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部门信息

花椒“浑身是宝” 绿色经济助增收 ——探寻江津花椒副产物综合利用之路

发布日期:2021-08-16 09:25:40

近日,江津区花椒副产物综合利用第7次研讨会在区农业农村委会议室举行,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区内企业重温此前签署的《江津花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花椒副产物综合利用中试设备使用及监管协议》,标志着全区花椒副产物回收工作走向纵深。

众所周知,花椒是江津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柱,青翠的花椒果皮,是椒农们最喜爱的“金豆豆”。除了果实能带来财富,花椒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近年来,江津在探寻花椒副产物综合利用的道路上下足了“功夫”,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拓宽群众致富渠道,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变废为宝

回收利用为民解忧

“罗大叔,花椒杆杆不要到处乱堆,收起来可以卖钱。”日前,李市镇沙埂村的罗大明以1吨400元的价格,卖完了自家田地里堆积如山的花椒秸秆,兴奋不已。令罗大明没想到的是,这堆无处安放的“垃圾”,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众收购商们的“抢手货”。

花椒秸秆是花椒种植生产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数量最大的副产物。全区现有花椒种植面积57万亩,随着花椒主枝回缩修剪综合科学管理技术的全面应用,产生的枝条、叶片等副产物越来越多。据悉,江津区每年修剪的花椒秸秆达24万吨,以往这些副产物的处置对椒农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花椒树枝每年都要剪下来采摘。以前采摘后的枝干要么堆在地里头,要么就烧了。”罗大明回忆道,“后来政府为了环保不让烧花椒枝干,地里路边、房前屋后就越堆越多,让人发愁。”

花椒秸秆露天焚烧对环境污染大,还存在安全隐患,江津区早已明令禁止;再者花椒秸秆纤维素含量高,直接堆沤还田腐熟利用的难度大。前些年花椒秸秆的利用方式少、利用率也较低,如此好的资源只能堆积在田间地头。

如今,包袱变财富。近年来,江津区“想方设法”探索花椒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不断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将花椒副产物变为工艺品、有机肥、食用菌培养基、生物质燃料和活性炭等,不仅解决了椒农们的“心头大患”,还为他们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让废品变为了商品。

烘烤后产生的花椒副产物今年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如花椒籽达到1100元/吨、花椒叶达到1800元/吨、花椒刺梗900元/吨。今年,花椒副产物的收集利用可使椒农每户年均增收1650元。

企业助力

推动副产物利用提质增效

8月15日,在先锋镇麻柳社区,成堆的花椒秸秆像一个个小土包似的放置在指定堆放点,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卖力地“舞动”着手里的钉耙,将花椒秸秆投掷进搅碎机中,现场进行粉碎。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花椒秸秆完成了“变身”的第一道工序。接下来,这些碎屑将被运送进加工厂依次经过细磨、晾晒、挤压成型等步骤,最后转变成一颗颗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现行环保政策下燃煤产品的优质替代品,供工业和民用锅炉进行低碳、低硫燃烧,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年到了花椒采收的季节,我们公司都会组织人员和车辆定期到指定地点对花椒秸秆进行回收处理。”重庆天之聚科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秀强表示,“花椒副产物的回收利用趋势大好,而且产生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无独有偶,按照签署的协议,重庆佳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景初微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等企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对各自所负责区域的花椒副产物进行清理收尾工作,确保场镇、厂区及主干道路旁可视范围内,地面基本无丢弃花椒副产物,用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8月25日的集中验收。

在此过程中,为更好地推进花椒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多家企业创新举措,采用花椒副产物置换生物有机肥、无人机植保飞防服务等方式,有效提升椒农们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工作人员在入村回收时,还积极开展花椒秸秆禁烧宣传,引导居民不乱扔、不乱放,自觉将花椒秸秆堆放在指定地点,便于回收利用,共同爱护环境卫生。

综合开发

延长花椒产业下游链条

花椒秸秆作为花椒主要副产物,其利用价值颇高,但除了将花椒秸秆变废为宝之外,花椒叶、籽、刺等其余副产物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在江津花椒博物馆内,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花椒特色产品陈列其中,花椒副产物经过科学技术合成后,“变身”成的花椒酸奶、花椒精油皂、花椒调料酒、花椒芽菜辣酱、花椒嫩芽绿茶等,应用在医药、工业、保健等各个领域。

目前,全区的28家保鲜花椒加工企业都将鲜花椒灭酶过程中产生的“废汽”加工利用为了花椒精油,全区年产花椒精油达400吨。俊博公司根据修剪后花椒嫩芽的性能和味道,开发研制出花椒芽苗菜,试产60吨投放市场。全区花椒的精深加工已开发出花椒酱、花椒香水、花椒祛痘乳等4个系列7大类型46个品种,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除此以外,江津区还积极开发花椒文创,将九叶青花椒作为核心元素,创作出系列文创产品,有花椒公仔、花椒娃娃钥匙扣、花椒娃娃抱枕、花椒娃娃车载玩偶等,树立江津花椒公共品牌形象,传递江津花椒文化。

“为做好我区花椒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吸引力,对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培育新产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从做好基础研究、建好基地设施、供好优质原料、引好龙头企业、搞好市场培育、塑好形象品牌等六个方面促进花椒副产物的开发,创造花椒绿色生产新模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棵花椒树俨然成为江津椒农增收的“致富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