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16 09:05:00 大 中 小
尊敬的戴佳利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助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44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针对您的建议,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分管领导具体督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找准产业定位,做好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区以粮食安全为底线,做优做特以花椒为主导,蛋鸡、柑橘为重点,枳壳、瘦身鱼等为特色的“一主两辅多特”产业体系,202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5亿元、增长2.5%,第一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2.3%,多年保持全市第1位。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56万亩、产粮64.53万吨,蔬菜种植面积61.6万亩、产量119.68万吨,均全市前列;花椒全产业链产值达55亿元,累计打造市级出口示范基地4个,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江津花椒入选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品牌价值64亿元;西南单体最大的益海晨科3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和绿派100万级蛋鸡养殖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柑橘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全国特质农品4个、重庆名牌农产品15个、绿色认证产品41个、有机认证产品11个、富硒农产品8个;江津枳壳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功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当前,我委已启动了《江津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镇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产业调研,重点围绕花椒、柑橘、蛋鸡、瘦身鱼、枳壳等特色产业开展现状分析、查找问题所在,提出“十五五”发展路径、目标、举措。
二、推动全链升级,提升产品效益
做强加工业。抓住加工环节这个增值关键,重点发展粮油、火锅食材及调味品、酒水等产业,建成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培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62家,产值全市前列,其中食用油、淀粉糖浆西南高端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75%。打造新爆款。在做大金龙鱼、鲁花等“四桶油”,做优几江白酒、玫瑰米花糖、迈进酱油等“老字号”的基础上,梅见、桥头火锅、渝津精酿等11个产品入选全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建设大卖场。深入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涉农电商主体500余家,打造乡村振兴直播基地40余个,电商助农销售农产品12亿元。江津国际花椒产业城产地交易市场建成运营。联动农文旅。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行动,串珠成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大力发展“后备箱经济”。2024年举办“金色黄庄菜花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45场,接待游客1466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现代种养、设施农业、智慧渔业等领域,靶向招引植物工厂、冷链加工、数字养殖、食品加工等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举办江津花椒高质量发展大会,参加全市食品及农产品生态大会,持续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提档升级。
三、突出双轮驱动,强化支撑保障
加强科技人才支撑,新增农机首席专家1名,全区产业首席专家达到12名,建立31个科研试验平台,开展9类47项试验示范。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区无人化智慧农场,“慧用农机”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营。建成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7家,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5%。实施强村富民改革,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经营收益达36.8万元,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100%。新增农村实物产权流转交易鉴证72宗、1309万元。先锋镇保坪村、吴滩镇郎家村、贾嗣镇五福村入选全市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名单。
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农机“三化”行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继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丘陵山区“改路适机”户作新模式,力争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到66%以上,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同时用好首席专家制度,开展“首席专家+田间课堂”培训,力争年培训农机手、植保员等专业人才超2000人次。建成全区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调度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进入区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交易,有效盘活集体闲置资源资产。
此复函已经我委杨栋群主任审签,感谢您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诚恳地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5月16日
(联系人:王炼 联系电话:023-47521247)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