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当前位置: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部门信息

“渝”见江津好老师|重庆市江津区菜市街小学校教师王红霞:以爱为基,持一方书卷,春风化雨育桃李争妍

发布日期:2023-09-18 16:14:35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早上八点,重庆市江津区菜市街小学校四年级的教室里传出阵阵朗读声,孩子们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晨读中,教室里却并无老师照看。

这已经成为班级常态,也是班主任王红霞对于孩子们习惯养成的生动体现。


▲重庆市江津区菜市街小学校教师王红霞

从教17年以来,王红霞始终奋斗在教育一线,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基本原则,勤于钻研、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人生观,助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

宽严相济 情景式教学抓牢课堂每一分钟

王红霞很严厉。课堂上,她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以情景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语调的变换、夸张的肢体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我希望我的课堂有质量,能够做到不浪费一分钟。”王红霞说道。


▲王红霞的语文课堂

班级管理上,王红霞赏罚分明,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班级公约,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同时,她建立榜样机制,通过树立身边学生榜样,形成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王红霞也很温和。她用爱育人,课间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用陪伴轻抚学生心灵;课余开展各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擅长领域,使其个性得以发展。

在语言表达上,王红霞发挥积极语言的教育功能,采取平和的语气,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让学生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与关爱,从而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她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进步、主动做清洁、帮助他人,她都会在班里公开表扬,并联系家长给予“双倍奖励”。

家校共育 发挥引导作用助力学生品质养成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在培养孩子成才的道路上,王红霞积极联络家长,通过家访、与家长谈心等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在教育方向上达成一致,形成家校合力,有效助力学生成长。


▲江津区传承好家风论坛交流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王红霞在家校共育过程中积极引导家长,共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当得知班级里孩子的弟弟因坠楼住进医院时,王红霞主动发起捐款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们也在她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捐款中。经过20多天的治疗,孩子成功苏醒并逐渐恢复。“虽然他不是我班级里的孩子,但我想通过这件事教会孩子们,当其他人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王红霞说。

三尺讲台,四季坚守。王红霞敢于担当、追求卓越,在培养莘莘学子的同时,也在不断成就自我。她多次在市、区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市、区级奖励40余次;共撰写论文26篇,并获国家、市、区级一、二等奖;荣获江津区优秀辅导员、江津区语文学科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注公众号
江津发布