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科学技术局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科学技术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重庆市江津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第375号建议办理 情况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5-04-09 09:35:00

程粮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江津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扶持的建议》(第375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科技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及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一枢纽三高地”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一)“双倍增”行动聚力实施

一是定向培育,梳理全区企业创新资源情况,建立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针对企业薄弱环节,制定培育计划和策略,逐条推进。二是定期推进,分片区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就当前面临的困难与需求,与大家互动交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三是部门、园区联动,每季度召开“双倍增”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园区、部门工作推进情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2024年底科技型企业入库总量2604家,居渝西地区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449家,居全市第六位。

(二)创新平台稳步发展

新增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孵化器1个、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1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新增13个,总量累计209个。“重庆市未来产业先导区”申报已通过评审答辩。

(三)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研发平台。2023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31.4亿元,同比增长12%,研发投入强度2.24%,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增速及增长百分点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经初步统计,2024年我区全社会共上报研发经费43.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54.7%。

(四)科技成果持续涌现

2023年度重庆市科技奖正式揭晓,我区各类创新主体深耕科技创新领域,3家企业和2家高校成果获奖。其中,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重庆渝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重庆交通大学分别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五)知识产权布局有力

全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00件,全市排名第7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48件,新增注册商标2161件,商标有效注册总量达31121件,集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8家。

(六)科技金融持续发力

重庆市首家科技支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江津双福科技支行于2024年5月成立,截止2024年底,累计支持科技企业166家(次)、贷款金额7.67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新增支持科技型企业64家(次),获得1.31亿元,累计支持849家(次)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7.75亿元,放款总量连续六年稳居全市第一。2024年全市共向66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再贷款共计3.6亿元,其中江津区向4家企业发放贷款合计6165万元。

(七)科技人才加快集聚

邀请蹇锡高、刘大响院士出席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江津专场活动。促进中国工程院潘复生院士团队与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6家企业服务团队申报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团。完成第四批“科技副总”签约,累计达到65名。出台措施,鼓励56名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服务企业主体62个,解决技术难题220项,培训农民和基层骨干2000余人,辐射带动农户354户。2024年,评选区级高层次人才111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政策精准化、个性化推送,规范高效用好市级引导区县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完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充分发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引进、推动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企业孵化器,健全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坚持“做大存量、挖掘增量、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不动摇,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企—高成长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不断完善充实后备企业培育库。同时,会同区内相关部门,助推优秀科技型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培育库,加快产业化和上市进程,促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效,壮大自身实力。

二是进一步提升科技供给整体效能。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的极核作用。推动围绕环交大创新生态圈升级建设,引导区内高校聚焦江津“3+3+X”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兴专业,构建科学基础设施、应用研究、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等四位一体的创新链。加快团结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重点围绕智能终端零部件制造、无人机等重点领域,加快建成渝西标准最高的研发产业集群。做强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引导科技企业自建、共建研发机构、研发平台和创新中心,构建梯度培养储备库,大力推动市级向“国字号”迈进。

三是进一步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积极引进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方面取得突破。围绕“33618”和“3+3+X”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引导和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建设创新联合体,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新模式。

四是进一步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推介工作,指导相关科技型企业加强项目储备和谋划,提高企业和项目入库率。同时,持续做好知识信用价值贷款,实现让“知产”变“资产”的融资方式,为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金融服务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实现企业融资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共同推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档升级、做大做强。

五是进一步构建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机制,高质量实施“津鹰计划”,做实“科技副总”等活动,积极引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深入落实全市“一行动一计划”,紧扣中新枢纽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引进重点产业领域海内外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加大财政投入,用好江津区现有股权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类企业股权投资,发挥对长期投资和投早投小的引导带动作用。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江津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9日

联 系 人:廖雨富

联系电话:13368464070

邮政编码:402260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承诺落实时间

责任单位

1

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900

202512月底前

区科技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