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05 15:39:27 大 中 小
重庆市江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区政协第十七届第三次会议第070号提案办理情况
的答复函
工青妇界别委员活动小组: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以高质量技能培训推进江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建议》(第070号)已收悉。您的提案客观陈述现状,实事求是地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提案认真审视当下工作,现具体报告如下: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出台了《江津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坚持培育和引进更多技能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技能人才需求。2019年以来,我区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8.28万人次,鉴定(评价)9.93万人次。截至2024年3月,全区技能人才23.03万人,高技能人才7.05万人,占比30.61%。
一、开展职业培训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统筹推进,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在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财政局等区级部门、培训机构、各镇街多方联动的培训工作机制,形成区级统筹、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层层压实责任,统筹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引育并重,培训联盟逐步成型。在充分发挥区内7所高职、技工院校和2所国家级中职院校基础上,择优认定了重庆工商学校、江南职业学校、电讯职业学院等16家政府补贴性培训机构,积极培育镇街培训站点30余个,培训联盟体系搭建成型。三是政策加码,扶持力度切实增强。在重庆市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基础上,江津区出台《重庆市江津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江津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办法》等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培训机构活力,政策体系更加完备。
(二)坚持需求导向,培训实效逐步提升。一是培训方式持续优化。融培训、鉴定、就业为一体,通过产校融合、校企合作变“招生”为“招工”,前移培训课堂,送教下乡入企进校园,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大学校园,就近就地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构建以产业用工为需求、人才培养为基础、技能评价为纽带的培训链。二是培训项目积极创新。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和劳动者培训需求,在重庆市级公布的150多个培训专业工种的基础上,开发“花椒种植”“富硒特色菜制作”“乡村旅游”三项易掌握、能致富的江津特色培训项目,重点打造养老护理、中式烹调师、保育师等一批精品培训专业,提高培训针对性、适用性。三是重点群体培训切实加强。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培训需求,通过摸清培训意愿、增设培训项目、灵活培训方式、强化培训监管等有力举措,推动有培训意愿的重点群体应训尽训、训有所得。2019年以来,开展高校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培训1.2万余人次,包括GYB、网络创业、全媒体运营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职业工种类型,切实提升青年群体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赋能。
(三)坚持质量为本,监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严把流程制定关。以“调结构、强监管、保安全”为目标,印发《江津区职业培训工作手册》《关于进一步加强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监管和实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档案管理、补贴申报和质量管理等培训全流程进行统一制定和严格规范,确保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序开展。二是严把过程检查关。通过培训初安排专人参加开班典礼宣讲培训政策、要求、纪律,培训中开展考勤签到、现场抽查、视频检查,培训后对学员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对培训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监督,确保培训真实有效。三是严把补贴申报关。依托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线上监控平台,按照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受理、初审、公示,区人力社保局审核,区财政局复核拨付的补贴程序进行资金拨付,执行专人负责制、过程问责制、跟踪问效制三项制度,准确、及时、安全发放每一笔补贴资金,确保虚报、套取、私分、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发生。
(四)坚持多方发力,技能人才逐步发展。一是丰富“津工精匠”杯赛事品牌。我区职业技能大赛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每年开展一次行业性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区级大赛,逐渐形成“津工精匠”杯品牌赛事。坚持制定高技能人才五年规划,出台落实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兑现高技能人才奖补资金300余万元,增强高技能人才“获得感”。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平台建设。全区现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6个,市级竞赛集训基地15个,高技能人才平台载体位居全市前列。在积极争创国家级市级技能人才平台的同时,推进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创建工作,建立区级“巴渝工匠”乡村驿站6个,建立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丰富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平台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您提出的政府补贴性培训存在的问题和4条建议举措都很有见地,我局将逐条认真分析和研判,并结合当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求,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导向,不断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是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培训合力。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加强农委、残联、工会、妇联等部门培训信息的互通互享。
充分发挥区内职业院校、大型企业培训资源,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交流会、座谈会等活动,增进交流,互通信息,促进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形成培训机构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协同发展、多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优化培训机制,突出“三个导向”。根据市局下达2024年目标任务,鼓励和支持区内各类机构重点围绕我区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33条产业链和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为企业职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5600人次。同时,营造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性培训为有益补充的培训结构,突出服务产业、服务人才、服务就业“三个导向”,提高培训适用性和实效性。
三是规范机构管理,打造培训品牌。每年对政府补贴性培训机构开展年度评估,及时清理不合格、不规范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品牌集聚效应,大力提升“硒望花椒”市级培训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结合江津硒玉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加强与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对接,做好江津硒玉相关特色工种开发工作。
四是加强工作分析,科学分解任务。每年年初根据各镇街产业发展、企业分布、就业人口等情况下达目标任务和指导工种,推动各区域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工作。每年年末对政府补贴性培训工作中的机构、培训类型、专业分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不足及需调整的内容。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接受您的监督指导,虚心接受您的意见建议,把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工作做的更有实效,切实解决我区技能人才发展问题。
此复函已经钟明才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江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4月26日
联 系 人: 黄娜
联系电话:023-47538379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围绕我区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33条产业链和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5600人次 |
2024年12月前 |
区人力社保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