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2-24 10:45:00 大 中 小
“十三五”时期是白沙镇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的五年!
白沙镇于2017年荣膺“全国特色小镇”,恒和村获评“全国文明村”;2018年挂牌“全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2019年获评“全国重点镇”,入选“中国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优秀服务”案例,挂牌“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2020年成功入列“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传播百强”,获评全市“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承载着白沙镇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把白沙建成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城乡统筹示范小城市,江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点”目标定位,着力打造“文博城”“影视城”“酒城”、着力开创城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务实担当和主动作为!
行改工作迈向新阶段
白沙镇是中央编办等六部委确定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十三五”期间,白沙镇在试点工作前期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一核心、全效审批一公章、全能执法一队伍、全域监管一网格、全局调度一中心”的基层治理新架构。
在改革路径上
从2017年起,明确了以“大部门制”为改革纵深方向,整合15个镇级行政事业分散机构为“三办八局”。建立权力、责任、公共服务“三单”动态管理制度,整理出政务服务事项242项,并由区级部门与白沙镇建立协调指导工作机制。
综合执法与综合治理方面
组建五支执法队伍,实施分片执法,从源头上强化综合执法监管,实现从权小责大的多头执法向权责对等的精细化执法转变。建立白沙镇指挥中心,推动各部门、村(社区)监控监测点位实现可视互联,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效率。建立全市首个规范化镇级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打造完成“阳光信访”工作电子化操作平台。创新“5+”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模式,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打造全新综合执法平台,行政执法更加透明通畅有序规范,为全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造了“白沙经验”。
行政审批方面
建成全国领先、重庆唯一的镇级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平台——白沙镇行政服务中心,并组建全市唯一乡镇一级行政审批局。开设网上办事大厅,率先在全市乡镇一级推行“一窗式”综合服务和“一网通办”。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条件,以“行政审批专用章”代替以往多个部门印章,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启用白沙镇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弥补人工办事窗口“工作8小时”以外服务盲点。
“十三五”期间,白沙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逐渐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镇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白沙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22.12%,在2019年达到73.4亿元。“十三五末”,白沙镇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0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5.6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1.48倍、1.53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由于改革成效突出,白沙镇的试点经验受到了各方关注与好评。2017年,在中央编办组织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及专题培训班上,白沙镇作经验发言并接受参会代表提问交流,得到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高度肯定。江苏省徐霞客镇、重庆江北区等20余个单位前来调研学习。2019年,“白沙镇基层政务数据汇集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优秀服务”荣誉。2020年,重庆市委编办主要领导率队深入白沙镇,就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国务院办公厅门户网站、新华网、《党建》、《人民日报》、《半月谈》及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深度宣传白沙改革经验。
在文旅融合跃上新台阶
从保护修缮历史遗迹到深挖文化创意资源,从打造特色文旅活动到引进专业化文博团队合力共建……“十三五”期间,白沙镇以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博城、影视城、酒城建设,在文旅深度融合上作出有益探索,叫响了白沙文旅品牌,让群众乐享“诗和远方”。
建设以城市博物馆为主题的“文博城”
建设以城市博物馆为主题的“文博城”。全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文物保护修缮、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88个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其中,东华街、民生街古镇修缮拟于明年完成并开街,白沙滨江路改造项目成功成为当地新晋休闲打卡网红地标。结合白沙古镇核心文化,开发出“古埠映画”“非遗守艺”两个系列共38款文创产品。坚持高质量举办“白沙闹元宵”“白沙端午龙舟赛”等传统节庆文旅活动,场面盛大、内容精彩,累积吸引近50万周边城市游客汇集参与,迎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与重庆三峡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市首个镇级地方历史博物馆。与建川博物馆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联合多家特色民间博物馆,以分布全镇的数十处老建筑为基础,打造全国第一座城市博物馆品牌。
建设以影视工业体验为主题的“影视城”
于2017年正式提出打造以白沙为核心的“1+N”影视基地,同年举办重庆影视城座谈会,明确白沙影视产业的发展方向。2019年,白沙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影视工业电影周,并正式挂牌“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重庆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重庆白沙影视文化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重庆电影集团白沙影视基地”。2020年,中国电影基金会钟惦棐电影评论发展专项基金发布仪式暨2020中国电影评论高峰论坛在津举行,重庆影视城的“新名片”被不断擦亮。
“十三五”末,占地80亩、建筑面积10000㎡的重庆影视城总部园区建设初步完工,建成重庆影视城规划体验馆、200㎡的虚拟数字拍摄体验棚、影视创客工作室、电影研学基地、4000㎡的影视服装道具库、影视主题广场、粮仓·白屋艺术生活空间等。落户企业已完成8部院线电影和1部网剧的筹拍出品工作;参与投拍的长篇电视剧《重庆谈判》已被列入中宣部重大题材影视剧,即将上映;2部以白沙为背景的影视剧正在全力筹拍。影视文旅、影视剧拍摄、服装道具租赁、道具制作、影视研学等项目常态化开展,年营收近1000万元。
建设以传统酿酒体验旅游为核心的“酒城”
“十三五”期间,白沙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促进镇园融合,大力推动白沙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如今,位于白沙的江小白酒业已形成以酒类生产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一二三产业融合态势,布局了种养循环农业和农村观光旅游业,初步建立起全产业链,推动“白沙烧酒”复兴,不断助力城乡发展。预计“十三五末”,江小白酒业产值达到21亿元,税收约3.5亿元,将极大提升“白沙烧酒”的影响力。
民生改善达成新目标
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白沙镇对标全面小康要求,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想方设法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近年来,白沙镇农村群众“饮水难”“出行难”“住危房”等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完成了“美丽蜕变”。数据显示,2015年至“十三五”末,白沙镇累计新建蓄水池25个、铺设供水管道140公里;依托市、区政策应改尽改,完成781户危房改造,其中贫困户152户;完成电力改造安装项目300余个……
白沙镇按照“一村一品”格局,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程度和组织化水平,呈现出特色种植养殖业“遍地开花”的势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镇陆续成立专业合作社41个,涉及产业包括花椒种植、蜂糖李种植、山羊养殖等,为涉贫村居铺就了人人有事干、户户能挣钱的增收致富路。2020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19户1787人全部“摘帽”,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之后再增长,达到12502元。
“白沙滨江路,非常能够体现‘十三五’期间白沙镇的发展变化。”这是从江津区领导到白沙镇群众的一个共识。这条1.2公里的滨江路位于白沙镇老城中心北侧,附近是居民聚集区。长期以来,滨江路上私搭乱建、垃圾堆积现象严重,脏乱差问题突出,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
2017年底,白沙镇开始实施滨江路提升改造工程,拆迁门市商铺、完善整体绿化、提升硬质铺装、增设配套设施……约半年时间,滨江路焕然一新,笔直宽阔、干净整洁。时至今日,到滨江路走走,已然成为了附近居民每天的必修课。
十三五期间,白沙镇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先后完成了滨江路提升改造、千乘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滨江路沿线区域建筑立面改造、滨江路沿线夜景灯饰安装提升等10余个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白沙古镇滨江区域修缮保护;改善新城区市政道路、教育、医疗、行政、休闲、居住等城市功能设施,新建成一批市民文化广场、停车场等公用基础设施,开通城区公交环线;新建农村公路186.7公里,直接受益群众8万余人;完成2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联系服务全镇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增强了民生福祉。 共克时艰保民生。
在“十四五”开启新征程
发展前后相继,奋斗一往无前。回顾过往,白沙镇步履坚实。展望未来,白沙镇目光如炬。
按照江津区委、区政府对白沙的定位,综合未来五年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十四五”时期,位于长江之滨的白沙副中心要推进白沙工业园与白沙镇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城乡统筹的“新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全区前列,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建设和长江津经济带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冠肺炎疫情严防严控时期,白沙镇全镇350个“网格”每天都可以看到白沙镇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坚守20多个工作日,维护着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8.14”“8.19”长江白沙段洪峰过境期间,白沙镇党委、政府组织1000余抗洪力量彻夜不眠排查值守、安置群众、防汛清淤、重建家园,守住了安全度汛底线和美丽家园。
“十三五”期间,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细落地,基础设施短板的加快补齐优化,折射出白沙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实步伐。
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
以白沙工业园打造消费品工业集聚区为基础,以正兴机场建设为契机,提升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新型工业化、服务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建设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加快江津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构建以“一江两岸”的城市新格局,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彰显特色的美丽城市。继续围绕影视城、文博城、酒城三城同建目标,全力推进白沙古镇国家级AAAAA景区创建,着力打造重庆影视城、城市博物馆群等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加快创建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
围绕简政放权、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等内容,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白沙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全国各基层地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白沙经验”。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化城乡综合改革,着力发展富硒特色效益农业,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田园乡村和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