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05 17:14:47 大 中 小
教育界别委员活动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防止乡村学校“空心化”问题的建议》收悉。你们的建议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很有启发和帮助。经我委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一)合理改善资源配置。近年来,通过“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建设”等专项规划实施,我区农村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后续,区教委将按照学校功能室建设的有关标准,结合学校现有教育装备的实际,统筹使用上级专项资金和区级教育装备资金,持续加强农村学校图书、教学软件、多媒体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建设,确保教育资源供需平衡。
(二)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以“专递课堂”帮助27所农村薄弱学校(或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每周为接收端学校提供了约22节直播课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借力“数字教育”关键技术,创新举措,调动教师积极性,推动各学校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优质教育课堂资源在全区范围内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稳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一)动态化调整教职工编制配备,确保学校师资需求。统一城乡编制标准,确保学校师资需求。建立区管总量控制、学校动态调整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学1:19配备核定教师编制。每年按照学校生源变化情况,以师生比配合班师比动态测算和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加强定向江津的小学全科教师和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2023年公开(考核)招聘教师278名,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教师18人。
(二)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均衡配置优质资源。印发《江津区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优化区域内教师队伍统筹管理,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区管校聘”改革,分层分类推动教师交流轮岗。通过领雁带动、城乡互动、片区联动、联盟推动等推动干部教师交流常态开展。根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干部教师队伍均衡配置需要,采取城区优质学校、中心镇学校、农村薄弱学校三级互动的方式,积极引导城区学校优秀干部和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交流轮岗。2022-2023学年,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521人,其中优质教师139人,占交流轮岗教师的26.7%。
(三)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干部教师培训,2023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市培332人,区级培训完成17项,总计培训3785次。全力打造“2+4+N”教师教育工作品牌,“建设“2+4+N”教师教育体系”列入了区级改革项目。教师进修学院创院成功,认定并授牌3个教师教育基地和20个教师教育现场教学点,开发人文课程10门。加强名师队伍和“三名”工作室建设,强化教师素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推荐评选市级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做好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和评选工作。
(四)不断提高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提高教师幸福感。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全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和内部分配办法。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申报条件规定:“申报职称人员,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满1年及以上。” 2023年,乡村学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48名,评定48名,通过率100%,申报中级职称138名,评定129名,通过率93.5% 。宣传“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等,加大优秀教师激励力度。做好市级教学成果奖、名师奖和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评选推荐工作。提升教师地位。
三、有效激发集团办学活力
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强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形式组建教育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赢。2023年,印发了《关于做好各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双向遴选工作的通知》,各教育集团成员学校通过双向遴选,共设立教育集团10个,涵盖85所成员校的5个小学教育集团和5个中学教育集团,区域内集团化办占比达到66.9%。探索试点“镇域幼、小、初纵向一体化办学”模式,建立了集团化办学工作月报制度,促进教育集团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的交流借鉴。
四、协同育人助推教育发展
(一)组织协调部门联动。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江津区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江津区中小学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幼家校共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各方工作职能,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区教委自上而下成立了由教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级校家社共育领导小组和各中小学以校长、德育中干、德育教师为成员的校级指导小组,成立全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讲师团,组织全区100名中小学德育主任和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三)常年开展家访活动。近年来,全区学校坚持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在家访过程中,实行“六必访”,即:贫困生家庭必访、学困生家庭必访、行为偏异学生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必访、农民工子女家庭必访、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必访,切实提高家访工作质量,形成“百校千师进万家”校家协同育人品牌。
(四)开设定制公交存在难度。根据国标《公共汽电车线网设置和调整规则》之规定,公交车开行道路应为双向道路宽度达7米以上或单向通行达4.5米以上的道路。而当前我区农村公路宽度普遍在4.5—5.5米左右,暂无法满足公交开行安全条件。
(五)广泛开展媒体宣传。人民网对我区16位校长做宣传报道,展现江津教育系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庆日报客户端对我区31名“三名工程”人才接续报道,让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在市内外影响更深远。
五、合理处置教育闲置校产
目前,我委暂时清理出不再恢复办学的闲置校产共有40处。按照区政府“三资”清理盘活工作有关要求,我委正在有序推进国有土地闲置校产的处置工作;集体土地性质闲置校产将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移交。
我们深知乡村教育闲置校产的合理处置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将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关工作,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十分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你们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徐宁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2024年5月31日
联 系 人:徐力
联系电话:13527552351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开展“百校千师访万家”活动 |
长期坚持 |
区教委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