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部门信息

江津农业技术服务专报(2022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2-04-29 16:37:33

五月有“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易出现干旱天气,时有阴雨天气出现,因此,既要注意蓄水防旱,又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影响生产。

五月蔬菜管理农事建议

五月蔬菜农事重点是抓好蔬菜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一、注意防治莴笋、小白菜、瓢儿白、木耳菜等叶类蔬菜霜霉病。

二、注意追施菜用玉米攻苞肥,结合中耕除草培土上厢,抗风防倒伏。

三、对瓜类、豆类、茄果类等蔬菜进行搭架引蔓、整枝,尽早采收第一苔瓜果。

四、常见病害

(1)茄子枯、黄萎病:茄子主要病害,病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5-28℃,相对湿度60-85%;其感病敏感生育期为开花坐果期。

(2)辣椒疫病:辣椒主要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85%以上或连阴雨,其感病敏感期为坐果期。

五、病害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深沟高畦,防治积水;及时通风,防止湿度过大;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销毁。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施药方法可选择灌根或喷雾。

(2)推荐药剂有:枯、黄萎病:康地蕾得300-400倍液(灌根)。疫病(包括辣椒疫病、番茄早晚疫病):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10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20%破菌可湿粉1000-1500倍液、72%克露可湿粉600-1000倍液。霜霉病: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33粉剂10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

六、若遇洪涝灾害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减少损失

(1)注意排水:大田蔬菜及时疏通沟渠,降低水位,排出积水,对地势较低的田块,应使用水泵等设备排水。对于设施大棚,棚内还有蔬菜的,要尽早排涝,防止作物窒息死亡或早衰。棚外要加快沟渠清理、及时做好田间秧棵、杂草的清理,修复完善排水设施,尽快将积水疏通排泄。

(2)及时修复相关设施,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加固与修复被暴雨、洪涝破坏的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推广避雨栽培,避免雨水淋袭,减少烂菜率。及时把黏附在茎叶上的泥土洗净,将倒伏的蔬菜扶正,减少互相挤压的现象,并适当培土护根,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根系活力;因内涝造成根部功能严重下降的,最好进行叶面追肥,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0.5%尿素,必要时可加入0.2%硫酸锌。

(3)抢收抢播:对达到采收期的露地或设施蔬菜,要趁晴好天气抓紧采收上市。露地越夏番茄、黄瓜、茄子、甜辣椒、冬瓜等受害程度较轻的,可将植株进行适当修剪后追施速效肥促其早发新枝新叶,较快恢复生产能力;如果受害较重,则应酌情换茬,抓住季节可进行秋番茄、秋辣椒、大白菜、甘蓝、芹菜等蔬菜的育苗或直播,及时进行换茬;对已拉秧的田块及时清理田园,并亩施石灰25-30公斤消毒,整墒补种大白菜、小白菜、生菜、菜心、菠菜、油麦菜等速生蔬菜,对已近尾声的在地菜清除死藤,改种青菜、木耳菜、花菜等夏秋蔬菜。

(4)病虫害防控:重点防控叶菜类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豆类锈病、白粉病、枯萎病,瓜类蔓枯病、疫病、灰霉病,茄果类根腐病、枯萎病、疫病、青枯病等病害,以及蓟马、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美洲斑潜蝇、蚜虫等虫害。对折断的茎叶要及时清除,防止诱发病害,及时拔除病株(如根腐病、枯萎病、疫病病株等),带出田外深埋。应抢雨隙常规使用1-2次百菌清或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和农用链霉素混合防治以保护伤口避免真菌、细菌侵染。推广使用杀虫灯、性诱器、色板、防虫网等无害化综合防治措施。

待雨停叶面稍干爽时可用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恶霉灵1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5.9%抗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根防治根腐病、枯萎病;可用霜霉威800倍液、克露500倍液或抑快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疫病;可选用恶醚唑1500倍液、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或醚菌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白粉病;可选用4%阿维啶虫脒、联苯菊酯2000倍液或0.3%苦参碱1000-1500倍液喷施防治烟粉虱;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灌根防治青枯病;可选用多杀霉素1500倍液、定虫隆1500倍液或1%甲维盐2500倍液喷雾防治豆野螟、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施药一般每7-10天一次,连治2-3次。施药应在傍晚前后进行,叶片正反两面均应喷到喷匀。

五月花椒管理农事建议

一、施肥

土壤追施高氮复合肥或缓释肥(氮磷钾比例:25:10:10),占全年总量的35%;通常在降雨后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施肥或撒施(撒施需用表土覆盖)。

二、病虫害防治

农药配合微量元素叶面追肥施用,农药主要用抗蚜威+代森锰锌+戊唑醇,用于防治蚜虫、半跗线螨、介壳虫、锈病、斑点落叶病等,促进果实生长。

五月柑橘管理农事建议

一、果园排水

在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做好厢沟、背沟、排水沟的清理,保证果园地表不积水,沟与沟要相互连接,排水畅通,挖20-30公分看,有积水,说明沟清理不到位

二、保果及病虫害防治

第一次:在花谢2/3(4月底-5月上旬)时打保果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可用芸苔素“481”10毫升+阿维螺螨脂20毫升+代森锰锌30克+东生脱蚧30毫升+磷酸二氢钾30克兑水40斤,可防治红黄蜘蛛、蚧壳虫、粉虱、炭疽病、褐斑病等;

第二次:间隔第一次保果药15-20天打第二次保果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药剂可与第一次相同。

注:一年生幼树管理要点1、加强果园排水;2、施肥:在5月中旬和下旬每株树50克尿素加100克硫酸钾溶解在7-8公斤腐熟的稀粪尿或清水中,浇在树冠滴水线下;3、病虫害防治:红黄蜘蛛、蚧壳虫、粉虱,蚜虫等可用阿维螺螨脂20毫升加代森锰锌30克加东生脱蚧3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30克兑水40斤进行防治。

五月伏淡季水果管理技术要点

一、物侯期

五月桃李进入果实硬核期和迅速膨大期,龙眼进入盛花期,五月上旬荔枝进入谢花期。

二、管理要点

(一)幼年树管理

幼树施肥要薄肥勤施。龙眼荔枝在萌芽期施一次,在枝梢叶片转绿期施一次,促使抽下一次梢。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拉技、摘心等措施培养合理树型。

(二)成年树管理

1.施肥。桃、李于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每株树施入0.5斤硫酸钾,结合有机肥施用。杨梅施壮果肥,株施硫酸钾0.25~0.5公斤。

2.疏果。桃、李、杨梅继续疏果,在本月尽快完成此项工作。李疏果一般枝上每5-8cm留果1个。桃疏果,中长果枝留3—5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1个果,其余果全部疏除,疏除对象为:小果、生长不正常果、病虫果、密集果等。杨梅疏果疏去病虫果、密生果和劣小果,每果枝留1-4个。

3.夏季修剪:采取抹芽、摘心、扭枝、剪稍等方法,帮助整形和调节树势。

4.病虫害防治。李主要病虫害有李小食心虫、蚜虫、穿孔病。桃主要病虫害有一点叶蝉、蚜虫、桃蛀螟、炭疽病、缩叶病、穿孔病。桃、李子病虫害防治,选用杀虫剂一种,加杀菌剂一种,喷施叶面。荔枝龙眼防治果蒂虫,谢花后15天开始,在采果前15天喷药防治,首选菊酯类农药,12-15天打一次。防治果蒂虫的同时加杀菌剂一种防治霜疫霉病。

五月茶叶生产指导意见

一、及时采收加工

在继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各镇、各类茶叶加工经营主体要广泛宣传、积极动员茶区周边农民采摘茶叶,做到“早采勤采、应采尽采”,并做好鲜叶的收购和加工,保证茶农采收的鲜叶能及时出售和加工,确保茶农稳定增收。同时,各类茶叶加工主体要根据茶树芽叶萌发情况,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多采收一芽二三叶的优质春茶原料,提高茶青下树率,促进春茶增产和茶农增收。

二、加强病虫害预防

4-5月我区降水偏多,各茶区要加强茶园病虫害预测预报,抓实病虫防治工作,重点抓好茶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茶网蝽、蚧壳虫等主要害虫发生情况预警,及时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色板、诱虫灯等,必要时采用植物源农药等非化学防治方法。

三、抓好田间管理

春茶采摘结束后,及时做好茶树修剪和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名优绿茶、大宗绿茶茶园可追施尿素7-10公斤/亩,红茶茶园可追施尿素5-8公斤/亩,白化、黄化等特异茶树品种可追施尿素4-6公斤/亩。同时,要加强幼龄茶园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在茶园中使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五月渔事指南

开展青、草、鲢、鳙、鲮、鳊、鳜鱼人工敏繁殖(20天左右),黄鳝、甲鱼进入繁殖期(5月下旬-8月),进行泥鳅人工繁殖催产(5月下旬-6月下旬),为鱼苗下塘作准备,加强成鱼饲养管理,狠抓草鱼催膘,增大投饵量。

鱼病主要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跑马病、球虫病、鳃霉病、赤皮病、打印病、白皮病、中华蚤病、锚头蚤病、车轮虫病并注意鱼池泛塘等。

1.青、草、鲢、鳙、鳊鱼从月初开始陆续进行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选择亲鱼性腺发育至四期末进行人工催产。催产水温18℃以上,最适水温20℃-22℃,混合注射绒毛膜拜促性腺激素加促排卵2号,催产效果较好。

2.对罗氏沼虾及青虾苗进行室外池放养,亩放密度为1-3万尾。

3.鱼苗池清整消毒后,进行草鲢鱼苗培育,亩放密度10-15万尾,约20天左右,可长至夏花(寸片)小规格鱼种。若继续培育作为翌年成鱼放养的大规格鱼种,长至2-3寸时,用筛子选出规格大的鱼种单独培育。

4.加强成塘和蟹塘的饲养管理,重点抓紧病害防治。采用标准鱼药,规范防治肠炎、烂鳃、出血等病,同时加强预防,每亩用生石灰20-2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精饲料中加入1%食盐或大蒜、大黄汁拌饲料投喂。

5.早中晚坚持巡塘,做好记录,捞出池中出现的死鱼并进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在巡塘中发现鱼类吃食、活动出现异常情况,结合水质、天气、鱼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找出原因,对症处理。

6.加强渔业防汛工作。本月开始,我区将进入雨季,养殖户应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前加固池埂及网围等防逃设施,检查疏通进排水管道和沟渠,清理内外淤堵杂物,保持进排水管道畅通,提高排涝降渍效率。

五月水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立夏过后,雨水增多,全区中稻基本已插秧完毕,现进入大田管理时期,应及时做好追肥、管水等措施,以促快发多分蘖及病虫的防治。

一、水分管理

以浅水浇灌为主,水淹过土面3cm左右即可,注意尽量不要缺水和灌深水。

二、施肥管理

采用底肥+穗肥施肥模式,秧苗长势正常的5月可以不施肥,但如果秧苗长势差并叶色偏黄,可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提苗;如果采用底肥+分蘖肥+穗肥模式应成活返青后亩施10公斤左右尿素提苗。如果因深脚烂泥田造成坐兜,应及时追施锌肥和钾肥。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

受今年暖春气候影响,今年全区第一代二化螟为中等偏重发生年,总体发生程度4级,为了保证水稻苗期生长,凡在5月5日以前移栽的实施“草虫兼治,药肥混施”一并处理技术,防治指标为枯鞘株率3%-5%;凡在5月5日以后移栽的应于秧田防治,施药后1到2天再植入本田,本田期仅进行除草、施肥处理。化学防治参考药剂如下:

(一)草虫兼治,药肥混施

亩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600克(或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600克)+7%吡嘧·苯噻酰颗粒剂500克(30%苯·苄·甲草胺泡腾颗粒剂40克)+配方肥30公斤兑匀施撒。

(二)除草和施肥

亩用7%吡嘧·苯噻酰颗粒剂500克(30%苯·苄·甲草胺泡腾颗粒剂40克)+配方肥30公斤兑匀施撒。

(三)治螟和施肥

亩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600克(或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600克)+配方肥30公斤兑匀施撒。

(四)秧田治螟虫

亩用10%四氯虫酰胺20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5毫升兑水30公斤常规喷雾。

以上配方,根据不同稻田合理选用,药后保水3到5厘米,时间5天以上,施药时注意人畜及其他作物安全。

四、受淹田块及时排水

对受淹的稻田要及时开沟排水,尽快让水稻的叶尖露出水面。待积水排出后要修复被水冲毁的田埂、进水口和排水口。可采用分次排水结合洗苗,清理水稻叶片上的泥沙与漂浮物,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于高海拔较高区域,尚处于分蘖后期的田块要及早晒田,控制高峰苗数,提高分蘖成穗率。

五月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当前我区玉米大部分已移栽完备,进入苗期管理阶段。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主要技术措施是查苗、补苗、中耕锄草、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治虫害。

一、及时施肥

5月份玉米大部分已进入拔节孕穗期,目前还处于苗期的主要结合中耕除草施一次苗肥,亩施清粪水l200~l500千克,尿素5~10千克。进入拔节期的管理重点为:除草培土,重施攻苞肥,施肥量亩施尿素15-20公斤。

二、病虫害防治

该阶段注意防治玉米螟虫、大小斑病、粗缩病等病虫害防治。

三、排水防涝

玉米苗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玉米苗期特别注意防涝,如果土壤中水分过多,空气缺乏,容易形成黄苗、紫苗等。因此,一是保证土壤不渍水,二是理好四边沟,保证沟内不积水。苗期如遇大雨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

五月高粱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目前我区的高粱大部分地区已移栽完毕,应以苗全苗壮等栽培管理为中心,搞好田间管理,同时,要注意病虫防控、排涝抗旱,确保丰产增收。

一、定苗补苗。

移栽后应及时补苗,每窝保证健壮苗2株,成活后亩施1000公斤腐熟有机肥+10公斤尿素促苗,同时视杂草生长情况亩用40%二氯•莠去津180ml+20%氯氟吡氧乙酸20ml+75%二氯喹啉酸22.5ml兑水45公斤在喷头上加防护罩后定向喷雾除草,减少药雾与高粱叶片直接接触。

二、及时防控病虫。

我区高粱病虫防控主要以草地贪夜蛾、粘虫、各类螟虫、蚜虫、炭疽病等防治为主。草地贪夜蛾、粘虫及各类螟虫可以通过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或者用药防治幼虫——亩用10%四氯虫酰胺20-40克或5%甲维盐10-2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5-1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8-12克或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80毫升,兑水45-60公斤喷雾防治。高梁蚜亩用70%吡虫啉3-6克或0.3%印楝素100毫升或1%除虫菊素100毫升,兑水45~60千克喷雾。高粱炭疽病应在发病初期亩用20%烯肟·戊唑醇30-40毫升或75%肟菌酯·戊唑醇5-10克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30-40毫升或300克/升苯甲·丙环唑15-20毫升,兑水45-60公斤喷雾喷施,防效较差的隔7至10天再喷一次。

三、及时排涝抗旱

高粱具有较强的耐涝抗旱特性,但当降水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时,由于土壤空气缺乏,容易引起根系腐烂和茎叶早衰。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必须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对已经发生积水地块,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应采用挖排水沟等方法,尽快排出田间积水,防止高粱出现涝害,影响高粱正常生长。

五月高粱新型直播技术指南

一、品种选择

如川糯粱2号、晋渝糯3号等系列。

二、播期选择

气温稳定通过14C°。前茬为油菜的建议5月中旬播种。

三、种子播量

每亩本田播种0.5—1公斤(一级种)。

四、整地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

(一)开好主沟:开好围沟,平田12米以内开1条主沟,沟宽、沟深60㎝以上。

(二)整地施肥:机械深耕,再亩施18-15-10专用配方肥40公斤;2—2.4米起起宽厢,厢沟深25—30㎝。

(三)种子处理:播前2—3天晒种,播时用双拌剂+驱鸟剂拌种,边拌边播。

(五)拉绳定距播种:边开厢边播种,手动播种器播种;行距*窝距(55*25cm);亩窝数5000—6000窝;每窝下种率4-6粒;

单行手推轮盘式播种器:设定行距*窝距(55*25cm)或(60*18cm)规格,加垫片,播种深度控制在4cm以上;亩窝数5000—6000窝;每窝下种率4-6粒。

五、播后管理

3-4叶匀苗,5-6叶定苗。每窝留苗2株。同时,用95%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封闭除草,用37%二氯·莠去津+20%氯氟吡氧乙酸进行苗后除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