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7-01 16:16:20 大 中 小
(人民网重庆频道讯)幼小衔接工作贯通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是切实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科学、有序的幼小衔接有助于幼儿顺利适应小学教育生活,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幼儿园积极落实国家纲领性文件精神,依托江津区“区域推进新时代美好教育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课改项目,聚焦双向衔接,以园校联合教研为突破点,在实践中探索出“四预”“两分”“一制”的“4-2-1”教研策略,提升教研实效性与幼小衔接有效性。
埋头苦干
稳扎稳打搞教研
组建教研团队,拟定园校联合教研机制。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鼎山幼儿园与四牌坊尚融小学结对。为确保联动教研工作的规范性,两校合作修订幼小衔接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由园(校)长领导小组、专家支持小组、教师工作小组的园校联合教研团队,明确了教研相关事宜。
▲教师互通上课。鼎山幼儿园供图
拓宽教研来源,规划园校联合教研主题。以问题、政策为导向,充分挖掘两校需求。园校联合教研团队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政策解读等方法,遴选出“政策共读: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关键要素剖析”等教研主题19个,形成《园校联动教研规划表》1份。
甄选教研形式,开展联合教研。根据《园校联动教研规划表》,两校围绕特定教研主题,共同甄选联合教研形式,商议明确教研时间、教研地点、参与人员等。截至目前,两校已开展了教学与游戏观摩、同课异构、主题沙龙、专题讲座、幼小双向互访、教师角色互换、幼小班级联谊等形式的联合教研活动。
深思熟虑
总结经验铸良策
在实践中探究,归纳出“4-2-1”教研策略,提升联合教研实效。
▲一年级学生和幼儿游戏。鼎山幼儿园供图
“4”是以“四预”克服联合教研方案粗放化。在联合教研前,教研组组长做到“预备”“预想”“预设”和“预告”。预备,即围绕教研主题,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与经验积淀;预想,即基于对教研组成员的了解,提前制定好应对方案以发挥成员作用;预设,即从教研活动方案出发,紧扣教研目标,对教研活动结果做出预设;预告,提前将教研主题告知教研组成员,以便激发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教研互动效率。
“2”是以“两分”避免教研成员边缘化。在教研中一些教师大量输出,逐渐产生权威,一些教师日渐沉默,慢慢被边缘化。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可进行“分组”“分角”。分组,即按照专业背景和发展需求将所有教研成员临时分组,使每位教师处在较适应其发展层次的环境中,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分角,即邀请“权威型”教师承担教研活动总结或成为活动主持人,为不同意见、辩证观点和多元价值让渡生存空间。
“1”是以“一制”防止教研活动随意化。良好的联合教研激励机制能防止教研活动随意化,让教研更具规范性与深刻性。评选联合教研中的优秀教研小组和优秀教研成员;在幼儿园内设置专门的宣传栏用以张贴教研活动中的积极个人照片,以奖励与榜样力量激励教师求进步。
鼎山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园方切实施行“4-2-1”教研策略,两校教师深度合作与交流,幼小衔接理论和实践能力持续发展,多人次在幼小衔接赛课活动、论文评选活动及教学设计活动中获得市、区级奖励。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科学化,衔接坡度减缓,幼小衔接成效提升。其实践成果交流分享为区域内广大幼儿园、小学提供了现实参考与合理建议,有力推动区域幼小园校联合教研发展。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