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民政局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民政局>部门信息

江津:依托“数字化大脑” 创新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04-19 14:53:06

近日,家住江津区几江街道的特困老人陈某在家中摔倒突发脑溢血,正好遇到街道网格员探访。于是,网格员紧急联系120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并将情况及时通知到老人家属。江津区民政局得知老人情况后,根据相关政策帮助老人家属申请办理了临时救助业务,及时发放救助金1576元,减轻了老人的医疗负担。

近年来,江津区创新社会救助服务模式,积极促进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由“物质救助”向“心理救助、生活照料和社会融入”的服务类多维救助转变,依托“数字化大脑”,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服务新模式。

依托系统化管理

实现救助服务定制化

在城区制定社会救助“独居老人”关心关爱探访制度,综合研判低保、特困、高龄等独居困难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子女(亲属)分布情况,制定“三色探访管理制度”。80岁以上的纳入红色管理、70-79岁纳入黄色管理、60-69岁的纳入绿色管理。风险等级判定为红色的,网格员两天上门走访一次;风险等级判定为黄色的,三天上门走访一次;风险等级判定为绿色的,七天上门走访一次。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社区上门服务、志愿者服务、子女照料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兼顾,满足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的需求。

截至目前,全区发布并完成探访4万余人次。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帮扶任务,实时查看独居老人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等需求,“一对一”落实帮扶措施,实现救助服务资源的有效调度与合理配置。每月月底召开“独居老人”信息研判会,各村(社区)通报独居老人增减情况,对走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

依托信息化系统

实现救助服务高效化

江津区依托数字重庆的“大脑”——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结合社会救助工作实际,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为社会救助工作高效运转不断赋能增效,让社会救助“小脑”更聪明。为基层队伍配备集语音对讲、视频图传、定位调度功能于一体的“几江快呼”智能作战单兵装备255个。

对纳入“三色探访管理”服务的低保、特困、高龄独居等老年人实施24小时追踪服务,在遇突发紧急情况时,由指挥中心按照“1510”工作制(即:1分钟完成调度,5分钟赶到现场,10分钟初步反馈结果),对各类突发紧急事件进行快速响应;遇到跨部门困难问题时,还可实现多部门联动处置,确保响应更迅捷、处置更高效。与中国电信合作“街道云”项目,利用视频流汇聚,实现基于人脸的抓拍、布控功能,发现异常进行告警。

目前,已在部分小区开展试点,录入特困对象、低保独居老人等重点人员148人,安装外围监控60余台,24小时未外出活动即可告警至指挥中心。

依托大数据技术

实现救助工作时效化

以手机APP+管理平台为信息化载体,大力推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服务。通过实时签到打卡,上传服务照片、视频,实现远程跟踪与管理。为每一名服务对象建立电子档案,根据服务对象的照护标准和实际需求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主要包括修剪指甲、代购日常用品、邻里关系调解、生活区域整理、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讲解时事新闻、安全教育等100多项,还可根据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定制服务内容。随时查看服务落实情况,大大提高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服务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