李应兰做客新华网2024重庆两会会客厅,他在访谈里解读了江津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当好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华网2024重庆两会会客厅。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市人大代表、江津区委书记李应兰做客新华网,畅谈江津如何“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当好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主持人:李书记好,跟我们网民朋友们打声招呼吧。

区委书记李应兰: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兴在2024年重庆“两会”之际,再次跟新华网的网友们见面,分享江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情况。

主持人:记得2022年采访书记时,您当时说“江津将扛起大担当、展现大作为、培育新增长点,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首先请书记给网友们报下账,两年过去了,江津发展得怎么样。

区委书记李应兰:向大家报几个大数和亮点。2023年江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1亿元,增长7%,总量居渝西地区第一。实现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增长8%,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全市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亿元,增长9.5%,培育商贸主体数量全市第一。实现农业总产值197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此外我们的创新竞争力居主城新区第一,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数、中欧班列数、江津综保区进出口总额等开放发展重要指标,均居主城新区第一。赛马比拼2023年二季度八张报表综合晾晒居全市第一(四个A)、三季度居全市第四(六个A),四季度自测评估居全市前列(四个A)。总的来说,2023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渝西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要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符合预期,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交出了江津高分报表”“成效清单

主持人:听了书记的报账,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了现代化新江津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迈出坚实步伐。特别是书记刚刚提到了江津开放发展工作的重要指标非常亮眼,我们也关注到了最近两年书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得最多的就是江津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工作,请书记介绍下这一块的最新进展。

区委书记李应兰:大家都知道,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工作层面,将其提升为一把手工程;从战略上考量,将其作为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主牵引、主抓手、主载体。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以重庆中心城区和江津区为主枢纽,建设一主两辅多节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在这个战略背景下,江津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力扩大开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建设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枢纽功能更加完善。我们不断增强设施承载能力,珞璜港改扩建基本完成,通过能力达到2000万吨。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完工,为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珞璜港区提供设施功能支撑。小南垭物流中心改造后,集装箱吞吐能力增加20万标箱,智慧货场建设启动。江津综保区冷链产业园基本建成。随着通道口岸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珞璜临港产业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服务能力、通道能级大幅提升。二是开放能级不断提升。我们依托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水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起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物流网络,助力全市乃至西部地区的货物通江达海、运济天下。在物流运营组织上,我们巩固提升至北部湾港主通道运输组织能力,培育到湛江港新线路,加密开行与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等省的直达班列和水上穿梭巴士,成为西北、四川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出境的重要集结中心。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计开行1207列,连续三年在货值、货量上实现翻番。在推动跨境班列发展上,我们做实中欧、中老、中越、中缅、成渝等10条串联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国内通道,对内已汇聚13个省份物流产品,对外已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地区、393个港口,发展迅猛、未来可期、大有所为。三是外贸互动逐渐火热。我们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合作纽带,推进江津与东盟各国持续火热的双向互动。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上,我们与老挝农林部及北方四省签订合作纪要组建木薯贸易联盟,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老挝科寮集团、新加坡物流协会达成合作,打造以塑胶颗粒、木薯、有色金属等东盟大宗商品为主的要素集散中心,推动东盟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在江津设立中国重庆联络处。在加强与口岸城市联动上,我们与云南省德宏州等达成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机制,推动两地通道建设平台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江津综保区与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自贸区联动促进面向东盟市场的创新合作。四是产业发展取得实效。我们依托大通道做强大产业,使江津成为粮油、纸品等大宗商品引进来和汽摩、农机等产品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市东南亚商品进出的主要通道,为全市产业发展,特别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在做大做强双向贸易上,我们大力发展运贸一体化模式,组织开行进口榴莲、火锅食材、木薯以及出口通机、汽车等特色班列。整合通道和市场资源,建设重庆东盟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全年分拨销售东盟进口水果13万余吨。发展平行进口车保税物流、二手车出口及整备、存储器保税维修、进口装备保税租赁贸易等新业态,已实现进口汽摩整车货值超6000万元。在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支持金田铜业、哈韦斯特铝业、海亮铜业等企业拓展国际供应链,落地新加坡GKE大宗有色金属物流贸易项目,培育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集群,满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需求。重庆西部(东盟)农产品冷链分拨中心项目启动建设,益海嘉里中央厨房食品深加工项目二期已动工,扩大东盟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

主持人:从书记充满自信、如数家珍的四个方面介绍,我们完全感受到了江津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底气、决心和成效。那下一步在主枢纽建设上,江津有什么样的目标?

区委书记李应兰:江津具备独特而极具辨识度的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开放平台、东南西北四向齐发的开放通道齐备,周边120公里半径内有44100亿级以上的工业园区,有深厚的经济腹地、广泛的货源支撑,同时依托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渝川黔毗邻地区一体化等合作机遇,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开放引领开发,能进一步发挥陆海新通道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所以我一直讲,主枢纽是江津未来发展的最大增量。在推动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和全市重大战略中,江津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优势愈加凸显,围绕建设主枢纽创造性开展工作,江津就一定能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此,我们进一步明晰定位、明确思路,将锚定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这一核心竞争力,做好国际交往合作示范、新型城镇化示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示范三个示范’”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助力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是到2025年,促进通道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物流组织效率显著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有效衔接长江经济带、中欧班列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二是到2027年,建成国际国内高效配置、有序流动的东盟市场要素资源集散中心和开放优势突出、开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江津经铁路通道与东盟的进出口额在全市占比60%以上。数字陆海新通道基本建成,通道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运行时间压缩30%

主持人:那具体将采取怎样的工作措施?

区委书记李应兰:我们将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网络。持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开行能力,力争2024年班列开行量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积极参与重庆市通道运营平台建设,在不断拓展国际班列线路的同时,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和长江水上巴士等国内通道,培育珞璜港外贸集装箱班轮新线路,推动水公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动合璧津高速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渝昆高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渝赤叙高速等道路工程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小南海长江大桥、支坪长江大桥等融城通道,加快畅通珞璜与双福陆上连接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双福国际农贸城铁路通道,联合宜宾、泸州等地推进长江上游航道整治提升,不断完善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主枢纽服务功能。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枢纽,与全市数字陆海新通道有效衔接,全面提升物流运营效率。争取早日实现珞璜港水运口岸开放,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综合服务区,逐步在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设立肉类、粮食、整车等海关特殊商品指定查验场地。开设新加坡、越南等地海外仓,市区联动为龙头企业、大宗产品定制通关服务,增强枢纽联动运营能力。三是进一步提升开放经济能级。全力推进枢纽港产业园项目,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加快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绿色低碳的外资企业入驻,加快推进重庆先进机电装备及数字物流产业园建设。四是进一步打造有辨识度的产业集群。珞璜临港产业城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材料,特色发展智能家居、农机装备、精密铜材、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等产业,着力建成重庆最具辨识度最具影响力的智能家居产业园。坚持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加工贸易、物流贸易,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000万美元。五是进一步承接国家战略。更快更实承接国家战略落地,以国际交往示范区建设为统揽,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落地,深入研究、吃准吃透政策,厘清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紧密跟踪、主动对接上级相关规划及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级”“市级资源落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主持人:书记刚刚也谈到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我们也了解到江津珞璜临港产业城是为枢纽港产业园项目的核心功能区。江津区正在从哪些方面积极谋划推进该项目的建设?

区委书记李应兰:建设枢纽港产业园,是落实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落实中国和新加坡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新定位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江津高标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促进运贸产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面向东盟开放示范枢纽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运营新中心。江津区高度重视枢纽港产业园项目,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成立工作专班,作为全区一号工程,聚焦打造中新互联互通示范实体化标志性项目,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建设方案。紧扣大通道+大平台+大物流+大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结合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初步完成了枢纽港产业园的空间规划、产业研究和交通集疏体系研究。总体规划50平方公里为一期启动园,位于江津城区长江南岸,现有15平方公里熟地,按照产业基础、软硬件配套设施等,划分为三个产业功能区。分别是位于江津支坪江洲湾片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生态创智产城融合区;位于珞璜临港产业城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园区;位于支坪镇綦河东片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将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导,以消费品、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为支柱,以现代商贸和科技服务为支撑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二是积极做好新加坡招商对接活动。加快编制招商方案,梳理细化30个重点项目清单及15个中新合作对接项目清单,重点围绕枢纽体系、枢纽功能和枢纽经济,针对规划设计、智慧物流、高端制造、大宗商品贸易等领域深度推介对接招商。三是全力引入新方资源参与项目建设。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的产业开发运营经验,争取与新方在园区运营、清洁能源、智慧生态等运营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实现签约项目12个。

主持人:今天李书记为我们介绍了江津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当好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最新情况,描绘了江津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感谢李书记的到来,感谢网友们的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