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7-08 16:20:06 大 中 小
(人民网重庆频道讯)为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帮助幼儿在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适应小学,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幼儿园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依据,以“双向衔接”为抓手,将劳动课程、社团课程、班本项目课程相融合,全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该园以“萌动”为文化核心,建构了“萌芽”课程体系,围绕该课程体系生成了劳动、运动特色课程,努力培育一批灵动儿童,创设一所活力乐园。
“劳动课程”园家社携手,做好身心与生活准备
▲孩子学习制作传统美食。东城幼儿园供图
▲劳动课程。东城幼儿园供图
该园从认识劳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四大方面梳理出75个劳动子项目,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幼儿在专职劳动教师、兼职劳动教师的带领下,在一日活动各环节、周三劳动日、采摘节、亲子课堂、家长助教、家务小帮手、研学活动等中动手实践,接受锻炼,获得劳动知识与技能,从而更好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真切做好生活准备,对成为小学生有信心。
“社团课程”幼小教师协力,做好身心与社会准备
▲编程社团活动。东城幼儿园供图
与毗邻小学研讨课程模式,综合运用园内外资源,创设了与小学社团模式相近的旋风足球、动感篮球、“绳”彩悦动、线扎炫染、茶韵小筑、机器人编程等17个社团,涉及运动、科技、传统文化等多领域;每周四以混龄混班、自主选择、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幼儿在社团活动中结交新老师、新同学,学习新技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班本项目课程”师幼共探索,做好身心与学习准备
▲班本项目课程。东城幼儿园供图
各班教师追随幼儿兴趣,挖掘资源,以幼儿探究学习为主的班本项目活动油然而生。在推进过程中教师提供时间、空间、材料的支持并适时的给予幼儿指导,在师幼共同探索学习下生成了“鸡”缘巧合、一粒种子、我将要上小学了、米花糖的故事等将近20余个班本项目课程。东幼萌娃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与观察、动手操作与小组实验、游戏与分享,获得积极情绪与知识,不断向上生长。
近年来,东幼孩子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东幼家长幼小衔接观念得到极大地转变,东幼教师的综合素养显著提升。该园先后被评为市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区级科普基地、先进集体、先进单位等,园本育人特色日益彰显。东幼将持续探索更多、更适宜的衔接路径,保障幼儿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努力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