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30 12:43:38 大 中 小
“家门口吃上热乎饭,省心又省钱!”近年来江津区社区老年食堂积极解决辖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不断探索完善老年助餐食堂服务模式以优惠的价格、丰富的菜品、舒适宽敞的用餐环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尽享“舌尖”上的幸福。
江津是重庆的“长寿之乡”。目前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41.46万人。解决好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舌尖需求”,是落实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托起幸福“夕阳红”的重要一环。
为了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江津区综合考虑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进行深入调研,周密规划,2025年在居民聚集区、困难老人集中区、交通便利区再增5家食堂,全区已建成27家社区老年食堂。
临近中午,江津区双福街道福城社区老年食堂热腾开饭,鱼香肉丝、回锅肉、清炒时蔬、烧白……食堂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口味和营养需求。
“两荤两素一汤,烧白软糯、南瓜香甜,对我们牙口不好的老人很友好。”“这里吃饭方便又卫生,安逸!”……随着各色菜品香气弥漫,老人们的夸赞声不绝于耳。该社区负责人介绍,食堂专门为70岁以上老人推出优惠,凭身份证用餐每人每餐仅12元,而这一服务设计,正是源于前期入户走访、问卷调研中对老人菜品偏好、价格接受度的精准掌握。
特殊关怀更显温度。家住江津区南门社区的刘大爷,今年72岁,老伴过世、子女在外,社区老年食堂成了他的 “三餐依靠”:“饭菜卫生健康,不用自己动手,省了好多麻烦!”
考虑到高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南门社区老年食堂还推出送餐服务,为周边高龄、独居老人等居民提供送餐服务,需要送餐的老人从最初50余人增加到如今80余人,“用餐高峰期增派人手,确保热乎饭准时送到家”,该食堂负责人庹江的话里满是承诺。
要让老年食堂长久运营、让老人吃得安心,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质量监管必不可少。近年来,江津区坚持民政抓统筹、经营主体抓运营、职能部门抓监管,规范“五项”标准(选址、建设、经营主体、服务供给、餐食服务),执行“八有”及“六公示”制度,深入推进“六化”建设(模式多样化、选址科学化、建设标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制度化、运营微利化),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灶台火热,服务温暖!社区食堂永远为老人亮着灯。”这股暖胃又暖心的 “烟火气”,正成为江津区推进幸福养老建设的生动注脚。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