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2 18:22:08 大 中 小
同心携手聚合力,共话新优质发展。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示范引领作用,凝聚跨区域协作力量,加快新优质学校创建步伐,10月21日至22日,2025年“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协作共同体活动在江津举行。
10月21日,共同体会议成功召开。会议以“立足区域特点,加快新优质学校创建”为主题,来自上海、福建、贵州、江苏、宁夏、重庆等地的教育专家、教育局领导及项目校校长代表齐聚一堂,共探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之道。
在10月22日的考察活动中,参会人员对江津学校“内生发展、特色鲜明”的新优质建设样态给予高度评价。“江津学校将本土文化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的做法,为全国乡村新优质学校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县域样本’。”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表示。
理念共享 经验互鉴 资源互通
搭建新优质学校建设长效合作平台
“江津将持续用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变革及支持系统’,与各地同仁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江津路径。”开幕式上,江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曾祥敏表示。
近年来,江津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构建、资源富集、师资建设、成果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连续两次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一校一策的乡村学校课程实施”等案例获教育部肯定。目前,江津区共有21所新优质项目学校,正着力构建“10+11+N”发展共同体,新优质学校建设迈入“集群发展、梯次推进”的新阶段。
在经验分享环节,江津区教委副主任刘祥分享了江津区在“15811”教育强区体系架构下,乡村学校提质、城区学校增效的新优质学校建设经验;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郭金华在《共筑新优质:跨区域协作,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中,解读了上海新优质学校的理念传承与创新,并强调了跨区域共同体在经验互鉴与资源共享中的关键作用。
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教委原主任尹后庆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的价值追求与现实关照》主题发言。他从教育本原出发,深刻阐释了新优质学校“育人为本、遵循规律”的核心要义,呼吁学校聚焦学生全面发展与素养培育,在课程、课堂、评价等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改革。
碰撞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为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本原 创新路径 示范引领
为新优质学校建设贡献“江津智慧”
新优质学校建设,不是简单移植,而是本土化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变革。
江津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以应用国家级教学成果“‘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变革及支持系统”为契机,立足区域教育实际,走出了一条“理念重构、路径创新、成效彰显”的新优质学校建设之路。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海新优质教育成果在江津实现了深度转化、创新突破,形成了学生受益、教师成长、学校提质、百姓满意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项目组已出版2本专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在全国、重庆市学术会议上交流近百场次;4所项目校被遴选为江津区“课程领导力”示范校,2所学校获评“重庆市基础教育校本教研示范校”,1所学校获评“重庆市精品课程基地学校”,“鱼跃龙门”“幸福教育”等区域教育特色品牌熠熠生辉。
未来,江津区将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有温度、有质量、有特色的新优质学校,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文章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