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4-09 15:26:02 大 中 小
尊敬的简显彬代表:
您好!
您在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46号建议《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工程的建议》,我委已经收悉,感谢您对区农业农村委工作的关心。我委历来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领导亲自督办,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研究,要求认真办理。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坡度大、容易滑坡的地块修建石头田坎的建议
根据《重庆市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四改”技术要求 (2023 年修订)》规定:“田坎边坡一般宜采用土质坎。在土质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可结合石块、砾石的清理,就地取材砌筑石坎、土石混合坎。不宜采用砖砌体或混凝土田坎。”根据耕地保护相关要求以及市级专家对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评审的要求,我区高标准农田项目田坎修筑时一般不设置石头田坎。当田坎边坡高度大于 4m 时,可根据边坡高度和土质情况,对边坡分级放坡(设“二马台”),以保障田坎质量、降低滑坡风险。
二、关于科学规划田间灌排工程的建议
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工程规划应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按照“旱能灌、涝能排”以及节约用地的要求,合理布设蓄水、灌溉及排水设施,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按照《重庆市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四改”技术要求 (2023 年修订)》规定:“有条件区域,可通过增加闸阀等方式实现灌排共用。”我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灌溉工程可通过在水沟间隔设置插板槽或增加农田智能化工程等方式来实现既排能灌,但该方式后期人工管理、维护成本较大,因此在项目实际施工中运用较少。另外在有水源保障的田间地头区域可采取管道引水灌溉的方式,设置闸阀井控制水流开关,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田间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关于配套修建屯水田、修缮加固山坪塘及老灌溉水沟的建议
根据《重庆市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四改”技术要求 (2023 年修订)》规定:“旱地区域灌溉以集雨拦蓄工程为主,水源条件较好的辅以提灌工程,充分利用高位水池、山坪塘等蓄水设施,配套灌溉管网,根据地块分布合理布设出水栓,便于取水灌溉。”2022年我区在柏林镇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属新建项目,低价中标后实际投资不到1000元/亩,亩均投资偏低。因此工程布局应分步实施,首先完善重点区域和村民急切需要的工程(如土地整治、管道沟渠、田间道路等)。部分区域存在工程缺失的(如整修囤水田、山坪塘、老水沟),可由往后年度的改造提升项目资金来打造。后续我区将根据镇村组织实施能力、积极性以及“三到位(土地经营权流转到位、产业发展到位、经营主体到位)”等情况综合评审研判是否纳入项目储备库。
此复函已经我委杨栋群主任审签,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工作的关注,恳请您继续关注我区农业工作,并向我委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以便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工作。如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联系人:谭小龙,电话:023-47588360。
特此函告。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4月9日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无 |
无 |
区农业农村委 |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