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应急管理局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应急管理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公文

[ 索引号 ] 11500381MB1512948M/2023-00688 [ 发文字号 ] 津减委办发〔2023〕9号
[ 主题分类 ] 安全生产监管 [ 体裁分类 ] 其他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应急局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3-04-27 [ 发布日期 ] 2023-05-05

江津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江津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3年汛期江津区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05-05 15:08:45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区安委会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区减灾办、区安委办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在年度趋势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汛期(5—9月)全区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现将《2023年汛期江津区自然灾害趋势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汛期趋势分析,细化应对措施,扎实做好汛期工作安排部署。

江津区减灾委员会办公

江津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3年汛期江津区自然灾害趋势

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汛期(5—9月),我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高温干旱接近常年、总体涝重于旱,灾害性天气呈现偏重的趋势。各地平均气温为18.5~26.2℃,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0.2~0.8℃(图1左图),较去年同期偏低1.2~1.8℃;各地降水量为450~900毫米,长江沿线以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余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图2左图),较去年同期偏多1~3成。

主汛期(6—8月),我区各地平均气温为21.2~28.8℃,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图1右图),较去年同期偏低1.0~1.5℃。各地降水量为260~510毫米,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图2右图),较去年同期偏多2~5成。

表1  2023年汛期气温、降水预测一览

时段

平均

气温

(℃)

同比(℃)

降水量

(mm)

同比

较常年

较2022年

较常年

较2022年

汛期

(5-9月)

18.5~26.2

偏高0.2~0.8

偏低1.2~1.8

450~900

长江沿线以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余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

偏多1~3成

主汛期

(6-8月)

21.228.8

偏高0.5~1.0

大部地区较去年偏低1~1.5

260~510

偏多1成

偏多2~5成

1  2023年汛期(5-9月)、主汛期(6-8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测图

2  2023年汛期(5-9月)、主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图 

二、主要灾害趋势分析

(一)自然灾害趋势分析。

气象灾害。我区高温干旱偏重,局地暴雨洪涝突出。暴雨洪涝。预计汛期有5—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较常年偏多1-2次。南部是暴雨洪涝易发区,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主要影响时段在5月中旬、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下旬后期至9月上旬。强对流天气。雷电、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可能多发频发,全区强对流天气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高温热浪。37℃以上高温日数、40℃以上高温日数分别为25—35天、6—10天,均多于常年、少于去年。平坝、河谷地带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4℃以上。低温阴雨。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大部地区有6天左右的连阴雨天气。

洪旱灾害。根据最新气象水文资料分析,结合全市自然灾害总体趋势,预计2023年汛期我区洪旱并存,旱涝交替,洪重于旱,旱象中等,洪旱灾害防御形势较为严峻。汛期我区境内大多数河流洪水趋势为小洪水,部分河流可能出现中洪水或大洪水,綦江、笋溪河、塘河、复兴河、飞龙河、驴子溪等可能发生超警戒或超保证水位洪水,部分中小河流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6-7月。伏秋旱明显,强度为中等,较2022年偏轻,较常年略偏多,平均总旱时间约为30天,始旱时间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

地质灾害。我区长江沿线及南部山区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地区,5—9月均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表2  202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灾害类型

重点防范区域

地质灾害

主城都市区地面塌陷防范区。主要分布珞璜—鼎山—龙华—油溪,慈云—白沙,贾嗣—嘉平,中山—四面山。

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重点防范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农村切坡建房等工程建设引发滑坡、四面山景区等旅游风景区

森林草原火灾。全区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7中旬—9月下旬是森林火灾易发时段,全区将会出现25—35天的四级(高度危险)及以上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过程,其中五级(极度危险)持续时间可达8—13天。五一节开始,进入林区休闲和避暑人员逐渐增多,5月、7月、8月农村焚烧秸秆用火较多,“中元节”祭祀用火和秋收农事用火增多,气候条件与农事、祭祀、旅游和生产作业等人为用火因素的叠加,引发森林火灾风险的可能性极高。

农业灾害。预计全区主要粮油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同比增加25%左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害虫迁入綦河、津西片区,存在重发风险;津中、津北片区等偶发区存在中等到偏重发生风险;水稻二化螟在全区稻区中等到偏重发生风险;水稻纹枯病在全区稻区中等发生;稻瘟病主要在李市、蔡家等镇街的老病区、常发病区栽种的易感品种上存在流行风险。此外,高温干旱影响土壤墒情,不利于产量形成,甚至导致作物死树。暴雨洪涝、山洪泥石流易造成农田积水受淹,毁坏农业设施。强对流天气可能损伤农作物幼苗,损毁田坎、大棚等农业设施。5月连阴雨影响部分大田农作物苗情质量,降低籽粒饱满度。9月连阴雨影响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及秋播蔬菜顺利播栽。

(二)次生衍生灾害趋势分析。

交通。汛期风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公路养护、道路运输、市郊铁路营运、工程建设、水上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暴雨易导致旱涝急转,塌方、泥石流等威胁较大,高边坡路基、临路山体边坡、深基坑、危桥危隧、重点易涝站点、地灾隐患风险点等发生次生灾害的风险大。此外,洪峰过境、强对流天气、强降水期间,易导致船舶失控、走锚、漂流、倾覆、触礁、碰撞等险情。大雾、暴雨等天气能见度差易导致船舶碰撞,高温酷暑易导致船舶火灾、爆炸。

建设施工。受区域性暴雨天气影响易发洪涝灾害,影响在建涉水、跨江工程项目和位于山区、地质灾害点影响区域内的在建工程项目,易发生坍塌、高坠、溺亡、触电等事故。高温酷暑、大风暴雨等易引发作业人员中暑、高坠、广告牌倒塌等安全事故。受风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城镇老旧房屋及危房仍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城市管理。汛期局地暴雨洪涝、地质灾害、洪水过境,极易造成城市低洼地区、沿江沿河等涉水区域市政基础设施损坏;供水原水浊度升高影响城市供水安全;道路边坡地质滑坡、垃圾堆体垮塌、绿化植被损坏等事故,威胁市政设施安全运行。详细风险内容可参见“十防”重点工作和洪涝灾害五类风险(表3)。

表3  2023年汛期城市管理防范重点

分类

具体内容

“十防”

重点工作

  1. 防控城市道路、桥梁、隧道涵洞、护坡挡墙因暴雨洪水导致垮塌;

2. 防控高温酷暑天气导致市政结构设施变形、运行不安全不健康;

3. 防控城市照明、户外广告设施因线路故障、老化和雷电引发漏电、火灾;

4. 防控城市园林树木因高温雷电导致火灾;

5. 防控城区化粪池因暴雨洪水倒灌导致污物外泄;

6. 防控高温汛期城市供水水质不达标、调水不及时;

7. 防控暴雨洪水导致生活垃圾处理场和转运站、建筑垃圾填埋场等环卫设施受损;

8. 防控暴雨大风天气导致城市行道树倒伏、折断后现场处置不及时、不到位;

9. 防控暴雨大风天气导致照明灯饰、大型户外广告倒塌倾覆;

10.防控高温汛期城市管理领域生产一线作业人员伤亡和中暑。

洪涝灾害

五类风险

  1. 城市低洼地段市政基础设施内涝风险;
  2. 沿江沿河城市供水取水设备因洪水损毁风险;
  3. 城市供水原水浊度升高,净化处理难度加大,导致水质变差;因排泄管网水产生局部供水欠压或停供风险。
  4. 沿江沿河建设施工设备、水上船舶或大型漂浮物随洪水冲撞跨江大桥桥墩风险;
  5. 沿江沿河城市照明管线及灯饰设施遭洪水淹没损坏风险。

文化旅游。四面山、骆崃山、石笋山等山地景区多雾多雨天气,容易造成景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和山洪和滑坡等灾害隐患;汛期的雨季天气会对四面山、塘河古镇、中山古镇等涉水景区造成洪水灾害隐患;四面山景区、石笋山景区、骆崃山景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有地质灾害隐患。

表4  2023年汛期文化旅游行业防范重点

防范灾害类型

重点关注和防范区域

洪水灾害

四面山、塘河古镇、中山古镇。

地质灾害

四面山景区、石笋山景区、骆崃山景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有地质灾害隐患,截至目前,全区12个A级旅游景区共有1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现明显变化2处,发现新的隐患点2处。

自然灾害次生衍生事故

四面山、石笋山、骆崃山山地景区

(三)对策建议。

一是压实各级责任,推动履职尽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防汛备汛工作要求,牢牢掌握安全主动权,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以扎实工作把灾害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低。严格落实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汛期党政领导“双值班”,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村社干部包户“三级分片包干”,层层“叫应”等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构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发挥镇街主体作用,提升网格员服务能力,把风险防控作为基础性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增强工作实效。

二是开展复盘宣教,提升应对能力。针对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复盘近年洪涝、森林火灾、地质灾害典型案例,查漏洞、补短板,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强化风险意识,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以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持续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知识“五进”,切实提高全社会风险意识、避险意识。

三是加强隐患排查,防范重大风险。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隐患,严格落实“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和汛前汛中汛后、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排查核查制度。抓好风险点规范化管理,聚焦风险区域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大流域雨情水情、小流域山洪、城市积水易涝点、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关键基础设施、水岸堤坝、交通、建设工地和危化、矿山重点企业等,提前着手、细而又细摸清找准风险隐患,强化风险研判,落实工作措施,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确保管控到村到户到人到具体点位。   

四是落实会商研判,强化预警响应。按照“1+7+N”会商研判制度要求,有序组织开展汛期各阶段趋势分析,重点抓好灾害性天气过程的临灾会商。各指挥部办公室按照“一轮过程、一会调度、一文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作,规范有序开展应急部署和调度。气象、水利、规资、林业、农业等灾害防治重点行业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互通共享,每日及时通报本行业监测预警信息及灾害防治工作情况。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上线的预警智能发布系统,及时权威发布预警信息,有效落实预警响应措施;要把预警信息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确保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根据预案要求落实应对措施,扎实做到防御关口前移;气象部门、应急部门要针对每轮灾害天气过程,开展预警发布效率统计评估,并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各镇街对自行编制的响应指令的合理性进行调研评估,不断完善预警响应规范体系。

五是做好应急准备,不可失防万一。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统筹做好汛期各项应急工作。以“防”为核心,横向做好各部门高效联动,纵向确保各层级高效协同,优化各级各部门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极端天气条件下停学、停工、停业、停运、停游、停航等“熔断”措施,强化救援队伍值班备勤、装备物资准备和队伍指挥调度部署工作,确保突发事件人员提前转移、力量提前预配、设施提前部署,实现风险闭环管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三、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全区入汛后,雷雨、大风、高温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多,生产经营建设活动日趋活跃,能源保供压力持续,各类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劳动节、端午节等节假日期间,群众出行活动频繁,消防、交通、旅游、商贸等领域安全风险高。

(一)道路交通。

风险分析:进入汛期,各类极端天气易引发塌方、塌陷、滑坡、洪涝等灾害影响交通安全。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国省县道、乡村道路、隧道涵洞、漫水路桥、沿河公路等易受影响。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期群众出行相对集中,中短途客运、包车租车旅游等需求增长,超速超载超限、酒驾、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增多并引发事故。货物运输持续高位运行,货车事故及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风险较为突出。

应对措施:加强对恶劣天气的针对性预警提示,强化对陡崖带、公路沿线危岩、高陡边坡、损毁路段、漫水桥、漫水路段等隐患排查治理和管控。加强大客车、旅游包车、公交车、危化品运输车、货运车辆等“三客一危一货”企业源头管理,严查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紧盯重点路段、时段,聚焦重点车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全力压降事故风险。

(二)建设施工。

风险分析:当前建筑领域已进入施工旺季,检维修、登高、动火等高危作业增多,叠加汛期高温、雨季等复杂因素,安全风险加大,需重点防范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中毒窒息,以及深基坑坍塌、透水、涌水等风险。一些在建工程项目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等情况,极易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违规违章作业、盲目施救而引发事故。

应对措施: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坚决防止因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导致事故发生。加强对在建桥梁、在建隧道、高边坡、深基坑、明挖暗挖、高处作业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隐患排查和巡查检查,及时排除故障,确保安全运行。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做好应急处突准备。

(三)危险化学品行业。

风险分析:化工企业开工率、项目开车率持续走高,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风险增加,设备高负荷运行、人员高强度作业,极易导致事故发生。受高温、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影响,危险品生产储存装置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危化品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自燃、爆炸或因交通事故碰撞造成燃烧爆炸。

应对措施: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督导检查,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加强危化品生产场所和仓库管理,开展忌水危化品专项排查,严格落实防水防潮等安全管控措施,严防雷击或进水引发危化品燃烧爆炸。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开停车、检维修等作业过程的监督检查。

(四)文化旅游。

风险分析:汛期劳动节、端午节、暑假等假日较多,放假时间长,市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人流客流预计明显增多,要警惕个别热门旅游景点、商业活动人流量激增导致的踩踏事故风险。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满负荷、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增多,剧本杀、密室逃脱、高空滑翔等新业态的风险较高。阵性大风、雷暴、短时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可能对临江临河文化旅游经营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区域,以及漂流、游船观光等水上旅游项目带来较大风险。

应对措施:强化人流量动态监测,适时限流分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确保设施设备完好、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防止发生聚集拥堵和踩踏事故。加强景区景点、大型游乐设施、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等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苗头。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出行,主动远离野生“网红打卡地”、河沟等危险区域,防止事故发生。

(五)消防。

风险分析:各类企业开足马力、加大产能,工程项目进入建设旺季,仓储物流运转加快,火灾风险攀升。经济企稳回升,商场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及餐饮、娱乐等夜间经营性场所复苏,用气用电量增加,火灾防控压力较大。农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九小”场所等消防安全管理混乱、违规用火用电、违规隔层住人、随意锁闭安全出口等问题突出,极易引发亡人火灾。

应对措施:紧盯医院、养老院、学校、“厂中厂”、娱乐场所、大型综合体、交通枢纽、商场市场、老旧小区、古镇古寨等重点对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持火灾隐患执法整治高压态势。聚焦消防设施、“生命通道”、用电用气、日常管理等4个方面隐患,持续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灭火救援准备。

(六)非煤矿山。

风险分析:进入汛期,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易造成露天矿山滑坡、临时构建筑物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事故风险增大。关闭煤矿受汛期降雨增多,地下水位上升,矿井内冒水、涌水等水害事故风险加大,衍生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增大。

应对措施:加强汛期露天矿山高边坡、排土场的巡查检查和监测,督促矿山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时开展风险辨识,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实施闭环管理,最大限度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各涉煤矿镇街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对关闭煤矿的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强化“打非治违”,严厉打击非法盗采、越界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防范汛期极端天气衍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