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4-28 09:05:20 大 中 小
五谷丰登,不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粮食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江津既是工业大区也是农业大区,目前,我区已拥有农机装备相关企业10余家,年产销量约150万台,年产值超25亿元,占全市农机装备年产值25%左右……
去年3月,江津工业园区获批首个重庆市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特色产业建设基地,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先进农机的“冲锋号”。从此,江津智慧农业从一张蓝图逐渐变为可触的现实。
为了切实“补短板、破难题、促发展”,搭建丘陵山区农机技术交流合作平台,4月26日,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江津,在此举办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高端峰会,集思广益、共话发展,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
年产量超五十万台
农机发展“沃土”厚植
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规模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全市前四名……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江津区各项指标在全市均名列前茅,这为农机装备在江津“深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推动农机装备产业智能高端化发展的支撑。在珞璜临港产业城,有一家生产小型山地丘陵农机的企业,因拥有过硬的核心技术,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区小型山地丘陵农机出口量第一。这家企业就是全市有名的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农机”)。威马农机专业从事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及其他动力机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已有20年。去年9月2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了2022年第71次上市委员会审议威马农机的创业板IPO申请,根据审议结果公告,威马农机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也标志着威马农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小型山地丘陵农机企业。
追溯其发展历程,处处都是威马农机苦练“内功”,适应市场经济的举措。在科技创新方面,威马农机自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拥有“重庆市丘陵山区耕整地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等机构,专注于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及其他动力机械的研发。经过多年发展壮大,威马农机共获得授权专利13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外观设计专利57项。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建设,拥有多年农机行业研发经验技术人员80余人。
销售方面,威马农机营销广泛覆盖了国内外市场,销售网络延伸至全国多数城市和地区。针对海外市场,威马农机制定了全球化营销渠道策略,客户网络已覆盖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在全球范围内与上百家客户建立了至少三年以上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威马农机在农机装备的发展只是江津区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机装备的缩影。截至目前,江津区已拥有威马农机、润通科技和万虎机电等7家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占全市36.8%。特别是在微耕机领域,江津区已形成年产量超50万台的规模,约占全市微耕机总产量的25%,约占全国微耕机总量的16.7%,出口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悉心护航三十余载
企业成长“轻装”上阵
智慧农机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一环。如何帮助智慧农机企业成长壮大,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重要要求是江津区委、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成为江津工业园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江津区高度重视农机装备的发展,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编制完成《江津区山地丘陵智慧农机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共同编制了《江津区丘陵山地智慧农机项目方案》,明确了“141”的工作思路。即:打造1个丘陵山区智慧农机大数据中心,建设丘陵山区智慧农机研发、中试、生产、应用4个基地,建立1个丘陵山区智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机装备的发展有力“护航”。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重庆市恒昌农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昌农具”)——江津区最早发展农机装备的企业之一,从1992年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到如今的农用耕作刀具行业的佼佼者,恒昌农具的从小到大,也从侧面展示了江津区农机装备发展的历程……
为打破意大利、日本等国在农机装备的技术垄断,1999年起恒昌农具就开始专注于各类农用耕作刀具的研发和三轮车板簧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2010年入驻江津珞璜工业园时,恒昌农具因资金短缺始终难以扩大生产经营,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江津区委、区政府主动担当作为,将恒昌农具列为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融资担保涉农领域“领头雁”的第一个制造业贷款服务企业,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为恒昌农具发展插上了“双翼”,也为恒昌农具成为全国农用耕作刀具行业的“佼佼者”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项目促建领域,江津区也为农机装备产业提供了“保姆式”服务。
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通科技”)是重庆首个山地丘陵智慧农机特色产业基地内的一家农机企业。随着车间数字化、自动化改造的深入,该企业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了约30%,于去年7月被市经济信息委评为“数字化车间”。
2022年,由于快速发展,厂房面积不够用急需新建厂房,但办理10余个手续得花不少时间,且影响施工进度,这着实让润通科技负责人有些犯愁。
在得知企业面临的困境后,江津工业园组织专班走进润通科技,迅速协调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开展上门服务。相关部门实地了解情况后,在合规前提下,简化了手续办理流程,让企业实打实享受了一份服务“大礼包”。
“厂房建设施工手续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至2周缩短为1至2天,这为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润通科技运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点赞道。
但随着产量的扩大,润通科技又陷入了员工“宿舍荒”,政协委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该问题后,将其列入企业问题台账,江津工业园迅速跟上,组建专班协调,仅耗时一周时间,该企业100多套的宿舍缺口难题就得到解决。
这些优质服务是江津区为智慧农机特色产业持续助力的生动写照。除了充分结合“千人服千企”、领导干部遍访工业企业等活动,江津区还通过专题研究、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实实在在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
力争规模产值十亿元
创新驱动“剑指”未来
花椒是江津农业的“金字招牌”,为进一步提升花椒烘干效率,近年来,重庆汇田机械制造公司(以下简称“汇田机械”)致力于花椒烘干机的研发,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汇田机械坐落于江津区德感工业园,是一家集农业机械及相关产品专业化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与西南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设有重庆市中小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农机智能制造研究室,拥有生产线6条,授权专利100多项。
“我们的花椒烘干机系列产品是专门针对江津花椒产业开发的产品。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空气能热泵技术,实现了烘干过程零污染、零废弃物排放。”汇田机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已经着手开始研发以电驱动的新能源农机设备。3年间,企业已陆续攻关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技术,已手握20余项新能源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
同样是在智能化领域,今年2月,从科学城江津片区传出喜讯——9分钟极速闪充,每充一块电池节省1.76元,相较于使用通用发电机充电成本下降25%,主要用于农业无人机充电的场景应用,这是润通科技与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创新”)新研发的D12000iEP全能变频充电站。
“目前我们在农业无人机续航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以求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合作共赢。”润通科技通机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实验室先后参与并量产了与大疆创新合作设计的农业无人机D9000i续航设备、D6000i全能变频充电站和D12000iEP电喷全能变频充电站,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
“我区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农机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研发创新资源富集,细分领域优势明显,农机产业规模位居全市前列。”科学城江津管委会(双福工业园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科研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努力提高辖区内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用好的科技产品不断为农机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聚焦山地丘陵智慧农机领域,继续整合区内企业研发平台资源,引进3家及以上农机领域科研院所,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力争2023年实现上下游产业链规模产值超10亿元。
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江津区已组织农机企业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多个高校和机构专项对接,开展农机底盘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与市农科院和重庆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建立沟通机制,与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已形成常态。
江津大力发展农机装备的前景广阔。接下来,我区将争取市级智慧农业项目资金,建设永兴镇黄庄村粮油万亩无人农场和智慧农机指挥调度中心,形成宜机化农机应用基地6800亩。组织第一批具备农机驾驶操作经验的农机手在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参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能力提升培训。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