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20 10:31:58 大 中 小
何贵川委员:
首先感谢你们对江津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你们提出的《关于幼小衔接期间心理健康的的建议》(第067号)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区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回复如下:
您提出的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建设,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严格落实《3-6岁儿童团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规范幼儿园课程设置、推广“游戏化”教学模式、开展幼小衔接试点校(园)合作等行动,逐步缓解“小学化”倾向。
一、关于“心理健康辅导机制”的建议
2025年春季学期,区教委组织面向全区幼儿园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评,监测和预防教师心理健康状态;有针对性的选择5所幼儿园,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育人能力培养,包括有效沟通、情绪管理、问题识别等主题,以此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育人能力。至于“在学校中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条建议,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并未要求针对幼儿园建设辅导室和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另外我区中小学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仍在不断改进中,幼儿园的专职教师将在之后加强。
二、关于“家长教育讲座”和“建立家校反馈机制”的建议
区教委联合区级十一部门共同印发《江津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一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和社区家长学校90%以上覆盖为目标,并要求此两类学校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宣传育人理念、推广科学育人知识。要求学校要建立健全家校有效沟通机制,完善家庭联系册,用好电话、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严格落实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制度,做好家校日常沟通。
三、关于“个性化教学与辅导”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加强幼儿园“小学化”专项督导,严禁幼儿园开展拼音、算术等超前教学。开展幼小衔接体验活动,在小学一年级推行“适应性课程”,为不同发展水平儿童设计“游戏化过渡周”“伙伴互助小组”等差异化方案;针对高焦虑家庭,组织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开展“一对一入户指导”,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和应对技巧。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5月20日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江津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工作的实施方案》 |
2025年6月 |
区教委 |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