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4-07 09:10:00 大 中 小
四月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清明”表示春末天气由阴雨多云转为晴朗清明;“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有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栽早秧,季节正相当”,表明本月是春耕春种大忙季节。本月的气候特点:气温显著上升、昼夜温差较大、降雨量激增,但天气冷暖变化较大,仍有可能突然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本月农事操作的重点:抓紧小春田管、大春粮食作物移栽和播种扫尾工作,同时加强在土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畜禽水产的饲养和疫病防控。
四月蔬菜管理农事建议
一、提苗
上旬加强茄果类、瓜类、豆类等瓜果蔬菜,木耳菜、旱藤菜、苋菜、水藤菜、春莴笋等速生菜和糯玉米的田间提苗管理。
二、保花保果
为防止番茄、茄子、丝瓜、早南瓜落花落果,应合理使用2.4—D(点花)和防落素(喷花序);瓠瓜、黄瓜、南瓜应合理施用早瓜灵。点花宜在上午7-9时进行,随温度升高,使用浓度要相应降低。南瓜、丝瓜、瓠瓜等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三、整枝、绑蔓与疏果
番茄、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要及时进行整枝、绑蔓,摘除老叶、病叶,摘除畸形果,提高着果率、果实商品性和产量。
四、合理追肥
茄果类、瓜类蔬菜等多属于多次采收的蔬菜,这些蔬菜进入开花结果盛期,需肥量较多,故在采收果实以后应追施稀薄的人粪尿加复合肥(破膜、穴施)。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在药液中加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进行喷雾。
五、病虫害防治
蚜虫和斑潜蝇是防治的重点。茄果类蔬菜防治烟青虫、棉铃虫为主,豆类蔬菜防治豆荚野螟为主,瓜类防治瓜实蝇为主。病害茄果类蔬菜要注意灰霉病的防治,瓜类蔬菜要注意白粉病的防治。虫害防治在初花期、病害防治在初发期施药防治,每7天左右一次。
六、采收
黄瓜、瓠瓜、南瓜等瓜类蔬菜的根瓜,要适当提前采收,利于上部着果与生长。
四月花椒管理技术要点
一、物候期
开花末花期、果实速生期。
二、管理项目
保花保果、防治病虫、追施壮果肥、修剪新枝、防除杂草。
三、技术规程
(一)保花保果
在本月上中旬是花椒谢花期,应及时做好花椒的保果措施,以选择保果与病虫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添加中微量元素的综合解决方案,促进果实生长,提高花椒坐果率。
(二)落果原因
青花椒落果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落果。花椒同其他果树一样均有两次生理落果期,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为谢花三分之二时;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距离第一次生理落果期25天左右的时候。生理落果严重时会造成减产达30%。
生理落果不能完全杜绝,但可以通过在两次落果时期叶面喷施保果剂减轻生理落果程度。
2.病虫害发生引起的落果。花椒在4-5月容易发生蚜虫、食心虫、红蜘蛛、锈病等主要病虫害,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花椒落果。
3.营养不足引起的落果。花椒谢花后果实在膨长,由于施肥时间或方案不正确,或未施肥引起花椒营养不足也会引起落果。另外必须引起重视的是4月中下旬花椒谢花后应追施高钾型的复合肥,切忌错施含氯或高氮复合肥反而引起落果。在根外施肥的同时,应注意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与高磷高钾的管理方案,解决花椒挂果后所需的营养元素。在两次生理落果时期添加花椒保果专用叶面肥进行补充。
4.气候原因造成落果。花椒谢花后如遇连续阴雨,雨水过多,细菌浸染根部,导致根部受损,也会引起落果。要用专用药剂对花椒树进行灌根处理,解决根腐病害,并促进新根生长。
(三)防治病虫害
本月应针对以下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措施。
1.花椒食心虫。青花椒的开花期是食心虫成虫的活动盛期,成虫产卵在花序中,初孵幼虫潜居在嫩籽内,危害椒树幼果种子造成落果,严重者减产可达30-50%。
2.花椒蚜虫。青花椒蚜虫的成虫危害叶片、嫩枝梢和果实,并传播病害,诱发煤烟病和病毒病的发生。
3.花椒红蜘蛛。花椒红蜘蛛以吸食叶片汁液,造成叶片由绿变黄直至落叶,危害严重时造成椒树落叶后掉果减产达30%左右。
4.花椒锈病。 4-5月是锈病发病初期,如遇降雨频繁,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易发病,从树冠下部叶片发生,并由下向上蔓延,受害叶片呈黄色或锈红色的圆点病斑,重者造成病叶全部落光,叶片掉落引起落果。
5.花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嫩梢。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圆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它是随风向或昆虫害传播,在阴雨高湿年份的气候发病最为严重,易造成叶片和果实脱落,严重时也易导致花椒减产。
解决以上病虫害落果,要使用一整套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综合解决方案,要与两次保花、保果管理时间一并进行喷雾。
(四)追施壮果肥
4月底-5月初花椒处于膨果期,应给予花椒提供充足的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增加果实单颗重量,提高花椒果粒外观品质。
1.在本月中下旬应施好壮果肥(果实膨大追肥),以施用含磷和高钾的复合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20%左右,达到促进花椒果实膨大生长的作用,严禁施纯氮肥。
2.结合病虫害防治时添加促进花椒果实膨大的中微量元素和调节剂。
(五)修剪新枝
及时抹除多余无用的新梢和内膛徒长枝。对随时生长的新枝或徒长枝均要进行剪除,确保结果枝的营养分配促进花椒果实营养的需要。
(六)防除杂草
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在杂草生长旺盛期除去杂草。
四月柑橘管理农事建议
柑橘物侯期:初花期、开花期。
本月工作重点有:
一、清理排水沟
做好厢沟、背沟、排水沟的清理,保证果园地表不积水,沟与沟要相互连接,排水畅通,挖20-30cm观察,若有积水,说明沟清理不到位。
二、合理间作
对果园行间和树盘内杂草进行清除并中浅耕松土,树盘损毁的覆土恢复,提倡在树盘以外的行间间作黄豆、花生、蔬菜等矮杆作物。
三、加强灌水
如遇春旱要及时对果树进行合理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及保果
主要防治柑橘红黄蜘蛛、蚜虫、炭疽病等,结合保果进行,在花谢2/3或对少花树,用杀虫剂+杀菌剂+芸苔素进行病虫害防治及保果。
四月柠檬农事管理建议
本月为柠檬开花期,工作重点有:
一、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春梢生长和授粉授精。
二、高温天气,应及时灌水或喷水降温,减少高温危害。
三、疏花:在蕾期至花期及时疏除露柱畸形花、病虫花和过多的花蕾,短截无叶花枝。
四、加强花蕾蛆、红黄蜘蛛、疮痂病、炭疽病的防治。
四月小水果农事管理建议
一、物侯期
桃李进入幼果生长期和果实硬核期。龙眼荔枝花穗形成期、开花初期。
二、管理要点
(一)幼年树管理。幼树施肥要薄肥勤施。龙眼荔枝在萌芽期施一次,在枝梢叶片转绿期施一次,促使抽下一次梢。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拉技、摘心等措施培养合理树型。
(二)成年树管理
1.施肥。桃、李喷施叶面肥,每10-15天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混合液。杨梅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2次。桃、李对树势偏弱者和遇春干,可适量施肥和灌水,施肥以氮钾肥配合速效有机肥施用。龙眼在花序充分形成并已现蕾后施花前肥,约占全年施肥的50%,以 N、K 为主, N、P、K 比例为 1.0:0.5:1.0左右,株施复合肥1-1.5kg。荔枝施花前肥,在开花前半个月进行,约占全年施肥的 40-50%,以 N、K 为主, N、P、K 比例为 1.0:0.4:1.5左右, 株施复合肥1-1.5kg。
2.疏花穗及疏果。今年龙眼是大年。龙眼在4月中下旬开花期,疏除总花穗的30%左右,开花前在夏、秋梢交界处剪断,开花后在结果母枝顶部以下1节-2节剪断。荔枝在开花前控花穗,一般只留8-12厘米长的花苔。李疏果在4月上中旬大小果明显时,一般枝上每5-8cm留果1个。桃中熟品种在本月下旬进行疏果,中长果枝留3-5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1个果,其余果全部疏除,疏除对象为:小果、生长不正常果、病虫果、密集果等。杨梅疏果在果径1cm时,疏去病虫果、密生果和劣小果,每果枝留1-4个。
3.病虫害防治。李主要病虫害有李小食心虫、蚜虫、穿孔病。桃主要病虫害有一点叶蝉、蚜虫、桃蛀螟、炭疽病、缩叶病、穿孔病。桃、李子病虫害防治,结合喷施叶面肥同时进行,选用杀虫剂一种,加杀菌剂一种,加0.2%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喷施叶面。龙眼从 4 月上中旬开始根据虫情喷 90%敌百虫 800-1 000 倍液或 50%辛硫磷 1 000~1 500 倍液,重点防治为害幼果、新梢的害虫。荔枝花前花后结合根外追肥各喷药一次防治病虫,开花前 7~10 天,喷一次 0.1%敌敌畏加 0.1%多菌灵加 0.15%硼砂加 0.15%硫酸锌,防治食叶害虫及霜疫霉病。
四月渔事指南
四月气温上升,但变幅较大,水温极不稳定,本月淡水水产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繁殖
多数常规鱼类在4-5月开始繁殖,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产卵设施、孵化设施、苗种培育池的消毒清整、饵料生物的培养等。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人工授精、人工孵化、苗种培育过程中按要求进行操作。
二、投喂管理
水温回升后,鱼类摄食量逐渐增加,为加速养殖动物生长,早期投饵结合天气水温,尽量满足需求,随水温上升,鱼类耗氧量也会增加,高产养殖池应特别注意“暗浮头”等现象。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适当肥水培藻。
三、病害防控
调好水质,重点做好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等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
四、蛙类管理
蛙类结束越冬,应根据水温和天气投饵和养殖管理。蛙类进入繁殖季节,应加强亲蛙的饲料和营养,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做好卵的收集和孵化设施的准备等繁殖准备工作。
五、尾水治理设施日常维护
春天气温回升,鱼菜共生栽培箱可种植水生植物;底排污、多级沉淀、生态沟渠等设施则应做好清理维护工作,确保正常运行。
四月水稻育插秧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一、育苗移栽
(一)秧田管理
四月气温较高,秧田管理以促分蘖、防缺水和高温烧苗、防病虫害为管理重点:
1、旱育秧
一是水分管理。应早晚观察苗床土壤湿度,如出现土壤干发白或水稻苗卷叶萎蔫等缺水现象时应及时喷水,山区还未揭膜的应及时炼苗揭膜,同时注意水分管理;二是病虫害防治。旱育秧应特别注意立枯病、青枯病的防治,育苗时如未使用壮秧剂的揭膜后及时叶面喷施施用敌克松防治,如伴有胡麻斑病发生还应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治;三是施肥管理。揭膜后及时施肥,亩秧地撒施尿素5公斤或兑腐熟清粪水泼施,施后用清水清洗叶面防烧苗。移栽前3-5天亩施尿素5-10公斤,做到带肥带药移栽。
2、湿润育秧
一是水分管理。机插秧或软盘育苗手工栽插部分揭膜后保持厢面湿润、厢沟有水,非软盘育苗部分揭膜后保持厢面浅水,若遇倒春寒,软盘育苗部分厢沟应灌满沟水护苗;二是病虫害防治。揭膜后及时防治稻叶蝉,栽插前1天~2天用20%三环唑药剂兑水喷施预防稻瘟病,山区未揭膜的及时炼苗揭膜减轻绵腐;三是施肥管理。揭膜后及时施肥,亩秧地撒施尿素5公斤或兑腐熟清粪水泼施,施后用清水清洗叶面防烧苗。移栽前3-5天亩施尿素5-10公斤,做到带肥带药移栽。
(二)移栽
1、机械插秧
一是本田准备:提前3天~7天施足基肥并进行耕整(肥力中等及中等以下田块按每亩纯氮(N)10公斤,肥力中上水平的按每亩纯氮(N)8公斤;有效磷(P2O5)4公斤;速效钾(K2O)4公斤;硫酸锌1.5公斤进行施肥,底肥:穗肥=6:4标准施用),使泥浆沉实,田面平整高差控制在3cm以内,水深1cm~3cm。也可在插秧时采用同步侧深施肥装置施基肥,并酌情减少施肥量。
二是机插:采用20厘米×30厘米规格亩插11000这窝左右,机插时机器走向应结合秧苗生长期的通风透光性确定。
2、人工栽插
建议拉绳定距栽插,规格为20厘米×30厘米或20厘米×35厘米,亩插9500-1100窝。秧苗叶龄在4.5-6叶,软盘育苗叶龄最好控制在5叶以内,不建议栽6叶以上的大苗。
二、水稻新型直播
根据江津实际情况,平坝浅丘地区,可在3月25日至4月15日播;高海拔山区,可在4月15日至4月25日播。
(一)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株叶形态较紧凑的水稻品种,亩用种量1-1.2公斤。
(二)直播地选择
应选择排灌方便、通风向阳,肥力较高并适宜机收的田块。
(三)整地
浅水机耕机耙将田整平,要求达到机插秧稻田的平整度,如果田块大且方正,为了操作方便,可按6米左右开厢,厢与厢间设置30-40厘米左右宽的浅沟、如田块较大应设置中沟及边沟利于排灌及作业。
(四)播种
根据适时气温,海拔600米以下区域,可在3月25日至4月15日播;海拔600-800米区域在4月15日至4月25日播。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和催芽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是湿润厢面直种:建议种子催芽播种,标准为清水浸种2-3天,催芽成粉嘴谷,有利于播种后出苗快、成苗率高。耙田2-3小时后厢面排尽积水、按厢面面积定量撒播、简易机械播或无人机均匀播种,未浸种催芽的应尽量做到稻种入泥,播后要及时放置驱鸟剂防鸟害;二是厢面淹水直播:选择具有在淹水条件下能正常出苗的品种,如神9优28等品种,播前清水浸种24小时后捞起晾干明水备播,播时要求厢面保持水深3厘米左右,按厢面面积定量撒播、简易机械播或无人机均匀播种,播后不排水。
(五)肥料施用
上等地(目标产量550公斤/亩以上),推荐化肥投入量为:N8公斤/亩(纯量、下同)、P2O53.9公斤/亩、K2O2.4公斤/亩。作物秸秆还田500公斤/亩,底肥施用配方肥3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配方为19-13-8,相似配方为22-10-8、22-8-10、20-10-10;拔节期施用尿素5公斤/亩。
中等地(目标产量450-550斤/亩),推荐化肥投入量为:N7.6公斤/亩、P2O53.6公斤/亩、K2O2.2公斤/亩。作物秸秆还田450公斤/亩,底肥施用配方肥28公斤/亩,配方肥推荐配方为19-13-8,相似配方为22-10-8、22-8-10、20-10-10;拔节期施用尿素5公斤/亩。
下等地(目标产量450公斤/亩以下),推荐化肥投入量为:N7.1公斤/亩、P2O53.3公斤/亩、K2O2公斤/亩。作物秸秆还田400公斤/亩,底肥施用配方肥25公斤/亩,配方肥推荐配方为19-13-8,相似配方为22-10-8、22-8-10、20-10-10;拔节期施用尿素5公斤/亩。
(六)病虫草害防治
直播水稻必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冬闲田或前作作物收后的田块,整田前一周施用灭生性除草剂(干田)。直播后稻田杂草的防除:可以根据稻田前作和草害发生情况选择一杀(芽后处理)或者一封一杀两次除草,如果是冬水田杂草轻的也可以不施用。
一封(土壤封闭):药剂可选用苄嘧·丙草胺40%粉剂,60-70g/亩。施药方法:播种后4-5天兑水喷施。
二杀(芽后处理):药剂选择68%吡嘧•苯噻酰可湿性粉剂每亩40-50克、苄嘧·丙草胺40%粉剂60-70g/亩。施药方法:根据稻田杂草情况,1叶1心前,兑水喷施田面,喷施前厢面应无明显积水,喷施后2—3天后厢面保持浅水层,淹水直播田块就在施药前3-5天提前排水。如品种植株偏高、根系弱、抗倒伏差,也可采用亩施4公斤磷铵+多效唑120克+苄嘧·丙草胺40%粉剂60克,拌均匀后撒施。
其他病虫害治与大面种防治一致,但要特别注意株叶形态松散品种纹枯病的防治。
四月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玉米育苗移栽,目前需抓好玉米中耕田间管理,保证玉米丰产基础。
一、开沟排湿
根据土质和地势,适当进行开沟排湿,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二、中耕培土
及时中耕培土,防止土壤板结。中耕时要避免压苗,中耕深度3-5厘米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三、适期追肥
为补充玉米苗期所需养分,应在喇叭口期追施苗肥,亩施碳酸氢氨20-30公斤或穴施10公斤尿素。拔节后是玉米需肥的临界期,应在拔节抽雄前施肥,每亩尿素10-15公斤。移栽较早的糯玉米注意防止田间冻害,一般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一次,提高玉米幼苗抗寒性和抗逆性。
四、病虫防治
四月期间玉米主要虫害为蚜虫。蚜虫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同时分泌蜜露,产生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可在玉米心叶期,当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3000头以上时,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50%噻虫嗪水分散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
四月高粱播种技术指南
一、高粱新型直播
1、品种选择:如川糯粱2号、晋渝糯3号等系列。
2、播期选择:气温稳定通过14C°。前茬为绿肥的建议4月上中旬播种;前茬为油菜的建议5月中旬播种。
3、种子播量: 每亩本田播种0.5—1公斤(一级种)。
4、整地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
①开好主沟:开好围沟,平田12米以内开1条主沟,沟宽、沟深60㎝以上。
②整地施肥:机械深耕,再亩施18-15-10专用配方肥40公斤;2—2.4米起起宽厢,厢沟深25—30㎝。
③种子处理:播前2—3天晒种,播时用双拌剂+驱鸟剂拌种,边拌边播。
④拉绳定距播种:边开厢边播种,手动播种器播种;行距*窝距(55*25cm);亩窝数5000—6000窝;每窝下种率4-6粒;
单行手推轮盘式播种器:设定行距*窝距(55*25cm)或(60*18cm)规格,加垫片,播种深度控制在4cm以上;亩窝数5000—6000窝;每窝下种率4-6粒。
⑤播后管理:3-4叶匀苗,5-6叶定苗。每窝留苗2株。同时,用95%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封闭除草,用37%二氯·莠去津+20%氯氟吡氧乙酸进行苗后除草。
二、高粱地膜覆盖育苗
1、品种选择
低海拔地区宜选用植株较矮,头季单产高,再生能力强的泸糯8号、川糯梁1号等品种,实行一种双收。每亩大田需要杂交高粱品种种子500克。
2、育苗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苗床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熟地。
3、适期播种
江津地区高粱播种期分别为:低海拔地区,没有茬口矛盾的可以在3月上、中旬播种,与小春作物套作的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4、整地开厢
选中壤土,6尺开沟作厢,走道1.5尺,厢面4.5尺;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腐熟清粪水1500~2000公斤;欠细整平厢面,灌足底水。
5、播种
分厢定量来回均匀撒播,分2至3次播完,并盖细土1厘米,四月播种可盖地膜保湿,盖膜时压实四周。 6、软盘育苗
选用100孔塑料盘35-40张,先将育苗盘摆放在满足底水的苗床上,撒上三分之二的营养土,然后每孔播精选的好种子3-4粒,再用营养土盖种,刮去盘表面多余营养土,用手摇喷雾器喷足水份保墒。播种后,用木板轻压育苗盘,使育苗盘与苗床充分接触,并将育苗盘四周用细土填满,覆盖好贴地地膜保湿。
7、苗床管理
出苗后及时揭膜,二叶一心匀苗除草,软盘育苗每穴保留2株苗;注意防治蚜虫,泼水抗旱;三至四叶时亩用尿素5公斤兑入清水粪中泼施提苗,培育壮苗。
四月甘薯田间管理技术指南
一、适期移栽
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栽秧。把薯苗栽在土表5-8厘米土层中,温度高昼夜温差大,通气良好,有利于发根早结薯。一般入土节数多,发根多结薯也多,地上露出三叶,其余埋入土中。
二、湿土栽秧
先浇水下苗,晾成湿土再覆土,注意不要形成泥块,要保持疏松。
三、薯苗药剂处理
用25克/升的适乐时2000倍液浸苗3-5厘米、浸泡10分钟用于防治黑斑病、黑痣病,然后用30%辛硫磷缓释胶囊按药水1:3的比例配成药液浸泡薯苗9-11cm、5-10分钟,用于防治甘薯茎线虫和蛴螬。
四、查苗补苗
移栽后4-5天及时检查薯苗,如果发现缺少薯苗,应立即查漏补缺。
五、开沟施肥
上等地(目标产量2000公斤/亩以上),推荐化肥投入量为:N1.8公斤/亩、P2O51.2公斤/亩、K2O6.5公斤/亩。基肥施用液态农家肥(粪尿类)1000公斤/亩,配方肥15公斤/亩,配方肥推荐配方为12-8-10,相似配方为13-5-7、18-7-15;薯块膨大初期施用硫酸钾10公斤/亩。
中等地(目标产量1500-2000公斤/亩),推荐化肥投入量为:N1.2公斤/亩、P2O50.8公斤/亩、K2O5.5公斤/亩。基肥施用液态农家肥(粪尿类)1000公斤/亩,配方肥1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配方为12-8-10,相似配方为13-5-7、18-7-15;薯块膨大初期施用硫酸钾9公斤/亩。
下等地(目标产量1500公斤/亩以下),推荐化肥投入量为:N1公斤/亩、P2O50.6公斤/亩、K2O3.8公斤/亩。基肥施用液态农家肥(粪尿类)1000公斤/亩,配方肥8公斤/亩,配方肥推荐配方为12-8-10,相似配方为13-5-7、18-7-15;薯块膨大初期施用硫酸钾6公斤/亩。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