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2 10:38:19 大 中 小
4月16日,“巴蜀同脉 文明同行”重庆市江津区·泸州市合江县2025年“开秧门”传统农耕文化共建活动在石蟆镇和平村热闹开启。
“开秧门”,作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农业生产民俗,是为了迎接一年栽秧时节到来的一种特殊仪式,寄托着农业生产者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和向往,也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
江津、合江同住长江头、共饮一江水,地域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一直以来都凝结着互相扶持、密切交往的深厚情谊。此次“开秧门”传统农耕文化共建活动的开展,是两地积极融入川渝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共建泸永江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的具体行动。
“开秧门喽!”当天,随着一声高亢的吆喝,挑着秧苗的村民走上田埂,将一筐筐秧苗运送到田边。随后“抛秧”仪式开始,只见一扎扎秧苗被高高地抛向田中,在天空中划出道道弧线。村民告诉笔者:“抛得越高、越远,象征着今年的收成就会越好。”
接着,来自石蟆镇与合江县的领导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走进水田,共同插下2025年春耕的第一支秧苗。他们左手握秧,右手插秧,将秧苗稳稳地插入水田中。不一会儿,原本空荡荡的水田就披上了一层翠绿的新装,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划一、生机盎然。
随后,现场还开展了机械化插秧展示及技能大比武。只见在一块水田中,农机手操作着乘坐式插秧机在平整的水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在水田中,水田很快就现出满满绿意。
近年来,石蟆镇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一青一红一黄一白、橄榄红糖水稻蚕桑”四个万亩特色产业,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推进改路适机耕作模式获全市推广,石蟆富硒大米成为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下一步,石蟆镇将与合江县临港街道、白鹿镇等友邻镇街相互支持、共同配合,以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推进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进一步加深两地群众深厚情感,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更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群众基础。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