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人民政府>部门信息

(三口村)表三地名百科词条

发布日期:2024-12-10 16:34:55

白沙镇三口村《地名百科》
《地名百科》图文百科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三口村
概况综述 三口村与河口村、金宝村、恒和村相临,南与石蟆镇、塘河镇接壤,距白沙镇区约10公里,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三口村下辖新屋基社、寨子上社、高山上社、落石坝社、上瓦房社、三口垭社、大湾头社、红花园社、涨谷石社、慈竹林社,共10个经济合作社。
中文名 三口村 电话区号 023-47348368
别名 三口 邮政编码 402289
行政区类别 行政村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 500116107208 人口数量 7217人
所属地区 江津区白沙镇 著名景点 邻母洞
面积 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5979.26亩
主要民族 汉族 方言 重庆话
(一)地名故事 三口大队辖区内有一小集市——三口场,三个象口一样的岚垭而闻名的村,原名福隆场,清光绪年间更名为“三口垭”,此后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二)发展历史 1949年前属三口乡一保,1949年后为建村为1村,1958年为石龙管理区。1962年改为三口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为三口大队,1984年改为三口村,隶属三口乡。2005年划入白沙镇至今。
(三)民族文化 当地民族为汉族,有极少数壮族等少数民族。
(四)传统习俗 除夕夜、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
(五)姓氏宗族
(六)名人事迹
(七)轶事传说 清代和民国时的《江津县志》记载,说在北宋年间,当地寡妇王氏,含辛茹苦养育儿子,其子孝顺有加,人称李孝子。但因境贫困,以找柴为生,居无定所。李孝子找柴时发现一洞,洞深32米,高6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呈弧形,洞口大,内壁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水,终年不断,清澈可口,洞内冬暖夏凉。于是母子二人迁洞内居住。李母募集资金,在洞内修建一庙宇,在洞口即庙宇沙门下的碓溪(塘河古名)设渡开船,供来往行人之便,颇受山民赞扬。李母去逝后,李孝子将其葬于洞门右侧约300米处。李孝子则凭洞为庐,永居洞中,以守母亲之墓。后人感于此行,将此洞取名邻母洞,此庙取名邻母寺。
(八)风景名胜 明代第二个皇帝朱允炆时代,“靖难之变”时,朱允炆逃出皇城,暂避邻母洞。一年后在他离去时,他仍不忘国君身份,写下一副楹联,后人将此联镌刻于洞门两柱。现在邻母洞大门两侧石柱上的这副楹联,字迹清晰可见。其联曰:天下无双福地;大明第一仙山。横批:西蜀胜境。 门额从右至左分两边镌刻有“天然·若兰”各两字。读此联颇感气势恢雄,有帝王将相胸装万里江山之豪气,绝非凡夫俗子和平庸文士之笔。
(九)名产名物 我村种植柑橘1200亩、种植水稻2000余亩。2020年初,成立了重庆市江津区三口茶香农业股份合作社,种植面积从扩大到400多亩,从原来的单一茶叶到现在川茶、乌牛早、福选9号等多个品种,注册了茶叶商标“邻雾”,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带动三口及周边村民发展种养殖副业,助力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十)荣誉称号 邻母洞为江津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素材 本地相关特色图片5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