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公文

[ 索引号 ] 11500381MB1559455J/2021-0005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文化、体育、广电、出版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1-04-13 [ 发布日期 ] 2021-04-15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04-15 18:30:00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文化旅游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文化强区”战略,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以“生态美、产业强、文化兴、百姓富”为目标,推动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开创新时代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新起点上高质量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的理论武装,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坚持学用结合,提升学习效果,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及时传达习近平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努力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更好发挥文化和旅游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彻底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流毒,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意识形态管控。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三)切实做好建党100周年相关工作。一是开展主题艺术创作。坚持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打造文艺精品力作,鼓励文艺志愿者、文艺团体创作庆祝建党100 周年文艺作品,推出一批建党100周年主题优秀作品。二是举办主题展演展览。组织开展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革命文物精品展陈等系列展演展示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开展好“活力江津·魅力之城”等系列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争取“中华魂”“红岩少年”等品牌活动落地江津,努力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三是推出红色旅游产品。重点提升一批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目的地,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专题旅游宣传营销推介。

    二、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谋划探索“融城融圈”合作新模式

    (四)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发挥江津连接四川地理位置优势,推进两地文旅政策相通、产品相连、品牌共享,拓展土特产品、文创产品、中华老字号产品等市场,推出多样化消费促进措施,努力构建津泸宜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全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节点和目的地。

    (五)共建区域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推进渝川黔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打造“津宜泸”非遗酿酒技艺旅游线路,联合毗邻地区开展文化推介和旅游宣传。以“成渝地·巴蜀情”品牌为引领,推动成渝地区文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联合举办民俗特色活动,积极参与成渝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工程,探索两地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实施巴蜀文献保护利用工程,轮流举办巴蜀特藏文献展示等活动。

     三、围绕“文化强区”战略走深走实,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谋篇布局做好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有关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十四五”及2021年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江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发展布局战略机遇,着眼大局、谋划长远,科学谋划好全区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思路和举措,细化出台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文博事业等重点目标任务,为全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七)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效。根据发展需要,统筹梳理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借鉴文化旅游发展较好较快城市先进经验,紧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沿,扎实做好《江津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落实,利用好《促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加大对文化创意、精品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文旅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五条旅游精品线路上档升级,实施好中咀美食街、杜市花卉小镇等五条旅游精品线路上档升级项目,提升沿线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氛围。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加强碑槽溶洞、夏坝三线遗址、石龙门庄园等项目招商引资,推动鲁能美丽乡村、四面山文旅片区、万达广场等项目建设。

    (八)强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强化优质资源开发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招商推介。围绕“耍不够的江津”IP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提升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精品景区,创建一批国家A级旅游景区,培育1家重庆市智慧旅游示范景区或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重点支持聂荣臻故里、黑石山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科技馆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力争2021年评定A级旅游景区2个以上。全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智慧体系建设,重点完成石门大佛智慧体系建设。加强协调,推动四面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九)加快培育新兴业态释放文旅消费潜能。加快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培育新型消费形态,指导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房车旅游、婚庆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培育一批旅游新业态储备项目,支持旅游新业态企业参与文旅惠民消费活动。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组织景区景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拉动二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市场恢复动能和活力。打造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扶持音乐餐吧、特色书吧等发展,加强宣传推介,刺激夜间文旅消费。推进以仁能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打造有特色、有个性的民宿产品,培育有潜力、有影响力的民宿品牌。

    (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有关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发挥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发展作用,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支持资源禀赋较好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围绕綦河画廊、太公山、骆騋山等资源发展乡村游,建成黄庄农业嘉年华、鹤山坪农业公园等,办好农民丰收节,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抓好宣传推介,努力引导市民到乡村休闲消费。依托大四面山景区带动全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对照国家A级景区建设标准,加强景区化乡村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创新“旅游+”特色发展模式,深度开发农、文、旅融合产品,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完善、旅游业态丰富、管理服务规范和村民生活富裕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乡村休闲旅游“后备箱”工程,做精乡村旅游商品。

四、围绕高品质生活,着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十一)推进城市人文品质提升。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优化重大文化设施布局,推进美术馆、大剧院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新地标。把历史文化元素植入城市融入街区,实施传统风貌街区保护提升工程,开展江津爱情文化长廊工程建设,推动奎星广场文化街区打造等,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美好环境。持续深化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做好“图文博”三馆开放工作,办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活动,举办历史文化、文物等公益知识讲座、论坛,让群众享有更丰富、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城市文旅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借助国家级媒体和新媒体等平台,围绕“四面山水、人文江津”城市主题形象,持续推介“耍不够的江津”五条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完善品牌体系,积极参与全市打卡巴渝美景、红色旅游推介等活动,推广四面山等景区旅游资源和特色活动,塑造“大爱江津”品牌IP,打造个性鲜明、吸引力强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十二)着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持续丰富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方式,促进融合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健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创新开展流动文化下基层,丰富文化下乡内容和形式,升级乡村文化供给。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升“三馆一站”数字化水平,为群众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实施补点站新建改建项目,切实扩大应急广播覆盖面。做好应急广播系统和直播卫星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中央及本地广播电视节目优质传输。抓好旅游厕所建管用,开展新的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宣贯工作,评估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十三)创作推出文艺精品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动各文艺协会、社会团体创作庆祝建党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题材的文艺作品,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发展、根植本土特色文化的文艺精品。            五、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十四)抓好重点文物保护。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推进聂荣臻故居保护修缮工程;积极申报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大力推进石窟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完成全区石窟寺专项调查、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保护修缮、消防、安防工程;实施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积极申报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水害治理前期勘察研究、厢房、山门保护修缮工程项目;持续开展石佛寺遗址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推动石佛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完成中山镇白鹤村双峰寺、白沙镇红花店村王政平民居保护修缮工程;启动塘河镇硐寨村廷重祠、石蟆镇石蟆社区清源宫、鼎山高牙村钟云舫旧居等文物的保护修缮工程;切实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完成835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博物馆的安全责任书签订,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人公示制度;加强文物安全巡查;推进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进一步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成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与藏品管理系统建设,推出《溯回长江要津》城市文博主体声音纪录片,开展“云观展”“云寻访”系列线上活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重点辐射场馆资源匮乏的农村中小学生群体;重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巴食——咱们的祖先是些什么》《穿越千年——汉服体验活动》等社教活动;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文物巡展活动。

(十五)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力度。加强塘河婚俗等非遗项目保护开发,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明确传承人、传习所开展培训任务,推进传承人研修研习。加大非遗宣传力度,推进非遗数字化建设,创新开展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模式,突显非遗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好第七批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开展好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评审认定。加强优秀乡土文化保护利用,实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壮大乡村工匠队伍,做好非遗衍生产品开发,振兴民间手工技艺。结合江津非遗资源,策划好“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主题活动。

六、围绕文化旅游业发展安全,着力强化市场监管执法确保稳定

(十六)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切实加强文化、旅游、广电、文物等领域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扎实抓好文化演出、展览展陈等阵地的审核监管。成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抓好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全力保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活动的安全播出。

(十七)规范文旅市场秩序。深化“放管服”和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行政审批办理、行政执法相结合,严格落实文化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力争年内完成聘用第三方机构配合安全生产工作。严厉打击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出娱乐、网络文化、文物、旅游等领域案件查办力度,结合新业态发展落实际,拓宽案源渠道,创新监管执法模式,力争查处一批典型示范案件。开展娱乐市场、旅游市场、出版印刷、网上书店、校园周边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检查文化市场300家次以上、旅游行业110家次以上,适时开展文化旅游市场“体检式”暗访工作。

(十八)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压实压紧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做好“防输入、防反弹”。完善防控有关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抓好旅游景区、剧院、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对照疫情防控要求,管好全区文化旅游活动开展,避免疫情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传播扩散。

(十九)强化安全生产和稳定。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进行安全风险检查评估,提高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应急处置能力。聚焦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全力抓好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保障工作。加强社情民意和重大危害社会稳定隐患的研判预测,严格落实重大紧急信访信息报告制度,做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强化舆情监测,及时处理群众投诉。扎实推进文化旅游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定期开展安全形势分析研判,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七、围绕提升服务管理能力,着力提升工作保障水平

(二十)加强机关工作效能建设。强化推进流程再造,健全完善机关制度规程。加强法治建设,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和巩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办理整改成果,建立工作执行力和完成质量评价体系。抓好日常督查和重点事项督办,建立健全流程推进督促提醒机制。强化机关节能降耗日常管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二十一)打造担当实干人才队伍。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选人用人标准选拔使用优秀干部。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分析干部队伍,强化综合分析研判结果运用。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和晋级竞岗等方式,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组织力和执行力。通过公务员考录、遴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扎实开展“勇作为、负责任、敢担当、重奉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风正气,凝聚实干担当共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立足实际、服务大局,营造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